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王牌制作人 >

第4部分

王牌制作人-第4部分

小说: 王牌制作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好不好?!”

    “她为什么要进《盛唐宝藏》剧组?还不是因为你叽叽歪歪不想让人家入职容成娱乐,人家托我帮忙,想跟一跟剧组学点东西不行啊?!”

    “行了孙子,你给我听好,我最后重复一遍!”希顾双手撑在老板桌上,呐喊着捍卫自己的节操,“我今天之前不认识叶蓁!我对兄弟的女人不感兴趣!我压根就不喜欢她这一款的!”

    “好了好了,我相信你了,”容成珏抹了把脸上的唾沫星子,他不就问两句吗,这人怎么搞得比他还激动,还有,“你为什么不喜欢叶蓁,她哪里不好了?”

    “啊嘶”希顾有一种想死的冲动,“蹬蹬蹬”退了三步,扑倒在沙发上,不想再理会这个孙子。

    偏偏总裁大人还不放过他,又补刀道:“算了,原谅你没眼光了。”

    希顾僵硬的晃了晃身体,表示自己挺尸了,口中却没忍住道:“感觉你对人家早有意思啊,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还记得我刚从英国回来之后有一阵儿不大正常吗?”

    “不记得,”希顾诚实道,“你一直不大正常。”

    “……”

    叶蓁自然不知道身后这一场场“血雨腥风”。她那天跟希顾分开后,又在家里过了个周末,才接到希顾的电话,说是他和《盛唐宝藏》剧组的合同已经谈妥,第二天将要进组拍摄。谈合同的时候,制片人告诉他有个场记的职位空缺,可能比较适合纯新人,希顾问她能接受与否,如果接受,可以随同他一起进组报道;如果不愿意,那她也可以直接入职容成娱乐的ip拓展部,并担任部门副总监,负责大数据统筹分析这一块。

    当然,后者是他替容成珏代为通知的。

    有些出人意料的,叶蓁仍旧选择去了剧组,当一名跑腿的小场记。

    场记,顾名思义就是坐在监视器后面的人,时间码的记录者,导演的传声筒,拍摄顺序的规划人。

    不过剧组的场记不止一个,这些大活自然轮不到叶蓁这个新人做,她的工作任务是记录每场次演员的造型、服装、头饰、手持道具等等细节的,在开拍前陪着各部门检查准备,在开拍后再把记录内容和各部门交接,可以说是一份既复杂又琐碎,还很容易出错的工作。

    一个不好,就会出现被观众吐槽的“穿帮”镜头。

    然而,作为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大概最不缺的就是耐力和观察力了,叶蓁很快上手了这份工作,甚至没什么人察觉她刚刚入行。

    慢慢的,她开始熟悉剧组的生活,闲下来的时候,也自得其乐的去比较起一些她觉得有意思的事,和常人印象中的,和那个已经离去的人口中的。

    小的时候她曾经问过那个人,剧组什么样子,拍戏好玩吗,与那些艺术浪漫的想象不同,那个人皱皱鼻子,很嫌弃的道:“一点都不好玩,剧组就像个大工地,制片、导演就是包工头,我是包身工。”

    叶蓁一直不理解话里的意思,现在自己亲身体验了,发觉还真有点那么回事。就好比《盛唐宝藏》剧组目前正在业内颇为有名的影视基地取景拍摄,说是取景,但除了一些基本的亭台楼阁,各家剧组的许多专用场景都要自己搭建改造的,所以如果爬到高处望一望,你会发现,整个影视基地那就是个大工地这边拆了建,那边建了拆,到处乱哄哄,还画风不统一。

    而说制片和导演是包工头嘛,是因为大多数的剧组团队与我们所认知的建制公司不同,它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拆卸组合性:群演有群头,车队有车头,服装、道具、化妆,甚至于制片主任与财务,他们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小组和负责人。一个剧组开工,制片人、导演开始码团队,各个部分的团队负责人带着他们的成员进来干活,剧组拍摄结束,各个团队再或分散、或搭档进入下一个剧组。

    ……确实挺像包工头的。

    至于演员像包身工么,依叶蓁来看,这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比较像的地方大概就是如果在荒郊野外拍戏,就算拍完可以收工,也没地方可去,也没啥好吃的,只能成天在剧组蹲着。

    《盛唐宝藏》此时身在影视基地,周围民生设施一应俱全,倒是没这烦恼,但也相应的产生了其他问题,譬如说剧组太多。每个剧组都是成百上千号人,酒店根本不够住,很多剧组人员甚至连小旅馆都住不上,不得不借宿民居。像叶蓁这种小场记自然也不应该享受什么特殊待遇,只是她初来乍到,也不了解其中的规矩,稀里糊涂的就跟着希顾住进了最近的一家超五星级酒店。

    于是妥妥的被贴上了“空降兵”的标签。

    剧组里大多是跑惯江湖的老人,这样一来对她的态度自然是不远不近,既不得罪,也不过分亲近以免着了相,反正,这一单跑完,以后山高水长,谁又知道何处再见呢?

    叶蓁感受到了这种不言自明的氛围,倒也没往心里去,平常乖觉的只做好自己的事,收工便回酒店带着做学校里的课题,一晃便是大半个月。

    这一日,她如往常一样把场记单交到采集师手里,然后写好日报表,复印了三份,先交了一份给另一组场记交接,再交了一份到制片主任那里,最后转过统筹的办公室,刚要伸手推开虚掩的门交第三份,便听里面有人提起了“叶宜”。

    叶蓁的手一顿,收了回来,只听里面继续道:

    “……这事我总觉得哪儿不对,又说不上来,老吴你清楚里面的道道么?”

    “你问我?我那天在澳门是不错,可我没在现场,”被称作老吴的人说着压低嗓子道,“他们几个走了的人口风都很紧,问到什么也不肯说。”

    “那这绝对有事。”

    “你这不废话嘛,不然好好的,他们走什么!”

    “不会吧,这可是,可是人命关天呐~”

    “嘘,你小点声儿,不想混啦?!”

    “哎,不说了不说了,这种事我们还是当不知道吧,干活干活……”

    叶蓁脑袋一片空白,浑浑噩噩的竟不知自己是如何从统筹办公室前退开,又回到酒店房间的,等她再次有记忆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有人“砰砰砰”在狂拍她的房门。

    盯着门好一会儿,她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开门,便从地上爬起来,趔趔趄趄的摸向门边,左右转了几次锁,才拉开了门。

    门口统筹助理小琳劈头盖脸道:“你怎么回事?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日程表不交给统筹,跑回来睡觉?怎么,有后台了不起啊!”

    听到“统筹”二字,叶蓁反射性的抬头看向她,凌乱的长发,通红的眼睛再配上苍白的面色,在昏暗的房间里无端显出几分凌厉和阴郁,小琳不由自主后退了半步,但还是大着声道:“我是来拿日报表的,你弄完了快给我!”

    “稍等。”叶蓁哑着嗓子应了一句,转过身慢吞吞的在房间里找起日报表,连灯都不知道开,好半天,才趴在桌底下找着了,又脚下打飘着走回来,递给她道,“对不起,我今天”

    “啪”没等她说完,小琳便抢过日程表跑了,仿佛身后有鬼。

    “……”好像吓到她了。

    借着走廊的光,叶蓁看了一眼落地镜中的自己,有点想笑,咧了咧嘴却终究没能笑的出来。关上门,打开灯,习惯性的把手伸进口袋去摸那张扑克牌,轻轻的,一下又一下,许久,她才慢慢的的把牌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灯光下,牌上最显眼的不是代表“王”牌的小丑,而是力透纸背的“叶宜”二字。

    “来之前,我以为是我想多了……”

    没想到,呵

    想到这里,叶蓁终于笑了,只是那笑容,比哭还伤心。

第六章 离开剧组的人

    翌日,又是一个艳阳天。

    剧组如今所在的地方是标准的江南,四月初里,花花草草早已争相招展起来,桃红柳绿菜花黄,一片春意融融之态。

    so,早班众们都很是犯困。

    与叶蓁搭档的是个颇有资历的场记,人很和蔼,人称姚师傅,叶蓁算是他带入行的,便直接称他为“师傅”。姚师傅犯春困犯的连字都开始写糊了,做徒弟的叶蓁实在看不下去,便拿过他的场记单道:“师傅你去睡会儿吧,我来写。”

    叶蓁做事,姚师傅还是放心的,听她这么说便胡乱应了两句,自去寻个地方趴着了,这一睡便睡到中午发盒饭的时候。

    叶蓁把饭递给他的时候,一向做事勤勉的老师傅有点不好意思,显得比往常亲热了几分,还夸叶蓁是他见过最有天分的,叶蓁自然不会承认,笑道:“师傅你这么夸我一个新人,前辈们要笑话了~噢,说到前辈,师傅,以前我这个岗位的人呢?跳槽了,还是有事不能来了啊?”

    “说是说有事不能来,不过,我看是胆小怕事不敢来,”姚师傅“啧”了声,似是不满,却跟着自嘲道,“哎,可想在这行混,谁又不怕事呢!”

    果然,与昨天她听到的一样,剧组里有人走是跟叶宜的事相关。话说到这里,叶蓁自然不会一根筋的再问下去,便想找个借口先去干活,倒是姚师傅不放心的叮嘱她:“你啊,刚入行,凡事多听多做做,少说少出错,知道吗?”

    “嗯。”叶蓁应了声,听他提到出错的事,又道,“昨天日报表的事”

    姚师傅摆摆手:“我已经跟统筹打过招呼了,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有一层,那个助理先前想转过来做场记的,被你占了,估计心里本就不服气,你离她远些。”

    “好。”

    然而,有些人不是想躲就能躲开的。

    晚间收工,叶蓁照例都要到统筹办公室交日程表,结果连着好几天都与那个叫小琳的统筹助理碰上。每次小琳都用警惕的眼神盯着叶蓁进进出出,生怕她偷东西似的。由于场记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场记单的归整存档也是借放在这间办公室的,叶蓁想翻翻早先离职那位的存档记录,却因此苦寻不到机会。

    小琳的警惕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叶蓁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正琢磨着怎么和人家化干戈为玉帛,却没想到,这姑娘忽然憋了个大招叶蓁帮道具组跑了个腿,回到监视器后发现,自己记录了大半天的场记单不翼而飞。

    今天剧组开拍的是《盛唐宝藏》墓中挖掘,一代贵妃杨玉环和她的陪葬品露出真容的场景,据《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重返京都,曾秘密派人改葬杨贵妃,那时的她“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电影讲的是虚构的故事,但为了合理性,剧组在这场重头戏上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结合史料又是租棚造景,又是石膏建模,连唐三彩都专门去景德镇高仿了一炉回来,把整个场地搞的跟真的古墓穴似的,演员们是拍了一遍又一遍,就为了确保一代传奇美人时隔千年的“回归”惊艳叫绝。

    好容易熬到要拍完了,剩下只需补些特写镜头,若是记各种细节的场记单找不着了,那必定是要耽误拍摄进程的。

    而且还会惹众怒。

    叶蓁的目光滑过众人忙碌的身影,然后便落到了小琳的身上,她正一边假装帮道具组整理现场,一边故意把唐三彩从原来的位置上挪开。见叶蓁看向她,小琳很是镇定的回望了一眼,只是转过头去的时候,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

    想来很是得意。

    胆子够大,也有几分小聪明,只是啊,算计错了人。叶蓁索性不去找场记单装样子了,就这么在检查现场的时候,一样一样把所有东西都归置原位,不仅如此,就连一众演员各场次的衣服纹理,飘飘长发,都在她的口头描述下,衔接的分毫不差。

    这可是占地近千平方,几十号人一起拍摄的大场景!

    到最后,不仅小琳看她的目光满是惊悚,其他人也觉得不对劲起来,姚师傅看着她空空如也的手,再看她干活利落的样子,忍不住道:“你,你没事吧?”

    “没事,只是场记单不见了。”

    姚师傅秒懂:“是不是被人阴了?”

    “嗯,”叶蓁点了一下头,又在姚师傅担忧的目光中,坦然道,“不过没关系,反正我过目不忘,拿笔记也只是做做样子。”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扑死在沙滩上?姚师傅痛苦的捂住胸口。

    就连希顾这个主演都看出了苗头,收工之后特地窜过来找她:“听说你今天低调的霸气了一回?”

    “连你都知道了。”哪里低调了?

    “我问了,阿珏他还不知道哈哈哈~”

    无法理解希大明星的笑点,叶蓁低头继续默写日报表,写好照旧拿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