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悟道天龙 >

第456部分

悟道天龙-第456部分

小说: 悟道天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有很多话都不便直说:“《水浒传》中,宋江只是一个县衙小吏,也通过广施恩惠结交天下豪杰获得了很高的身望,赢得了“及时雨”的美名,为日后在梁山树旗造反培植了人才基础,而慕容世家在江湖上却以行事诡秘、迹近妖邪著称,与主流的中原武林人士鲜有往来,在江湖上号召力极其有限。这其中固然有慕容世家暗中集聚钱粮行事隐秘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慕容世家的个性使然。”左修右改,表面说得很轻松!
  说得够痛快!
  事实上是越说越辛苦,说得越多越收不住嘴。暗骂自己,这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傻到没边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想当然大力掌刀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慕容博需要广交江湖朋友,然而翻遍天龙全书也只有两个友人:一是大轮明王鸠摩智,一是后来的少林寺方丈玄慈。除此以外,无论是在姑苏慕容背上杀害玄悲和马大元的嫌疑,还是以后的杏子林、聚贤庄、少室山等武林大会,我们都没有看到有人站出来为姑苏慕容说过一句好话,伸出一次援手,可见姑苏慕容在江湖上确实没什么其他知交。而鸠摩智和玄慈都是武林中极其出类拔萃的人物,可见慕容博是个天性孤僻、眼高于顶的人,对于武功声望和自己不在一个档次的人物绝不肯折节下交。对于慕容世家的起事大计,这显然非常地不利。”
  秦朝说得自己的脸皮都在发烧,看对方虽然也脸红了,却一脸兴奋,不由暗叹,自己这脸皮还是太薄了些!可见自己混官场真不是当一把手的料,最多不过是辅助出谋划策。
  再看那相当于后世一省之长的知州大人,不由感叹:“这人与人,还真的不能比!”
  那家伙干嘛去了?
  那家伙竟然洗澡去了。
  那脸皮才叫厚!
  不这样怎么找机会洗尿裤……
  秦朝的脑袋,总不由联想到后世的一省首长,受到不小的刺激。别人却不以为然,基本上见怪不怪,无形中又加大了一些刺激。可这是在自己家中,秦朝能说什么呢?
  洗就洗吧!
  管他娘!
  只怪慕容博这老不死,但这也是自己找上门,到姑苏慕容,寻‘还施水阁’,抄武功秘笈。总不能叫他都捏着鼻子认了,吭都不吭一声吧!
  “慕容博之子慕容复,先投入西夏一品堂,既而又在所谓的“万仙大会”中图谋收拢灵鹫宫属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群雄为自己所用,其后又图谋在少林武林大会中力争武林盟主,乃至去西夏招亲拜段延庆为义父等等,都是为了寻求强大的外力支援,虽然都因为能力有限未能成功,但至少立意是正确的。而我们看看慕容博呢,除了祖辈遗留下的四大家臣以外,再没有给儿子留下什么外力助益。非但如此,由于他一些阴谋的不谨慎,在江湖上到处树敌。为儿子慕容复引来了很大的麻烦,这以后再详细分析。”
  秦朝心里面念头转得特快,嘴上说得相对要慢多了。走着,说着……说着,走着,慕容博也脱去外衣,泡起了人工温泉浴,还一脸地享受。
  “这是什么添了什么滋润肌肤的药吧!似乎很不错呀!”自顾自说着。
  “我这还真是可笑——竟然敢怀疑当今天下第一大美容师!”
  ……
  秦朝以掌为刀,在一旁削起了花岗石地板。一块、两块、三块……十块、二十块、三十块……
  工作、练功两不误。
  这已不是第一次,习惯成自然。
  慕容博忍不住用随身匕首试了试,只削了几块便停下,很是郁闷道:“没那‘大手印’。没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想轻松还真不行!”
  在这时候,他可不敢学秦朝,大量耗费掉内力。
  他以为秦朝这么做很消耗内力。绝对坚持不了多久,正可借机预测他的功力深浅。哪知秦朝是在借机练功,不但不怕内力消耗过多。反而希望多一些内力转化为外力,进一步强化**。
  顺便也扩展了容纳内力的上限,等于另一种形式的内外兼修。正因为**的力量限制了内力的提升,所以那些天生力大的人修炼内功也大占便宜,可谓是天资出众。
  一旦内功的修炼追上外功,修炼内功自然就慢了。
  一旦外功的修炼超越内功,内功的修炼自然又快了。
  秦朝天生的体质偏瘦,直到修炼‘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用来入门的外功‘大力金刚掌’,一层一掌一百斤,到第十层一掌一千斤,双掌两千斤。
  有如此大力,再加上内力的特殊作用,切花岗石自然如切豆腐般轻松。
  “咔!”一掌切下,相比用钢锯来来回回锯要快多了,而且少了满天飞舞的灰尘、石粉。
  ‘大力金刚掌’不愧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这门掌法虽然入门时比较容易,但要修炼到大成,‘大金刚掌’都不如它难。
  秦朝不但修炼到第九层大成,还修炼到第十层圆满,平均突破一层所花的时间还不到一天。要不是考虑到**的强化,觉得不妨把速度放缓一些,用的时间至少还能再短上一倍。
  密宗‘大手印’、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大力金刚掌’,一攻、一防、一力,三大绝技配合‘混元无相功’,互相兼容,取长补短,一双手便被修炼成了这样。
  “这还是人吗?”自认见多识广的总捕苏三,也和那新任知州一样在隔壁看得目瞪口呆。
  “真将这人推荐了上去,国师之位只怕如探囊取物般,几乎是板上钉钉啊!”两人对视一眼,不说话都心知肚明,笑了。
  再往上再升官发财,那可就不是一般难。
  一旦成功,那也不是一般地光宗耀祖了。主要是要把握住机会,眼下这便不失为一个良机。
  相比之下,密谋造反算什么!
  这和平年代,要都能造反成功,那可真奇了。
  “慕容博和慕容复父子俩都心性偏狭,恨不得一日就能复国成功。然而当时天下形势基本稳定,没有乘乱取事的时机,要慕容博坐等时机来临显然是等不及,必须通过一些阴谋诡计营造出可以取事的时机,因此在他正当盛年之时,精心营造了一个布局宏大,牵涉极广的阴谋——也就是向他的好友玄慈误传契丹武士来少林抢夺武学秘籍,从而引发了萧远山与中原武林群豪的雁门关之战。”秦朝再一次回想那雁门关之战,越想越觉得别扭。
  越想也越替慕容博感到脸红。从书中来看,他很可能是想挑起中原武林人士与契丹之间仇杀,引起宋辽两国交战,为自己起事创造机会。那么,他的阴谋能成功么?
  首先从他选取的对象来看,要想用两国人士的冲突引起国家之间的交战,冲突的双方至少要有一方是对该国有足够影响力的重量级人士。雁门关之战的一方是中原武林精英,然而大宋重文轻武,对这些江湖草莽简直不屑一顾,对辽国国策自宋太宗之后便趋于守势,但求辽国不轻起边衅,岂有为江湖琐事轻起战端之理!在书中最后,当中原武林群豪从辽国归来之时,他们甚至连边关的城门都叫不开。
  可见这些武林人士对北宋朝廷的影响力,比起神雕时的郭靖都远不能及。
  在这儿,秦朝把北宋朝廷换成了大理朝廷,把大侠郭靖换成了‘玫瑰仙子’木婉清。说她在王府中都横冲直撞,谁敢不要命挡住她的路?
  要杀就杀,没得商量。
  相比之下,群雄对大宋朝廷的影响力之弱,实在是叫人脸红。群雄表现得越英勇,给人的感觉越讽刺,牺牲得实在是很不值。如果都这么教导爱国,那只会把人教得都不敢再爱。
  再看另一方面:
  辽国虽然对中原土地有野心,但是与北宋订有澶渊之盟后,也明白本身国力不足以吞灭大宋。而萧在契丹虽是大姓,但萧远山在辽国显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之人,否则在日后萧峰救了耶律洪基之后,说起自己的家事,辽国必定有人知晓。辽国从朝廷到武林,没见有一个人对萧远山全家惨死作出任何回应。再说宋辽两国虽然没有战事,边境上小摩擦却是常有之事,想用一次民间斗殴而酿成战端,显然是痴心妄想,没可能成功。
  有人认为:“慕容博策划雁门关之战的目标没有挑起战端那么大,只是想让中原群雄与萧远山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坐收渔利当上中原武林盟主而已。”假定这就是他当时的既定目标。
  那么,他实施这计划的手段很高明么?
  慕容博如果想通过雁门关一战在中原武林树立自己的威望,那么就不能躲在幕后只是为玄慈通风报信,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借报信为名站到前台来,参与雁门关之战的决策。
  当时的中原武林,绝大部分话语权由少林和丐帮联合控制。有人根据后来的庄聚贤挑战玄慈,认为:只要除去了乞丐帮主汪剑通,与少林方丈玄慈,慕容博在中原武林无人能敌,就能做武林盟主。
  那其实太想当然了!
  要做盟主的人,领导才能及江湖威望要比武功高低重要许多,否则即使武功最高,没有足够强大的江湖势力支持,在武林决策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可言。庄聚贤后来用武功高低挑战玄慈以决定盟主归属,那是因为得到了‘中原第一大帮’丐帮的支持。
  而慕容博不拉两大江湖势力支持自己不说,还费尽心反着干,四处得罪人,连深信自己的知交好友都不放过,典型的害人不利己。(未完待续。。)


 第二十六章 做不来斗转星移

  雁门关一战后,即使玄慈和汪剑通都被萧远山所杀,少林和丐帮两大江湖势力要向关外契丹人复仇,按理也只会在派内推举人选当那武林盟主。慕容博想通过武力高低决定盟主,但少林和丐帮把持着对武林大会的大部分话语权,人家根本就不会同意。
  你又能奈我何?
  他如果想成为武林盟主,想得到中原武林的支持,那么一开始就要自己参与到雁门关之战中,广交中原武林精英,尽可能博得少林和丐帮的好感,并亲身投入到首批伏击队伍中。
  萧远山与玄慈汪建通交战之时,大可借故开溜。
  待到两方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来收拾残局,将萧远山和玄慈汪剑通等人杀个干干净净,不留活口。
  然后将萧远山及其从人换上契丹武士的服色,做出中原武林群豪确实与契丹夺经武士血战后两方全军覆没,自己力战后幸存的现场。
  回到中原,再开武林大会之时,在中原群豪心中已经有一定的威望和信任基础,是雁门关之战硕果仅存的英雄,武功在当世又几近无人能敌,武林盟主竞争的两个主要对手玄慈和汪剑通也已经被除掉,这时做武林盟主便接近水到渠成了。
  秦朝说到这儿的时候,脸上已经热得热气蒸腾。慕容博很奇怪他脸红个什么劲,直言道:“我要知道萧远山有那么厉害,不找他拜把子,也没必要……”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总不能说那完全是意外。
  总不能说那完全是巧合。
  杀了就杀了。
  “萧远山没死。”
  “什么?”
  “他就是,那也潜入少林寺‘藏经阁’,与你三度交手,仍未分出胜负来的老家伙。”秦朝语不惊人死不休。
  慕容博终于沉不住气了。
  只见他右手抬起又放下,放下又抬起,显然是想狠狠发泄一番。却不宜在此时此地得罪人,只得继续忍气吞声。
  如此心高气傲的一个人,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次阴谋被如此贬低,心里自然很难受。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这也叫阴谋?
  简直白痴到极品!
  这智商真高!
  高到了高山仰止。
  这阴谋真阴!
  未阴人,先阴己十倍,最终一切罪过归自身。
  从没静下心认真想过,竟会留下这么多的漏洞,结下如此强大的敌人。事实胜于雄辩,怎么都否认不了。
  一个老契丹贼萧远山都已得罪不起。得不偿失,再加上正值壮年的‘北乔峰’萧峰。
  这些年,自己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除了找死外。
  丐帮、少林都得罪死了。
  秦朝可不管那么多,手下继续切花岗石‘豆腐’,切个不停;嘴上要多毒有多毒,你爱听不听。
  再进一步想,慕容博当上了中原武林盟主,大可利用大宋朝廷对武林人士的不信任和对外政策的软弱,挑拨官府与武林人士的关系。既而让中原武林群雄因为对朝廷失望和愤恨而跟着自己扯旗造反。这样一来,他那复国梦倒也并非完全不可为。
  慕容博突然问道:“先生是不是觉得,跟我说话都降低了你的智商?”
  秦朝道:“你慕容家的人都天生智商奇高,不然也不会做出这些奇人奇事!”
  慕容博不确认道:“你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