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鏖仙 >

第223部分

鏖仙-第223部分

小说: 鏖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追随他的鬼人,却依然在暗地里谋划策反,要把姡昱的儿子蒙铎,作为正统鬼王推上王位。姡昱死后,一帮忠臣带着蒙铎逃离鬼族,遁入山林成了游魂野鬼。为防被仙人收伏,他们又躲去云南,在怒江边的深山老林里开辟出新鬼界。屠头魔为求活命,暗中打听到他们的下落,悄悄带上鬼符印信,去云南寻找蒙铎,打算交还大印并归顺于他。谁知他大意之下泄露行踪,被南风长老一路跟了过去,意图借他将姡昱旧部,一网打尽。”(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金蚕蛊境之往事
  段箫完整地向灵宣洛讲述,神族覆灭前的鬼族旧事。
  “屠头魔不知自己已被跟踪,懵懵懂懂就来了云南。他一到,蒙铎便带人离开藏身的山洞,兴冲冲以大礼相迎。可就在他掏出印信,与蒙铎一递一接的过程中,南风长老出现并动偷袭,用风雷破毒针攻击他们。蒙铎因躲闪不及被射成刺猬,当场毙命。鬼人虽知中计,却误以为这是屠头魔设下的圈套,所以先去对付他,以致他两面受敌,难以抵挡。”
  “照此听来,那位屠头魔还真够不幸,不单沦落成鬼,做了鬼后,还得再冤死一次,真是可悲可叹……”灵宣洛听得很为屠头魔不平。
  段箫也叹息一声,继续道:“妖兵与鬼族残余战到一处,据说那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怒江江畔喊杀震天,鬼人死伤无数。场面之大,惊动了用蛊术隐遁于蛊境的募须神族。他们虽隶属神界,但预先于帝神宫倒塌前收到消息,整个部族就在族长达瓦央吉的带领下,利用蛊术自封入蛊境,成功逃过了灭世之灾。封境后,达瓦订立铁规,若无他允许,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在蛊境出入,否则就是死罪。”
  灵宣洛一惊,问道:“募须神族?达瓦族长?你说的可是云之裳叔叔在鬼林宫遇到的那缕树魂?”
  段箫点头道:“正是他。那位老族长宅心仁厚,虽然是神,却从不以高贵的血统自居,素来主张六界平等,无论是哪界中人,都必须得到他族的尊重。他眼看正统鬼族在妖兵强大的攻势下,就要全军覆没,实在于心不忍,便率领募须武士冲出蛊境,从后方突袭妖兵,趁他们措手不及时,将幸存的几名鬼人连同鬼族印信一并救入蛊境,并重新封死入口。入口一封则蛊境消失,妖人们再觅不到他们的踪迹。”
  那场战斗,灵宣洛虽未亲临,单只一听,就已能体会那骇地震天的场面。他依然记挂屠头魔,问道:“那屠头魔,最终是死在哪方刀下?”
  段箫道:“此人心存仁义,眼见自己是活不了了,便在将被南风擒获的一刻,把包印信的包袱抛给尚在战斗的鬼人,鬼人这才明白,其实是错怪了他,但后悔已晚。屠头魔被南风抓回去后,折磨得死去活来。后来妖道心血来潮,收了刚刚自尽的江南浣姝,也就是云清的鬼魂做徒弟。他见那女子野心勃勃,又心狠手辣,正好与他心目中的鬼王人选相符,便指使她杀死屠头魔,登上了鬼王宝座。可没有印信,云清眉间始终出不了鬼符,也就算不上真鬼王,只是拥有一个称呼而已。”
  好一段鬼族往事,听得灵宣洛入神,几乎忘了自己正坐在象背上,更忘了对山路的恐惧。
  “鬼王云清是个假货,若我们找出募须神族,让真鬼王归位,她是不是就再也不能为恶六界?”他若有所思地问。
  段箫道:“只要能把鬼族印信交到真鬼王手里,就会对云清致以迎头痛击。至于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她灭世,就得看那位真鬼王的本事了。”
  “多谢段叔叔相告,我已明白姑姑派我前来云南的苦心。宣洛对天誓,不完成这个任务,绝不返回中原!”他向段箫表露决心,感叹这云南之行,自己是来对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金蚕蛊境之蛊术
  灵宣洛听完正统鬼族覆灭的经过,下定决心要找到消失的募须神族,助们将鬼王印信,交到真鬼王手中。
  段箫见自己用一个故事,便妥妥安抚了他,让他不会再因赌气跑回中原,颇感欣慰,道:“我知你决心坚定,此番来得,就必不会空手而回。可话虽如此,事情却远没你想的简单。先,鬼王姡昱的儿子蒙铎已经死了,这正统继承人到底是谁,我们还不得而知。其次,募须神是哀牢人所敬奉的神,募须神族为躲灭世之灾,已借他之名用蛊术封死蛊境大门,这就意味哪怕是仙,也难以凭一双眼找出他们的所在。”
  “这……”灵宣洛一听急了,问道:“云南是段叔叔的故乡,想必你会有解决办法吧?”
  段箫深邃地笑道:“办法当然有,就是用哀牢族擅长的对蛊术,唤出蛊境,叩响募须神族的大门。”
  灵宣洛顿时转忧为喜,赞道:“我就知段叔叔定有良策!姑姑说了,澜沧娘娘和你都会使用对蛊术,娘娘因回不到人间,帮不上忙,我们大家就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叔叔你的身上了。”他边说边回忆虚境会议时的情形。
  此事重要,段箫能出一分力,当然感到高兴,但见灵宣洛对神秘的蛊术毫无了解,便解释道:“蛊术自诞生以来,就被视为利用蛊虫害人的邪术。在中原地区,无论哪一界里,蛊术都是遭官方明令禁止的,普通百姓甚至会谈蛊色变。募须神族人虽拥有神族血统,却因天生擅长落蛊,被视为神族邪脉,并为正脉华夏帝所不容,给赶到云南边陲,藏进了苍山老林。当年达光王朝兴盛时期,我父王与达瓦族长相交甚好,二人只要见面,父王就想从族长那里套学蛊术,族长却知他邪心重,从来不愿教授。”
  蛊术为邪术,是用来害人的,达瓦央吉却深谙此道,且与臭名昭著的达光段王交好,那么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老族长,到底是不是好人?灵宣洛脸上流露出疑惑。
  段箫看出他所想,不等他问,就主动解答:“募须神族的蛊术经世代相传,几乎人人都会,却因受达瓦族长严控,才未生流于世间,残害无辜之人的事件。我们绝不可将老族长高尚的品格,与蛊术的危害相提并论。打一个比方,一把宝剑,交到宣洛你的手上,就会充满正气,成为斩妖除魔的利器。但若落入南风长老手里,就会沦为滥杀无辜的邪剑。所以这蛊用得好还是坏,得看用者何人,且是作何用途。”
  段箫这例子举得极为形象,灵宣洛兴奋地嚷嚷:“叔叔言之有理,宣洛明白了!”
  段箫又道:“其实蛊术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蛊虫有多毒,而在于一旦中蛊,根本寻不出解药,病人只能等死。为防心怀叵测的恶徒得到蛊方后恣意害人,达瓦族长便自创对蛊术,以随时解救中蛊之人。五百年前,几乎所有哀牢人都懂得如何使用对蛊术,可是募须神族消失后,蛊术也渐被淡忘,人们不再需要防备蛊虫,所以几代人下来,这对蛊术,就慢慢失传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金蚕蛊境之邀请
  谈及募须神族在蛊术方面的造诣,段箫特别提到了其族长,达瓦央吉的品,以及他为救中蛊者性命,自创出的对蛊术。
  灵宣洛听说对蛊术因神族的消失而久已失传,忍不住吐吐舌头,庆幸道:“亏得有段叔叔修得可长生不老的留仙真身,否则万一找不到这门技艺的传人,我们真是要一筹莫展了!”
  段箫没他乐观,玉石般的脸上现出无奈,道:“我对对蛊术略通一二,这是不假。但解蛊需有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找准蛊境所在的方位,以防因在错误的地方施法,导致可怕的后果。”
  “哦?使用对蛊术还有这说法?万一施术地点有误,会导致何后果?”灵宣洛奇怪地问。
  段箫道:“这后果便是,非但找不出蛊境大门,反而还会唤醒曾经灭绝的蛊虫,让我们、甚至现在的哀牢人部族统统陷入危险。募须神族的蛊术到底有多厉害,你尚无概念,万一被蛊虫钻进身体,又无对蛊术相救,可是必死无疑。”
  “这……用错对蛊术,会这样严重?”灵宣洛吓得一哆嗦,差点滑下象背。
  段箫骑的象走在前面,没留意到他的反应,只顾自己往下说:“这是其一和其二,其三是……”
  “什么?还有其三?”其一其二,已听得人头皮麻,谁知竟还没完,灵宣洛大为担心,忍不住嚷了起来。
  段箫这才意识一直只顾自己讲,没注意他的反应,便拉拉大象的耳朵,命它停下来,然后扭转身,意味深长地说道:“云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玄妙无处不在。哪怕你穷极一生在这里钻研,最多怕也只能掀开她面纱的一角。这片土地看上去山明水秀,里面却龙盘虎踞,无论你走烂多少双鞋,也不可能将千山万水踏遍。它远离中原,单为人界就孕育出了数个特色各异的民族,更不要说其他五界里,还包含有多少种怪异的生灵。神族覆灭,唯有远在云南的募须神族逃过此劫,就是对我这话最好的佐证。所以将来你若有闲暇,欢迎来这里长住一段时间,好好欣赏这里的青山绿水,相信那时的所见所闻,必不会令你失望。”
  淡若浮云的几句话,像是介绍云南,又像是出邀请,令灵宣洛一颗砰砰乱跳的心,瞬间平静。
  寻找蛊境的旅程刚刚开始,他所想象的前路,充满暗礁险滩,不过听完段箫之言,却能放下忧虑,尝试将这里想象成是一片有别于中原美景的天堂。
  他再次好奇地环顾四周,竟借着当下的心情,体会出了这里相比他去过的其他地方,不同韵味的美。
  段箫见他不再紧张,便话归正题,“我这其三,与蛊术、与募须神族皆无关系,不过是指是鬼王云清。帝冠争夺战帷幕落下,她与她那恶棍师傅大败而归,想必正心怀切齿仇恨,随时准备反击报复。接下来,就将有雪狼泣月之夜生,仙族云霄大门前,将迎来一片混战。我们既知募须神族与正统鬼族的渊源,她和南风长老也必有获知途径,所以我们得有心理准备,随时随地都可能在这里遭遇他们,展开一场恶战。”
  灵宣洛这下弄懂了他那其三所指为何,答道:“段叔叔的意思,是说云清和南风要来一招丢帅保车,既未做上神帝,便也跑来云南,和我们争抢鬼王印信!”(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金蚕蛊境之竹楼
  段箫提到的其三,不象蛊毒那样让灵宣洛心生畏惧,却提醒他,很快又与那对邪师恶徒狭路相逢,顿觉不胜其烦。
  二人骑在象背上,沿途欣赏着旖丽风光,交谈了一路,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树木葱茏的山坡前。
  再往前走点,灵宣洛在半山腰处,就见到一片散乱的、废弃已久的村庄。村庄里二层高的竹楼比比皆是,却大都东倒西歪,因久无人居住,基本没了窗扇。有的连竹梁都塌去一半,也不见任何修缮的痕迹。
  不过这些灰蒙蒙的竹楼,虽历经风吹雨打,却令灵宣洛由衷地感到亲切,只因它们用竹搭建,而竹子,勾起了他对稽洛山深深的思念。
  当然,眼前这些竹楼与稽洛山的建筑风格相比,可谓大相径庭。它们所呈现的,完全是一派独特的异域风情。
  段箫介绍道:“这种小楼,被当地人称为干阑式,只因整座主楼都由竹子搭的栏杆围绕。哀牢族人贯常于几代混居,一家老小在一栋楼里和睦相处,不会分家。因为山里雨水多,屋顶就建成‘人’字形状,以防大雨时积水。竹楼底层悬空,支撑以长长的高脚,只养鸡鸭、放杂物。我告诉过你,这里毒虫极多,不仅如此,夜间湿瘴之气还会加重,所以住人的房间必须远离地面,人才能安全地呆在里面。”
  灵宣洛一直在留意看他,察觉他看这村庄时,眼神有异,于是推断他们由大象带来此处,并非偶然,便问道:“段叔叔,这儿你以前来过?”
  段箫似有为难,不过还是轻叹着答道:“不错,我幼年时确曾来过几次。那时村子里人丁兴旺,可不是今天这光景。我一个几岁的小孩,日日呆在空荡荡的达光王宫,无人陪伴,实在是孤独无趣,便乔装成普通孩童,到这里来看别人家的孩子玩耍。有时他们会邀我加入,我便掉头跑掉。”他回忆起童年,无比神伤。
  灵宣洛道是自己的问题惹得他伤心,歉疚又生,本还想问问,为何此处就这样荒废了,却再开不了口。
  段箫善解人意,不用他问,就主动说道:“这处村庄本来繁荣,不料几年后,生了一场疫症。不少村民染病死去,其他人不敢再住在这里,就都拖家带口搬走了。这些事生在几百年前,如今疫症早消,我们不如就选一栋竹楼,在里面歇过今晚吧。”
  能在竹楼里过夜,灵宣洛自然赞成,随段箫一起走下象背。这下来时,他可不敢再流露真情,只是老实地跳到地上,傻站在一边。
  段箫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