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倭 >

第427部分

逐倭-第427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决战王江泾(1)

汪直对两位特使诉苦道:“我本非为乱,因俞总兵图我,拘我家属,遂绝归路。”一直到现在,汪直还深恨俞大猷,可见俞大猷舟山烈港的那把大火,在他胸中从来就不曾熄灭。

此时汪直面临的选择不多,投降也不失是一条归路,但是他投降是有条件的。汪直先派养子王滶护送陈可愿回国面见胡宗宪,明确无误地提出了投降条件:“乞通贡互市,愿杀贼自效。”这就明摆着要求,我要成为红顶商人。胡宗宪满口答应。

汪直之所以答应投降,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在日本九州五岛根据地已无法立足了,不得不提前回国。

稍后汪直应胡宗宪之邀,带着属下“骁勇之倭”千余人,包括四十多个日本随从,乘“异样巨舰”返回了舟山群岛的岑港,投降只有一步之遥。倭寇集团的瓦解倒计时开始了。

但汪直作为一个老江湖,不敢立即就放下一切去晋见胡宗宪。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政府都差不多是没有信用的政府,屡屡失信于民。当官的除了搞阴谋诡计之外,似乎是什么也不会了。对于破坏秩序的人,官府一向是毫不留情地镇压。镇压!把所有反抗力量杀光为止,叛逆者一个也不能留下。防患于未燃,灭火于未萌。为防止星火造形燎原之势,宁可杀错一万,不可放过一个。

汪直对这个没有信用的政府显然有所警惕,一个没有信用的政府还有什么可谈?一谈就是阴谋诡计。这时汪直他龟缩在岑港这个最后的根据地,不断地派出小股人马试探官兵的主力布防,看看官兵有没有一边假装跟他谈判,一边背后动刀子的意思?汪直担心并非多余,后事实证明招安是个陷阱,并最终把汪直一家陷了进去。原因是明朝官员内部主张诱杀汪直的无信官员太多,他们了为达到杀掉汪直的目的,不惜造谣生非。比如说顽固禁海派的王本固就造谣说胡宗宪收受了王直数十万两白银的巨贿,并上书弹劾胡宗宪。这下胡宗宪为了自保,不得不放弃保全汪直,看风使舵上书称汪直罪在不赦,请皇帝处分。

麻叶九怨残部舍利姬派人过来岑港,企图说服他联兵合流,抢一笔东西再回日本本土。这个海盗集团在麻叶九怨死后摇摇欲坠,根基不稳。群龙无主,各怀鬼胎。舍利姬也想解散这个海盗集团,但在解散之前仍想作最后一搏,抢点银子作老本,然后回国再谋生路。汪直在岑港这点兵马,守岛勉强可支,主动出击则实力不足。他听完舍利姬来使的话,正中下怀,立即答应舍利姬来使的要求,共同出兵骚扰余杭、松江和湖州等地,试探官兵的主力布防。如果打一场胜仗,对他投降一事无疑增加谈判的筹码。

────()─────

天气越来越闷热难受,蛙鸣、虫扰和蝉燥搅得潜伏密林中的士兵心烦意乱。两万明军及千余江湖好汉埋伏这里不下十天了,人人一身泥污,浑身湿漉漉的怪难受。可他们理望眼欲穿,没有盼来倭寇,却盼来一大群可恶的花蚊。这些花蚊一见这里潜伏着这么多人给它们送饭,可开心了,嗡嗡吹响进攻号角,不断地落在官兵的脸额和颈子上,真是一点脸子也不给,害得官兵不住地打脸括耳朵。

久等倭寇不来,一些官兵开始骂开了,发起牢骚来。怀疑主帅判断失误,搞错地方?一个老兵不以为然道:“没错,该来的时候总会耒。”

小兵不服气地道:“都十天了,还鬼也不见一只,难道叫我们在这里等他们数月半载?”

“不用那么久,再等几天就行了。”老兵说,“你说人家倭寇也不傻,他们进城抢掠货物,锱重极多,肩担手提能拿多少,他们必须得用船来装载这些沉重的货物,不走这水路他还能到哪里去?”小兵见老兵说得有理,顿时无话可说了。

张经听说个别官兵情绪不稳,就亲临前线鼓舞士气。他看见一个年纪十六七岁的稚气尚存的小兵表垂头丧气趴在草地,浑身湿透,状极痛苦。张经自觉心中有些难受,便上前向那小子问道:“小伙子,委屈你了。你若埋伏这里,蚊子袭来,你怎么样处置?”

“它敢咬我,找死,我灭了它。”小兵乐呵呵道。

“若有蛇经过,你该怎么办?”

“我胆小,正好取其壮胆。抓七寸,剖其腹,取蛇胆食之。”

张经暗暗点头,深为认同。略一凝思,又问道:“这里甚不方便,你如何出恭?”

那小兵难为情地搔搔头,说道:“掘穴方便,就地掩埋。”

张经颇为感慨,对那小兵作了个长揖,道:“好,小伙子,委屈你了。大家也受委屈了。待打完倭寇之后,我与诸军一齐痛饮三天。”消息传开,明军士气为之一振。

明军在王江泾埋伏下来第十一天,天刚濠濠发亮,只听得王江泾下游人声喧哗,似一群赶墟们的农民进入市场一样兴奋莫名。倭寇肆无忌惮的笑骂声,武器碰撞的铿锵声,还有浆橹拨水的摇曳声,混成一片。凝神屏气等待倭寇已久的大明官兵只觉一阵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他们绁继续伏在原地忍耐着,等倭寇钻入彀中,进入包围圈内,然后给倭寇致命一击。

舍利姬联合岑岛的汪直、台州、温州、横屿、林田等地十几股倭寇,总兵力合计也有一万五千人以上。连舰数百,往经钱塘江口,沿大运河溯流而上。连日来他们攻城略地,挡者皆靡,几乎没有遭遇到象样的抵抗。舍利姬认为明军不过如此而已,一击则溃。一时忘乎所以,不知深浅踏入王江泾,陷入明军包围圈而不觉。

正在这时,只听得一阵炮声响起,火炮如雨点般落在倭寇的船上。接着疾石、标枪、铁统和毒刺等进攻性武器纷纷往倭寇船上打来。无数倭寇只能吓得龟缩在船中,无法动弹。

舍利姬正要下令倭寇强行突破,前面侦察敌情的探子回来报告说:“上游被明军用竹杆和木桩棵横江,连绵数里,无法突破。”舍利姬怒眼一睁,不假思索地挥手道:“后船调作前船,撤退!”后边的探子带着哭腔回来告说:“敌人用竹排和竹笼等杂货堵住下游江口,无法后退。”舍利姬气急败坏拨刀虚劈,尖叫道:“全体舍舟上岸,决战!”

近万余名倭寇嗥叫一声,悍然舍舟踏水上岸,气势汹汹的找明军厮杀。

张经为这一战筹划已久,他也不会这样易垮的,他早就准备好暗桩和陷阱等倭寇来踩。河内千里带着数百手下并三十六忍者身先士卒,冲到前头,深入明军前沿阵地。那些悍倭个个拼命突围,人人奋不顾身,尽皆死战。一线内的大明官兵死伤累累。

有大明官兵吃不消,跑步上前向少林僧兵求援,道:“倭寇中间有三十六忍者,武功极为妖捷,大伙儿无人能接他们一招,求少林神僧去降法他们。”

天员大师舞棍大叫道:“莫非是倭寇营中久负盛名的黑忍、明忍等三十六忍者?”天员大师立即招唤同道,计有西堂、大有、天致、古峰、大造化、月定、天池、一舟、小因、大虚、性空、东明、古家、大用、碧溪、无为、虚竹、悟真………等等数十个一流少林武术高手,欲与三十六忍者拼个高低。天员大师看见徐凤仪也附近跟几个庸倭较童,就叫上他一齐上前,道:“你跟这几个庸手折腾什么呢?帮我去会会倭寇高手吧!”徐凤仪慨然应诺,放倒庸倭,收剑跟上。

一行人冲到前沿阵地,早见黑忍、明忍等三十六忍者正在大明官兵阵地中间四处开花,他们不是在艰苦战斗,而是屠杀。他们如斩爪切菜一般杀得明军鬼哭狼嚎。少林武僧见此情景目眦尽裂,当时摆出两个罗汉阵围住三十六忍者。

那三十六忍者的打扮与普通奇装异服的倭寇不同,俱一身黑色劲装头戴蒙脸纱布,只露出一双犀利的鹰目。他们身手敏捷,起落之间便取人性命,且身体移动时常常幻化一道幻影,确是令人难以捕捉其来踪去影。

天员大师挥起三十斤重的镔铁棍,断然大喝道:“诸位师兄弟,莫理倭寇行踪莫测,听风辨形,那里来有风,一棍打过去就行了,我佛保佑,放手杀敌吧!”少林僧兵答应一声,纷纷抡棍而上。

只见身穿白衣的明忍疾冲而到天员大师面前,一刀劈下,同时喝道:“老光头,让我会会你,吃我一刀往生极乐吧!”

天员大师不慌不忙,竖起镔铁棍往前一桶,不偏不倚打着明忍倭刀的后锋。倭刀最锋利也不能在这个部位劈开三十斤重的镔铁棍?明忍进攻顿时受挫。天员抽棍抡上,啪的一声,正中明忍的太阳穴位。明忍还没来得及叫上一声,一个倒栽葱扑倒在地,这一次他彻底觉悟了,真正回姥姥家去了。

第八章决战王江泾(2)

天员大师一招半式搞妥明忍,少林武僧自然士气大振。众武僧俱不畏死,逐争相向前。三十枝镔铁棍如龙卷风盘旋倭寇中间,把倭寇直接从地上“吹飞”。

黑忍举刀欲阻天员,天员把黑忍倭刀往下一压,再借势把棍头向上一挑,顿时把黑忍从地挑拨起来,四脚朝天跌倒地上。天员正要复打一棍击碎黑忍的脑袋。从一旁助战的徐凤仪抢先一步,一刀把黑忍劈成两断。天员会心一笑,道:“小子,你手脚真快,让你占便/宜了”

“都是杀贼,何分彼此!”徐凤仪说着越过天员,又将前头一个忍者的封住,再复一刀,断其头颅。也是秒间瞬杀对手。

其他少林武僧不甘落后,各逞雄长。施展起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棍棒如蛟龙纷飞,只把忍者们打得满地乱滚,溃不成军。这是中国武林一流高手第一次抗倭战场上发挥出最强的实力,也仅有这一次闪亮登场的机会。后来主帅张经易职,迅猛崛起并富有战斗力的戚家军取代他们,朝廷也对这江湖莽夫心怀戒备,渐渐弃之不用。

舍利姬刚刚冲上岸来,喘息未定,看见前军受挫。挥摧促士率道:“兄弟们,死战,冲,不拼命冲就有可能被对手憋死了。”众倭寇同仇敌慨,冒死前进。

天员按照军部的作战计划筹意,截杀敌人一轮,觅准时机再撤退诱敌深入。他身后是一片沼泽地。天员他们已用稻草伪装,并插标记物,他们可轻松,躲开陷阱。而众倭寇躲避陷阱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那些气势汹汹的倭寇,少林武僧被他们击退,东乐得手舞足蹈,大叫大嚷。数千倭寇主力部队,岂会怕这区区数百名采杂牌军?他们如蜂诵蚁骤,排山倒海般杀了过来。少林武僧俱练过轻身术,就是两腿绑铁铁袋从两米的琛坑跳出来。一般轻身术成功需要数年工天夫。这帮南下的少林武僧俱是轻身术高手,逃跑对他们来说是小事一桩,一阵风跑掉了。倭寇没抓住少林武僧,却在沼泽地一下子陷了六份之一人马进去,挣扎半天脱不身,而大明官兵箭雨仍然劲射而下。对倭寇来说,战况越来越难。

天员他们很快撒到一个高地,众倭寇此时已势成骑虎,不争这高地也不行。而众倭寇跑到这里,巳成强弩之末,本来以为可认与武林高手打一场硬仗或最终的决战?那知道突然间从密林里跑出几百头健杜的水牛。这些水牛身上绑着铁枪,两角绑着尖刀,见到倭寇就喘着粗气,逢人就顶撞,一下间就把冲上山来的倭寇重新压倒山脚下,部分人员重新陷入沼泽地之中。万余倭寇主力部分被冲得溃不成军!

舍利姬左冲右突,带着余部四五千人强行突囤而去,从此元气太伤,不复有力再骚扰中土了。江南暂时迎来几年和平的日子!

张经指挥筹划并取得的王江泾大捷击败倭寇主力,斩倭寇首级二千余只,烧死,淹死及自相践踏而的倭寇更是不计其数,并缴获倭寇无数辎重物资。王江泾大捷的意义,不在于杀死多少倭寇的丰功伟绩,而在于它里是一种鼓舞人心斗志的力量,终结倭寇不可战胜的邪说。明人对张经指挥取得的“王江泾大捷”赞誉有加,而且备受推祟备注,被时人称为──抗倭第一功。

────()─────

可谁也没料到胜负由奸人算,有功无功凭别人一张嘴决定。张经的运气太差,他流年不利,遇上小人添堵。赵文华一直对这个不太肯合作的张帅视为眼中铁,肉中刺,拔之而后快。赵文华借朝中有严嵩作后台撑腰,巧为谗说,历数张经拥兵不战等毫无根据的谎言。尽管张经取得大捷后,赵文华也担心自己的谎言会被人揭穿。但他有内阁大臣严嵩替他作主,牛气哄哄谁地也不怕,他要看着张经怎么样死,昏君嘉靖和弄臣严嵩还逐了他心愿。

抗倭第一功转眼间成为抗倭第一冤,张经接到中使的召书还真被搞懵了。不过他确认为事实时也没的说了,这片神奇的国度,就是专出这种冤案。张经委身进京欲与大理寺论理一番,幻想还能翻案。结果他的案子早被严嵩定性,推定有罪,张经进京半年后最终悬首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