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宁家 >

第40部分

大宁家-第40部分

小说: 大宁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你刚绣好的盖头?瞧这针脚绵密,妹妹真是好手艺!”良九本想将原先的话头岔开,奈何翩翩兀自沉浸在悲伤之中,压根儿就没理会良九。
  良九不禁埋怨柳牧原,怎么将这么个烂摊子扔给自己。
  “翩翩,你也晓得君命难违。你哥哥此番也是无法呀!你也是个大夫,懂得有了伤患之时,不是该以伤患为先的道理吗?你哥哥常常教给你的道理,你难道忘了?”良九拣着利害关系,桩桩件件与翩翩陈列开来。
  柳翩翩自然懂得这些道理,但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嫂嫂,我都晓得。就是,就是……”翩翩倚着良九掉泪,良九轻拍着翩翩,“好了好了,马上就是做新娘子的人了,哭成这样可不好。兴许那个固王伤势并不严重,你哥哥不是很快就回来了?”
  二人说了半天,好不容易让翩翩止住了哭。外面却是有丫头来报,宁家十小姐来了。
  让柳牧原动身去西北,为固王瞧伤,一方面是圣上下旨。还有一方面,是宁谦在圣上面前使了些小手段,让圣上惦念这个儿子的伤势。
  赵安伦的伤势并不是很严重,不过是一支冷箭贯穿了肩头。搁在经验丰富的军医手中,已是寻常。奈何宁尚在出发前就得了宁谦的指示,要不遗余力的为赵安伦“吹嘘”此次功绩。于是,这个小小的贯穿伤,在宁尚的战报中便成了“身受重伤,带伤领兵”。
  自然,固王受伤的消息宁家人都是瞒着德十的,唯恐她听了去担心不已。
  良九让人将德十请了进来,劝着翩翩赶紧住了泪,别让德十瞧出什么来。
  “好容易今日有了空闲,我到姐姐这儿来讨个清净。”德十还没进门,声音就从帘外传来。良九让丫头上了茶,“你说说你,马上就要嫁人的姑娘,怎么还是高声叫喊,也不怕以后夫君嫌弃!”
  德十近几日被宫中的老嬷嬷们教授宫中礼仪,初见成效。今日得了空闲,却又恢复了往日的懒散。
  “怕什么,今日是在姐姐家,又没有外人看到。”德十毫不客气的端起茶杯,饮了两口算是解了渴。
  柳翩翩强打起精神,对德十道,“那日你不是说想要我绣个荷包吗?正好,今日你来了就拿走罢。”
  德十见柳翩翩眼圈红红的,“柳姐姐是怎么了?哭了吗?”
  良九忙拦着德十,柳翩翩笑道,“哪里,昨晚绣盖头,估摸着是熬夜了,困的。”
  德十不疑有他,“熬夜可不是好事,还是早点安歇,不然将身子熬垮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柳翩翩点点头,回去给德十拿荷包去了。
  良九与德十坐在一起,宁安端上来一盘葵花籽,二人边嗑边说话,“二哥在府中忙吗?”
  “二哥整日里不见人影,谁晓得在忙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祝好梦!

☆、第七十五章 面见

  宁尚与赵安伦还在军帐中商讨下一步的谋策,一名副将匆忙跑了进来,“主帅,突厥来人了!”
  赵安伦与宁尚对视一眼,宁尚忙问道,“来人是谁?带了多少人来?”
  那副将气喘吁吁道,“领头儿的看着样子像是地位挺高,手下松松散散的带了有一小队人。”
  赵安伦沉吟半晌,“想必,是谈判来了。”
  宁尚看着舆图上的丰城,“区区蛮子,也想染指丰城?”说罢,将副将唤至面前,“你来,我与你说……”
  副将附耳过去,宁尚如此这般的与副将交代清楚。言毕,“你可懂了?”
  那副将正是在行军途中,挑事儿不愿前行的二世祖之一,姓唐,名俊星。家中的祖父是个带着官身的三等军侯,此番就是想着让孙子也走自己的老路。
  唐俊星点点头,“放心吧,宁大人。俊星旁的不会,在京城的时候,搞搞小动作还是拿手的很。您和主帅就瞧好儿吧!”
  宁尚点点头,唐俊星领命而去。赵安伦望向宁尚,“宁大人?”
  “放心罢,王爷。不过是刁难刁难那群蛮子罢了,无伤大雅。”宁尚笑道。
  ——
  巫奇奉了突厥王之命,前来与中原人谈判。他在此战中作为先锋,清楚地见识到了那些中原人的主帅有多骁勇善战。因此,在突厥王刚一提起前去丰城谈判,他便自告奋勇的带人前来。
  他想见识见识这个主帅究竟值不值得他这个“突厥第一勇士”钦佩。
  还未进中原人的营地辕门,便见许多中原士兵依然列队等候。气象森严,隐有凛凛杀气,巫奇心中暗暗赞一声“都是好兵”。
  唐俊星出了营帐,往巫奇这边走来。
  “阁下可是突厥使者?”巫奇依着中原的礼节,向唐俊星略一抱拳,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丰城话,“俺乃巫奇,突厥王座下先锋官是也。还请这位大人请出你们主帅来,俺们好谈上一谈。”
  唐俊星朝着一小队士兵招招手,“还请阁下与阁下的人马解了兵器,再面见我们主帅。”
  在突厥人看来,兵器是伙伴,是生命,非死不可离身。听到唐俊星这样说,巫奇的不少手下都用突厥话大声叫喊了出来。唐俊星虽不懂突厥话,但看他们的表情也知道,定是反对之意。
  唐俊星也不着急,“既然你们是来谈判的,若是连这点诚意都没有,阁下还请带人回去,大不了过几日我们与你们再战上一战。”
  突厥经此一战,劳民伤财,损耗颇大。突厥王此番遣人前来谈判,就是打着先假意和谈。他们料定中原为了维护繁荣大国的面子,定会赏赐下不少财宝。趁此机会,突厥也好休养生息一番。待到兵强马壮,便又可再战。
  巫奇犹豫半晌,而后沉声命令自己的手下解下兵器。
  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情不愿的放下了手里的兵器。唐俊星的兵将们悉数将那些兵器收归到一个大筐中。
  “阁下请放心,待到你们回去,我们也会悉数奉还。”唐俊星笑道。
  巫奇不放心的看了一眼那些兵器,“那对俺们很重要,要好好对待它们。”
  唐俊星笑着点头,“尽管放心,保证完好无损的还给你们。”
  一行人进了赵安伦的军帐,见到赵安伦正与宁尚喝茶聊天。赵安伦打量着巫奇,见他身高九尺,浑身蛮肉,不禁感叹,“好个强壮的汉子!”
  巫奇对着赵安伦抱拳道,“谢大人夸奖。俺们从小就是吃肉喝奶长大的,旁的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
  宁尚挑眉,这个巫奇虽话糙了些,但能应答自如,想来与中原人也是接触良久了。
  “俺乃巫奇,突厥王座下先锋官是也。”巫奇首先自报家门。
  赵安伦一指侧首的位子,“远来是客,来人,备茶。”
  在突厥与中原未起纷争之前,中原贩往突厥最贵的便是茶叶,其余的还有瓷器、丝织、盐铁等。巫奇一听中原人拿茶叶接待他,不禁喜上眉梢。
  “原来中原人如此大方,真教俺们见识了!”
  赵安伦未回京之前,曾在突厥待过些日子,晓得他们将茶叶看做了金银般的物事儿。
  “来的匆忙,没有什么好茶,慢待巫将军了。”赵安伦微微一笑,气度雍容,像极了久在宫中养尊处优的王爷。
  巫奇端起茶盏,深深吸了口气,道,“茶叶在俺们看来,就是金贵的物件儿。能配享用茶叶的就只有突厥王庭和大王看得上的客人,今日也教俺享用享用,看看是不是真如传说中那样喝了能成仙!”
  宁尚不由哑然失笑,都是哪里传的谣言,哪里喝茶能“成仙”?若真是这样,他们这些人何苦还在这里苦哈哈的与突厥人打仗,早上天快活去了!
  赵安伦勾起唇角,一副忍俊不禁,但又维持面上风度的样子。
  “巫将军还真是幽默风趣。”
  巫奇一口气喝完了茶盏中的茶水,咂咂嘴,半晌道,“就是比水多了点苦涩的味道,说不上好喝。”
  赵安伦心想,倒真是个真性情的人。
  ——
  宁善的“群贤毕至”在初三这日开了铺子,九挂大长鞭炮整整热闹了一条街,许多男女老少闻声都去铺子门口凑热闹。
  金掌柜带着伙计们招徕客人,宁善站在铺子门口不时与熟人说笑,间或送上一些不值钱却十分精巧的小物件儿,引得了不少人的好奇。
  “十分感谢今日各位的捧场。为感谢大家,我们‘群贤毕至’从今日起,三日内凡来购买满一两银子的客人,本店会多送上宣纸一刀,算作馈赠;若是那位客人出手阔绰,本店还会酌情减价。”宁善接过金掌柜递来的“纸喇叭”,这是一种小贩叫卖时都会用到的工具,十分称手。
  众人一听,议论纷纷。
  “听起来,好像还蛮划算的。”
  “划算什么,一两银子呐!挺贵的了。”
  “一两银子算什么,你刚刚没进铺子里面去看看吗?看完了,你就觉得这一两银子花的值了!”
  “里面怎么了?”
  “自己看,莫说!”
  宁善得意一笑,铺子里的摆设可是他花了巧心思的。再加上宁俭的细致巧妙,怎么可能不吸引这些客人。
  客人们一走进铺子,映入眼帘的哪里是铺面,明明是某座青山上风景正好的草地。满眼的青翠,还间或有一两朵野花,粉嫩喜人。一座座高矮不同的树桩当作桌椅,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宫人随时取用。墙上满是心旷神怡的风景画作,或是高山,或是瀑布,或是乡间景致,引人入胜。房梁上,还有满满的树藤缠绕,仿佛置身其间就能听见春日里的鸟鸣一般。
  众人纷纷感叹,若是能在此坐一坐,或是读书聚会,是再雅趣不过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祝好梦!

☆、第七十六章 议论纷纷

  最近御史台出了件奇事。往常那些御史大夫们谈论的莫不是朝廷就是官员,但这几日听闻每人都在念叨一位商人。
  齐御史今日轮到御史台当值,闲暇时偶然听到了那些古板顽固的老大人们聚在一处吃茶,谈论的正是那位商人。
  “这‘群贤毕至’倒是有新意的紧,今日若是出宫早,我也去那里瞧上一瞧。”
  “早在他开业那日我便去看了。果然如传闻的那样,是个‘世外桃源’呐!真想一辈子就在那里喝茶看书,不再管家里那些俗事了!”
  齐御史斗着胆子上前,“各位大人说的可是城东的那个‘群贤毕至’?”
  其中一人转过头来,“不错,齐大人也知道那处?”
  “如今京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铺子的东家当真是巧心思,竟能将一家铺子布置的如此见之忘俗,实是本事!”齐御史闻言,更是好奇。
  那人见齐御史一脸茫然,“我说齐大人莫不是还不知道这么一桩大事?”
  齐御史摇摇头。自他的大女儿齐萱离世,二女儿齐芷嫁了房家却每日以泪洗面,他还哪里有心思管外面的事。
  “倒不如今日下了值,咱们便一同去看看。”那人招呼齐御史同去,满脸都是兴奋之色。
  齐御史原想推脱,但见各位大人都是兴致勃勃的样子,便也随他们去了。
  ——
  “群贤毕至”这几日满是客人,好不容易送走一拨,接着又来一拨。金掌柜成日里迎来送往的,忙的连个休息的空隙都没有。
  “要不,金掌柜的工钱再向上提一提?”宁善与老管家站在铺子外,望着里面满满的客人。
  老管家笑道,“一切全由六爷做主。”
  “对了,六爷。铺中的纸已经脱销多日,不少人家已经向咱们预定了许多,金师傅一人怕是忙不过来了,您看,要不要再找个学徒?”老管家很佩服宁家的那位二爷,不过是布置铺面这么一个奇思妙想,就将城中大半的客人招来。
  宁善点点头,“瞧这样子,自是要招的。先去问过金师傅,看看他是否乐意将那一手的绝活传下去。”
  “愿意,小的愿意。”金林听完宁善的话,忙不迭的点头。
  “在以前的东家那里,哪有这么多的活计。一整日都不见一位客人,如今跟着宁爷,不仅工钱高,还每日里满是客人,干起活来都觉得倍有精神!不过,也太忙了些,是该找些个帮手,帮帮忙了。”金林与宁善坐在后面的隔间里,让老管家上了茶。
  宁善哑然失笑,“好,就依金师傅所言。”
  这时,金掌柜匆忙跑进来。
  “宁爷,外面来了一群御史台的大人,说要见您。”宁善喝茶的手一顿,“见我,见我作甚?难不成我何处犯了错儿?”
  老管家忙递了罩衣,帮宁善穿上,“怕是这些大人们慕名而来,想要见一见这铺子的东家罢了。”
  宁善理理身上的衣服,“那便去看看。”
  ——
  宁善与老管家出了隔间,见一群身着官服的大人们正四处打量“群贤毕至”的布置。
  “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