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妃有奴皇帝 >

第212部分

妃有奴皇帝-第212部分

小说: 妃有奴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吊桥高收,护城河河面宽广,水流湍急地循环往复,人根本过不去,无法皇宫城墙根儿。人们只能在距离皇宫南宫门还有一段不近的距离的护城河边,停下脚步,向宫墙上张望。只见南宫门紧闭,宫墙城楼上时刻有人影晃动,非常时期,以防不测,也就是为预防萧衍大军偷袭,皇宫把守得相当严,自然在情理当中。
  宫墙城楼上守宫门的人,也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宫墙根儿啊,就是还有段距离,只在护城河边上,月光下,也已经被发现。他们大声向下面喊话,尽管可以不在意,人们不可能淌过护城河,即便过得来,城防也是一大关,更何况这些来者也不象将士,大多数是老弱妇孺,最好还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吧,省得再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意外状况,在这个比较寂静的夜晚,喊话听起来还是很清楚的,“你们什么人?不要再往前走,否则的话,我们去到护城河边上,用弓箭把你们全部射杀死。”在宫墙城楼上,反正是绝对够不着护城河以外的人,下去,开宫门,到护城河边,箭才能射得到对面的来人。有护城河阻挡,人们无法跨越宽阔的急流,也无法再往前走呀。
 

第438章:法理与人情。
更新时间2014…12…18 14:30:43  字数:2247

 “且慢动手,不要动手。”这些朝中大臣的家眷,底气比较足的,呢喃半天,跟皇宫城楼上的人对话,“我们是现在身居禁宫大内、众多朝臣中间,一些大人的家眷,我们此次前来,不为别的事情,只是老爷(我们爹)一天不回家,就算是还没有下朝吧,衍王的军队又围困皇宫,我们很是担心,这才集中到一起,敢过来看看,还恐怕宫中食粮短缺,再饿到他们,我们只想请我们老爷(爹)回家去吃个晚饭,也好不与宫中的大人们争口饭吃,绝无恶意。”
  哪里是绝无恶意,只吃过晚饭那么简单,吃过饭,还放回皇宫来吗?这个,这些人可不好做主,朝臣自己有主张吧,只有他们说的话才能算数,还有,萧衍还会不会这样容易放他们进进出出,都是未知数,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让人们预见不到未来。但是,他们很希望,如果能够叫出自家的“主心骨”,只要还有一线机会能办得到,就让他们好好在家里藏着,不再上朝,淌这混水,哪儿也不去。
  “还有劳列位大人赏这个光,禀告给我们家老爷(我爹)一声,能让他们跟我们回家去一趟,吃晚饭,不忘大人们成全我们的恩德。”这种恩德,怎么会不忘,大家互不认识,事过之后,谁还能记得谁。不过,这种时候,就得这样乞求人家。
  宫墙城楼上的人当然不上这个当,他们个个见多识广,心机多端,更何况是在这种非常时期,“衍王已经把皇宫包围,你们这些人又是怎样被放进来的?是许给他什么好处,还是经过他吩咐,或者批准,来瓦解我们的军心?”除这两种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吗?。
  无论是贿赂过萧衍,“许给他什么好处”;还是他吩咐或者批准,来瓦解皇宫内的军心,人们都承担不起这样重大的责任。既要把自己摘干净,表明心向皇上和朝廷的忠,不可以偏袒萧衍这个“叛逆”说话,还不能得罪他呀,要知道距离他的驻营更近,他的将士更容易得知所有消息,相信他们肯定派专人注意着这边的动静呢,“大人此言差矣,我等绝对承受不起,我家老爷一天没有回家,衍王的大军又如你们所说包围皇宫,我们还听说战阵中死伤不计其数,刀敛无眼,我们这些为人父母、为人妻、为人子女的,怎不忧心如焚,坐立不安,生怕自家人出现个好歹,就要过来看一看,希望能一起回家吃个晚饭,有什么过分的?。衍王本也不同意我们进到两军交战的战场中来,是我们好说歹说生好不容易硬生生求下来的,怎么就跟他有什么来往与勾结呢,就算要来往与勾结,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妇孺呀。”
  就算这些家眷的话句句在理,事实也的确如此,也不能容许他们战场探亲哪,有他们参与的话,还不越来越乱,“告诉你们,赶紧的,乖乖的,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就不要求你们家属参与些什么跟叛军、跟衍王的对敌斗争,少给我们惹事就好。”这些人聪明不到能够让人放心大胆托负他们么事的程度。
  不过,他们要是能帮得上忙,最好还是帮帮忙,大事干不成,小事儿总可以吧,比如传个信儿,递个话,给地方上什么的,当然也不过于指望,他们的速度,肯定比被派出去的传令官要慢得多,还几乎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是,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多一分保障吧,“你们真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让衍王的叛军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不能说服衍王主动解散军队,他自己负荆请罪,才有一线生机的话,你们也好与家人团聚,那就以最快速度传令给地方上,就说是皇上的旨意,让他们马不停蹄,立即赶到京城来勤王,捉拿衍王。皇上已经派出过几拨人,下过好几道令,再紧着传催几次,估计他们能来得更快些。”
  “至于你们,劝你们从哪儿来,赶紧回哪儿去。”和萧衍虽然敌对,不是一伙的,两边的人的说辞基本上却是一样的,本来嘛,这里已经变为战场,可不是聊家常的地方,就是搁在平时也不是,皇宫门前,岂容任何人不严肃,“在击退衍王的军队之前,大臣们应该是不可能走出皇宫,回家去的。皇宫方面的供给,大家尽管放心,你们的家人在这儿住得好,吃得也好。”不好也得说好,向护城河对岸这些人诉苦有用吗,只能更扰乱他们的心,也就扰乱皇宫的军心。
  宫人不容这些朝臣的家眷说话,把他们自己的意思,也估摸萧宝卷的意思,一口气传达到完。晚饭,肯定是不能回去吃的,大家都明白过事理来,那么,能不能奢望见个面呢,“还请大人行行好,让我们看我们家大人一眼,也可以放心,只要他的人还好好活着,我们就回去,也就可以安心在家过日子,等待胜利的好消息。”
  这个要见面,那个也要见面,整个晚上什么都别干,只接待家属吧,这就是扰乱军心,与战事没有任何好处,根本不可能答应他们的要求,“你们还是马上回家去吧,回去好好持家,也是对呆在宫中的大人们最大的慰藉。这儿是战场,就是平时,皇宫重地,也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
  “还请大人行个方便,让我们见见我们家老爷吧。”人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来到护城河边,才不会轻易放弃。“让我看我爹一眼就好,我娘因为我爹没回家,听人说战事又十分紧张,死不少人,吓得倒在床上,一病不起,我见到爹平安无事,跟我娘学学舌,好好劝劝她,我娘才会放些心。”“我们知道,文臣不会出战,可我们家老爷是武将,战乱时,战场杀敌是武将的天职,战死杀场,是武将的光荣,可是,我们只希望看见我家老爷现在还活着,即便已经战死,也允许我们尽快收收尸,让已死的死者,与我们这些生者,都能得到安慰;让继续打仗的,也更安心于在战场上拼命,不用还照顾死去的人,和想到自己死以后和他们一个结果,无法及早入土为安,心寒或者心有不甘。”理由,人们来之前,就想好,足够充分。
 

第439章:难于上青天。
更新时间2014…12…19 17:18:37  字数:2274

 “我儿子是大内侍卫,都传言他在争斗中为国捐躯,还望各位大人行个方便,归还我这个老太婆我儿子的尸体,让我们老母孤儿遗孀一家子好好将他埋葬,我们这上有老、下有小,不希望得到皇上抚恤,只要求安葬自己家人就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在小孙子的搀扶下,也挤在人群中,向皇宫城楼上面声嘶力竭地喊,让别人听起来格外凄切,可以令许多人动容。
  就是勉强住在皇宫,与萧衍的这场战争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的朝中大臣,很多也得到消息,他们哪里还睡得着,幸好多是两个一伙,三个一群,住一个房间,品阶高的官员有自己住一间屋的,也可以凑到别人的住处,坐一块商量。
  “人家说,我们的老父老母、老婆孩子来到护城河外岸,请求见我们一面,我们搭伙过去瞅瞅吧?。”一个人可不敢去,家眷怎样通过的萧衍大营封锁,难免会引起萧宝卷与“保皇党”不利于当事人的猜测。“两军还在对垒呢,这种时候,他们来捣什么乱?。宫门紧闭,值夜的人物众多,我们不出现,才能确保安全。”这种时候,再说这个,未免为时过晚,安全是安全,只是已经于事无补。
  “我们绝对不可以露面,要狠下心来,在两军争战当中,即使只是在京城,在皇宫,在我们自己家附近,也得遵守军中规矩,不得与家眷有来往,以免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和不可动摇的一心一意作战的决心。这个时候,如果太儿女情长,放心不下家人,就会被皇上猜忌与怀疑,皇上即使现在腾不出手来处治,等将来有机会就得给我们和我们的家人引来不必要的**烦。”有人很理智,别说才一天不见,就是一个月,一两年,如果需要,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得去露个脸,给家人报一个平安,告诉他们老老实实回家去,好好守在家里,不用担心我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可以?。”有的人持不同意见,几个想要与家人通个话的,凑到一块儿,结伴往南宫门的方向走。
  “现在是皇上与衍王的叛军对战阶段,你们所处的位置,也就是两军阵前,在战场上,岂容将士哪怕是最高统帅有家眷随行,还唠家常话,你们把这儿当什么地方?是可以搞大联欢,庆祝一家人劫中团聚的地方吗?。真是岂有此理。”无论如何,是不允许在战场上话生离死别的亲情的,那样做,实在没有任何好处。皇宫城楼上,守夜的大内密探义正词严,“打仗,又不是过家家,当然很残酷,互相有伤亡,在所难免,为国捐躯,是为人臣子的光荣,大齐也不可能置他们于不顾,会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后事,与其家眷的抚恤工作,这个,不用你们操心,只不过,现在战事紧张,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而已,你们都回家慢慢等吧。必竟,是衍王挑起的这次战争,他率领大军直接攻打到皇宫门前来,要怪,要恨,要埋怨,就冲他去。相信我们很快可以平叛,那时候你们也就可以得到家人的消息,自不必太担心,也不是担个心,就能解决的事。”
  “大人,求求你,我们只是看一眼我们老爷(我们的爹),得知他现在的情况就走,绝对没有别的意图,更不可能分散他们一心为皇上为大齐战斗到最后的想法,还会劝他们好好安心打仗,不用担心家里,家里我们自会安排好一切的。”大家好不容易才来到这儿,怎么愿意就此罢休,空手而归,什么都见不到呢。
  “大人,有几位朝臣,不老实睡觉,向我们南宫门这边而来,估计是听闻什么风声,过来看看有自家人到场没有。”有人向值夜勤的南宫门的头头报告。这还了得,这不就乱了套,象什么两军对垒打仗的样子,两边一碰头,岂不成为探亲广场,再被争取走几个,更麻烦。当头的着急,话里话外和态度更粗暴,更不可理与,“大齐的规矩,作为重臣的家眷,你们难道不懂吗?历朝历代,也皆不过如此,绝不允许任何家眷扰乱军心,贻误战事。好话歹话说尽,你们还是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就别怪我等不客气。来人哪,打开宫门,弓箭手,出去,到护城河边,告知他们,再不退走,不退回家去,一律按衍王的叛军处治,射死射伤,概不负责,并且还要追究他们逆谋造反的责任。”软的实在不行,只有使用最强硬的手段。
  奔过来会家眷的朝臣,还在半路上,远远的就听到城楼上有宫中人物这样吩咐,他们慌了神,有的往前紧跑,希望可以规劝那些家眷们,不管是谁家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保住性命要紧,听话,别乱来,赶紧回家去,只等待战事最后结束的消息。有人拉住往前赶的人,拽他躲藏到一边去,“找死呀?。命令下得如此诀绝,再有违抗者,必定好不了,也包括我们。家眷不会傻到宁可被射死,也不回家去的。如果真的有,到时候,我们再出面解围也不迟。现在,老老实实呆在这儿别动,别跟守宫门的人们对着干,否则,皇上的猜忌还害不死我们,我们很可能就先死在他们的乱箭之下。”
  的确,当齐刷刷的弓箭手,跨出宫门,列立几排,威风凛凛就站在护城河皇宫这边的边上,剑拔弩张,面对河对面朝臣的家眷,家眷怕了,慌了,不禁开始向后退步。萧衍营防中也跑出来说客,军队上虽然不允许携带家眷,可是也不好射杀手无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