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金古武侠赋 >

第357部分

金古武侠赋-第357部分

小说: 金古武侠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这也是他的错,这七人的道都与人族有关,而人族的发展变化却是太多了。处在这个上面,谁都会忍不住怀疑啊!

回过头,百晓生看了一眼不知外物的精卫,暗道这丫头修炼的好深啊,到现在也没有醒来的意思。也就是在西城洞,要是在不隐秘的地方,她这般修炼,早被别人偷袭干掉了。

不久,打坐练气的百晓生重新睁开了眼睛,走出山洞时,一道流光落了下来。百晓生呵呵一笑,遥遥抱拳道:“道友再来,贫道不胜心喜!”

云中子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贫道与道兄相交,实在是操碎了心啊。”

百晓生哈哈一笑,道:“能与道友相交,贫道却是欢喜不已。”

两人一阵说笑,云中子忍不住道:“道兄,你明明已知道封神之事,为何还要搀和人族之事呢?”

百晓生知道,他就是为了这事来的。他摇了摇头,道:“不瞒道友,贫道今日在外面走了走。人族对比过去,是好了不少,可各种欲念层出不穷。我出身人族,自当教化。唉!其中种种,实在难以言说啊!”

云中子脸色变化,重重的叹了口气。他也观注了百晓生的七策之法,明白他教化人族之心。这一点,绝对是好的,便是那些圣人知道了,恐怕都要称赞一句。只是天地大变的当口,推出来实在不合适,当他人族的身份,却也让人说不了什么。

“罢了,罢了!便是我在道兄的位置,恐怕也只能如此了。”云中子摇摇头,道:“道兄也不用担心。以我看,道兄虽对人族发展形成了变化,但想来变化不会太大,那封神之事,也影响不到这里。”

百晓生点头,道:“我也是这种想法。而且我早就想好了。观夏朝变化,末代帝王毕竟昏聩无能,惹的天怒人怨。以我麾下教化百姓,若真如此,当顺应天意。到时,谁也说不出什么。”

闻言,云中子暗喜,道:“道友有如此心,大善!”

二人又交流了一番,云中子放心的走了。百晓生笑了笑,暗自摇头。云中子此来,说关心是有的,可更多的恐怕还是担心自己搀和进商朝之中吧。因果结的太深,就不得不帮商朝一把了。到时两方敌对,做过一场还好,若真分生死,才是难做的。

这一点云中子看的就不如百晓生远了。没错,他与人族有不小的因果,占据了不少人族气运,可这些气运他不是白得来的。

我们大家都说气运、功德,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百晓生做下了功德事,自有气运可享。他如今教化人族,就是复出,气运则是回报。且这个复出不是一次性的,就如教派一般,你立下了,只要不被灭掉,那就占着一分气运。

不然,那些圣人如何立教而成圣!

这其中,也满是说道。

随着修行的提高,百晓生的认识越来越深,对事情的看待不只是两面,甚至有三面、四面的时候。看事情一面,那纯粹是傻瓜。

他此时涉入人族,看似不好,实则是掌握了一块不小的权利。以他的教化之功,这将是人族中的桃源。只要细心发展,说不得还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他布下如此手段,却不是什么更多的气运,也不是为了什么莫须有的东西,而是为了人族自身。

他希望,他脚下的东西能够彻底的融入人族灵魂之中,就如后世的儒家思想一般。只要这样,那么人族就会改变,当全天下大多数人接受后,他这里会成为圣地,再进一步发展,就可以推翻国家统治,建立起他想要的东西。

这一点,不是没有可能的,而百晓生的着眼处,就在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是人思想最繁盛的时候,同时也是战乱最多的事情。不出意外,经过多年发展,百晓生的思想必定深入人心,而因战乱,他要是登高一呼,有很大可能夺取天下霸权。

到时候,他完全可以建立虚君之位,成立类似君主立宪的制度。

不过这其中变故也太多,毕竟这个世界是仙人的世界,其中种种,却不能与当代同啊!但不管怎么说,他自问做的是好的,是对人族有意的,不然还让人族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那才是灾难呢。

只是不知,天道的大势会是怎样的?

。。。

。。。

第0章544骚乱

大势,是什么?

巫妖退隐洪荒,这是大势!

商亡周兴,这也是大势!

可其他的呢?

就说人族的发展吧,什么样的是大势?难道保持封建,就是大势吗?

在我们眼中,人族是主角,人族的发展就是大势。可这个发展,是以谁为主导的呢?

是人族自己!

他今天要封建,明天却要民主,却是否是大势?

似乎是啊!可就百晓生来说,大势并不是这些,大势就是这个量劫,人族为主角。

看了诸多洪荒小说,人族为主角这个概念可谓深入人心。只是,人族难道一直都是天地主角吗?别忘了,自人族诞生到如今,似乎也没有多久啊!我们后人看似觉得时间很长,可你想想前面两劫,这时间还叫长吗?

到了百晓生这个境界,看东西不能看小势,也不能只看大势,而是看天道变化。若天道是恒定的,又怎么还生出这许多的波澜。

此时的天道大势,就是人族是主角,至于体内如何,并不是天道的事情。这么说似乎也不对,他与天道有关,更主要的却是因果的发展。

我等轮回,看功德辨是非,善者入大幅之家,若积累几世善功,甚至可为王为后。一个部落的发展也是如此的,他发展的好,自然强盛,强盛到了极点,便会带来改朝换代。这不是天道定下的,而是因果在起着作用。

百晓生说自己的部落也有成王之能,可不是瞎话。而是借助他的教化之功,发展部落。壮大部落,并影响四周。造福四方,以此来确定自己与部落的功绩。当到了一定程度,他便可趁势而起,奠定新的王朝基础。

当然,圣人在其中也有作用,只是他们的作用却是推波助澜,也就是所谓的顺天而行。凤鸣岐山,不是圣人选定了西岐,而是天道因功德而定。圣人推波助澜,使凤凰鸣于西岐,确定西岐之运。通天会败,完全就是其逆天行事。

说白了,若他放弃商朝,顺应封神,截教怎么会败?

那时候,截教恐怕不仅掌握人间大地,天庭也会被其掌握在手中了。只可惜。通天没有如此做。或者说,身为仙人,被人奴役是无法接受的,而圣人也不能被落了脸面。于教派相比。面子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啊!

小说中都说西方教大兴是天意,这确实是天意,因为他们有两位圣人。两位圣人的教派,如何能不兴呢?

可如何兴?何时兴?却不是天道说的。而是他们自身谋划的。

就如上面说的,若通天后退一步。牺牲掉一些弟子,那么截教就会得以保留,西方教也不会度去三千弟子。

没了这三千弟子,他们的兴盛是否会在封神之后到来,那就难说喽了。

这与百晓生的全真教是一样的。你就说他的全真教吧,兴盛吗?在如今教派稀少的时代,可算独特,可与兴盛挂不上边啊!即便他附近的人族都信仰全真,可也就二十多万人罢了。这点人别说在当今了,就是在现代,也不算什么。

可是,只要他这般小心的发展,那么封神之后呢?

可以想象,若全真得以保存,并借助西岐之力,封神后必定会上一个台阶,即便算不得兴盛,也是小兴了。

这两相对比,兴盛的原因不就来了吗?他不单单是什么天道定的,还要看你自己的作为与谋划。没有后一点,根本就不会有前一点。

言归正传——因百晓生的出手,人族的发展陡然一变,肥料、农具的使用使得粮食快速增产,一些吃不饱的地方可以吃饱了,而吃饱的地方有了余财。这似乎是大好事,可商朝六百年国运岂是人力可改?百姓吃饱是好事,可商业的出现却不是好事。

商业代表着钱财,没有谁会嫌弃自己的钱多的。这也是一饮一啄的事情。若没有商业,只是以物换物,那么大家的人都很平静,如死水一般,不会有波澜。有了商业,流通会加快、加大,可同样的,本来够吃的粮食却不够吃了,因为被人卖了。你有地还好,若是无地,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曾经的生活。

自百晓生定下七策后,他就一直在观看天道变化,他发现随着人族的富裕,天道没有一点变化。他知道,自己的方法对百姓是好的,可商业的出现,把这个好据为己有了。如此,商朝气运自然不会有所增长,反而是一些贤良的部落,却是气运大涨。

一个不好,这商朝不仅不能自百晓生的行动中得利,恐怕还会被消减气运,加注在其他部落之上。

“外面的我管不了,可我这一亩三分地上,你们谁也别想动。”冷冷一笑,百晓生传下了一道诏令,许弟子选强壮之人建设兵卒,并挑选人手,立镖局,以护卫百姓商队。

他这条诏令来的很及时,因为不久前就有一队外出的商队被人打劫了。这一点,百晓生早就想到了,他以前不建设武力是不乐意涉足太深,可如今,他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在手了。

军队对其他部落来说是一件难事,可对百晓生来说不是。他不缺粮食,有粮自然就有钱。他也不缺人,他的人大多习武,强壮的狠。

有钱有人,自然就简单了。他的军队也与当今的军队格格不入,不是什么巡兵,也不是什么战兵,而是三日一聚,于兵营中操练两日。其他时候,这里依旧没有军队。倒是镖局立了起来,成为那些商队的护卫,自商人中赚取钱财。

此地的种种变化让人一清二楚,许多人都不明白百晓生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可他们什么都没动,说白了大家都在观望。

一些人觉得百晓生真的要插手封神了,可更多的却不会这么想,就如云中子。他知道,百晓生绝不会这么做,即便插手封神,也不会站在阐教的对立面,顶多是把自己的实力放大而已。

只是,他也有些不明白百晓生的作为了。在百晓生收权那一刻,他的部落就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那种散居的状态了。虽然看似一样,可实则全力都被拿到了书院手中,掌管这些权力的就是他的七个弟子。可这七人似乎也不怎么主事,反而把大多的问题拿来与学生们商讨,寻问办法。

故,权力看似在书院手中,实则却是在那些学生手中。他们不仅想办法,还做了具体的事情。许多人会觉得,这些人就是官了,可实则出了书院这些人就只是普通百姓了,而那些新学生又成了官。

这样的方法,很奇特啊!让云中子思考了良久,才恍然而悟!

权力在哪里?

书院!实则又在学生手中!

可是,当学生离开后,权力又回到了书院!

简而言之,权力在新的学生手中!

书院本身就如商,这些学生就是各个部落的族长,看似商朝强大无比,可等他衰落了,这些族长根本不会鸟他。所以,学生很快就会换人,使得书院永久的把持着权力。

同样的,百晓生规定权力在学生手中,就是为了不让书院掌权!这一点云中子看不透,因为他没有经历后世帝王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历史。百晓生却有,所以他也不让书院彻底掌权,两者制衡,谁也不能独大,这就是他布下的手段。

这手段看似很简陋,可在这里,却极为适用!

大家进书院是学习的,探讨政事也是学习的一种,虽然这里没有太多的政事,却也能让这些学生们眼界大开,且这个不多,也正好用这些学生来解决。多了,用他们反而不合适了!

百晓生知道,随着这里的发展,建立政府是必须的。只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却有说头,百晓生也没有拿定主意。他倒是有了几套方案,可如何抉择,却不能下定决心。在当今,什么样的班子好,不一样争来争去吗?

随着封神的接近,整个修炼界都有些静寂无声,可人间却骚乱了起来,各大诸侯的征伐断断续续,每有消息,不是这个诸侯国被灭了,就是那个诸侯国被讨伐了。

好人、坏人,哪里都存在。一个诸侯王为恶,就会害了很多人,而结果就是诸侯国被灭,他被人兼并,而那些发展起来的诸侯国,却一步步壮大。当他们发展到极限时,便是改朝换代之时。当然,极限只是一个说头,必定一切变数太多了。就说封神之战吧,那西岐也不见得发展到了极限,只是商朝到了灭亡的时候了,他不争别人也会争。那么,就不如一睁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这一次,百晓生是没有能力争了,不是他麾下的人不够,他若是发狠,只凭人间界的实力,绝对可以争上一争。可是,实力不只是看人族自己的,还需要看到方方面面。他若要争,那就是逆天而行不自量力了。

他可以等,等周朝八百年国运之后。到时候,他不争别人也会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