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庶女生存手册 >

第28部分

庶女生存手册-第28部分

小说: 庶女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似乎又出现了聚八仙里开得团团如扇的琼花。
  到底是谁传出了消息,让她的一番盘算,大多落到了空处……
  至于三娘子的亲事……都托了李家,说到了大老爷那里,看来,是已成定局了。
  七娘子也不由得暗暗佩服四姨娘的果断。
  不过,三娘子的亲事有了眉目……
  七娘子不由得看向了九哥。
  王妈妈也跟着她的视线,扭头望向了门外。
  小雪正弯下腰与九哥说悄悄话,九哥小小的身影,倒有大半为阴影笼罩。


27、深意 

  王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杨府。 
  “据说王家在福建的园子,要比百芳园还大。”六娘子和七娘子咬耳朵,“从园东头进去,要花好半天才能走到园西头。” 
  百芳园就已经不小了,王家人口少,住着的地儿却比百芳园还大,可见家底殷实。 
  “三姐好福气。”七娘子就笑。 
  都是庶女,唇亡齿寒,虽然平时不友好,但是总还是希望三娘子能说个不错的人家。 
  王家托了李家做大媒上门提亲,就算杨老爷心里想着大太太,把事儿拖到了大太太回来,碍着李家、王家两重面子,大太太还能说个不字? 
  王妈妈早就把第二拨送信的人派出去了。 
  古代交通不便,从苏州到京城,就算是最快的马,也要跑上十几天。 
  更别说大太太还要往回送信了。 
  一来一回,小一个月,四姨娘若是能磨得大老爷点了头换了庚帖,那亲事,就是铁板钉钉,出不了什么波折了。 
  三娘子见了人,就格外多了分羞意。 
  虽然姐妹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有脸面的管事老妈妈们,难免就要笑着打趣,“到了说人家的年纪了!” 
  随着这门亲事说了出来,四姨娘、三娘子的脸面,也渐渐地重回了当年的显赫。 
  毕竟,大太太膝下的庶女初娘子,虽然也是嫁到了殷实的人家,但论门第,可是要比福建布政使低了不少。三娘子身为庶女有这个脸面,实属难得。 
  王妈妈黑了几天脸,笑容忽然又多了起来:大老爷虽然这十几天常去溪客坊,但在亲事上,却一直没有松口。 
  本来也是,两家联姻这样的大事,没有主母在场,怎么好下决定? 
  “四姨娘自以为这门亲事万无一失,却也不想想,王家在福建飞扬跋扈……就好像土皇帝似的,上个月太子长史郑长青的亲弟弟郑长春,只是犯了点小事,他们就闹得沸反盈天的,又是说郑家欺行霸市,又是说郑长春好色无行,把郑老爷气得吐了血……老爷那样谨慎的人,会这么轻易的就在亲事上松了口?” 
  王妈妈和立春说这话的时候,就有一点得意。 
  因为七娘子对这里头的争斗一清二楚的关系,王妈妈和立春,有时候就到东里间来说话,避开了九哥的耳目,又能和他呆在一间屋子里。 
  现在九哥出出入入,都是王妈妈陪着,王妈妈偶然走开的时候,立春也必定呆在一边。 
  不论是小雪还是处暑,都不能沾手九哥的饮食。小厨房曹嫂子做出来的菜,是立春亲手从厨房拎到西偏院来的。 
  四姨娘在亲事上如了意,就可能把手伸向九哥。但正院里里外外被大太太经营得就好像是一个铁桶,她要伸手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了,大太太随时可能动身回苏州,上回捎信回来时,已经暗示了,平国公许夫人,可能会与她同路下江南,到扬州拜祭许家祖坟。 
  居然请动了许夫人! 
  许家虽然现在在京城扎根,但老家却在扬州,现在扬州还有族田、族人,除了陪葬静陵的几代平国公之外,家里历年来有什么生老病死的事,也都是要回扬州安葬的。 
  大太太自从嫁到杨家,就远离京城,多年来都没有可以走动的娘家人,现在许夫人难得到江南办事,当然要在苏州多住上一段日子,大老爷不但修书请大太太转致邀请,还给平国公本人去信,请许夫人务必要到苏州做客。许夫人到苏州落脚,是肯定的事。 
  有娘家人撑腰,大太太的底气就足了,二太太到时候,恐怕都要吃个挂落。想不到许夫人这么疼爱妹妹,千里跋涉,就是为了给妹妹撑腰。 
  就算三娘子的亲事说成了又如何?从聘礼到陪嫁……多得是落四姨娘脸面的地方! 
  王妈妈渐渐的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里了,平时里里外外,都在操心九哥的安全。连大老爷叫九哥去外书房教他读书,王妈妈都厚着脸皮跟到了外院去。 
  姜是老的辣。 
  七娘子静静地想。 
  如果大太太在,还好,多的是借口回绝了这门亲事。王家虽然和杨家走得勤,但杨老爷未必就很看得上王家的行事做派,大太太说上几句,也就回绝了。 
  大太太不在,正院是没有人可以在这件事上说话的。 
  倒不如潇洒一些,索性就让四姨娘上蹿下跳地忙活去,在大老爷面前也卖个好,叫他知道正院对三娘子,是从来没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一心一意护着九哥,就是护住了大太太的命根子。 
  甚至护到了大老爷跟前…… 
  大老爷又不是傻瓜,不会察觉出一些不对么?正院的人虽然把九哥看得紧,但也从来没有紧到这个地步。 
  这就给将来对四姨娘发难,埋下了伏笔。 
  王妈妈私底下、甚至还查到了二太太和王家、李家来往的证据。 
  “二月里王家人经过苏州的时候,几个盐商请客,二太太是有请必到。那时李家人倒也在的……” 
  “也算是沉得住气了,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把这事儿闹到了大老爷跟前。” 
  立春附和着王妈妈。 
  七娘子就抬起眼,笑着问了一句,“王妈妈,太太对这事儿,您觉得会是怎么个意思。” 
  “这还真说不好。”王妈妈对七娘子的态度,已经多了几分随意。 
  虽然没有以前的规矩恭敬,但就是这份随意,便证明了王妈妈已经对她卸下了少许防备。 
  毕竟是有些渊源,当时七娘子就是被她带到正院的……这几个月来,又一起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很容易就有同舟共济的感觉 
  “按理说,大太太在京城,也会为三娘子物色亲事。虽说一个庶女的亲事,也不算是什么,但能嫁到京城,却要比嫁在江南好。”王妈妈就沉吟着为七娘子分析。 
  七娘子年纪虽小,但是人很机灵、沉稳,虽然有时候还有些不合时宜的傻气,但却能让人放心。 
  多教她几句,她在大太太跟前也就知道该怎么行事。 
  “杨家在江南人脉已经够广的了,京城却只有几门亲戚……”王妈妈点到即止。 
  七娘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京城权贵不少,多的是位高权重,庶子又多的人家,随便找一个家庭复杂一点的,把三娘子嫁过去,大老爷能说什么?京城里的权贵,可都是带着爵的! 
  能结交上一门新的亲家,是杨家的好事,但三娘子远离娘家,京城规矩又大,嫁的还是庶子,吃苦,是一定的。 
  毕竟是嫡母,要拿捏庶女,多的是办法。四姨娘再得宠又如何?大太太毁掉三娘子的一生,易如反掌。 
  七娘子只好在心底安慰自己,“到底是心软的,不然,也不会给初娘子说了那么好的人家。” 
  王妈妈看她有了明白的样子,又点拨,“太太这时候要是来信,也说了一门京城的亲事……” 
  那大老爷就算是再喜欢三娘子,也要顾及大太太的脸面,至少要等她到家,再来安排三娘子的事。 
  王家上门提亲,只能说是四姨娘在这场角力中唯一的机会。 
  想必是费尽心机,才能在大太太不在家的时候,安排人上门提亲。 
  “四姨娘的运气也好,”王妈妈犹自感慨,“这当口,太太偏偏就不在!也亏她能把媒人安排到这时候上门!” 
  是运气好吗? 
  七娘子心头一动。 
  电光火石之间,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四姨娘在九姨娘病重时格外的殷勤……一直让她迷惑不解。 
  原来从那时候开始,四姨娘就已经布下了自己的局。 
  大老爷虽然还经常到溪客坊去坐坐,但已经很久没有留下过夜了。 
  最近他也很少去浣纱坞,大部分时间,都睡在了外院。 
  三娘子虽然还是那含羞带怯又喜气洋洋的讨喜表情,但背了人,却时常发呆。连早上的课,都只是低头划拉着纸面出神。 
  七娘子对三娘子就有了三分同情。 
  六娘子也和七娘子窃窃私语,“虽说是门好亲事,但等到太太回来了,能不能成还是说不准的事。” 
  也是有些同情的,“四姨娘怎么还不加把劲——这可是一辈子的事,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还在乎再多一步吗。” 
  四姨娘虽然还是很少出溪客坊,但禁不住百芳园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她身上。 
  大太太不在,姨娘们都深居简出,七娘子去小香雪荡了几次秋千,也没有遇到别的姨娘,只有两三次在回正院的路上看到四姨娘的身影,或是在赏花,或是在观鱼,脸上怔怔的,写满了心事。 
  “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王妈妈很不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以为自己是新来的通房,能凭美色出头?” 
  四姨娘虽然都有了要说亲的女儿,但的确还是风韵犹存,别有一股楚楚动人的姿态。倒不至于像是王妈妈说的不自量力。 
  不过大老爷这几天都很少进后院,她的确是把俏媚眼抛给了瞎子。 
  快到七月的时候,大太太的回信也到了。 
  信里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自己六月中旬已动身回乡,不过会先陪着许夫人到扬州祭拜先人,再和她一道回苏州。 
  三娘子眉宇间顿时多了几重心事。 
  王妈妈也犯着嘀咕,大太太没有特别给她送信,不由得让王妈妈有些提心吊胆,怕是失去了大太太的欢心。 
  七娘子倒是没有别的想头,只是越发细心地照看着九哥。 
  每天早上她都和九哥一道出门,下了学也不再与六娘子同路,而是等了九哥一道回来。 
  对这样严密的保护,九哥有些不适。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嘀嘀咕咕的,却也品味出了一些意思,很少出西偏院。 
  立春当值的时候,会把他带到东里间坐着,自己和白露说些闲话,一道做针线。 
  七娘子和九哥就头对着头练字。 
  “到底出什么事了。”九哥看立春坐的远,就低声问七娘子,“连小雪、处暑,都只能在屋里服侍,晚上要立春和王妈妈轮流上夜?” 
  七娘子只好笑,不说话。 
  “什么都不告诉我!”九哥有些生气。 
  “你还小。”七娘子无奈地回答。 
  九哥知道得太多,对他没什么好处,虽然他也是人小鬼大,超龄早熟,但是小孩子心事太重了,就不能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再说,就算九哥知道了四姨娘和二太太的事,也不能多做什么。他对这两个人,本来就够疏远了。 
  “你与我一天生的!”九哥鼓起了脸颊。 
  “那我也还是你姐姐嘛。”七娘子气定神闲。 
  九哥瞅着她一会儿,怏怏地低下头继续练字。 
  大老爷一向很重视九哥的教育,不但经常把他叫到外院去说话,最近还时常到西偏院来查看九哥平时有没有好好读书。 
  “杨家虽然富贵,但若是你不能中举及第,这份富贵,终究也要被人夺走。”他在西里间训诫九哥,声音都传到了东里间。“别仗着你娘宠你,便不知天高地厚,只顾着玩乐。得了闲,在先生讲课之前,先把四书五经背下来,免得到时候先生又和我告状,说你学得很慢!” 
  七娘子听得是暗暗心惊。 
  大老爷虽然严厉,但说的的确是至理,杨家只有九哥这株独苗,别看现在富贵滔天,要是将来九哥没能入仕,这份浮财能守得住三分四分,都算是很好的了。杨家的未来,就着落在九哥一个人手里。 
  但是他怎么忽然就对九哥这样关心起来了? 
  倒不是大老爷冷漠,只是他总管江南,手中千头万绪,很少有心思把目光放到后宅。尤其是这几年,朝中大皇子和太子争斗得激烈,坐在大老爷这个位置上,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费着思量。七娘子进正院也有四五个月了,之前的几个月,大老爷不过是问问九哥的身体,偶然把二娘子、三娘子叫到身边吟诗作赋,享受天伦之乐而已。 
  王妈妈对此却处之泰然,只是一个劲儿的附和大老爷,叫九哥用功读书。 
  她肯定没有把七娘子偷听到的内容告诉大老爷……七娘子是正院的人,就算她当面对门,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大老爷说了,也都是往四房头上泼脏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