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房医 >

第183部分

房医-第183部分

小说: 房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柳姑娘!”季阳拍着胸膛保证:“我们今天就开始准备,您的东西都尽量放到前面,绝对不耽误使用。”

    柳清溪点点头,再次和季阳确定时间,以及约了个时间去县衙过契,这才准备离开:“季老板,这是定金。”

    季阳下意识伸手接过,转而赶忙追上去:“柳姑娘,咱们这关系,不用定金,不用。”

    谁知柳清溪压根没有停下离开的脚步,右手挥手示意:“拿着吧,这是你应得的。”随后渐渐走远。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拆房子

    再说柳清溪和张五梁,离开木匠铺,他们没去别的地方,直奔酒楼查看今日拆房进度和情况。

    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听到人们高呼:“慢着点,小心小心,别磕着。”

    “对对对,慢慢放下慢慢放下。”

    转了个弯,二层酒楼映入眼帘,只见二层楼顶,七八个男人在上面小心翼翼站在上面,将酒楼上不的青瓦慢慢揭下来。

    为了安全,两层酒楼外部用直径十厘米以上的竹竿搭建脚手架,每一层脚手架上面都有木板铺设,节点之间连接紧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至于小心翼翼的村民,柳清溪走到跟前,才明白他们为何如此做。

    只听张大福在中间吆喝着:“下面的你们慢慢接着啊,这木头好好的,回头能接着用,对对对,还有这个青瓦,也能用。”

    原来如此,他们是在回收利用已经使用过的建筑材料,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保护环境。

    好吧,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倡导绿色建筑,是二十一世纪国家在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针对各行各业做的一个调整。

    而现代建筑,已经不单单注重钢筋混凝土这些结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建筑垃圾的重复利用。

    比如拆房子剩下的钢筋混凝土等等,如何制作成能够重复利用的材料。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重点研究课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

    大量资金人员的投入,确实取得良好效果。

    那么这个时代呢?落后的古代,和二十一世纪几千年的时空差距,不一样的文明,不一样的天空。

    这里没有污染,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可是这就意味着可以随便制造建筑垃圾吗?并不是!

    不能等到污染之后才想着如何治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要想着如何保护环境,充分循环利用。

    管理自己的言行,保护环境,留给后世一个湛蓝的天空。

    好吧,思绪跑远了,柳清溪抬脚上前,小心翼翼避开上面正在干活的人们,从大门进出,穿过楼梯,爬上二楼。

    “叔叔伯伯,你们干活的时候小心着点。”

    看到来人,几个男人抹一把汗水,粗声向下吆喝:“清溪你就放心吧。”

    张三有随后接话:“清溪,你赶紧下去吧,这里又脏又乱,你小姑娘家别来了,俺们几个能行。”

    “对啊,俺们大男人在,你一个姑娘家用不着在这儿受累。”

    一个个的都这么说,柳清溪也不好留下来打扰大家干活,顺着原路返回。

    之后她直奔后院,前面拆房没问题了,不知道今天第一次自己做饭,女人们适应不适应。

    谁曾想,这些村民们适应能力如此之强。

    后院厨房还没开始拆,暂且作为做饭的地方,几个女人挽起袖子,两个从井里打水,两个哗啦啦洗菜,梆梆梆切菜的声音和前面男人的呼喊声交杂在一起。

    噼里啪啦油星溅起,混合葱花的香味儿飘来。

    “婶子,用不用我帮忙?”

    “哎呦,清溪你忙回来了?不用你忙活,俺们就成,你赶紧歇着,一会儿就好。”说话间,头都不抬,手上动作没有停顿丝毫。

    这个六层酒楼的建造今日起如火如荼的展开,对于柳清溪,他们有莫名的信任,没有完不成的事儿。

    而这中全身心的信任,是柳清溪一次次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正确得来的。

    同一时间,凌江省应府

    应老十分高兴柳清溪肯定的答复,土埋半截的人了,终于后继有人,啊,推开窗,外面炙热的阳光丝毫没令人觉得烦躁,反而神情舒爽。

    正是应了那句心静自然凉,好心情伴随好事物。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见这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并且打定主意要收其为徒的小姑娘了。

    正好,五年一度关于建筑的论坛会即将召开,在凌江省,这个会议向来由应府主持召开,邀请凌江省大大小小各县镇的有名人物。

    久而久之,能被应府邀请前来参加这个座谈会,对建筑界人士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荣耀。

    必须在建筑方面有一定的成就,或提出新的方法,或解决目前建筑上的难题,或有一定资历,建造过一定数目的房屋。

    所以对每一个从事建筑,又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是他们挤破脑袋都想参与其中。

    在这里,有很多认识大佬的机会,或者被点拨一二,或者被牵线认识更多达官贵人,都是一飞冲天的好机会。

    除此之外,会有许许多多商界人士前来参加,毕竟是人就离不开居住场所,当钱财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追求生活上心灵上的享受。

    更推崇舒适的宅院设计,以及风水学的运用。

    因此,来这里也可以结识建筑界的大人物,请他们推算风水学,设计利于子孙后代的房屋,更是前来的目的。

    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会议,某些名不见转的设计师为名为利,而商人为了更好的福寿延年庇佑子孙,拼尽全力只为独一无二的设计图。

    “来人,将这封请柬送到碧溪镇,亲自交到柳姑娘手中。”应老拿出一个他亲自署名的请柬,派下人送出。

    之后着手安排今年的会,并且让两个儿子尽快拟定邀请名单。

    而被这位凌江省的传奇人物亲自邀请的柳清溪,压根不知道好事儿即将来临。

    她正忙活着赶紧拆房子盖房子大开张呢。

    酉时出,日头渐渐西斜,炙热的温度渐渐消退,空气不如之前燥热。

    柳清溪和几个女人一起,将煮好晾凉的绿豆汤盛了一大桶送到前面:“叔叔伯伯,歇会儿咱们今天就到这儿了,咱们该回去了。”

    虽然闲杂夏日天黑的晚,但一整天都是高强度劳动,柳清溪害怕大家伙身体受不了,主动提出结束今天的工作。

    即使赶时间也不能忽视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今天一天使脱力了,明天怎么办?所以要劳逸结合。

    结束一天劳作,人们纷纷坐上牛车,缓缓驶出碧溪镇,之后加快速度往家赶。

    就在大家伙回家休息的时候,柳清溪没闲着,挨家挨户拜访小组长,询问今日干活情况。

第二百九十二章 追随

    张五梁不放心柳清溪一个人来回拜访,主动要求一起前往。

    经过一天独立指挥,这些小组长不如昨天的忐忑与不安,由最初的胆怯,张不开口下命令,到最后的坦然与脱口而出,他们心路历程有质的飞跃。

    “张二叔,今天怎么样?”

    “不错,清溪你放心,俺能成。”

    “张二叔,我就知道您肯定能行,以后还有更大生意等您指挥。”

    “可不,要不是你昨儿个那番话,俺今天也不敢指挥那么多人。”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前哪儿干过指挥别人的事儿?

    今天最先张口命令之时,他整个人都在颤抖,鼓足勇气,双手紧握衣角。

    有第一次,第二次之后,第三次第四次容易许多,一天的时间,他和手底下的二十个人已经磨合顺利。

    “好,二叔辛苦了,今儿个晚上早点休息,我去别家看看。”

    接下来,柳清溪挨家挨户拜访,张五梁尽量不开口,让柳清溪和村里人磨合,加深情感。

    晚饭时分,杨家来人邀请,阿南一身蓝色宽松短褂,脚踩黑色圆头布鞋,头发高高扎起,盘在头顶用青色丝带缠绕:“柳姑娘,我家夫人少爷有请。”

    正在洗手的柳清溪甩甩手上水珠:“走吧。”

    杨家宅院:

    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男孩坐在树荫下,纤细骨节分明的小手翻着发黄的书本,专注的默读上面的文字。

    柳清溪放轻脚步,悄悄靠近,待看清男孩读的内容,欣慰点头阿南在柳清溪的示意下转弯走另一条路。

    不打扰姐弟俩温馨的时光,阳光穿过大树,留下斑斑驳驳的阴影,遮挡炙热温度的同时,洒落在两张相似的脸上。

    一静一动,一坐一立……

    良久之后,稳坐石凳子上的男孩仿佛刚发现周身的寂静,下意识回头。

    抬眼看到静立身后的少女,眼底惊喜划过,手中书本悄然落下,惊呼声发出:“姐姐,你回来了?”

    双手紧握少女衣角,一双和少女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

    “嗯,今天学了什么?”

    “今天杨大哥教我。。。。。。”柳清岩拉着柳清溪上前,同时报备今天所学内容。

    而柳清岩待在杨家,主要因为地震的作用,导致朱夫子学堂房屋倒塌,暂时无法安置学生学习住宿之处,孩子们留在家中休息。

    待一切恢复正常,学堂再恢复正常。

    而柳清溪每天奔波繁忙,无力照看柳清岩,暂且把他拜托给温氏照顾。

    恰好温素玲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无聊,有这么一个小家伙陪伴,生活多了许多欢乐。

    再说杨奕辰,柳清溪忙碌之时他也没闲着,甚至更加繁忙。

    地震发生到现在过去两个多月,这期间,他几乎倾尽杨家家产,购买粮食,在碧溪镇,在临沂县高调派送粮食,制造声势。

    当然,他没有刻意宣传自己此次所做之事,而是靠百姓口口相传,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他再人们心中声望空前响亮。

    同一时间,和黑衣男子的生意也没有落下,自从第一次合作,之后黑衣少年那边的生意源源不断。

    双方仿佛达成默契,对方送原铁,他负责打造,之后银货两讫。

    只是这次。。。。。。

    “少爷,兵器打造完成,只是对方没按约定时间前来。”

    少年纤长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为何这次对方逾越如此长时间?比起前几次加急信件的催促,这次太不寻常。

    “先放着,不要走漏风声。”

    并不担心对方不付钱,只是从来没有爽约的人突然失联,联想最近西月发生的大事,难道。。。。。。

    突然,门外传来小孩清脆的笑声和少女温和的回答,杨奕辰示意手下悄悄退下,站起身体,走向门外。

    拉房门,阳光突如其来照射进来,温暖的光线刺眼。

    少女在阳光中缓缓走来,照亮他的眼,他的心。

    “杨奕辰,婶子让我俩来叫你。”

    如此和谐温馨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小细节,都好似一家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几人的种种举动,仿佛生活多年达成默契的家人。

    一起用餐,杨奕辰自然而然为少女夹菜,清冷的声音越发温和:“辛苦了,多吃点。”

    少女微微点头,脸颊的粉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温氏看在眼里,甜在心里,默默低头,不打扰两个年轻人的甜蜜。

    少年仿佛体贴的丈夫,为她安排好衣食住行,无后顾之忧奋斗。

    难得的温馨时光,谁都不愿打破。

    饭后,消食的同时也为散步联络感情,柳清岩捂着嘴巴偷笑两声,和温氏挤眉弄眼:“杨大哥,姐姐,我不想去,你们去吧。”

    温氏也假借劳累推脱不出门,自然而然,剩下少年少女。

    气氛突然有些尴尬,天色昏暗,吃过晚饭的人们已回家中休息,路边静悄悄的。

    加上杨家宅院距离村子有一段距离,此时更是廖无人烟。

    清凉的风渐渐吹着,树叶哗啦啦响,鸟儿扑棱扑棱张开翅膀回窝休息。

    少年少女手挽手肩并肩走在清幽的小路上。

    忽略白天的劳累,忽略还有很多的事情,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脱俗。

    柳清溪把自己今日所做之事告诉杨奕辰,不为任何目的,只为有一个说知心话的人。

    这一刻,仿佛周遭所有的事情都远离,天地间只剩下少年少女。

    听少女娓娓道来,杨奕辰思绪不由飘回之前闪现的一幕幕,这段时日,他脑海里总有零星片段出现,再认真想,又什么都没有。

    而所有零星的瞬间又串联不到一起,少年纠结,找当代名医暗中查看,依旧没发现任何异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