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庶女生存手册 >

第165部分

庶女生存手册-第165部分

小说: 庶女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笔,却是四平八稳,不露一点激动。
    这丫头现在是比她还要稳重了。
    七娘子终于下了这个决心,激动得都有些头晕目眩,心潮翻涌间,已是猜度起了众人的心思与可能的反应,靠在立夏身边看着她写好了这一封信,才渐渐地平静下来,长出了一口气,握住立夏的手轻声道,“桂家的二少爷,虽然与我不过是一面之缘,但他们桂家家风方正,这一代没有庶子,几个姨娘,听说也都不成气候,虽然西北的日子苦了点,但当地民风淳朴爽朗,不比我们江南阴测测软绵绵的,叫人生厌——等我过了门,给你找一门好亲事,让你做管家娘子,我们主仆二人好好的在西北把日子过起来,岂不是比去当那个劳什子的太子嫔要好得多?”
    立夏已是彻底地安稳了下来。
    “姑娘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她反过来安慰七娘子,“您犯不着解释——只要您定了主意,刀山火海,我都跟着您去,再不会有二话的!”
    七娘子望着这眉目清秀的少女,半天才微微一笑。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刀山火海,我也都会把你带在身边!”
    #
    虽然今日不用到朱赢台上课,但到了向晚时分,七娘子还是换了衣裳,进正院给大太太请安。
    才掀帘子进了堂屋,要开声招呼,就见得立冬急匆匆地掀帘子从东翼出来,对七娘子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七娘子才要询问,就听见了东次间里大太太的声音。
    “老爷就算不为我们秦家着想,也要为几个儿女的脸面想想,这事要是传到京城,二娘子还有什么脸面在亲戚跟前走动?”
    大太太的声音罕见的高亢,声调丝丝破碎,带着些歇斯底里的味道。
    接着就传来了瓷器碎裂的声音,“除非我死了——就算我死了,这门亲事,也决不能成!”
    七娘子不由一皱眉。
    身后又传来了掀帘子的细碎声音。
    “母——”六娘子甜脆的娇声戛然而止,她快走了几步来到七娘子身边,同七娘子一道侧耳细听起东次间的动静。
    “脸面,脸面,脸面能当饭吃?”大老爷也难得地抬高了声调,“你是不知道他在太子身边的风光,俨然是言听计从说一不二——”
    “说一不二又怎么样?小七虽然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嫁到封家,她这一辈子还能落着好?”大太太一下又抢断了大老爷的话头,“杨海东,你是把名利两个字看得比命还重?一个佞幸娈童,你也就敢和他提什么亲事?羞也羞死人了!我告诉你……”
    七娘子还要再听下去,可立冬已是满面尴尬地请她和六娘子,“两位姑娘还是先回避一会儿,免得尴尬……”
    她只得和六娘子一道出了屋门。
    六娘子也是一脸惊讶,频频回望,看着七娘子的眼神中,更写满了说不尽的同情。
    ………………
    角力
    大太太气得当晚就犯了哮喘,急着请了欧阳家的良医来诊治了,又开了药,又受了几针,也足足折腾了几天才缓过劲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这一次,府邸的两个主人难得地高声大气,把动静都传到了屋子外头……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传遍了百芳园内。
    五娘子紧接着也重病了起来,据说这病也不知来由,先还好好地坐着,下一刻就吐了一口鲜血,委顿不起,当晚就发起了高烧。
    大老爷却是气得直接住进了外偏院,连正院的大门都不肯进,更别说进百芳园探望五娘子了,连十二姨娘都被扣到了外偏院,不被放进正院为大太太照料家务。
    家里现放着大太太同五娘子两个病人,这几年帮着管事的十二姨娘连外偏院的门都出不了,梁妈妈、王妈妈难得放下成见携手办事,才支撑了几天,到底力不从心,府里就眼见着乱了起来。
    只好携手来求七娘子,“府里现在竟是连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了,还请七娘子出面向老爷求求情……”
    七娘子面有难色,“两位妈妈也不是不知道,父亲母亲是为了什么事闹别扭……这时候,小七哪里好出头揽事?”
    在两个大佬的纷争中,最尴尬的人就是七娘子本人了,不论她想嫁不想嫁,都势必要得罪一方,这时候,七娘子最怕的只怕就是招惹了大太太并大老爷的注意力,被迫要就这门亲事作出表态了吧……
    梁妈妈很为难,“可您看,这里里外外两个病人,六娘子又是从来万事不管的,也就是您跟在太太身边,素日里又细心妥当——”
    梁妈妈的意思也很明白,大太太和大老爷闹别扭,又犯了病,府里的确少了个能主事的人,七娘子平时享受了嫡女的荣华富贵,这时候也理应站出来,接过照料嫡母、嫡姐的担子。
    要是换了以往,七娘子还巴不得有这个机会能在大太太跟前面卖好,让大太太看到她的殷勤呢……
    七娘子却只是笑,“梁妈妈谬赞了,我一个没出嫁的女儿家,哪里懂得家里家外的琐事……十二姨娘既然被父亲关在了外偏院里,我看两位妈妈该找的不是小七,是四姨娘才对。”
    两个妈妈面面相觑,都有些不能接受。
    毕竟和四姨娘斗生斗死,斗了十多年了,这角色转换,一时间还适应不了。
    七娘子就给立夏使眼色。
    “四姨娘这些年来安分守己,在小花园中也很是寂寞了一阵子……”立夏意味深长地拖长了语调。“太太知道她管家的事,没准一高兴,这哮喘也就好了!”
    近年来,四姨娘和大太太的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大太太又怎么会乐见这个生育过子息、娘家又硬实的贵妾重新接过管家的棒子?
    消息一出,只怕她老人家这气出来的病,就要被气好了。
    梁妈妈与王妈妈恍然大悟,却也都有些讪讪的。
    七娘子这一招,是拿准了大太太的小心眼,虽巧,却有几分刻薄,从根本上说,有瞧不起大太太的意思。
    王妈妈就翕动着嘴唇,很想绵里藏针,弹七娘子几句,叫七娘子知道大太太是她的嫡母,不论怎么小气,做子女的,也只能怀抱着尊敬的心思。
    可是看着七娘子面上的微笑,心头就是一紧。
    虽说大老爷从来没有像宠爱三娘子一样宠过七娘子,可七娘子身上穿的、手上戴的,没有一样逊色于当年的三娘子……这些,可都是大太太心甘情愿赏赐给她的!
    且不说就连二娘子、三娘子当年,都不曾如七娘子一样,时时出入外偏院,给大老爷排忧解闷。
    虽说太子嫔一事如今有了波折,但七娘子的羽翼,却俨然已经丰满,并不是当年那个衣着破旧,对着自己都要客客气气的小丫头了!
    她就深深地埋下头去,谢过七娘子,“要不是七娘子提点着,我们这两把老骨头,还真乱了方寸。”
    梁妈妈更是一脸的感激,“可还不是?要不是七娘子这一句话,只怕府里是真要乱了。”
    七娘子摆了摆手,和两个妈妈又客气了几句,便低头端茶。
    两位妈妈忙千恩万谢地起身告辞,由立夏送出了玉雨轩的大门。
    上元上前收拾茶碗,不时看七娘子一眼,欲言又止。
    七娘子就笑,“有什么话就说吧,和我,还客气什么。”
    “还以为姑娘会就势进外偏院,把十二姨娘请出来管事……”上元果然就老老实实地袒露了疑问。
    论理,这想法也不能说错。
    这时候再抬出四姨娘,无疑是给府里多添了一股事端。
    大太太难免就要疑神疑鬼,以为大老爷乘着她的病,想要夺她手中的权了。这一招棋,其实下得很臭。
    再说,以大老爷的能耐,自然不会不知道,七娘子曾经旁听了他和大太太的争执。
    从太子嫔一下跌落到探花妻,就算大老爷说一不二,也不可能不顾虑到七娘子的想法,这时候顺应两位妈妈的请求,进外偏院求见大老爷,父女恳谈一番,不管是想答应还是不想答应,事态都能明朗起来。
    要不然,这两位妈妈也不会谁都不找,偏偏就找上了七娘子。
    七娘子只是笑,“你这就不晓得了。”
    她顿了顿,格外打量了上元一眼,才漫不经心地指点,“水要搅浑了,戏才好看,私底下很多事,也才能办得顺畅……”
    上元若有所悟。
    一下就想到了近日里频繁告假的立夏。
    她心下一冷。
    这些年在七娘子身边服侍,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事,多多少少,也都有个模糊的感悟。
    四姨娘、二太太……碍着七娘子的敌人,一个接一个,不是销声匿迹,就是被压得死都翻不了身……
    要不是在七娘子身边服侍了这些年,谁会相信眼前这个娇娇怯怯,三不五时还犯一场小病的小姑娘,私底下竟有这样的能耐?
    凡是能人,心里想的肯定和自己这样的庸人不一样,自己看着是兵荒马乱的危局,未必不是七娘子出手的良机……自从立夏跟着七娘子进了西偏院,周家就眼见着富贵了起来,前几年还在苏州城外置办了一块小小的田土……
    “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奴婢能有多少见识?真是让姑娘笑话了!”她顿时调整了神色,作出了一脸的心悦诚服。“奴婢呀,就知道照着姑娘的吩咐办事就够了!”
    七娘子格外看了上元一眼,才点点头,“有空跟着你立夏姐姐多说说话,学学她的言谈举止……日后用你的时候,多着呢。”
    上元顿时一喜,面上却是丝毫不露,稳稳重重收拾了碗盘,转身出屋,回到下处,才蒙着被子笑了一炷香有多。
    #
    梁妈妈、王妈妈却并没有进小花园找四姨娘重新出山。
    七娘子的推托,两个老人精谁都听出来了,却也谁都不敢议论,回了大太太那里,只说是七娘子也为了婚事犯愁,没有心思管家里的琐事。
    大太太听得感同身受,恨恨地拍了拍床头,“小七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晓得不嫁封家!不管是太子嫔也好,桂家也罢,哪一个会比封家差了?存身不正乍然富贵……杨家敢结这门亲戚,连初娘子都要被笑死了!”
    一头说一头又嗽喘起来,两个妈妈你看我我看你,一拥而上献起了殷勤,“这才好,可千万别动气……”
    好容易把大太太劝得稍稍气平,却是王妈妈先等不得,被人叫出屋子分派琐事,梁妈妈这才找到机会,低声问大太太,“七娘子毕竟是女儿家,看她的样子,虽然也不情愿嫁进封家,但倒未必敢和老爷叫板……您看着,这事该怎么安顿,才好下台?”
    大太太只要一想到封锦当年的那几句话,就有一股无名火烧上来,又拍了拍雕了玉堂富贵的黑檀木床板,才沉下心来,费起了思量,“这事难就难在老爷俨然已是下定决心,要借这门亲事把封锦笼络到我们杨家这头。封锦只要不是傻的,当然知道怎么答复,只是老爷到底还有几分廉耻……”
    梁妈妈已经明白了大太太的意思。
    以封探花的性格,当年还是小小一个解元,就敢和杨家决裂,这份胆色、这份心胸,都叫人打从心底害怕起来。
    从种种渠道收集到的消息,又侧面证明了这位在太子跟前乃是一等一的红人……杨家和太子的关系正是不远不近的微妙期,别的不说,封锦在选秀一事上让杨家吃个闷亏,那是轻而易举。
    大老爷要把七娘子嫁给封锦,那是弃卒保车,要把六娘子保进东宫身边,不能不说是一步果敢的好棋。只要封锦不想背上忘恩负义的名头,杨家开口提亲,他是一定会答应的。七娘子又是他血缘上的表妹,更兼多年来对封家总是有些接济……这门亲事一拍三响:一,为六娘子入选东宫铺平了道路,二,为杨家在东宫身边结一强援,三,又把九哥的身份往上抬了一抬。细细寻思过来,还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在后头等着……也难怪大老爷才知道消息就下了决心,迫不及待就进内院和大太太商量了。
    可梁妈妈又怎么不知道大太太的性子?眼前这位主儿,就算封锦从来都低声下气,以妾室亲戚自居,都未必能讨到她的好,更别说这个新晋红人,当年还当着李家、诸家的面,肆意地羞辱了大太太一番,大太太会点头让这门亲事结成,天都要裂了!
    再说,大太太的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二房再怎么不是寻常妾室,那身份也是个妾,当年李家翠姨娘的外甥想求三娘子为妻,大太太都大皱其眉,说“与妾室亲戚结姻,在京中徒然惹人笑话,老爷就是不为我想,也要为九哥将来想一想”。封锦不但是妾室亲戚,眼前的富贵更是来路不正,拉拢他、利用他是一回事,与封家结亲是另一回事,不想在士林中沦为笑柄,这门亲事是决不能结成的!
    更何况七娘子本人也未必嫁进封家,和这么个不尴不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