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_鸿逸 >

第15部分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_鸿逸-第15部分

小说: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_鸿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十分聪慧,颇具慧根。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有一天,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

  小和尚没有回来,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

  留在尘世的二十年中,小和尚得到了很多,功成名就。

  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天上的浮云,他猛然醒悟!终于,他回到庙里,跪在老和尚面前,请求原谅。

  小和尚失踪后,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愤怒了!

  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念珠,说道:“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也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佛珠上怎能长蘑菇?知道师父不能原谅自己,失望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尘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睁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还有木板床上,满满地长着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顿然醒悟。这世间有什么不能谅解呢?最宝贵的其实是一颗真诚悔改的心呀!

  一种人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也可以由真心的悔过所弥补。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善于原谅别人,这样,自己的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宽阔!

  14。宽容之心最高尚

  一句禅语: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你修养不够。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

  富翁请憨然大师帮忙拿主意。于是,憨然大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富翁的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憨然大师让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请憨然大师进行点评。

  憨然大师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建议您把财产交给老三。”

  一种人生:

  人生百态,恩将仇报的事屡见不鲜,而有机会报仇却以宽容之心而放弃的人实在并不多见。宽容自己的敌人,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是人类所有美德当中最高尚的。
wwW。=t。xt…小。说。天堂



第17章 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充满诱惑的尘世间,你的心是否坚不可摧,是否能抵挡得了这一重又一重的冲击?

  1。天堂地狱一念间

  一句禅语: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即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有一个信徒曾经向无德禅师诉说:“禅师!我已经习禅多年了,但始终无法开悟。佛书经典上说,地狱与天堂是真实存在的,可我怎么就从来体会不到呢?我很想知道,天堂和地狱到底存在于哪里?”

  无德禅师并不答话,只是叫信徒去河边提一桶水过来。

  信徒依言而行,把水提来放在禅师的面前。

  无德禅师告诉信徒:“你低下头去看看,说不定你能从水桶里面发现地狱和天堂。”信徒觉得奇怪,就凑近水桶聚精会神地寻找。

  这时,无德禅师突然从后面握住他的脖子,并将他的头使劲往水里压。信徒痛苦地挣扎着,快要喘不过气来了,这时,无德禅师松开了手。

  信徒大口喘息着,生气地问道:“禅师,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把我的头压在水里,让我几乎透不过气来,那感觉简直就是在地狱。”

  无德禅师看着他,微笑地问道:“那么现在呢?现在你感觉如何?”

  “现在好多了,呼吸畅通,感觉就像在天堂一样。”

  无德禅师点了点头,问道:“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你就从地狱来到了天堂,现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地狱和天堂的存在呢?”

  地狱和天堂只存在于一念之间,当你感觉自己很痛苦时,就是地狱;当你觉得生活很顺畅时,就是天堂。

  一个商人经常带领长长的重载驼队从森林里的一条小路上经过,每当他路过那里时,都会看到一个樵夫正在卖力地砍柴。让他不解的是:樵夫的脸上总是带有微笑,而他尽管很富有却整日愁眉苦脸。

  一天,商人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走到樵夫面前问:“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当响,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宝藏而不露呢?”

  樵夫被商人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我也不明白,你那么富有,怎么整天愁眉不展呢?”

  商人哀伤地说:“我虽有钱,但我的家庭并不美满,所以我时常感觉很孤独。虽有家财万贯,但我却觉得自己是一个穷光蛋。我能被快乐围绕吗?”

  樵夫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虽然没有你那么多的财富,但我却能时刻感觉到幸福的甘甜,因为我的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经常被快乐包围。”

  商人问道:“那你一定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没有,我是个光棍汉。”樵夫回答说。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心仪的姑娘,并且你俩的感情非常深厚。”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不过,我的生活中的确有一件东西让我快乐无比,我将那视为人生的一个最珍贵的宝物,因为是那位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是什么样的礼物让你如此珍惜?是姑娘给你的定情信物、一个热情的吻,还是……”商人好奇地问。

  “是那个美丽的姑娘在离开这个城市之前,对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尽管我与姑娘从来没有交谈过。”樵夫幸福地说道。

  商人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樵夫竟然为了那一瞥而幸福成这个样子,于是就对樵夫说:“难道这一点就值得你满足了吗?”

  樵夫默默地点点头,商人若有所思地走了。

  生活中,让人们感到快乐的事情有很多,关键看你是否把它放在心上,是否去珍惜。

  一种人生:

  商人虽然拥有财富,但却生活在地狱之中,樵夫虽然清贫,却生活快乐得犹在天堂。天堂和地狱都在人们的心里,不过是一念之间,只要你把你的目光和心放在让你快乐的事情上,放在事物好的一面,懂得知足和感恩,那么,你每天都可以生活在天堂里。

  2。放下包袱

  一句禅语:求心不歇即无事。

  修禅定的人,在生活中与一般人是大异其趣的。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为什么给人感觉会有不同呢?且看一位禅师与一位世俗人的对话:“禅师,你用功参禅打坐,是在修行吗?”

  “是的!”

  “你用的什么方法呢?”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任何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是否也可以说跟你一样,算作修行呢?”

  “不。”

  “为什么?”

  “因为他们吃的时候并不是在吃,而是在想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使自己被扰乱。当他们睡觉的时候也不是在睡,而是做梦,想许多事情,所以他们与我不同。”

  懂得修习禅定的人,首先要做到排除杂念。所谓万法归一,就是把许许多多的杂念收缩到一个点上,就在这一念集中处,寻找究竟。所以说,禅师在吃饭、睡觉的时候,杂念都被排除了。

  临济宗一位禅师有句名言:“无事是贵人,但却莫做作。”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无事”这句话,以表示“安然无恙”的意思。但在禅语中,却具有另一种特殊的含义。

  从禅者的本意来说,是指不求佛,不求道,以及不向外求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临济禅师所说的:“求心不歇即无事!”

  在现实生活当中,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在佛典中,经常会见到“烦恼即菩提”这句话,是指人们可以通过心的锻炼,培养出刚直、纯真的人性,因此不必向外求,不要光谈理论,而要亲身去体验实际的感觉与情境。

  佛眼清远禅师讲道:“现在常被人问得无言以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大概是由于在没有东西的地方看见东西,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声音,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强做道理,在没有主宰的地方硬做主宰……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有俗心存在,就说佛法没有多少,只要能够平白地说出一句话就可以了。那么,这一句话是什么呢?若有人问我山僧,我便对他说:‘你已经是两句了。’可领会吗?古人讲,佛祖言语以外的事,全都明明白白地说过了,只是大多数人迷乱不清。这个问题如果看不见,那就是站在地上打瞌睡的汉子,各位经常是在光明里张开眼睛,看见了而不知道,叫我山僧怎么办呢?大家久站了。”

  其实,人生众多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强加上去的,佛之所以没有烦恼是因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包括金钱、名声、色相、争执等等,当然自身也就会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

  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目标?”大师问:“那么,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呢?”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它,我才走到您这儿。”

  于是,无际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也快得多了。

  一种人生:

  我们很多人都背着沉重的包袱过日子,这使我们痛苦不堪,要想摆脱烦恼,快乐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包袱。修禅定的人同样是在吃、喝、睡觉、生活,但也没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放下的乐趣。

  3。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一句禅语: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无处不是禅,无处不是佛,无处不是宁静详和。

  有位虔诚的女施主,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根据佛家经典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女施主非常高兴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您这里礼佛时,觉得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