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飞将 >

第22部分

飞将-第22部分

小说: 飞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帮助吕布。另一部分门阀有心反抗,他们联络了不少士人。可是还没有等他们准备好,无数并州军就杀了过来,他们虽然有上千的童仆,但也意味着内部奸细的增加。吕布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冀州的反对力量扫荡一空。这次的行动只有一个字来形容——惨。
    上万人被杀,近千家被抄,收缴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马匹钱粮足够冀州一年之需。由于这次杀戮太重,漳河之水为之赤红,三日不变。为了安抚百姓,吕布将所得粮草拿出一半,赈济贫苦。同时严令贾诩在暗中加强言论的控制,引导冀、并、青三州的言论。于是冀州安定,百姓都交口称颂吕布。
    至于青州,简直可以忽略了。由于黄巾肆虐,门阀和儒生已经吓破了胆子。为了压制青州,吕布派颜良和赵云、张燕前去压制。张燕杀起人来可不手软,在颜良的支持下,他又杀了一批民愤极大的门阀。赵云不喜欢这么做,虽然吕布曾经开导过他,但面对毫无反抗的人,他还是下不了手。为此吕布给他派了一个任务,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人才。即使这样,青州的一些地方还是爆发了叛乱。不过这些叛乱,只不过是给吕布的府库增加一些收藏品罢了。
    面对天下的声讨,吕布一脸的不屑,他借用二十世纪金大师的一句话进行回击:“当时尚有周天子,何故纷纷向魏齐。”一句话驳得天下儒生哑口无言,直接动摇了儒家的基础。
    沉溺于美色之中的董卓接到手下的报告,兴奋得蹦了起来,他早就瞅朝廷里得那些腐儒不顺眼了。他立刻命令李儒,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吕布。他不是笨蛋,吕布这次举动直接动摇了大汉的根基,他要冲天下下手了。
    董卓也有野心,他也想当皇帝,他之所以支持吕布,就是因为将汉朝的最后一层遮羞布,毫不留情的撕碎。哼哼,没有那些儒生的阻隔防碍,想来自己离皇位又近了一步吧!
    李儒很矛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吕布的势力太大了。他的军事力量天下第一。诸侯互有心病,不可能形成对他的讨伐。也许岳父的决定是正确的。和他结为盟友,是最好的选择吧!
    荆州的刘表素有爱才的美名,他知道“废儒”的消息后,脸色大变。
    蔡夫人疑惑的道:“老爷,您怎么了?吕布又犯着您了?”
    刘表脸色铁青的道:“你知道什么?吕布这时向天下宣战,他在动摇大汉的基础。他想做王莽。”
    蔡夫人一脸的疑惑之色。
    刘表叹了口气道:“儒家思想之所以为武帝所采纳,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他的核心内容是忠君爱国。可是吕布废除了境内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是向天下表明,朝廷已经不再是他所效忠的朝廷了……”
    蔡夫人眉头一皱道:“我们要出兵吗?”
    刘表苦笑道:“出兵,我有那个实力吗?荆州马步兵的战斗力,怎么会是并州铁骑的对手,天下大乱啊……”
    益州的刘焉知道废儒的消息后,脸色先是大变,随后大喜,亲随问道:“主公喜从何来?”
    刘焉得意的笑道:“天下的大事,怎么是你这样的人能妄自揣测的呢?”
    已经攻占淮南的袁术知道后,大喜过望,他立刻下令手下声援吕布,他想当皇帝,想当天下的皇帝。
    数千儒生向各地的诸侯请愿,他们想促成诸侯联军,讨伐吕布。
    诸侯们本来就害怕吕布,怕自己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他们对儒生的请愿不闻不问。
    儒生的态度也很坚决,有的儒生甚至效仿古人死谏。但也有一些不得志的儒生从吕布那里看到了任人唯贤的曙光,他们纷纷去投奔。
    襄阳,隐士司马徽微微叹息道:“吕布他这个举措实行得太早了。”
    水镜的好友庞德公笑道:“不,他太聪明了。他一下子把天下人的野心都激发出来了。他也把水搅混了。如果他真有能力的话,不出十年,天下必然被他统一。”
    司马徽皱眉道:“难道他就不怕遭到天下的讨伐?”
    庞德公淡笑道:“你又何必装糊涂呢?他现在的军事实力远远的超过董卓,当年天下诸侯讨伐董卓,落了个失败,难道讨伐他就能成功吗?他将天下儒生驳得哑口无言,诸侯又以什么理由出兵呢?”
    司马徽轻叹道:“时也,命也。他在赌博,但是他赌赢了。”
    庞德公轻声道:“他还是年轻啊,他出手太早了。这样的话,他虽然能早日统一天下,中原大地也必然是一片废墟。”
    司马徽沉吟片刻道:“也不尽然,你难道没有看到张燕吗?他的实力放眼天下,可以排到三甲,可他还是投降了。”
    庞德公淡淡的道:“那是因为张燕的出身。如果是士人,绝对不会那么做,天下这滩水够浑了,我不想搅进去。”
    司马徽微微叹息道:“即使卧龙、凤雏有机会出山,他们也丧失了最好的时机,不过我不看好吕布,我要看看,是儒生的骨头硬,还是他的刀快。”
    庞德公看着如血的残阳,微微一叹道:“你为什么看不开呢?儒学不一定完全正确,黄老之学也不是一无事处,你为什么要让天下继续沾染血色呢?过几天,我就要到冀州去了……”
    司马徽没有说话,良久,缓缓道:“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成为敌人……”
    作者语:下午还有
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和鲁肃(上)
    赵云带着十几名亲随赶到北海。Www!他的目标很明确,是太史慈。他想起吕布对太史慈的评价——武艺出众,人才难得。他的心不由得火热。他渴望和强者交手,只有战斗,才是提高技艺的最好办法。
    太史慈冷冷的打量着眼前的众人,目光并不友善。
    赵云微微一笑,向他说明了来意。
    太史慈冷笑道:“我已经习惯了平静的生活,何况我也没有什么才能,不足以辅佐骠骑大将军,还请将军回去吧。”
    赵云听了不由得微微一楞,随即笑道:“云常听主公说起东莱太史子义武艺高强,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和子义一同驱除胡人,那是我的幸运,但今天一见到子义,我感到主公的话有些言过其实了。”
    太史慈微微变色,随即道:“子龙将军何必激我?我也听说过将军的大名,也听说过将军的本事。吕骠骑既然有将军相助,又何必断送我的自由呢?”
    赵云轻笑着反问道:“难道子义学这一身武艺,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吗?”
    太史慈微微一叹道:“子龙将军不用多说了。我原本听说吕公扫荡胡虏,剿灭黄巾,安定流民,将原本贫瘠、荒凉的并州治理得繁荣安定,让原本嚣张、狂妄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我心中对他由衷的敬佩。但后来,吕公先是在京城坐视丁建阳身死,而后又不战而退。虎牢关前,被董卓用重金钱粮收买。为了利益,侵吞冀州。现在又妄图废除圣人之言,他的所作所为,太让我失望了。太史慈虽然鄙薄,但也知道明辨是非,我怎能辅佐他呢?”
    赵云听了变色道:“太史兄此言大错特错。我家主公之所以不和董卓相争,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汉社稷。当年董卓礼贤下士,我家主公敬佩他为人,认为他能辅佐陛下成就大业,这才退回并州。虎牢关前,袁绍畏敌不前,心存侥幸,以至于生灵涂炭,但难有寸功,我家主公为天下苍生考虑,这才与董卓密约。袁绍以诈取冀州,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暴露了他的野心,他就是下一个董卓,我家主公为此讨伐他。儒学典籍,不能说无用,也不能说全都有用。我家主公因此废除他独尊的地位,开创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切,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胸襟,何等的能力?现在,太史慈你只知道听信小人的言语,用世俗的眼光看待我家主公,不知道为天下苍生考虑,却关心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抗,被黎民供养,却变着法儿的压榨百姓的士人、门阀,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也能够被天下人称为豪杰呢?”
    太史慈被赵云一番话说得面皮紫红,心中既愧且怒,愤然道:“你有何本事,敢如此羞辱我,多说无益,胜过我,在把出你那套理论。”
    赵云心中也冒了火,昂然道:“正该如此,我倒要看看,像你这样冒充豪杰之名的人,有什么本事。”
    两个虎将心中都升起了无名之火,各自披挂上马,奔到城外,要好好的较量一番。这也是吕布的失策之处,他不该派武将来招揽太史慈。有一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吕布凭借自己的功夫,在军中树立了无敌的形象,但那些将军都有主公第一,老子第二的想法,即使谦和如赵云,也不能免俗。更何况吕布深得手下爱戴,在并州人面前诋毁吕布,这不是往火里浇油嘛。赵云毕竟稳重,他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可听的对象是太史慈,是个脾气暴躁的主,羞怒之下,如何肯认错?两个人只好掐一架,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了。
    太史慈一身黑红色的铠甲,跨下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手中一杆方天画戟,走的全是暴烈的路子,挑、啄、刺、崩……每个招式都狠辣无比,他犹如一只下山猛虎,隐隐有风雷之声。
    赵云白袍、白甲,坐下一匹白龙马,手中一杆白缨银枪,整个人都是白色的装扮。面对太史慈狂暴的杀气和凶狠的招式,他并不是很在意。他整个人显得异常稳重,每一招都恰倒好处,巧妙的遏制了对方的攻势,让太史慈的攻击不能够完全展开。一杆长枪,在他的手中生出了无数的变化,或如梨花乱舞,或如瑞雪飘飞,又或柳絮纷乱。
    太史慈很恼火,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对手竟然如此难缠,不愧是飞将吕布手下的大将,果然名不虚传。对方的攻击并不凌厉,甚至很少攻击,但他每一次攻击,都让自己不得不救。对方防守得太严密了,简直可以用水泼不进来形容。他一定在基本功上下了太多的苦功,要不然在自己的攻击下,早就露出破绽了。太史慈觉得自己有些像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更令他头疼的是,作为攻击的一方,他的体力消耗要超过对手,如果这样下去,失败的一定是自己……
    赵云心中不住的赞叹,果然厉害,如果不是当年师父让自己好好练习基本功夫,自己怕是抵挡不住,只能和对方硬碰硬了。这可不是自己的习惯。现在自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套路,不过太史慈的功夫实在很厉害,光知道他功夫的底细是没有用的,要想摆平他,没有几百个回合,怕是看不出端倪。
    二人斗了百余合不分胜负,人倒是可以坚持,可二人坐下的马匹却有些承受不住了。二人见对方武功高强,都起了悻悻相惜之意,嘴里招呼一声,不约而同的收住了手中的兵器。
    赵云先开口道:“子义的功夫果然了得,如此功夫,不能扬威于大漠,为百姓谋取福利,实在是可惜啊。”
    太史慈收敛了傲气,有些遗憾的道:“慈先前对吕公多有误会,口出不逊之言,还请子龙不要见怪。”
    赵云连称“不敢”,随即又露出招揽之意。
    太史慈有些遗憾的道:“不是我不愿意,只是前几天,我已经答应扬州刺使刘繇,到他手下做事,我虽然鄙薄,但也知道千金一诺,还希望将军谅解。”
    赵云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让随从送上礼物,着力结交,嘱咐道:“我不敢拦子义,但你这一去,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一定要来冀州,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必然不会薄待子义。”
    二人拜别,赵云遣人快马禀报吕布。
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和鲁肃(下)
    吕布接到赵云的信后,微微一笑,他知道太史慈是那种比较信仰儒家思想的武将,这一点从他母亲那里就可以看出来。WWw。吕布原本也没对招揽到太史慈有太大的希望。眼下赵云最起码已经打动了他,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投到自己麾下。
    变法需要处理的事太多了,面对的问题也太多了。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得到的。现在的吕布集团,除了对幽州和大漠保持一定的军事压制外,其他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内部,一旦有什么变故,士兵会立刻扬起手中的屠刀。
    正在吕布为变法的事头疼的时候,一个下属进来禀报道:“主公,江东鲁肃鲁子敬前来投奔。”
    吕布微微一笑,自语道:“他终于来了,我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说罢起身,亲自出去迎接。
    鲁肃的出身不能说不好,但也绝对不能用非常好来形容。他虽然是士族的一员,但他却同情庶族。他虽然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但吕布知道,那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睿智的外衣。
    鲁肃很感动,作为三州最高领袖的吕布居然亲自出来迎接自己,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