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房医 >

第193部分

房医-第193部分

小说: 房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我吹牛……”

    说了半天,柳清溪没啥回应,老板也不觉得尴尬:“姑娘啊,买这么多蜜饯干啥用?”

    讲真的,很少有人一次性买这么多,毕竟店铺就在这儿,啥时候想吃买新鲜的就行,这种东西又不会像水果粮食,价格变动频繁。

    “做点糕点,家里人多!”其实真实原因是柳清溪想给施工队的人每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奖励。

    村里人日子艰苦惯了,逢年过节能沾点荤腥就不错了,哪儿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即使现在日子过好了,也很少有单独做月饼,想了一下,村里这么多人,跟着干活好几十户,一人一个吧,也得上千个。

    “老板,这些蜜枣果干都多来点吧,每种十斤,蜜枣二十斤。”临时做决定,柳清溪立刻加大数量。

    老板顿时喜笑颜开,总没有人会嫌弃客人买东西多。

    “核桃瓜子杏仁希望也来十斤!”

    柳清溪纤细素白的手一挥,几十斤干果蜜饯眼睛都不瞎一下。

    “老板,买你这么多东西,可要便宜点!”

    老板笑的牙不见眼:“姑娘您放心,小老头我绝对给您最便宜。”

    话说薄利多销大家都明白,这么大的客户肯定要好好把握:“再来一个人帮忙,麻溜的给这位姑娘称。”

    一个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从后面跑出来:“爹,这位姑娘买这么多啊,吃的完吗?”

    这位老板恨不得抽自己姑娘两巴掌,哪儿有嫌弃客人买的多的?

    柳清溪倒是很喜欢这位小姑娘率真的性格。

    两刻钟的时间,父女两个终于把柳清溪要的东西称量好。

    之后他把黑色光滑的算盘从柜台后拿出来,噼里啪啦十指翻飞,片刻功夫,就算出最终得数:“这位姑娘,一共十八两六钱,零头抹掉,收您十八两怎么样?”

    柳清溪点点头,便宜六百文也不算少了,老板给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价格。

    付过钱,将东西搬上马车,柳清溪没有结束战斗,又到买了米面,白糖,油盐酱醋茶,同时还特意去药铺买了一些香料,今天的东西才算买完。

    不过这还不算完,柳清溪回到村里,直奔会做木匠活的张三家:“张三叔,听说你会做木匠活。”

    张三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胡子拉碴看着挺邋遢,但据说为人挺好,只见他乱糟糟的胡子动了动:“俺只会简单的,柳姑娘要做啥?”

    说起来的时候,张三有些惭愧,学木匠学了一半就被师傅莫名其妙赶回来,所以这么多年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小板凳小椅子,至于太复杂的,他根本不敢做也没能力做。

    至于柳清溪,那可是十里铺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两岁小孩儿都知道的大人物,既然她有所请求,他自然尽全力满足。

    “张三叔,你放心,很简单,就是想请你做几个模子,大概这么大。”柳清溪双手比划了一下,大概六七厘米左右的圆盘:“抠成一指半高,里面最好刻上一些花纹,这是我简单画的一些。。。。。。”

    柳清溪拿出来的图纸是最简单的几个,一张是福字,其他的有于是富贵的牡丹简笔画,还有朵朵花瓣围成的向日葵花色,还有简单几笔勾勒出来的兰花。。。。。。

    因为都是简笔画,所以并不复杂,看了几眼,张三点点头:“这几个不难,俺能做,你啥时候要?要多少个?”

    “张三叔,一种给我做三个吧,我给你工钱,一个三文钱。”

    谁知他连忙摆手:“给啥钱啊,一会儿的功夫,搭把手的事儿,要不是你,俺大儿二儿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活计,就当俺感谢你的。”

    说到这里,张三不由感慨,如果不是自己身体不大好,体力跟不上,跟着柳清溪一起盖房子可是再美不过的事情了,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都够一大家子花了。

    好在两个儿子争气,被柳清溪选中留了下来,也挺好,他很满足。

    想到这里,胡子拉碴的脸上露出别人看不出来的笑容,只有微颤的胡子可以让人清晰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快乐。

    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存在价值,而不是啥啥都干不了,净等着吃。

    “张三叔,怎么着都不能让您白忙活,你先帮我把这些模子做好吧,不够再来找您。”

    “放心放心,肯定给你做的漂漂亮亮的。”

    接下来的时间,柳清溪忙着找人手,那么多月饼,就靠家里几个人怎么着都是巨大的工程,除去一二十个在施工队负责做饭的妇人,村里剩下的人还不少。

    先是找了几个熟悉的妇人,她们又带过来几个:“清溪丫头啊,你做这么多?”

    “可不是嘛,往年咱们日子不好过,今年好多了,就想着做点月饼大家伙都尝尝。”

    说起中秋节,柳清溪就回想起来过去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可以说从醒来到现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前面一大部分都在苦苦挣扎,都生活在饥饿线的边缘。

    过完年有了盖房子的活计,本该日子越来越好,结果呢?结果一场巨大的地震,直接毁灭了所有,也抹杀了人们多年来的努力,现在相当于重新开始。

    所以啊,中秋节,团圆的节日,更要体现新的气象,新的努力目标。

    几个前来帮忙的女人一听,呆愣好大一会儿之后,心里乐开花:“清溪这丫头真大方,村里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的话,那是多大一笔开支啊,多大手笔啊。。。。。。”

    不过再想想里面会有自己的一份,女人们手脚更麻利了。

    “婶子,咱们先把这个果干的核去掉,只剩下果肉,咱们做水果馅的、五仁的、干果馅儿的月饼,再做点咸的。。。。。。”柳清溪想想这不同的味道,口水就直流。

    至于帮忙的女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准备馅儿料

    至于帮忙的女人?内心的激动难以用言语表达,到时候这里面的月饼可都会有自家的一份啊,其中辈分最长的数刘奶奶,也就是张五粮的二婶了。

    老太太快六十岁了,身体硬朗,为人和善,慈祥和蔼,是大家伙都喜欢的长辈,同时干活麻利经验丰富,时不时提出来几点很好的建议。

    “刘奶奶,有的果干太干了,咱们得给它切碎点,要不不好吃。”

    “可不是嘛,说起来做月饼,以前日子好的时候,八月十五也会做一点,每个人尝尝,不过都是面多馅儿少,哪儿会买这么多果干啊。”

    老太太满头白发,笑着的时候满脸褶子都起来了,但是抑制不住心情的愉悦。

    说起来刘奶奶家里算是村里条件好的了,孩子在镇上给人当掌柜,在人们正在为温饱挣扎的时候,他们相当于已经奔小康了。

    即使那样的条件,也很少像柳清溪这样。

    五六个女人,挽起袖子,一点点的将果肉和果核分离开来,并切成细细的果丁。

    得益于前世的生活经验,柳清溪曾经自己动手做过月饼,其实很简单,只要馅料配的足足的,做出来的月饼绝对好吃。

    想想中秋圆圆的月亮下,品尝月饼那种美味,入口即化的口感,亦或是咬到喜欢的果肉的惊喜,都是一种享受。

    在张三帮忙做模子的时候,柳清溪不仅安排大家伙处理果干,还有一些瓜子核桃类的干果,也都全部被去壳处理完毕。

    算算日子,距离中秋节也就十天的时间,此时开始做月饼一点都不早,甚至可以说还有点晚,记得前天买东西的时候,人家糕点铺子已经开始卖月饼了。

    看着卖相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不管怎样,柳清溪对自己即将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很有自信的。

    “果干弄好之后,咱们掺点瓜子仁,核桃,杏仁等干果,混合在一起,对了,放点芝麻就更好了。”

    一上午的忙碌,随着一道道工序的完成,果干混合着干果独特的香气萦绕在鼻尖,飘荡在柳清溪小院的上空,更甚至左邻右舍都能闻到。

    除了这些馅料,柳清溪知道,它们并不能很好的混合在一起,没有太大的粘性,前世做月饼的经验就是在馅料里加上炒熟的白面。

    “五婶,你来帮我一下!”

    柳清溪招呼人,而她口中的五婶不是别人,正是柳老五的媳妇儿赵氏。

    话说柳家四房五房被分出来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淌,在王氏压迫下造成的怯懦性格,一日日减弱。

    比起最开始赵氏说话都不敢大声,现在已经好了太多。

    如若不然,当时柳清溪最想让赵氏和田寡妇等人一起在施工队的厨房做工,但是她没有胆气,红着脸推脱。

    无奈之下,柳清溪只能让田寡妇再找别人,她也知道赵氏的性格是环境使然,成亲十几年无子一直是她内心深处最深的一根刺。

    她深深的自卑,像一只鸵鸟一样将自己缩在壳里。

    随着时间的逐渐过去,那种自卑渐渐消散,比起以前,好了太多。

    而这一次,柳清溪故意将她叫来就是为了让她和同龄的妇女交流。

    “好,清溪,你说需要我帮忙做什么?”

    “五婶,你来帮我把白面炒一下吧。”

    赵氏疑惑不已:“咱们不是做月饼吗?炒面干什么呢?”

    毕竟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稀奇的做法。

    “五婶,场面是为了和到馅儿里,让馅料更好的粘合到一起,要不然馅儿都是散的,我们包月饼的时候不好包。”

    赵氏似懂非懂地点头,反正她还是不太明白,只要按照柳清溪的做法做就可以了。

    柳清溪愣了一下,难道对方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意思吗?以前是炒面是贫苦人家最常见的做法。

    清闲的时候,炒两碗白面,放到平底锅里,用小火细细翻炒,直至白面变得微黄,此时小麦的香味儿慢慢飘出来,然后盛出来放到塑料袋里,防止炒面受潮。

    等到半晌的时候,孩子们饿了,家长会盛两勺微黄的炒面,舀上一勺白糖,沏上开水,调到稀稠适中。

    条件好一些的,放上擀碎的花生米或者芝麻,因为炒面更香了。

    现在回想起来,前世小时候艰苦的日子还是有很多快乐的回忆。

    只是那些日子终究远离,也只能留在记忆里。

    而做月饼用到的炒面,做法是类似的,只不过不需要炒到微黄,比单独吃的炒面略微轻一些。

    “婶子,你们几个知道怎么做吗?”柳清溪回头问另外几个妇人。

    无奈,大家同时摇头,对柳清溪所形容的东西大家闻所未闻。

    虽然听她讲解之后知道说的是什么,但没有亲自动手做过,也没有见过,自是不敢轻易下手。

    毕竟这不是别的东西,这可是粒粒皆辛苦,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粮食。

    再想一想啊,细细的白面放到锅里炒,那还不很容易就糊了,搞不好,一锅白面就都毁了。

    想想就觉得心疼,几个女人都不敢轻易动手,生活贫苦的她们习惯了不敢随意浪费粮食,浪费是可耻的,是要遭天谴的。

    “好吧,既然各位婶子都没有做过,那我先来示范一下。”

    说着柳清溪挽起袖子,开始动手示范。

    做起来这个,柳清溪很有经验,前世不止一次这么做过。记得当时大学毕业之后,初入职场,工作繁忙,大多数时候来不及吃饭,每次都下馆子,对于一个微薄收入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根本无力承担。

    后来为了简单,也为了节约花费,他尝试着自己做炒面,再加上细细的花生米芝麻等,调成合适的比例。

    早上起来冲一碗,有时候再配上一只白煮蛋,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美味,也算是贫困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和自给自足的方法。

    没想到当时为了节约想出来的方法,在这里居然可以用到,她越来越相信曾经所做的努力都不会浪费。

    记忆回到前世,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止,几个在处理果干的妇人一窝蜂的为上来。

    只见柳清溪舀了两碗白面……

第三百一十三章 做月饼

    哗啦一下倒到锅里:“五婶,你来帮我看一下火啊。”

    灶台里文火微微烧着,将锅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赵氏听从柳清溪的吩咐,不用大的干柴,而是用比较绒的枯草慢慢烧着。

    “婶子,你们在炒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一定不能太大了,小火慢慢烧着,铲子的动作一定不要停,来回不停翻炒,否则白面很容易糊锅。”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不停观察白面的颜色,当它有轻微的变色之后,我们就要停止,毕竟在后期做月饼的时候,会对它们进行再次烘烤加工,前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