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相公是厂花 >

第59部分

我的相公是厂花-第59部分

小说: 我的相公是厂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念起虞青娘嫁给他的这些年,端娴无争; 教他差点忘了她最早的时候,是和他一般的执拗性子。
  。。。
  苏家的事; 最终逐渐地归于平静,虽说苏明德始终没肯签了那封和离书,但虞青娘是再没回过苏宅。
  苏宓原是想让虞氏来督主府住一阵,但虞青娘还是找理由推拒了; 最后用她的积蓄,在城北买了一栋单进小院,纵是苏家来人来寻; 她只管闭门不见。
  院子里; 苏宓只在肩头披着一件单薄的软坎,也不觉得冷,她最近忙于去虞青娘那,不知不觉; 竟是已快初春。
  春梅急匆匆地走进,“小姐; 大小姐又来了; 您还是不见么。”
  “不见了。”苏宓摆了摆手; 苏娴寻过她好几次,无非便是一道去劝虞氏。
  出府衙门口时,苏宓曾想过要劝,可她还未开口,就看到了虞青娘的眼神,所以她明白这是娘在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所以她劝不出口。她明白虽然她也难受,但比起虞青娘承受的,定然是要少的多。
  “小姐,那,小少爷。。。到底是不是。。”春梅忍不住开口问道。
  苏宓摇头,谁说的清呢,事情过去太久,想再寻些线索已是不能,唯一知道的只有赵姨娘她们,可事关性命,她们又如何会承认,是以到底她们是假借着此事还是真有此事,苏宓也想不透。
  “哎,奴婢看还是算了,小姐,您也别想了,这几日为了夫人的事,您都忙成什么样了,倒是比姑爷还不着家了。”
  “嗯。”
  这些日子,苏宓常去虞氏那陪她,一陪就是连着几日,秦衍亦从不过问。她也不是故意想如此,可让虞青娘一个人呆在新宅,她总是不安心,幸好现在有兰姨去了,她才得空回来府里。
  “春梅,你把冯宝喊过来,我有事找他。”
  ***
  冯宝走进东厂的时候,心情轻松,脸上都是笑呵呵。因为替夫人传信这种差事,督主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生气的。
  “督主。”
  秦衍坐在案桌后头都未抬,“何事。”
  “夫人问您今晚可会回府用膳。”
  秦衍停笔,掀眸看向冯宝道:“她今日回来了?”
  之前苏宓在虞青娘那连住了几日,秦衍也就一直没回府,是以若是苏宓不派冯宝来说一句,他便还以为她依旧在城北虞氏那。
  冯宝忙答道,“回了,夫人回了。”
  “嗯,去跟周正说,今晚不用过来了。”
  冯宝了然,这便是要是要回府了,他笑道:“是,督主,奴婢这就去。”
  秦衍回到府里时,苏宓端端正正地坐在前院的厅堂里头等他,桌上摆着几道吃食,比平日要少一些。
  她看起来清瘦了许多,从过年前之后,好像就一直没养回来,与秦衍站在一起,显得愈加的娇小。
  “督主,你回来了。”许久没这么喊,苏宓喊出口觉得有些生涩。
  “嗯。”秦衍顺势拉过她一并坐下。
  两人有一阵沉默,秦衍不是多话的人,苏宓这几日心里都是苏家的事,一时也寻不到什么话题。
  其实往深处想,她与秦衍一直都是没什么交集,走到如今,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奇异,娘以前和爹还是一道从最小的作坊做起,挨过那么多苦,如今还是被伤透了心。
  那她和秦衍。。。。督主甚至从没说过喜欢她的。
  苏宓蓦然觉得自己有些矫情,不想叫秦衍看出来,于是她状似颇为自然地替秦衍夹了一筷,“督主,你尝一尝这个云腿馅儿脯,还有这个合意饼。。。。”
  除了桌上比平日少了一半不止的膳盘,连菜色都看起来也有些怪怪的。
  秦衍用食讲究,不然也不会哪怕去一趟江陵城,都要新雇一个京厨。是以于他来说,眼前显而易见不是出自督主府惯用的厨夫。
  再加上苏宓这番期待的神情,秦衍不由得好笑道:“这些都是是你做的?”
  苏宓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看模样她也觉得是明显了一些,不过,“督主,我尝过了,不难吃的。”
  相反,她还觉得很好吃呢,不过苏宓没好意思这么说。
  秦衍笑着拿起筷箸试了一口,等到将之都咽了进去,饮了口清茶,才道:“嗯,很好。”
  苏宓从头至尾看着秦衍的神色,从一开始期待,到后来心里头泛起满满的失落。
  秦衍不是会藏自己情绪的人,因为他以往对外人从不需要隐藏自己的喜怒,也因此才盛传他的喜怒无常。
  是以,尽管秦衍这次难得的已经是尽量掩饰,苏宓还是瞧见了他第一口时几不可见的皱眉。
  她本应该要高兴的,督主是在哄她开心,但转念一想,大概受了苏家的情绪影响,她越加觉得自己没用,到现在为止,她好像也没什么事,是能让督主满意的,
  这样的自己,怎么会值得督主喜欢。
  “督主,你不要吃了,膳房有备好的膳食,我让冯宝端上来。”苏宓低头轻轻的说道,“我做的不如他们做的好吃,我知道督主不喜欢的。”
  “不是,你做的比他们好,” 秦衍放下筷子,牵过她的手,“但我也的确不喜欢。”
  前面那句大概只是督主安慰她罢了,苏宓的头沉的愈低,“嗯。”
  秦衍的指腹摩挲过她粉色花蕊一般的指尖上,视线落在那纤白的手指上,被热油溅到的明显的几处红块,薄唇抿成一条直线。
  “还疼不疼。”
  ***
  兰姨与虞氏相识多年,二人自然是情深,于是在知道了此事之后,兰姨便与苏明德辞了行。
  她与一般的下人不同,没有签死契,而且苏明德也存了希望她能说服虞青娘的心思,一待招到了新的厨娘,他就放了她离去。
  兰姨代替苏宓陪着虞青娘,没有劝她回苏宅,更多的是想宽她的心,省的她再想些无谓的事。
  今日,两人逛着逛着便到了永安街上,兰姨一边说些家乡的趣事,好不容易看到虞青娘的脸上带起了抹笑意。
  突然,那笑意僵在唇畔,虞青娘霎时松开挽着兰姨的手,飞奔进涌动的人潮里,像是突然发了疯一般的追出去。
  兰姨来不及细思,立马跟上,连连走了两条街,在与永安街相衔的安庆街尾,才追上了虞青娘。
  她双手撑着腿,弯腰喘气道:“青娘,你这是突然怎么了,看到谁了?”
  虞青娘有些犹豫道:“兰姨,我好像看到宬儿了,也不是,就是与宓儿长得有些相似,也不是非常像,就是感觉。。。”
  兰姨心疼地拉过她的手,听着她的语无伦次,“青娘,我这几日跟你说的好几次了,这件事,就是赵姨娘耍出的把戏,你别再想了,宬儿他,没这个福气。”
  虞青娘尤不死心,“兰姨,你还记得当年,那小婴孩,与宓儿一点都不像的,或许,当初她良心发现。。。”
  “青娘,”兰姨不想看她继续如此,狠心道:“纵是当初赵婉真做了那种下作事,以她的心性,也绝不会留着活口,有些事过去了,你再瞎想,只能自己憋出病来!你别忘了,你还有宓儿和娴儿,你若是有事了,她们怎么办。”
  虞青娘闻言低头闭上眼,无声的抹了抹眼角的水汽,
  “兰姨,我们回去吧。”
  ***
  简玉珏今日走出夕水巷子的时候,心口总觉得有些不安,那抹熟悉的钝痛沉寂了大半年又开始折磨他,教他只得偏进小路,休息了好一会儿才好。
  上官琰是好不容易才赶上他,不满道:“简玉珏,书斋出来,你走的那么快也不说一声,我现在又不要你做食客,你跑什么。”
  简玉珏扶着墙,看了上官琰一眼,“不知为何,我心口疼。”
  上官琰习惯地想与他抬杠,在瞥见他苍白的嘴唇时,笑意顿失,“疼得重么,我带你去看大夫。”
  “无碍,只休息一阵就好。”
  “好不容易卢冠霖他们都不寻你的事了,你可别栽在自己手里。”上官琰边说,便扶起简玉珏,“走吧,先回国子监。”
  “嗯。”


第八十二章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了半旬; 虞青娘在兰姨的陪伴下心情好了许多; 苏宓才暂时放下了担忧,不过因着兰姨向她提起那日街上的事,她便背着虞青娘; □□梅去青州刘稳婆的住处打探了一番。
  “小姐,奴婢收回的信说; 十几年前的事,那些邻户也记得不真切; 但应该是没带什么婴孩回来的。”
  “好,我知道了。”
  说起来,苏宓也是凭着感觉想再去查一查,毕竟当初若真是赵姨娘为了苏琦继承家业做了此事; 她与兰姨一样,不信赵姨娘会留着她弟弟一命。
  但到底是自己的至亲,苏宓始终想要探个究竟; 或者说哪怕多一个希望也好。
  她曾问过虞氏; 当年虞氏生了她之后没过几日,刘稳婆就离开了江陵城,举家回青州老家安置。
  所以苏宓觉得,若是弟弟没死; 刘稳婆想找人伢子,不敢在江陵城; 也定然会回到熟悉的老家; 至于途中的其他地方; 刘稳婆又怎会知道这类交易的黑市在哪。
  “小姐,你就别愁了,奴婢看这就是赵姨娘想借着夫人的弱点陷害她捏造出来的,若不然,她还有胆子这样说出她的歹行啊。”
  春梅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难道真的是她和虞青娘当局者迷了。
  “算了,春梅,先把账册拿过来吧。”
  “好的,小姐。”
  春梅捧着一叠放到了案桌上,这是从年前到现在积起来的账本,旧书铺子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其他各地的田产商铺,冯宝虽帮理了很多,但还是需要苏宓过目。
  苏宓对了一会儿,春梅站在旁侧似是想起来什么道:“小姐,对了,李掌柜说他过了初六,想请五日的假。”
  “五日?掌柜还说些其他什么了?”
  苏宓觉得有些奇怪,她知道李掌柜没什么亲人,突然请这好几日,不会是出了何事吧。
  春梅想了想,“掌柜好像说是要去庙里请个护身符,其他的倒是没说。”
  苏宓心道,既是无事就好,“嗯,你告诉李掌柜,就说我知道了。”
  二月初六的黄昏,李掌柜得了东家的准,打烊了书铺,带着准备好的随身包袱,往京郊的半山寺行去。
  这次李掌柜请的这五日的假,一来是为了替玉珏请个福符,二来会试统共分三场,每场要三日,第一场就在初九。简阿婆年纪大了,不好陪玉珏,他便决定揽下这件事,至少第一场要在外头给玉珏长长士气。
  半山寺在东南京郊的一座山的半山腰,它最有名的传闻,就是曾有个书生请了这的福符,后来中了进士。临近会试,家中有举子的,都存着和李掌柜一样的心思,因此哪怕山路不好走,这几个月的香火依旧很是旺盛。
  人潮拥挤,李掌柜好不容易请好了福符,又替简玉珏求了一支签,一看是上上签,他高兴地一路小跑到了庙祝那的香桌前,可往周围看了看却是无人。
  “师傅,庙祝不在,请问能不能给我解个签。”李掌柜将香油钱放进木箱,恭敬地对着正巧路过的一个年轻的和尚说道,李掌柜是觉得这寺里的人大概都是能懂签文的,是以才问了他。
  和尚年纪不大,但颇清瘦,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他拿过签文一看,“嗯,签是好签,就是曲折了些。”
  李掌柜听了心头一惊,生怕有什么不妥,“师傅,请问是哪里曲折了,可有什么大的影响?”
  和尚呵呵一笑,“这位施主,若是大的影响,怎么会还是上上签呢,再说,你不是求了一道福符了么,叫那位小少爷带上,自然能逢凶化吉。”
  和尚说完转身就走,李掌柜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其实这样听来,也是好签,不过还是不要告诉玉珏了,免得影响他的心绪。
  。。。
  黄昏才出发去的京郊,离开半山寺已是入夜。是以李掌柜在山脚住了一晚,第二日才喊了辆驴车直接往国子监赶去,过了午时,方到集贤门。
  集贤门为京府国子监的大门,黄色的琉璃瓦下是漆色廊柱,李掌柜隔了这几十年再看到,依旧心潮澎湃。
  不过他今日是来找玉珏的,李掌柜屏退杂思,手里攥着放着福符的绸袋,探着头等在甬道。
  闻知馆的门外,不知是谁经过,喊了一声,“简玉珏,集贤门门口有人来寻你。”
  简玉珏闻声,心中略有猜测,待一览而过书册的当页,才放下走出去,果然,是李掌柜笑呵呵地揣着手站在那处。
  “李叔。”
  “诶。”李掌柜不想浪费时辰,他径直把手中的绸袋塞进了简玉珏手里,“这是我去半山寺求到的,你会试时候可一定要带着啊。”
  简玉珏眉头微蹙,就要说话,李掌柜马上道,
  “玉珏,你还真别不信,反正就这么小,你就放襟袋里,放心,这种是可以带进去的。”
  简玉珏本来想说的,学问之道在于人己身,这些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