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悟道天龙 >

第502部分

悟道天龙-第502部分

小说: 悟道天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峰将一切看在眼里,感叹是人都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不能指望丐帮兄弟都像自己一样,更别说丐帮外那些英雄好汉。聪明的会继续等待,傻得才忍不住现在就跳出来。
  ‘铁面判官’单正那几个儿子便是傻子中的傻子,虽然在江湖上名气很大,被称为‘泰山五雄’,前三个在聚贤庄强出头,表现却大大不如第一个冲向自己那小女孩。不知她是谁家子女,死在自己手底下的成名高手着实不少。哪记得了那么多?哪管得了那么多?可叹又可怜!不知谁给她那匕首上抹了见血封喉的剧毒,浪费了。跟在她身后那些人,单仲山、单叔山、单季山的表现还算好,最小的两个儿子单伯山和单小山没中招都能被吓晕,可耻又可笑。不知单正还好意思在江湖上四处跑,管这管那不。
  那脸皮也够厚的了!
  反正那两个傻子最傻都不会承认没中招,反正中了招一般人也很难看得清。不过没隐居起来筹划阴谋,等待报仇的时机,最聪明怕也相当有限,前提是真的有仇,自己不知道。不然要找自己报仇,也该找个好借口。若只论胡汉之仇,数到一万个都还轮不到他抢在第一批来找死,那还不傻么!说嫉妒,谁没嫉妒之心呢?关键是嫉妒之心的大小,控制能力的大小。有些人虽然嫉妒之心不比别人小,但是远比一般人能控制得住,更厉害的甚至能将不利转化成有利。难的是现实太复杂,嫉妒只是众多原因之一。
  方蓉还没上台就立下大功,揭发了丐帮前副帮主马大元之案的真凶,然后丐帮弟子满天下找都找不到执法长老白世镜的人影,只好说他是认罪自杀,与马夫人康敏一起引火**。执法弟子有不少仍死忠于执法长老白世镜,硬是不愿意面对事实,怪方蓉谣言污蔑。闹来闹去,越闹越大,主要是有副帮主全冠清给那些顽固份子撑腰。最后不得不将全冠清和那些人驱逐出去,才终止内战的闹剧。全冠清带走那些人有好几百被他收服,在湘西一带打土匪,分田地,于荆襄南面的铁掌峰吞并了一个小帮派,改名‘铁掌帮’。
  帮主却不是全冠清。
  闹来闹去,他还是个副帮主。
  那帮主是个姓裘的美妇,名字不外传。
  至于武功,传说是学自秦朝,她也从未出言否认过。反正被秦朝救过的女人极多,有老有少,有美有丑,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没啥好稀罕。
  听说她父亲原是杨元帅部下的将领,因坚持抗辽而遭朝中奸臣陷害入狱,被救出后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了草。虽落草为寇,却多行仁义,只数年便声势大振。
  因此严重威胁到两湖地区第一帮‘两湖帮’,被对方抢先下手,虽说战了个两败俱伤,最终却还是输了。
  至于那姓裘的美妇落到‘两湖帮’手中后怎么生存下去,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关心得了的了。多半是秦朝见她可怜,顺手救出,传了她几手,又怕被缠住不放,逃之夭夭。
  ‘铁掌帮’改名不到半个月,听说白世镜公开露面,入了帮,也还是当他那执法长老,仍与全冠清一伙,并得以势力大涨。接着因娶了帮主的妹妹,在帮内话语权大涨。
  与副帮主全冠清表面和睦如亲兄弟一般,关系似乎比在丐帮时还友好,事实却隐约压着他一头。
  而方蓉,直到八月中秋的前一天,才终于说服帮内最难说通的徐长老,然后正式坐上了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之位。与钟灵那闪电一般的上位、下位相比,实在太拖拖拉拉。
  事实上,谁都知道,徐长老主要还是怕丐帮在中秋大会上大丢颜面,连个帮主都找不出,哪还能继续天下第一大帮的威风!不得已,短时间内实在找不到比方蓉更好的对象。
  从乔峰退位开始,不只丐帮高层越来越感到帮内有阴盛阳衰之势,有一样感想的也不只铁掌帮和无量洞等受秦朝直接影响的帮派,受到间接影响的帮派势力也越来越多。(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英雄转英雌大会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话说那晚,英雄转英雌大会上,鸠摩智在群雄面前表演了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去烦恼指、大智无定指、龙爪功、擒龙手、托钵掌、如影随形腿、袖里乾坤、寂灭抓、因陀罗抓、燃木刀法、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二十四门少林绝技,几千人看得目瞪口呆,大半几乎将他视为古往今来第二大宗师。除了达摩外,谁能超越他?
  不料第一个拆他台的竟然是慕容复,随后表演了十四门少林绝技,虽然从数量上看远不如他多,从威力上看不如他精,却一举摧毁了他的神话。
  毕竟,懂行的人都知道:少林最厉害的不是传说中的二十三绝神僧,而是宋初的一位十三绝神僧。除了他一人身兼十三门少林绝技外,少林自创派以来,从未有人练到第十三门以上。
  如果只鸠摩智一人能,还比较可信,再多一个慕容复也能,反而更难让人相信。
  事实上,慕容复刚上台表演就已深感后悔。但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可能还是不会改。不然当时就该另找办法下台,而不是继续与鸠摩智打对台,大半损人不利己。
  令人奇怪是鸠摩智好像半点都不介意,反而夸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名不虚传。但全场好几千武林人士,有几个能真正听懂他这话?至少,隐而不隐的秦朝是其中一个。
  不过,秦朝也没能保证自己能全部听懂,唯一可以保证是‘斗转星移’的基本功离不开道家用以入门的‘小无相功’,如同‘六脉神剑’的基本功离不开‘一阳指’。
  另外,对慕容博的母亲,慕容复的奶奶,鸠摩智的暗恋,无涯子的痴情。有了更多把握指向那位神秘的‘神仙姐姐’李沧海——真正的神仙姐姐是她,不是李秋水,不是王语嫣。
  从其它方面亦可证明,姑苏慕容与逍遥派关系非浅。
  逍遥三老中,可能只有无涯子这掌门人最了解真相,很早便知道:李沧海才是最得师父逍遥子真传的那个人,先天的资质最高是无法否认,后天的成就最高是最有可能。
  了解真相最少的可能是巫行云这个大师姐,但最少也知道不能去招惹姑苏慕容。原因或许还是不知道的好,知道后心里至少会多上一层负担——不管师恩不可负。或是可负。
  逍遥子与姑苏慕容的关系最深,总不会是仇敌——这就够了。
  知道这些就够了。
  ‘小无相功’如此厉害都只是基础,姑苏慕容的底蕴可想而知,秦朝发现自己过去最怎么高看都还是小瞧。事实从书中鸠摩智的表现就可看出——对大理段家是什么态度?对姑苏慕容又是什么态度?是该相信鸠摩智的人品?还是该相信鸠摩智的武功?
  书中,听说慕容博都已经死了好多年,鸠摩智还不敢去姑苏慕容撒野,情愿先挑了大理天龙寺,找借口祭拜,谋夺《六脉神剑经》。再去姑苏慕容,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书外,现实中,对慕容复百般忍让。
  如此种种。还用得着说吗?
  可笑自己,眼睛不知长到哪儿去了,过去一直对这些视而不见。如此明摆着,竟然也会看偏去。
  不过。是人谁没有看走眼的时候?
  即便以鸠摩智的智慧,恐怕也开始信心动摇,觉得过去太过高估了姑苏慕容。事实不管是高估还是低估。只要没能力证明李沧海已死,对姑苏慕容便不得乱来。
  不管是从感情上讲,还是从利益上讲;
  不管是从友情是讲,还是从爱情上讲。
  总之是不得乱来。
  对慕容复都能百般忍让,对王语嫣就更不用说了。否则,掳走一个王语嫣,等于是搬走‘还施水阁’加‘琅嬛玉洞’,鸠摩智能不心动吗?
  书上能在天龙寺当着保定帝、本因方丈、枯荣大师的面掳走大理国第二顺位继承人段誉,现实中却不掳走王语嫣,反而取代了书中段誉对她的第一保镖身份。
  以王语嫣的智慧,该不会半点都看不出。只是说不得,看出来越多越说不得。不管外人怎么看,表现有纸上谈兵的绝活就已足够了,其它都还是藏拙比较好。谁说美女就一定没脑子?
  长得越漂亮越没脑子,怎么可能!
  反而是秦朝自己觉得自己很没脑子,直到现在才看出这些,显然连段誉都能比自己先一步看到个中关键。要不是自己拥有许多先知的优势,表现比现在更没脑子都很正常。
  就只这水平,还去争天下第一?
  可笑不!
  不管别人对自己多么有信心,自己的信心已开始有所动摇。
  由此反推,鸠摩智夸赞姑苏慕容的那些话,只怕有一半是对自己说,主要目的正是想动摇自己的信心,增加八月中秋那一战的胜算。但他并没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凭空猜测。
  否则,就该换上另一段话。
  不知是鸠摩智太高估了自己,还是太低估了,这些话着实暴露了不少秘密给自己。
  例如:从这些话中推测,如果不是要修炼逍遥派的‘小无相功’,有许多武功慕容复父子根本不必浪费时间去修炼,甚至于不屑一顾。而多了‘小无相功’,开始则有可能反而越容易修炼越好,越厉害越难修炼的武功则放在后面,例如‘少林七十二绝技’。
  比武不只是比武,萧峰便比较擅长于斗力,鸠摩智相对比较擅长于斗智。斗智最厉害也比不得斗力方便易行,萧峰的武功显得更恐怖,更容易见效,鸠摩智的武功显得更飘渺,更怕被看穿。一个习惯了直来直往,一个习惯了故作高深。
  至于慕容复和慕容博,显然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成也一个‘博’字,败也一个‘博’字。
  像他俩懂得那么多,还要样样都超人一等,那还是人么?
  只说年龄,慕容复就小了鸠摩智整整一代,小了北乔峰一两岁。
  所以说,南慕容在英雄转英雌大会上的表现已经够佳。只可惜大部分江湖中人不那么看,只知以成败论英雄,才觉得南慕容最厉害也不过如此。虽然比想象中还厉害,但却远不如想象中可怕。至此,秦朝才见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恐惧之妙。
  虽然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越厉害,姑苏慕容在武林中结仇越多,大失人心。但这已无关慕容家的人有没有脑子,最多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已。
  慕容复的少林绝技还没练到家,便不该显露,更不该显露那么多。虽然早已有成千上万人相信南慕容精通全天下各门各派的大部分绝技,但能不显露还是不显露的好。
  慕容博少年时,也忍不住显摆。那次黄眉瞬间把三名打家劫舍的盗贼用‘金刚指’杀死,自信非常,声称就算有十多个盗贼仍可用‘金刚指’一样瞬间解决,巧遇一名少年和他的娘亲经过,那少年才十五六岁大,竟评黄眉‘金刚指’未够火候。黄眉笑话那少年没实力不要胡说,少年却瞬间反用‘金刚指’打穿他胸口。黄眉心知命不久矣,但因天赋异禀,心脏长在右侧,故得以保命。更主要是,那少年的娘亲说少年的功力未够火候就不要出手,不然还是保不了命。黄眉心道远远不及少年的功力,根本无法超越,便昏过去了。事后想起,当时那位少年应该就是能立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氏慕容博。。。。。。
  甚至可以说,慕容博长大了仍没改掉爱显摆的习惯,不然便不会半主动地立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要立也等不到他来立,他父亲、爷爷都不是不可以立。
  相比慕容博,慕容复很可能更不够火候,不管是做人还是学武。‘金刚指’也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慕容复十五六岁时能有他爹那水平吗?
  可是在秦朝看来,慕容复少年时或许是自知比不上他爹,便开始由精转博,由上转下,由难转易,连‘五虎断门刀’、‘**刀’也学,反而于无意中因祸得福。
  不过那只是更切合家传‘斗转星移’的修炼,其它武功却远远不如他爹精深。这也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无可奈何。长大了受声名所累,不由又走回了他爹的老路,越走不通越急。
  由此可见,无涯子和李青萝父女的病不但不是无法可治,反而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有法可治——斗转星移——有了它,反而是对各派绝学越博越好。
  抓住了‘斗转星移’,就等于抓住了逍遥派掌门无涯子和他女儿李青萝学武的命门,也等于抓住了所有逍遥派弟子的命门。秦朝幸好还知道有‘乾坤大挪移’,不然也要被抓住。
  于是,第二天,秦朝在英雄转英雌大会上惊鸿一现,以最快速度收了个二弟子‘游坦之’,紧接着鸿飞冥冥,不见了踪影。(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二十丈二徒二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