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房医 >

第135部分

房医-第135部分

小说: 房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他有一种奔跑的冲动,站在废墟之上,他突然生出万丈豪情。

    撸起袖子,铆劲儿往前奔,从来没有一次这么明朗过:“村长,俺这就跟你们一起干,奔好日子。”

    “好嘞,这么想就对了。”张五梁拍拍他肩膀,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走,干活去,男子汉大丈夫怕啥?”

    嘹亮的声音在十里铺传出很远很远,引得人们抬头眺望,十里铺施工队的队伍又加入两员大将。

    与此同时,京城派出的赈灾队伍终于到达震区。

    临沂县隶属凌江省,地处凌江省北部二百里处,此次受灾十几个县城都在凌江省管辖范围之内。

    为此,凌江省知府梅汉生忙的焦头烂额,每天上报灾情的信件数不胜数,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面对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疲惫不堪的他还要尽全力应对,一大早,得知赈灾队伍即将到达,天不亮就在城门口迎接。

    为首之人座下乌黑骏马,一身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面容冷肃,剑眉微挑,令人不寒而栗。

    随之而来一辆马车,下车之人身着一袭黑色官服,衣领直到耳下,从中间分开,银丝串联而成的细链在领间穿梭,两缕胡子打理整整齐齐,眼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梅汉生自知这两位就是朝廷钦差大臣,连忙上前迎接:“参见傅大人,宁将军,一路舟车劳顿,几位大人辛苦,梅某已经为几位安排住宿之处,还望大人移步。”

    两位钦差到来之前,梅汉生已经调查清楚两人来历。

    这次皇上派来一位文官一位武将,文官名为傅志凉,目前身为户部侍郎,年过四旬,为人圆滑,出了名的老好人。

    武将名为宁泽,今年二十八岁,出了名的冷面阎王,并未娶亲,武功高强,深得皇帝喜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梅汉生一贯围观准则,了解对方脾气秉性之后,才能对自己表现做相应调整。

    在他观察傅志凉和宁泽之时,两人也仔细观察这位梅知府。

    梅汉生微微躬身,面带温和笑容,态度虽不卑不亢,但眼珠子来回转动

    傅志凉大概有了定论,只见他轻轻摆摆手:“梅大人不必着急,本官和宁将军带皇命而来,自当先了解灾情。”

    “是是是,傅大人宁将军里面请,下官这就向您禀明。”

    一刻钟后,凌江省府衙中,梅汉生认真汇报目前情况:“大人,此次地动波及以临沂县为中心的十七个县城,其中以临沂受灾最为严重。

    目前各县已经展开大面积就在,按照圣上旨意,各县已经开仓赈灾,然受灾民众众多,收效甚微。”

    “目前上报灾情来看,死亡两千余人,受伤接近三万”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服务态度

    甚至有些爱答不理,特别是张五梁挨个查看牙口,看蹄子,看毛发,一个个看过去,就是不开口说要还是不要。

    好歹给个准话儿啊,就没见过这样的,看了十几头了,没一个满意的?

    他翻了个白眼,随手揪了一根路边的狗尾巴草,牙齿咬着,晃晃悠悠,表情中闪过不耐。

    可是张五梁依旧不改认真查看的态度,这可是大家伙将来用到的家伙什儿,不能大意,更何况还是人小姑娘掏钱买的牛车。

    行人一个个从前面经过,看到这么多人围观这家的牛,笑眯眯打声招呼:“哎呦,今天生意不错啊,生意兴隆,生意兴隆啊。”

    老板翻了个白眼,生意好什么啊,遇到一个事儿不啦叽的,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确定要不要,问题是大家看着人多。

    面前这几位其实都是一家的,请问你们有必要吗?买头牛一两个人,两三个人都可以理解,有必要来这么多吗?

    五六个壮劳力加上一个小姑娘,生生让牛棚没有多少空余的地方。

    终于,卖牛的老板忍不住了:“哎。我说,你们到底买不买啊?买不买都给个准话,看了这么长时间,要不买就一边待着去,别影响俺做生意。”

    “真是的,这么多人挡着,都没人来俺这儿了,这不耽误事儿吗。”他一个人在那儿嘟嘟囔囔。

    眼看经过的人一个个去别人家先看,他气的眼红的不得了,没办法,就那么大片儿地方,站满了之后其他人肯定先去别家看嘛。

    反正这么多家卖牛的,也不会看一家就决定买不买,肯定货比三家。

    但有些时候买东西就要看眼缘,第一次看中的东西,再接着看,完全找不到那种满心欢喜的感觉,因此第一眼看上的很重要。

    老板正是有这种担心才表现出来不耐烦的态度。

    专心致志挑选的张五梁呆愣愣的抬头,竟然还有这样的生意人,这服务态度,如此不耐烦的语气。。。。。。

    “村长伯伯,要不咱们去那边看看吧,就别在这儿影响人家老板做生意了。”柳清溪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服务态度不好,目光短浅之人。

    是,他们一行人穿的不好,可好歹干干净净,衣服洗得发白但没有破洞没有破补丁,至于这样狗眼看人低吗?

    其他人也是心中喷火,张五梁更甚,本来十几头中,有那么两头看着还不错,不过柳清溪说了,既然买就多买几头,买个六头,凑个六六大顺的吉利数字。

    他这才没吭声,准备挑的差不多了一起说。

    结果呢,你想买,人家还不乐意卖呢,那就算了,反正这家的牛也不是很好。

    几人有默契的对视一眼,拍拍巴掌直接离开,有啥了不起,有钱还怕买不到好东西?这么多家呢,买家最不怕的就是卖家竞争。

    其中一个年轻小伙子最忍不下心里那口气,走的时候撂下一句狠话:“老板你这态度太差了点,希望过一会儿你别后悔。”

    “我后悔啥啊,一群乡巴佬,一看就买不起,装的多有钱一样,我啊,做生意这么多年,一年就能看穿,赶紧走吧走吧,别耽误我做生意。”赶苍蝇似不耐烦的摆手。

    可惜,这回他还真是看走眼了。

    不过此时他并不明白,等明白的时候也就晚了。

    要是这单生意做成,顶平时大半个月的销售额呢。

    送走他们几个以后,老板立刻喜笑颜开的迎来送往:“王管家,您来了,今天需要几头牛啊。”

    “李员外啊,收成好啊,要几头啊,我这儿的牛可都膘肥体壮,好家伙啊,要不要看看?”

    柳清溪回头看一眼,这老板喜欢招待的都是那些地主人家的下人,即使家丁的穿着,也比他们高高在上不少,引得卖牛老板点头哈腰的招待。

    得了,这个世界上以貌取人的人实在太多,柳清溪不想多说什么,真相总会说明一切。

    有时候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同时呢,也给她自己敲响警钟,销售行业最重要的是服务态度。

    比如刚才那个人,柳清溪知道她以后不会和这样的人合作。

    顺着各个卖家中间的小路走过去,有卖羊的,有卖鸡鸭鱼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小摊贩们时不时的招呼两声:“快来看啊,活蹦乱跳的鸡啊,自家养的,好吃不贵啊!”

    “看看俺家的吧,看看吧!”

    又走了大概五十米的距离,另外有一家卖牛的,没有刚才的规模大,但加起来也不少,另外再往里面走就是三三两两自家养的,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需要卖的。

    每家数量都不多,基本就是一头两头。

    这个老板明显比刚才那个会做人,当张五梁询问的时候,他脸上没有一丝不耐:“这位大哥,您想要哪种的,壮实的还是小牛犊?”

    “估摸着您买回去耕田用的,过不了俩月该收庄稼了,这会儿买壮年的比较合适,回去直接套上就能干活,划算,要不小牛犊回去还得慢慢养,今年使唤不了。”

    “是啊,老板你猜的不错,俺是想要壮年的,俺先看看再说。”张五梁深知这买牛啊,不能着急,越急越容易出错。

    别以为买牛是小事情,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学问多着呢。

    有的牛你看着膘肥体壮,油光滑亮,其实内里不行,干不了力气活。

    要挑就要挑那种牙口好,四蹄发达有力,身体肌肉结实的种类。

    这个老板是个热心的,不想刚才那个一直爱答不理。

    “大哥,我来给你介绍吧,我在这儿卖牛也好些年了,绝对童叟无欺,给您介绍最好的,你来看看这个,这是我前几天刚买回来的。”

    这些卖牛的其实并不是自己养,而是从各个地方买回来,然后再转手卖出去,主要赚其中的差价。

    当然,这里面也有风险,比如他买回来的没有及时卖出去,自己养在手里瘦了或者生病了,都十分影响它的价格。

    “那家人家里出事儿了,着急卖,自己离镇上远,没法天天来,这才给了我,保准这头牛身体倍儿棒,前两天还干农活呢。”

    张五梁凑过去仔细查看。

第二百章 实力打脸

    按照传统挑选的步骤,牙口,蹄子,身上的肌肉,老黄牛的力气,张五梁一一查看,还别说,这头牛真的不错。

    看得出来,性格也比较温顺,因为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并没有发脾气。

    “老板,还有吗?还有没有其他好的?”

    “有有有,怎么?这头您不满意?不是俺说,这头在这里面也是数得着的,不瞒您说,这头牛的主人是我远方亲戚,想着卖个好价钱也能帮帮他。”

    “不过也没关系,您不想要这头我再来介绍其它的,还有别的也挺好。”

    老板一个个介绍过去,甚至有些牛的缺点也说了出来:“这头其实也不错,就是瘦了点,您买回去好好养个把月,到时候下地干活没问题,关键这个便宜一些。”

    “还有这头,他各方面都不错,当然价钱也高了一些,比那个瘦的贵一两银子,您自己看看到底要哪个。

    要是不着急的话,还可以去看看那边的小牛犊,养个一年半载也就能干活了,买一头壮年牛能买两头小牛犊。”

    每次老板介绍完,张五梁都会赞同的点头,因为老板没有说谎,他能判断出来真假:“老板啊,看来你也是行家啊,俺看你这里面没啥不好的。”

    说到这儿,老板骄傲的昂起头:“可不是嘛,这是我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你说我知道牛不好,我干啥买回来?卖不出去给自己添堵,卖出去了砸自己招牌。”

    “哈哈哈,说的有道理,看你是个实在人,可是你为啥在这儿啊,要是再边上生意肯定比现在好。”张五梁也就随口这么一说。

    毕竟进到这牲口市场,大家肯定就近来,这边距离大马路比较远,要想来到这里,必须要经过刚才那一家。

    至于为什么不能绕路直接来到里面?那是因为这边后面是一片田地,你总不能从人家田里走过来吧。

    老板听完张五梁的话,好似找到了多年不见的知音,叹口气娓娓道来:“还不是那边被人占着了,仗着他家住这边,不允许我在他前面。”

    原来真相是这样啊,刚才那个算是地头蛇了,怪不得底气那么足,脾气那么差。

    至于这个,虽然也是镇上的人,但是背景没有刚才那个足,家住在镇子另一边,可以比喻成对角线的距离,因此自然压不过地头蛇。

    “不过还好还好,我的生意还可以,毕竟我们家多少年的老招牌了,只要在我这儿买过牲口的,下回肯定还来我这儿,就是家里的亲戚也来我这儿。”

    这是这位老板最为骄傲最为自豪的地方。

    所以算起来,其实他的生意并不比刚才那位差。

    刚才那个绝对是去过一次,绝对不会去下一次的那种。

    “好,听你这话就知道你是实在人,俺就在你这儿买了,至于价钱,不是俺买,是这个小姑娘买,你可不能坑人漫天要价啊,俺也懂行情。”

    张五梁基本摸清底细之后,把柳清溪介绍出来。

    “是你???”老板本以为柳清溪是张五梁的闺女,跟着凑热闹来的,谁曾想这位才是正主:“姑。。。。。。姑娘,是你买牛?她不是你闺女?”

    这谁家让一个小姑娘买牛啊,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太不可思议了!

    张五梁连连摆手:“不是不是,俺要是有这么厉害的闺女就好了。”

    如此讶异的目光柳清溪见过太多太多,毕竟她这张脸,她的年纪都是别人惊讶的重点。

    上前走一步,谈笑之间,不似农家姑娘畏缩的样子,反而有比张五梁更加显眼的淡定从容:“是我买啊,老板你可不能骗人,要满意了我多买你几头,把你这里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