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倭 >

第46部分

逐倭-第46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折磨他呢?

“唉!我不行了。”这自称竹下的倭寇沮丧的说。“我要死了。”

“你的伤──很重吗?告诉我,我该怎样帮助你?”王婆留走近竹下身旁,想给竹下仔细查看伤情。

竹下摆手道:“年轻人,别靠近我,别替我浪费精神了,我大慨染上伤寒了,这身子忽冷忽热,只怕没救了。”

王婆留闻言后退一步,然后又鼓起勇气走上几步,伸手一摸竹下的额头,感觉到热得发烫。不禁慌了手脚:“怎么办,怎么办,我给你找个郎中看看吧?”

“别介了,这得需要多少钱?别说我没钱,就算我有钱,我伤成这样子,郎中还有办法让我起死回生吗?即使有机会治愈我的伤,我也是废物一个。不错,我本来就是一个废物,我的运气真是太差劲了,万里迢迢赶来这里送死呀!呵呵!我什么也没干。真的,我以天照之名发誓,我什么也没干!我只是个替死鬼,替张三李四承担罪衍。”竹下唠唠叨叨苦笑道。“替死鬼,你明白吗?白猫偷鱼黑猫遭秧,唉,晦气,不说了。”

王婆留在倭寇阵营中待过,这种情况他清楚又明白。确有很多运气不济的倭寇刚刚踏上大明朝的领土,就遭遇到大明军民沉重的打击,或死或伤。有些人就是伤好了也是个废人,下场多数令人惨不忍睹。

“年轻人,千万别做贼,你看──我的下场,就是给你们这些胆大妄为的人提供最正确的答案了”

王婆留确实看见竹下的眼眶含着泪水,颇有点悔不当初的忏悔神情。王婆留实在看不下去了,毅然把牙一咬,站起来说:“我,我还是到城里找个郎中来替你看看病吧。”说完,也不管竹下是否愿意,风驰电掣跑出竹林,进城去找郎中去了。

半夜三更想找个郎中出诊,的确不容易,别说王婆留是个穷小子,即使王婆留腰袋里有几个钱,也支使不动这些漫天要价的郎中。找了几家行医的,听了王婆留说明情况,没有一个肯动。王婆留知道只有两种人才能在这时候支调这些顽主,一是当官有权的人,二是发财有钱的人。没奈何,只得花了几钱银子买了些金疮药、棉花、绷带,垂头丧气走回城西竹林中。

王婆留回到竹林瓦窑附近,天色已晓。找到昨晚生火的地方,但见火堆灰烬已灭,竹下身体俯伏在地,似乎睡熟了。

“竹下前辈,非常抱歉,我没请到郎中,只带一点金疮药回来,我就替你处理包扎伤口,恐怕很痛哦,你一定要咬牙忍住。来,我给你上药,可以吗?”

竹下一动不动,对王婆留的话恍若不闻。

王婆留觉得事情有些不妙,赶紧上前验看,替竹下翻转身子,试探竹下的鼻息,发觉竹下已经停止呼吸,身体僵硬,死去多时。

却见竹下尸体前头泥地上刻着几行歪歪斜斜的文字:

我在前头桃树下藏着一把倭刀。请你在我死后斩下我的头颅,向官府送去领取一百两银子。谢谢你,还有你的芋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

王婆留走到桃树下,眼见树根前头隆起一个土堆,上覆枯枝败叶。拔开浮松的泥土,果见一把倭刀。刀背上铭刻四个篆字:八神太刀。还附有势州剑匠制造几个蝇头小楷,看来这是一把日本剑匠精心打造的名剑。剑锋明晃晃的刺人眼目,银光里泛出幽蓝,隐隐透着追魂夺魄的煞气邪劲。王婆留只把八神太刀轻轻一晃,头上一根手臂大小的桃树横枝应刀而断,如破竹一样毫不费劲。这把倭刀太锋利了,无坚不摧的至刚锋芒让人觉得胆战心惊。

当时王婆留用这八神太刀在桃树下挖了一个土坑,回头把竹下的尸体拖至坑里。要不要把竹下的头颅割下换一百两银子?王婆留天人交战,着实想了半天时间。最后还是决定要割,反正这也是竹下的意思。顺应他的请求,尊重他的意见,有何不妥?王婆留正好缺钱,这家伙便给他送来银子,送来兵器。天意吧!不可违,谢谢呀。

八神太刀锋利无匹,王婆留割下竹下的头颅时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一刀下去,噗的一声,竹下的头颅就和他躯体分离了,好比切割豆腐一样轻松。再剥下竹下的上衣,摘了两片芭蕉叶做内层,把头颅包裹起来,扎成一个包袱模样。然后推土掩埋竹下的尸体,提起头颅便行。

回到邵家村,把倭刀藏在邵春元家的柴房中。回头出了村子,抖擞精神迈开大步,兴冲冲往南塘镇县衙赶去。

进城之后,还未走到县衙南门大街。就在公榜墙附近,眼见官道两边横七竖八躺着上百名饿殍,都在那儿等候县官给膳施粥。这些逃难人一无住所,二无田地,只能仰仗官府或僧寺道观接济给膳,苟延残喘。官府对这些流民要么颁给田地,让他们在此落户以耕稼为生;要么坐视不救,让他们自生自灭。然而怜恤老百姓难处的济贫振乏的好官毕竟是少数,况这些些饿殍多是老弱病残,当官的只把这些屁民视作废物,绝不怜恤。容许这些流民在这里滞留,不派差人打踢驱赶,已显得南塘镇县官胸襟雅量不错,非比寻常了。

王婆留见此情景,好生惊诧,正要快步穿过这个所在。不料走不上几步,便被一伙衣衫褴褛的小孩子挡住去路,这些孩子都睁大一双被饥渴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眼晴,可怜巴巴的盯着王婆留的脸,向王婆留伸出小手,乞讨钱物。王婆留没料到自己给人的印象居然这么好,被人误认为是有钱的主!我象个有钱人吗?王婆留不免审视一下自己的衣着,无论怎样看也是一付乡巴佬的装束,完全没有一点财主的派头嘛!难道是手中提着的那只该死的死人头吸引这些小孩子的眼球,让这些小孩误以为他提着一袋银子招摇过市?

这些小孩子一窝蜂似的围着王婆留,拖的拖,扯的扯,推的推,嚷的嚷。搞得王婆留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付这种场面。王婆留曾经有过流落街头的经历,饱尝行人的冷眼和被人拒绝的痛苦,眼见这些小孩子如此可怜,也不忍心用力推搡或喝骂这些小孩,只好掏出十几文铜钱分散给这些小孩子,劝小孩给他让路。

却是这时,旁边一条胡同中窜出几个青年汉子,衣着虽然破破烂烂,目光却是十分凶狠犀利。他们看见王婆留手里提着的包袱有些沉重,立即双眼发光。当先一个猫腰上来,乘王婆留不备,抢过包袱便跑。

王婆留大吃一惊:“你们干什么,这不是钱,快把包袱还我。”喊声未歇,那几个人迅速传递包袱,甲传乙,乙传丙,几个起落,闪入街边横巷之中,躲得无踪无影。

起初,王婆留追赶青年甲,看见青年甲把包袱抛给青年乙,又转身去追青年乙。追了几步,顾此失彼,被这几个家伙弄得昏头转向。眼睁睁看着这几个小偷跑远了,只能一声叹息,垂头丧气沿着来路返回邵家村。“呃,什么世道,连个死人头也抢,这些家伙真是饿坏了,穷疯了,抢个倭寇死人头去煲汤吗?”

王婆留回到邵家村,取回倭刀,便向邵春元父子告辞上路。邵春元假惺惺挽留王婆留多住几天,王婆留也看出邵春元为人刻簿悭吝,并真心实意留客。抱拳对邵春元道了声打扰,拉着小樱桃往刘家集方向赶去。他听人说刘家集人多热闹,又有民兵抵御倭寇骚扰,想到哪里找个地方安家。王婆留还是担心小白成派出倭寇打听他的下落,再落在小白成手里就麻烦了。

两人竟至刘家集,在城镇外围闲走,看见城门竹子园附近有一间泥房,贴着“招赁”二字。王婆留看见哪泥房简陋,想必房租便宜,就对小樱桃说:“这间房子招租,咱们将就在这里落脚怎样,不知里面如何?”

间壁一个在门前剁猪菜的妇女接口道:“两位要看房子吗?待我开门来你看。”说着取来锁匙,把门打开。

王婆留进去一看,房子虽然小巧,却是简结干净。一厅两室,另有一间厨房。且家什齐全,床桌都有。王婆留便问那妇女道:“大娘子,这房主是何人?”

“是城里一个大户人家的,每年要租银二两,两位若看得中意,可把租银给我,我与你做主便是。”

王婆留扯扯小樱桃衣角问道:“你觉得房子怎样,中不中意?”

“你觉得好就行,不用问我。”小樱桃好象一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好媳妇,一点意见也没有。

王婆留伸手在兜中取出二两银子,递与妇女,借了一张纸,写了租契。便道:“我们远道而来,今日便要入住了。”

妇女掂量了一下银子,眉花眼笑说:“给了钱,房子就归你处置了,凭你主意,我管不着你了。”

王婆留就走入刘家集买了锅灶,三牲果疏,交给小樱桃料理烧煮,献了神祗,请了几家邻舍,尽欢而散。

王婆留和小樱桃在刘家集定居下来,只过了几天称心如意的日子。那堪坐吃箱空,又无田地种植,又无生意可做,真个床头金尽,壮士无颜起来。王婆留愁眉苦脸,早晚在门前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处。

这日,王婆留早起在院子草地上练拳压腿,听得有人在后面叫他做王公子。回头一看,却是邻舍张三挑水浇菜经过他家门首。张三也知道王婆留近日的窘境,就道:“王公子,你的身手不错嘛!听说你正在找工,可曾找到事路未?”

“不曾哩,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王婆留左右开弓,使劲地把门口一棵老槐树拳打脚踢,好象怪老槐树挡在他家门口,影响他的运气,妨碍他找工作一样。

“王公子,我听人道南塘镇里有个财主新开几个丝绸坊,广招机工、织女,同时也准备聘请几十个保镖看家护院,你何不进城去试试应聘保镖?凭王公子这样的身手,包你一箭上垛。”

王婆留闻言精神一振,跃跃欲试道:“原来有这种好事,多谢老伯告知,我今日便进城去碰碰运气。”也没跟小樱桃打招呼,一竟进城去了。

第二十四章冤家路窄

南塘镇狮子街顾绣布匹广场,江南商会馆旁边,新建几家丝绸作坊,正中一间门面挂着闪闪发光的金字牌匾,却是“唐家丝绸店”几个斗大的篆书阴文。丝绸作坊前店后场,规模颇大。据说唐家丝绸店是江南布贩联谊集会和洽谈生意的好地方。

在唐家丝绸店侧边,还有一个“菊花”园,也是唐家的物业。菊花园内有一间品花阁,阁楼共三层,占地数十丈。这间阁楼外面雕梁画栋,漆器镂花,富丽堂皇。阁楼入口还悬挂一付当地举人王有道亲手题词的木刻楹联,上联是:国色天资,一团锦绣烘繁华;下联是:富贵命授,百斗珠玉凑豪门。这王有道胡说花开富贵家,钱向豪门流,倒是很合唐家主人这个暴发户的脾气胃口。

唐家是南塘镇近年冒起的商道新贵,主持唐家丝绸业务的唐三少爷更是雄心勃勃,摆出一付通吃江南财源的气概阵势。这唐三确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厉害角色,尤其是他进入丝绸买卖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短短几年便把唐家丝绸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客如云来。唐三少爷更是一跃成为这个行业中的精英翘楚。

此日唐家菊花园阁楼,九月菊花开满庭园。“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意气风发的唐三少爷,也如九月菊花般一枝独秀,傲视同侪。南塘镇所有布匹商人都把唐三视为这个行业的行首,精神领袖,唯他马首是瞻。

菊花园内,品花阁三楼的书斋张灯结彩,阁中主人唐三备酒赏花。今晚他将在这阁楼书斋中宴请南塘镇布匹行业中的大能巨擘,庆祝他的唐家丝绸店扩大经营。

王婆留经人指点,来到南塘镇狮子街顾绣布匹广场,找到招工的丝绸作坊。抬起头来一看,没料到映入眼帘中的牌匾竟然是“唐家丝绸店”几个大字,不禁大吃一惊,心中隐隐约约顿生一种不祥预感,心想:“难道说是他?我看来不用进去看了!”顿时犹豫不决,就在丝绸店门前来回巡逡,

唐家丝绸店门前站着两个威武的保镖,黑衣劲装,一个佩剑一个带刀。这两个看门狗看见王婆留在自己的面前晃来晃去,不觉起了疑心,暗暗提防戒备。

带刀气的保镖势汹汹扑上前来对王婆留喝道:“小子,搞什么鬼,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对过往行人截查盘问是他们的职责,依规矩照章办事。平时不免抓几个倒霉的行人吓唬一下,显显他们的威风。他们闲极无聊,没事也找点事折腾一番;有事情即更加兴奋莫名,故意把小事弄成大事。

“没事,没什么事。我本想找个人谈点事情,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王婆留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回头就走。

佩剑的保镖道:“少主人曾吩咐我们小心防贼,防止倭寇奸细前来踩底探路。兀那小子,我注意你多时了,你这人行为古怪,我命令你站住!再不站住,我便杀了你。”他不是光说不练,还真把剑拔出鞘来拦截王婆留。

眼见对手如此凶狠猛恶,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