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儒道至圣 >

第656部分

儒道至圣-第656部分

小说: 儒道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能在学海中得到一颗普通文心已然不虚此行,若能得到绝顶文心,那绝对是大获成功。
  在看到那条鱼的一瞬间,所有楼船上的人全都紧握钓竿。
  连笨大儒田松石都本能地盯着那里。
  方运看了看,自己虽然能看到那鱼,但若依旧直线航行,到时候离那鱼最近的距离也是二百丈,钓不到。
  方运想了想,轻轻摇头,不准备改变方向,至少要五尺长的中品绝顶文心鱼才值得。
  所有楼船的船主都在犹豫,对他们来说,两尺长的绝顶文心鱼值得改变方向,但问题是正在竞渡,若是现在贸然转向,很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
  所有的楼船都没有动。
  部分艨艟和部分帆船改变方向,向银鱼围过去!
  一位豪迈的翰林大笑道:“用约定俗成的方式,诸位一起竞争,不准撞击对方,不准以鱼线纠缠阻碍对方,谁钓中算谁的!”
  “那是自然!学海自然要争,但争得要有秩序!”
  冲向那里的读书人神态都很安然,没有因此变得敌视其他人。
  方运轻轻点头,这学海垂钓和科举一样,都是人族内部的良性竞争。
  那些追逐银鱼的船只慢慢落后,不多时,后方传来祝贺声。
  方运仔细一听,才知那是一条“立地书橱”文心鱼,心中不由一动,这是最好的绝顶文心之一。
  在十国成立前,有位叫吴时的秀才,未中举人的时候,曾做过县令幕僚,处理政务了得,知识渊博,被同僚称之为“立地书橱”,意思是长脚的书橱。最后吴时终成大学士,名传天下。
  这立地书橱文心是后来发现的,因为此文心可以让读书人提前把一首战诗词储存下来,等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激发,这文心好像是放书的书橱,因此得名。


第1056章 智学诗
  立地书橱向来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力量,哪怕一场战斗基本只能使用一次,也足以成为救命文心,异常珍贵。
  得知那是立地书橱后,许多楼船的船主浮现懊悔之色,早知道是立地书橱,哪怕稍稍拖慢竞渡也值得。
  随后,众人聊天,慢慢缓解未得到立地书橱文心的懊恼。
  有了立地书橱的刺激,众多读书人更加全神贯注,许多人开始学习方运,不断抛竿练习。
  在进入外海半个时辰后,帆船以下的小舟船全部因为速度过慢脱离船队。
  外海的边缘,浪高不过两尺,一个时辰后,前方的浪常常达到四尺,一些帆船表面出现了裂痕,不得不停止前进。
  越向前,风浪越大,不断有帆船脱离船队。
  又过了一个时辰,方运终于钓到第二条文心鱼,乃是一条一尺三寸长的“信口雌黄”白鱼。
  普通文心“信口雌黄”对读书人来说非常重要,若附加在攻击战诗上,能如同雌黄在黄纸上涂抹改字一样,抹除敌人身上部分的防护力量,而若是附加在防护战诗上,则能抹除敌人部分的攻击力量。
  品级越高,信口雌黄所能抹除的力量越多。
  这仅仅是下品的信口雌黄鱼,方运只是看了一眼便放到船上,对于用惯了好文心的他来说,非上品信口雌黄不用。
  反观其他读书人则羡慕方运的洒脱,换做别人必然像宝贝似的放在身边。
  两个时辰后,方运突然收起龙鳞钓竿,望向前方。
  外海风浪虽大,但天空还是晴的,而前方一片乌云密布,云层极厚,云下几乎成为黑夜。
  在视线所及之处,足有九道粗细不一的台风,而同时有几十道龙卷风在海洋中移动,形成了龙吸水的奇观。
  前方的海浪彻底脱离了蓝色,几乎是黑的,最低的海浪也超过一丈,最高的甚至有三丈高!
  明明离得极远,每个人都好像听到巨浪拍击海面、强风呼啸而过的轰鸣。
  “这……哪里是海洋,简直是末日。”
  “诸位……你们上吧,我们这些坐帆船的哪怕得到第三首学诗增强,也没几艘能在内海航行……”
  “内海太可怕了,海浪比船都高,这还怎么玩?交给艨艟和楼船吧。”
  众多帆船的船主没有丝毫想进入内海的意图,那实在不是帆船能航行的地方。
  连艨艟的船主们都皱起眉头,艨艟也很难在内海中航行。
  有些船的第二首学诗有突破风浪的力量,但也只是有限度的,到了现在的外海尽头,只能减弱七成的风浪,到了内海,恐怕只能减轻两成的风浪。
  “诸位……内海不比外海,若是没有十足的信心,我看还是不要闯了。很可能一个浪头打下来,整艘船就四分五裂,至于那台风和龙卷风更不用说。”
  “台风太强了,据说最强的台风的风速一个时辰可达两千里,那接近于一鸣,在场的所有船都顶不住。”
  “未必吧,只要能写完第三首学诗,就有机会深入内海。”
  “那也只能在内海边缘。一般来说,只有四首学诗全部完成而且有抗风浪能力的楼船,才能进入内海的中段,至于内海的深处,只有五层楼船抵达过。而海心,这么多年好像只有三艘到过。”
  “快了,希望第三轮的学诗能抵抗风浪。”
  “宗雷两家的船队,已经领先五十里了!大概快引发第三轮学诗了。”
  众人正聊着,天空第三次传来声音。
  “第三轮学海诗词为‘智学’。”
  这次的声音干脆利落。
  众人听完后,不仅皱起眉头,智学诗在学海中非常少见,而每一次出现都会哀鸿遍野。
  因为连巧学都异常难,智学更在其上,至少要悟通一种特别的道理才能写出智学诗。
  历次学海中,许多年轻进士要么很久才能憋出一首智学诗,要么写出来后因为太过浅显对船没有太大的助力。
  仅仅几十息后,众人就看到一道光芒突然落在笨大儒田松石的帆船之上,随后,一波波奇异的气息向四面八方扩散。
  虽然笨大儒的声音被风浪掩盖,但只看这镇压风浪的力量,就知道他的学诗绝非寻常,那外散的气息,差一点就能形成大道之音。
  “老夫先走一步!”众人听大儒田松石一声舌绽春雷,就见他的帆船向周围散发着淡淡的白光,白光之中,风浪竟然全部止歇,船速因此加快,超越所有楼船。
  众人又惊又羡慕,但随后转化为敬佩。
  老大学士沈沛叹息道:“笨大儒,笨大儒,人笨却有智学之道,否则绝无可能成大儒。”
  方运若有所思道:“别人都以为他很笨,认定他所有的成就都是靠死读书苦读书得来的,但却忽视了一点,秀才举人甚至进士可能靠死读书苦读书获得,但再之上,却必须闯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一定是在大量的学习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技巧,然后巩固这种技巧,并以这种技巧为核心,逐渐填充自己的学问体系,从而触摸圣道边缘,成就大儒!”
  “方虚圣果然慧眼如炬。这个道理,老夫在刚成大学士的时候都没有悟通,直到近些年探究圣道有心得,才意识到笨大儒虽笨,但必然掌握了学习之道,从而成就大学士乃至大儒。”武国的吴大学士道。
  “这样的人,才是人族的楷模,是榜样,是丰碑!”方运望着笨大儒,轻声感叹。
  众人都以舌绽春雷说话,各处的读书人听后深思,琢磨自己是否可以像笨大儒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从而触摸圣道边缘,成为大儒。
  宗雷两家之人哪怕很讨厌这个帮助方运的笨大儒,在这个时候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除了笨大儒,其他人都没有立即吟诵智学诗,因为这种层次的诗千万要反复斟酌,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了“智”,哪怕诗再好也无用。
  颜域空舌绽春雷道:“方运,能不能超过对面的船队,全靠你了。这次你一定要舌绽春雷诵诗,气势上压过对方!”
  众人一听便明白,方运之前一直不说话,虽然有君子之风,但却少了悍勇之气,颜域空这是在提醒方运,不要顾此失彼。
  方运道:“我刚想诵诗,既然你这么说,就改成舌绽春雷吧。”
  众人目瞪口呆,怎么这么快?


第1057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众人疑惑不解。
  只用这么点时间就想出好的智学诗?不是至少应该等半刻钟吗?这种时候怎能跟大儒比,大儒头脑和神念十分强大,眨眼间思考的事情比进士一个时辰思考的事情都多。
  方运的友人们无奈地摇头轻笑,认识快两年了,可还是摸不透方运的做事风格。
  “方运,你来真的?”李繁铭再次求证。
  不等方运回答,五十里外传来舌绽春雷。
  “那就请方虚圣巧舌诵诗,万万不可言而无信。”雷龙阔的声音传遍数百里。
  一些读书人急忙给方运使眼色,若没有十足的把握,千万不要被雷龙阔激将,现在可不是逞强的时候。
  方运不理雷龙阔,道:“当然是真的。我本来正在思索如何写智学诗词,但在看到大儒松石先生一叶孤舟破风雷,又想起他老人家的种种事迹,突然明白了最高境界的智学是什么。”
  “哦?”众人眼中的担忧尽消,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好奇之色。
  “可否说说?”
  方运点点头,舌绽春雷道:“第三轮的题目是智学,我原本只想写巧或智,但在看到松石先生前行后,突然有所领悟。智学,非简单的聪慧,亦非单纯的技巧,最下等的智,是本身的才智,而更上层的智,是智慧!人可生而聪慧,但无法生而智慧。私以为,智学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苦学勤学垫底。”
  读书人们纷纷点头,方运这话点出了智学诗词的重点所在。
  前方的笨大儒田松石回首遥望,面带微笑。
  方运继续道:“智学之道或许很多,但我从松石先生身上学到了一种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智学之道,暗合孔圣‘有教无类’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正确的勤学与实践,便是一种智学之道。”
  “请方虚圣诵诗!”一个景国人激动地拱手。
  “恭听方半诗教诲!”一位年轻的进士微微低下头。
  哪怕是一些七老八十的翰林大学士,也颔首低眉,目光中充满了尊敬和期待。
  宗雷两家船队中许多人表面上是嘲讽之色,但眼睛深处暗藏着警惕。
  方运望着前方笨大儒田松石的背影,舌绽春雷。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诗一出,无人叫好,每个人都在仔细思索。
  一些人不断用舌绽春雷交流,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指点。
  “诗中的古人显然是指先贤,甚至像笨大儒田松石在内的前辈也在其列,称赞那些人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遗余力,专心致志,往往到老了才有成就。”
  “这后两句同样浅显易懂,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并不牢固,需要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问,此乃真知灼见,千古不易之真理啊!不过,似乎还差点什么。”
  大学士沈沛道:“读诗,自然要从全局思索。诗词的结构与文章有所差别,不能根据原本的语序来理解,你所言差点什么,就是因为读诗过于古板。这首诗若是写成文章,不管韵律,语序可以换成‘古人学问无遗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少壮工夫老始成’。”
  众人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对方是大学士。
  颜域空道:“用这种语序来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古人读书学习不遗余力,十分刻苦,但仅仅刻苦读书并非是追寻学问的全部道路,只有结合书本的学问,亲自实践,再经过时间的沉淀,到将来才有大成就。”
  “借用方虚圣在论榜的话,赞一个。此诗正序,只能学得‘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但若重新排序,则形成一段读书人获得成就的完整故事。道理如同纸上的学问,更加形象的故事则如同亲自实践,相互结合,才能看透此诗。”
  “书本与实践结合,这才算智学,否则便是读死书。跟此首诗比,以前的智学诗,便显得过于‘巧’。”
  “真正的智学,必然是毫无花俏。”
  读书人们再次点头,同时看向方运的眼神非常复杂,有崇拜,有疑惑,有景仰,有感慨。
  谁能想到这等蕴含智学的道理出自一位少年之口。
  “咦?不对啊。此首诗哪怕形不成大道之音,也不会比松石先生的差,怎么没有丝毫圣道气息?”
  “好像……也没有光芒落在龙船之上。”
  众人疑惑不解,议论纷纷。
  龙船之上,方运垂手而立,一切与诵诗前毫无二致。
  宗雷两家人小心翼翼,等反复确认真没有光芒降临后,许多人放肆地大笑起来,还有一些人甚至笑出眼泪。
  “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