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房医 >

第223部分

房医-第223部分

小说: 房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巍峨的大山上,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上的寺庙,一级级的台阶蜿蜒曲折,小径两旁的灌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远远望去,大山灰暗一片,比起春夏的繁茂,此时徒显悲凉。

    身旁时不时经过几个相携而行的虔诚之人,温氏和温嬷嬷一起,慢慢前进。

    据说这么多的台阶不能靠别人,只有自己爬上去才能表达敬意,这样大师给出来的挂面才准。

    作为大家夫人,温氏从小到大都没干过体力活,即使在杨府生活最艰难的时刻。

    半个时辰后,她气喘吁吁,一股股热气缓缓冒出来,冰冷的四肢已然暖和起来。

    “小姐,要不咱们歇会儿?”温嬷嬷看着遥远的寺庙,擦擦额头微微冒出来的汗珠。

    “不用,这样才显示出诚意。”温氏咬牙前行,无奈,几个下人只能缓缓带着礼品跟在后面。

    一个时辰后,一座大概占地两亩大小的寺庙出现在眼前,斑驳的木门安静的诉说它的沧桑,沉闷的钟声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回一声声回音。

    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们虔诚的对着正门拜三下,这才抬步迈进去。

    别看寺庙虽小,但里面香火鼎盛,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寺庙主殿之中,最为显眼的就是月老的姻缘线,温氏从丫鬟手中拿回礼品,放到月老面前。

    缓缓跪下去,带着无比的敬重跪拜三下,然后拿起前面的竹签,缓缓摇晃,啪嗒一声,一根签掉落下来。

    温氏看不懂其中意思,在小沙弥的带领下来到解签师父的面前。

    “还要劳烦师父帮忙解签。”

    老和尚睁开紧闭的眼睛,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缓缓开口道:“有缘千里来相会,隔世姻缘一线牵,两位天作的姻缘,一阴一阳,一柔一刚,此消彼长,再好不过的姻缘。”

    温氏脸上微扬的弧度随着老和尚的话一点点变大,脸上的笑容再也遮掩不了。

    “这男娃女娃更是有龙凤之姿,倘若有好的机会,必将会一飞冲天,恭喜这位夫人了。”

    “多谢大师指点多谢大师。”

    “施主不必客气,这是老衲应该做的,不过在这儿奉劝您一句,善恶终有报,心存善念,必将一声顺遂,切记切记,不能迷失自己。”

    “多谢大师指点。”

    别看就这简单的几句话,可是让温氏高兴的不得了。

    回来的路上,笑得嘴巴根本合不住,谁不希望子女一飞冲天,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会有这么好的运道,温氏欢喜乐开怀。

    只是高兴的同时,又为大师另外的话堪忧。

    因为她拿出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之时,解挂看姻缘多年的老和尚拍案而起,激动不已:“绝配,绝配啊。”

    两个生辰八字放到一起,简直就是最好的范例,古往今来,很少有能够如此契合的完美作品。

    “老衲这辈子都没见到这么完美的结合。”只是随后他眉头紧皱:“不过这两个孩子命中会有一次劫数,如果扛过去了,一生顺遂,如果抗不过去,必定痛苦。”

    “那大师,有什么什么破解的办法?”

    谁知对方摇头:“一切顺其自然,反而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女施主不必太过介怀。”

    随后温氏就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愁的状态了。

    “小姐,你别太在意,少爷和柳姑娘都是有大造化的人,岂是随随便便都能破坏的?”

    马车缓缓前行,温氏在嬷嬷的劝说下反而想通了大师说了,顺其自然会是最好的结果,索性就让两个孩子各自奋斗去。

    只是,掀开车帘的她突然看到一道浅蓝色的身影,就这么不顾寒风站在门口等到,鼻头在寒冷的空气中变得通红通红,还能有谁?不就是她那个傻儿子。

    一看温氏归来,迫不及待上前:“娘,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温氏那个无语啊:“行了,放心吧,你们俩是天作的姻缘,我明天就跟清溪提一下,看看怎么走章程,毕竟她现在没有长辈,自己做主婚事又有点太过不合礼数。”

第三百六十六章 憋闷

    “依娘看怎么样最好?”

    “自然找个长辈在跟前最好,只是柳家人的性子你也知道,清溪躲都来不及,肯定不能找他们,村里能说的上话的估计也就村长了,但是他跟着清溪丫头做工,又有点不太合适。”

    温氏也有些为难,一个有能力有声望的长辈自然能让柳清溪更有面子,不让别的人说出来闲话。

    他们母子俩肯定不会在意这些,就怕将来清溪被人小看。

    “对了!”杨奕辰脑中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一个最佳人选。

    有声望又是柳清溪的长辈,只是

    此刻杨奕辰的心犹如吃了大便一样憋屈,问题是这还是自己给自己添的堵。

    “是谁?”温氏一时间倒是没想到谁最合适,可是看自己儿子的脸色,怎么青一阵白一阵。

    杨奕辰咬咬牙,努力舒一口气,喉头滚动,到嘴边的话试了又试:“是应老,清溪的师父。”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温氏猛地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这才是最佳人选啊。

    “对了,辰儿,你赶紧写信给应老,不行,现在天儿冷了,指不定啥时候下雪,这要是耽搁在半路就麻烦了。”温氏眉头紧蹙。

    “应老上了年纪,来回颠簸也不行,可是要是现在不下定,就得等来年春天了。”

    温氏的自言自语让杨奕辰的心沉到谷底,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不要如此悲催?

    因为应老的存在,他和柳清溪的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为此他特意给应府找了点麻烦把应老支走,结果呢?

    这才短短几日,就想到应老的

    他想扇自己几巴掌有木有?这算不算自作自受?

    温氏纠结到底要不要赶时间请应老前来,压根没注意到儿子憋闷的样子,更是不知道他悔的肠子都青了。

    要是他知道儿子自己挖了一个坑把自己扔了进去,不知道作何感想。

    忽的,杨奕辰如一阵风般离开,风掀起他长袍一角,空气中留下浅浅的声音:“我去想办法。”

    短短几秒钟,杨奕辰的身影已消失不见。

    山上某一个陡坡之上,杨奕辰观天象,观风势,看云朵飘散方向,心里微微松一口气,好在近日并无大雪。

    少年神色略微放松,脚尖轻点,凌空一越,身轻如燕,在干枯的树枝上飞跃,眨眼间就来到山脚下。

    未免村民发现异常,他放慢脚步,只是速度依旧非常人能比。

    杨家宅院,马厩中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在刷洗马匹的毛发,忽的一道身影在眼前飘过,入目的是自家少爷骑马疾风离开的背影。

    对于自己少爷这样来去匆匆的行为,车夫大叔已经习以为常,只是不知道这次又是何事让少爷如此不淡定。

    印象中也就只有柳清溪能让他如此失态。

    不得不说,车夫大叔真相了。

    骏马飞驰,前蹄高高抬起,后蹄立刻飞跃,四蹄凌空,只留一道残影。

    路边行人抬头望去,只见一白衣人骑着一匹鬃毛发亮的骏马,快速前行,眨眼间消失不见。

    “这是谁啊?这么着急干啥去?”回答他的只有空气中弥漫的尘土。

    一人一马不是别人,正是观天象之后火速离开的杨奕辰。

    他们穿过小镇,走过县城,来到一望无际的官道上,期间,他来不及停留,一口水都没顾上喝。

    下午时分,骑马飞奔历经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一座雄浑壮阔的城池之前,高高的大门带给人厚重的质感。

    少年不再停留,继续前行,一鼓作气,来到目的地。

    应府前,来过一次的杨奕辰很快被门房认出:“晚辈杨奕辰,前来拜访应老,不知可否帮忙通报一声?”

    “杨少爷您等一下。”

    门房小伙子也是个机灵的,杨奕辰那次是柳清溪一同前来,而柳清溪是自家老爷子的得意徒弟,手心里捧着的宝,和她有关的人自然不能怠慢。

    再说应老这边,当时被一封信急匆匆的叫回来,是因为孙女应彩儿突然身患怪病,大夫都找不出来原因,就是一直沉睡不醒。

    她可是家里的宝贝疙瘩,突然身体出问题,让他心慌不已,当天立刻赶回家中,好在最近几天情况慢慢好转,这才微微放心。

    就在此时,门房急匆匆来报:“老太爷,门外有一个姓杨的公子,说他叫杨奕辰,前来拜访。”

    应老愣了一下,一个俊朗的面容出现在脑海里,原来是那个小伙子啊:“请进来吧!”

    不知小伙子此时前来有什么要紧事儿。

    随着门房匆匆而来,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在会客厅中。

    杨奕辰微微躬身:“应老前辈好,晚辈冒昧来访,望您赎罪。”

    “你来有什么事情直说就行,在十里铺咱们也打过几次交道,算是老熟人了。”

    “应老,事情是这样的”

    于是杨奕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解释一遍:“我和清溪的亲事她那边没有合适的长辈,所以想请您来当。”

    应老听完以后,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转而微笑的看着面前从容不迫的少年,单单通身的气度和才华都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如果清溪丫头能嫁给这个少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沉默一会儿道:“这件事情清溪自己什么意思?为什么你来请而不是她来请?”

    “应老,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些多,清溪更是被村里的人无限,我想给她一个惊喜。”杨奕辰坚定的表达自己的信念,他对柳清溪是真爱。

    当应老听说柳清溪被流言蜚语中伤之时,心底一股火气油然爆发,凭什么对方如此无理取闹?谁给他们的胆子?

    “既然发生这样的事儿,您难道一点看法都没有,真的全身心相信丫头?”

    “应老明鉴,我对清溪绝对真心,我对天发誓,如若我有一天变心,定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如此狠厉的保证掷地有声,对誓言相当重视的时代,应老反而放心了。

    “跑一趟也不是不行,只是”

第三百六十七章 惊喜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改变,最后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清溪自己的意思,我随你走这一趟。”

    应老此时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问清楚小徒弟的意思,既然她没有父母,自己就是她的长辈,她的亲人,应府就是她的娘家。

    考虑到应老上了年纪,不宜连夜颠簸,只能等到第二日早晨出发。

    而回来的速度明显低于来时,等拉着应老的马车赶到十里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对于自己这个师父短短几日内去而复返的行为,柳清溪表示疑惑。

    只是对方笑而不语,直到晚饭时分。

    应老酝酿好大一会儿,深切考虑说话的方式,这才缓缓开口:“丫头啊,你十四岁了,这个时候同龄的女孩子也都该说亲了,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讲真,这种私密的话题本应该由母亲跟女儿说,但柳清溪情况特殊,应老揽下这个责任,自然也是操啐了心。

    “师父,您???”

    “咳咳。”应老右手握拳放在嘴边,轻咳两声:“是这样的啊,我听说你和杨家那小子互有好感,就想趁着我在的机会,你俩要是都同意的话,就把亲事先定下来。”

    这才是他开口的真正目的,终归要打听好小徒弟的心思,才好给杨家那边回复。

    并不是真正的古人,面对这样的事情,柳清溪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害羞的:“是的,师父,我们两个互相喜欢。”

    “那你愿意嫁给他吗?”

    柳清溪轻轻点头:“师父,我愿意。”说出去这句话,是对应老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的肯定,从内心深处更加坚定和杨奕辰走下去的信念。

    应老并不知道柳清溪和杨奕辰前面发生过什么,但他知道杨奕辰是一个好孩子,单凭地震中能够舍出所有家当救难民于水火之中,此等魄力令人敬佩,此等心智非寻常人,此等才华唯有自己小徒弟才能配上。

    “好,那我就厚着脸皮当你的长辈,替你做主婚事了。”

    这个时候,柳清溪才算明白,为什么短短时间内应老来回两趟。

    眼底微微湿润,声音哽咽,柳清溪突然抱住应老的胳膊,第一次落泪。

    来到这个陌生时代之后第一次落泪,挨饿受冻的时候她没有哭,被王氏打骂的时候没有哭,被许多人诬陷,不能被人理解的时候没有哭。

    可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头发花白的老人,语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