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病娇表哥赖上我 >

第15部分

病娇表哥赖上我-第15部分

小说: 病娇表哥赖上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老太爷的书房里,他与姜老夫人一同坐在上首,他们面色如常,只有坐在下首的王氏拿着帕子抽抽嗒嗒的。
  “阿枝,我可怜的阿枝怎么这么命苦啊。”王氏一看到姜抚枝便紧紧搂着她,“傅家攀到了高枝儿,不要你了。”
  姜抚枝轻轻的拍着王氏的背,并没有多做安慰,母亲的性格便是这样,祖父祖母既然在这,便有替她作主的意思。
  果然,王氏哭了会,声音小了很多,姜老夫人叹了口气,“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别哭了。”
  d
  “可是……阿枝上次在山林彻夜未归……,这事不少人知道……”
  “姜家在扬州这么些年,还是有几分面子的。”姜老太爷闻言劝道,“这事左右不过姜傅两家还有知州知晓,你且不用担心。”
  “让你们来,只是想告诉你们,傅家二郎的亲事定下来了,约莫下月成婚,从前怎样变不要再管了,今后你们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要让人说些闲话。”
  “是。”姜抚枝心里很平静,她昨天便接受了这个事实,如今也不用自己亲口告诉母亲,心里松了一口气。
  “你且莫哭了。”姜老夫人看着王氏叹气,“阿枝的亲事我会帮着看的,定不会让你跌脸。”
  王氏得了姜老夫人的这句话,果然擦了眼泪,她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便有侍从急慌慌的跑了进来。
  “三老爷在外同人打架,把人打的半死,如今被抓进牢里了。”那侍从气都喘不匀,“求老太爷想想办法吧。”
  “他一大把年纪怎么好好的和人打架?”姜老太爷站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是酒馆,酒馆里有人毁三小姐名声,说她在外私会男子,彻夜不归,言辞粗鲁,三老爷一气之下,同那人打了起来,奴怎的也拉不开。”
  “这个混球。”姜老太爷低声咒骂,也不知在骂谁,突然问道,“这事只有酒馆的人在传吗?”
  那侍 从支支吾吾的,用力磕头,“之前只有酒馆再传,现下怕是难说了。”
  姜老太爷让侍从下去,看到王氏大叫一声晕了过去,姜抚枝却还像能撑得住事的样子。
  “好孩子,你先把你母亲扶回去,自己待在屋里不要出去,这事祖父会为你作主的。”
  姜抚枝也是表面强装镇定,但是看着祖父祖母都没把这当一回事,她便放心了很多,她唤来侍女把扶着母亲,一同回了院子里。
  ——
  这件于姜家名声有损的事在扬州传的太快了,不到一个时辰,连赵长生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他一想便知这事怕是有幕后黑手,“谁做的?”
  “扬州知州。”
  “他可真是活腻了。”赵长生气的摔了一桌案的东西,衣袖上沾满了墨汁,连衣服都顾不得换,便匆匆赶去了姜老太爷那。
  “你又来做什么?”姜老太爷正是着急上火的时候,看着赵长生也没个好气。
  “来向帝师提亲的。”赵长生从身上摸出了姜抚枝的那条帕子,又找到了半块龙凤呈祥的玉佩递去了姜老太爷的面前。
  “帝师上回说若是阿枝愿意嫁我,你便不插手我们的事了,可还算数?”赵长生看着姜老太爷,“这是阿枝给我的帕子,我的贴身玉佩在阿枝那。”
  姜老太爷接过帕子看了一眼,是姜抚枝的东西。
  “外面传的事我也听到了,现在还有把阿枝嫁给我更好的法子吗?”赵长生把玉佩放在姜老太爷的桌案上,“那日阿枝一直与我待在一起,这事一出,除非阿枝远嫁,不然您怎知她那夫婿没有芥蒂。”
  姜老太爷沉思了许久,叹了口气。
  赵长生趁热打铁,“长生还是那句话,愿娶阿枝为后。”
  “我还要问问阿枝。”姜老太爷叹了口气突然妥协,“总不能因着一张帕子,便将阿枝许给你了。”
  赵长生心又紧了一下,若是要问姜抚枝,那他这点把戏便要被拆穿了,他近日便要回京都了,除非姜家随他一起回去,不然他与便阿很难再见了。
  他眼珠子转了一下,带着三分怂恿七分真切劝道:“长生近日便要回京都了,帝师可愿同行?”
  姜老太爷摇了摇头,“我这辈子是不会回去的,你便死了这条心吧。”
  “帝师真的甘心吗?阿枝的事是扬州知州做的,您那三子姜子虞当年在京都是何等风流人物,现下却被人设计进了牢房,您不为他可惜吗?”
  “阿虞……是他当年自己支持了反王,怨不得旁人。”
  “若是帝师随我回京,您依旧是帝师,姜子虞也将官复原职。”赵长生见姜老太爷有些犹豫,给他留了思考的时间,“帝师好好想想,长生先回去了。”
  他走后,姜老太爷猛地喝了口茶,让人把姜抚枝叫了过来。
  “你那长生表哥养好了病要回京都了,刚才他来我这说你们已经交换了信物,要娶你做皇后。”姜老太爷顿了顿,“你可是真的愿意嫁他?”
  姜抚枝没有听清祖父后半句说了什么,在她听到信物时有些气恼,听到皇后两个字时,全身便有些僵硬了,她有些茫然的抬起头看着姜老太爷。
  “可是这块玉佩?”她颤颤巍巍的把玉佩拿出来给姜老太爷看了眼。
  “是。”姜老太爷扶额,“看来他说的是真的了,阿枝可想随他一同回京都?”
  姜抚枝连忙摇头,可是姜老太爷似乎不信她。
  “哪里有人真的不喜京都风流,阿枝只是惯会为别人考虑,委屈了自己罢。”姜老太爷摸了摸姜抚枝的头,露出一副我都懂的表情,“阿枝是个好孩子,先回去吧。”
  姜抚枝出了祖父的院子,觉得她应该找赵长生说清楚,她怎么可能当皇后呢,她性子软糯,又没有好的家世,除了一副好容貌,便再没有一点出挑的地方,是最不可能成为皇后的人了。
  她到赵长生那时,赵长生正和人说着什么,眉眼间是她没有见过的狠厉,可是当他眼风扫过姜抚枝时,脸色又柔和起来,看着她的眼神都似乎带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姜抚枝一到赵长生面前便跪了下来,只是她还没说话就被赵长生扶了起来。
  “在阿枝面前,我便永远是赵长生。”他在姜抚枝的耳边轻声道,见姜抚枝打了个颤,不舍的松手离她远了些。
  姜抚枝拿出玉佩把它还给了赵长生,“听祖父说,皇上想娶阿枝为后,阿枝……阿枝,做不来这些,还请……”
  她斟酌着用词,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好。
  “阿枝还是喊我表哥吧。”赵长生推回了玉佩,“你见过哪个皇帝还收送出去的东西。”
  “至于阿枝为后,并没有什么不妥。”赵长生勾唇一笑,大着胆子拉住了她的手,“卿卿且安心,有我在你总不会吃亏的。”
  姜抚枝吓的往后一跳,连忙抽出手,“阿枝什么都不懂,怎么当的了皇后,表哥不要开玩笑了。”
  “我没有开玩笑。”赵长生顿了顿,“不论身份,阿枝嫁我不嫁?”


  第27章 

  不管看不看身份,姜抚枝都没想过嫁给赵长生,只是现在她有些不太敢说,她抬起头偷看他一眼,又把头低了下去。
  “阿枝你不用怕我,之前怎样之后便依旧怎样。”赵长生往前走了一小步,“你看着我,我只想听听你的真心话。”
  姜抚枝听了他的话,朝着赵长生轻轻摇头。
  “阿枝嫁我有什么不好?”赵长生又往前走了一步,“你若嫁我,外面传的流言便不攻自破,姜家的亲长也不必为你忧心。”
  姜抚枝心头一动,有些犹豫,又听到赵长生在她耳边继续道:“若是阿枝嫁我,你父亲现在便能从牢里出来,否则他少说也得吃几日苦头。”
  这句话彻底戳中了姜抚枝,她抬起头看着赵长生,“便是阿枝愿意,婚姻大事也不该如此草率,三书六礼也不可少,不如表哥先把我父亲放出来,剩下的事我们从长计议。”
  她抬起脸,眼珠子转的很快,把帕子捏的很紧,不时用眼风打量着赵长生。
  “阿枝是同意的意思吗?”赵长生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放到了姜抚枝的面前,“空口无凭,不如我们签个凭证?”
  姜抚枝愣了一下,仔仔细细的看了凭证的内容,大抵上是婚书的内容,她想糊弄过去的小聪明被拆穿了,一时间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签。
  “阿枝且放心,等我们回了京都,剩下的事自有礼部来办。”赵长生给姜抚枝递了一只笔,“只是这凭证你不签,我总觉得不放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姜抚枝的心一横,接过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一种自己把自己卖掉的感觉。
  赵长生看着她签完,十分满意的笑了笑。“阿枝是从老太爷那过来的?”
  “是。”姜抚枝回过神,见他靠的有些近,又往后退了几步,“表哥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你回去吧,过一会你父亲就能回来了。”赵长生压着自己的笑意,着人把姜抚枝送了回去。
  阿枝是从姜老太爷那来的,却只是想自己找他说清楚,这是不是代表着阿枝心里有他,没有当面拆穿他的谎言?
  赵长生想到这,拿着婚书,把它和姜抚枝的描红本、发簪、香囊、帕子放在了一起。
  ——
  赵长生没有骗姜抚枝,她回去不到一个时辰,她父亲便被放了回来,身上不知沾上了谁的血污,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梳洗了之后便去见了姜老太爷。
  他们父子俩在书房谈了很久,晚饭的时候,姜老太爷把姜家所有人都叫去了他的院子里。
  “我们在扬州待了十几年了,你们可有人想去京都吗?”姜老太爷看着一院子的后辈有些心酸,他还活着,便已经护不住自家后辈了,若是他不在了,姜家连一个前帝师都没有了,这些孩子还有好日子过吗?
  “父亲的意思是?”
  “那位京都来的亲戚有意提携我们姜家,他近日要回京都了,若是我们想回去,可以跟着他一起走。”
  姜老太爷的话落,院子里开始低声议论起来,约莫一刻钟后,姜抚枝的大伯表示能回京都还是回京都吧,“孩子们在扬州长大,平白眼界短了许多。”
  有人带头说话,其余人也纷纷开口。
  “是啊,京都的人多,生意更好做吧!”
  “京都学堂多,孩子开蒙也能请到好师傅。”
  “京都……”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只有姜抚枝一家没有吭声,姜抚枝的父亲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而王氏拿着筷子的手都不太稳,最后干脆放下了筷子。
  “既然你们都想回去,那我们便跟着他一齐走。”姜老太爷叹了口气,也没了继续用饭的意思,“我有些倦了,先回去了。”
  姜老太爷走了,这顿晚膳也散了。王氏回院子的一路上心事重重的,最后硬是拉着姜抚枝与她说话。
  “阿枝和母亲留在扬州可好?听说京都的人都不是善茬,比不得我们在扬州自在!”
  “母亲到底为什么不愿去京都?”姜抚枝看着王氏眼里的惊 慌追问道。
  王氏一开始支支吾吾的,最后见姜抚枝实在追问,便说着自己的心事。
  “听闻你父亲在京都也是个人物,不知为何会来了扬州。”王氏想起旧事,脸上泛着微微的红,“我娘家与你祖母有旧,姜家来了扬州没多久,便把我嫁给了你父亲。”
  “只是我这辈子没离开过扬州,若是去了京都,给你父亲丢脸,惹他厌弃可怎么办。”
  “父亲不是这样的人。”姜抚枝拉着王氏的手,“这十余年里父亲从未对您红过脸,便是去了京都,父亲也是看重您的。”
  “真的?”
  “千真万确。”
  得了姜抚枝的保证,王氏又回了自己院子,姜抚枝也没想到,她才将将说服王氏,家里便开始收拾要离开了。
  用习惯的老人要跟着,各房的细软自己带着。扬州的姜府便算作祖宅,留下不愿走的老仆看着,每一房的人都在忙碌着,三日功夫眨眼便过,他们收拾齐整就上路了。
  姜抚枝坐在马车上,依旧觉得有些恍惚。
  这几日她忙忙碌碌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傅嘉清告别,也没注意到扬州的流言到底怎样了,这一切就好像做了一场梦,她还没想清楚发生了什么,人便已经在去京都的路上了。
  这一路上他们走的顺遂,与姜家随行的是赵长生的侍从,谁也不知他从哪里突然变出这么多强壮的人马守着,把饭食住宿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马车走了三日,他们总算到了京都。
  姜抚枝在城楼前掀开帘子悄悄看了一眼,京都的城楼可真高啊,京都的吆喝声也真大,她才看两眼,便见到一个陌生的侍女走来。
  “我家公子带着人先走了,他让小姐别惦记着他。”姜抚枝一看,赵长生带着一部分人走在前头,看到她时,朝她说了句什么,姜抚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