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倭 >

第374部分

逐倭-第374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天雷道:“岑三郎,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我不是已经说明嘛,你打败仗,我们依规矩先把你们看押起来。你们就在这里喝茶吧,等张总督明天过来处置你们。你有什么话跟张总督说,你有意见对我们发作就找错对象了。”

岑三郎听了俞天雷的话,干瞪眼没脾气,气哼哼道:“张总督如何处置我等败军之将,也是张总督的事,谁叫你们多管闲事?”

次日,张经与俞大猷闻讯赶到营中,见浙江兵和狼兵势同水火,闹得不可开交。不免两边安抚,四处“扑火”。岑三郎看见张经总督并没有象俞天雷所说一样处置他们。便趁机发难,嚷着跟浙江兵决斗。张经总督只能同岑三郎摆道理,力陈这样不可。并许诺给战死的狼兵家属五两银子,才把这件事情平息下来。

不久,保靖、永顺的土兵到来。官兵数路人马,总数超过两万多人。张经总督比他的前任上司王忬更有耐性,更经得起沉寂。他在无意中实行了徐凤仪的建议,就是对台州重兵围困,围而不打,与金尼等人干耗起来。在截断人力、财力资源的情况下,金尼这股盘踞在台州的倭寇是经不起消耗战的。倭寇要增加装备:没钱;部队损失了要补充:没人。这仗根本上没办法打下去了。

金尼几次主动出击,都被张经一次次挫败。台州城内四千倭寇主力,被张经一点点蚕食,不上两个月,损失过半。金尼急需救兵解围,便向手下问计。有人说潮州南澳岛大龙头吴平有真倭三千,假倭三千,请他发兵台州,台州之围顷刻之间可解。金尼笑道:“远水救不了近火,请吴平发兵台州的事就免提了。”

有人说屯兵在福建的麻叶九怨,有真倭五千,请他发兵台州,台州之围必解。金尼笑而不语,她手下就有麻叶九怨的数百部下,这些恶倭很能打,但也不易服人。这几百个麻叶九怨的部下金尼就约束不了,要是麻叶九怨五千真倭开拨到台州城,就会出现强臣压主的局面。搞不好金尼还会被麻叶九怨吃掉。金尼这支倭寇实际上是徐海的部属,她向主子徐海求救理所当然。但徐海在拓林所面对官兵的压力不在金尼之下,无法分兵解台州之围。至于萧显、陈东之流,各怀鬼胎,加上与徐海素有积怨,并不可靠。

军师卜老实向金尼推荐王婆留,并力陈此人可用。这个年轻人用两条海船起家,短短几个月在东海迅猛崛起,占据大陈岛。虽然他手下只有几百海盗,却屡败进剿大陈岛的官兵,把几千官兵打得溃不成军。

“几百海盗把几千官兵打得溃不成军?军师你没有搞错吧?这也许是江湖人以讹传讹,小道消息并不可靠。”金尼并不太相信卜老实的话,觉得他的话一点也不可靠。

“兵贵在精不在多,我们先不要纠缠他打败数千官兵的事是真是假,先把这个年轻人请到台州再说。”卜老实恳求金尼道。

“麻烦军师替我走一遭,到大陈岛把他请来。”金尼很不以为然,心不在焉地说。

卜老实摇头晃脑道:“为了显示诚意,请主人亲自到大陈岛走一趟,把王婆留请到台州主持军事。”

那日。王婆留、宋师道、宋明吾和宋展雄等人夜闯王府救出穗花明日香,连夜出城,赶回仙游城。王婆留知道他闯的祸有多大,他知道嘉靖皇帝以及他的叔父楚王朱忠堂绝不会放过他。他回到仙游城不久,江南各地城墙上贴满通缉他的白描画像。仙游城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在人家的地盘里寻求庇护并不可靠,他担心麻叶九怨的部下把他抓起来献给官兵。出于这种不祥的预感,王婆留早已准备好招兵买马,大干一场。便把存在仙游城碧溪堂的二百两黄金拿出,招聘船夫水手,购买装备武装海船。

在仙游城招聘雇佣兵并不难。原因是明朝廷实行自己得病让别人吃药的昏君政策。面对江南层出不穷的海盗事件,大明朝对自己失误的海禁政策措施没有任何反省,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对内政错误试尝自我修正。反而象一只胆小怕事的蜗牛,退到硬壳更深处,越来越紧张易怒。对起义反抗的江南百姓进行疯狂镇压,表面上说是打击倭寇,实际上是对江南渔民实行一次惨无人道的大清/洗,大扫除!

比如说明朝的官太黑了,吃完被告吃原告。官府说老百姓的单帆船也是违禁船。是违反朝廷海禁政策的东西,必须销毁!朝廷只禁止三帆或三帆以上的海船,一般行商坐贾使用单帆船是不能进行远洋航行的,并不是违禁船。普通老百姓当然希望官府讲理。

但对贪得无厌的见钱眼开的官老爷来说:我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就算你是守法的良民,官老爷要拆你的船时,说拆就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只有向当官的进贡,满足他们捞钱的胃口,他们这些人才会高兴地挥挥手:你合法了。

违法的被抓,守法的也被抓,明朝的官太黑了,吃完被告吃原告。这是中国官场的传统,只要你跟这些当官打交道,或被他们掂记上,你就走霉运了。在这种情况下,江南渔民和在内陆河运输谋生的船夫水手对这个倒行逆施的官府极度失望,反抗声此起彼伏。不少人都在寻找“组织”庇护。所以王婆留招聘雇佣兵旗号打开,不消几日就招聘到几百人。

这个世界毕竟是穷人多,找有破坏欲望的人要多少有多少。对王婆留来说,他不并不缺人,他只缺钱。两条海船,几百手下,他手头的二百两黄金实在撑不住几天。

王婆留急需开拓财源,但碧溪堂已是一个空壳,什么货物也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生意不能没本钱呀!

可是钱从那里来呢?王婆留既没有兄弟姊妹可以借钱。往日生意场上认识好朋友,也因他得罪嘉靖皇帝,谁敢向他伸出援手,大家早便和他划清界线,有多远闪多远了。

王婆留闭门高卧,想了三天三夜,然后写了封信,这封信太利害,竟然价值白银万两。

有人主动上门给王婆留送钱来了。

谁给王婆留送钱?

盐枭帮的帮主宋师道呀!对,就是宋师道。

王婆留写了封信给宋师道说:“他现在有两条海船,几百手下,需要钱给养,我们能不能合伙走私海盐?”王婆留要求合伙走私海盐的请求正中盐枭帮的帮主宋师道的下怀,宋师道以大陈岛为跳板,走私海盐到内陆。由于他人少势弱,加上也没有大海船,只是小打小闹弄几个闲钱过日子。眼见王婆留要船有船,要人有人,而且主动要求入伙,他想也不想就叫王婆留赶紧带人到大陈岛,联手大干一场。

第六十五章大陈鏖兵

由于盐酒是中国古代政/府一项重要的赋税来源。中国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朝廷,那怕它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或几年,都对盐酒实行专卖政策,禁止民间买卖私盐,控制极严。买卖私盐是杀头的罪,宋师道也很清楚他的处境有多危险。以前官兵来捉他,他多是跟官兵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常常官兵还未见到人影,他们早闻风而逃。如果得到王婆留这支生力精兵的加盟,应付危机,宋师道就不用东奔西走跟官兵捉迷藏了。

宋师道笑吟吟对王婆留说:“希望王兄弟以后在买卖私盐道上给我多予照应,大家一起发财。干私盐买卖,一年赚几万两银子不在话下,养活这几百人只是小事一桩。”买卖私盐的危险性虽然很高,但只要你手里有货,且敢冒杀头风险,不用担心手里的私盐卖不出去。私盐供不应求,买卖私盐获利快,而且一本万利。宋师道与王婆留两人心照不宣,击掌为誓,表示共同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共当!

王婆留要去大陈岛,穗花明日香也嚷着跟他一起出海。王婆留出海干私盐买卖,并将大陈岛作为根据地固守,他们这一行人随时随地都会遇上打击扫荡他们的官兵,生死决战每一天都有可能发生。王婆留听见穗花明日香不知天高地厚嚷着跟他去大陈岛,不太高兴地道:“小娘们,不知死活。你以为我们去大陈岛游玩是不是?人家去哪里干刀子舔血的营生,你也来凑热闹,你就不怕死在哪里吗?”

“我不怕,我不怕,死也要跟你走。呃,我有危险,你不会见死不救吧?”穗花明日香心想她死在王婆留身边,她心中便没有遗憾了,所以就算前路凶险万分,她也不离不弃,陪伴王婆留左右。

依王婆留意思,他想穗花明日香留在碧溪堂,等汪直派人来接她。故他也恳求汪五爷帮他劝劝这穗花明日香,不料汪五爷却说:“你带她走吧,她这刁蛮性格,我也管束不住她,还是让她跟着你比好。否则再走失,我可担当不起呀?”汪五爷也不是老糊涂虫,他也看得出穗花明日香爱上王婆留,只服王婆留管教,乐得把这烫手山芋推给王婆留。

王婆留无可奈何,只得带着穗花明日香出海。途中,他还是忍不住见教几句这穗花明日香,责怪这丫头太轻信人,不会自我设防,居然在杭州被唐三这骗子三言两语骗了,象牛一样任人家牵着鼻子拉走,太可笑了。

不料穗花明日香却不领情,扬着粉拳没头没脑地往王婆留身上乱打,任性地道:“都怪你,都怪你,人家来杭州为了找你呀,是你害我落入贼手。我为你出门才上当受骗,你还幸灾乐祸哩?你的心不是肉长的。”王婆留无语了,也许他跟这事真的脱不干系。不过他已瞧不上这穗花明日香了,以为她已经成为妇人,却不知她端然是处子。

不一日,王婆留一行人到达大陈岛。大陈岛古称东镇山,或洞正山,公元五世纪中叶始闻。古代由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并习惯以高梨头礁为航海标识。上大陈岛古又称三女山或三盘山,一说为释教始祖如来佛的出世之山,史载“有二石如松状,号石松,潮平则没,舟行必避之”。这松枝状的适淹礁很可能是珊瑚礁,今天渔民在大陈海底仍常能拖获小块珊瑚残骸,即说明这个问题。历史上正式以“大陈山”为名的,最早见《郑和航海图》记载。

大陈岛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由于从台州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只皆取道该岛,所以明代嘉靖年间,大陈岛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海盗与明朝官兵在大陈岛展开旷日持久的残酷攻防战,反复争夺大陈岛,互相易手。据说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水师于大陈洋追剿倭寇,并在哪里擒获通倭大盗。大陈岛是台州列岛一百零六个岛礁中的主岛,分上、下大陈,二岛仅相隔二点五公里水道,总面积十一点八九平方公里。上大陈岛,又名上台,面积六点六平方公里,丘峦起伏,主要种植甘薯、豆类;西南部有避风港湾。大陈镇驻地下大陈岛距海门港五十二公里,又名下台,面积五点二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为主,渔业发达,打鱼的渔船多在下大陈岛停泊。峰凤尾山坐落大陈岛西部,海拔二百二十八点六米。岛上岗峦起伏,是冷兵器时代弓弩手的制高点,也是夜航灯塔的指向所在。

大陈岛气候宜人,景观奇绝、海产丰盈、自然条件优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六,年平均气温十七度左右,具有典型的冬暖夏凉的亚热带气候环境,素有“东海明珠”之美称。由于潮汐、洋流、风流和海洋生物的长期作用,大陈海域向以渔产丰富著称,岛礁四周栖息着众多的石斑鱼、黑鲷、梭子蟹、七星鳗、虎头鱼、大黄鱼、鲈鱼、真鲷等鱼类生物种群。浙江一带的渔船多云集大陈渔场捕捞带鱼,鱼汛期,岛四周千帆云集,桅樯如林;入夜,渔火万千,蔚为大观。大陈岛同时适合观海、垂钓。

大陈岛有海神庙、天后宫、渔师庙等神祉。岛上还有数千家土著居民,世以捕鱼为生。明朝廷海禁罢市,已不把这些捕鱼为生的土著居民视作守法良民了,而是把他们视为贼寇。岛上的土著居民也防备官兵、海盗两害相侵,拥有自己的武装。兵、匪来扰时,一声锣响,全民皆民。

王婆留一行人初至大陈岛,到达宋师道的水寨。入乡随俗,不免与宋师道拜访当地土著居民的大姓人家,如族长、宗主之类的管事人物。知会这些人,约定官兵来时互相协防、救应。当地土著居民以特色菜肴招待王婆留等人,王婆留他们得以一尝渔民腌制的鱼生、辣螺酱、蟹板等人间美味。饭后,王婆留与穗花明日香跟随干活的渔民出海捕鱼,亲手抓了几条大黄鱼、大石斑,享受午后最惬意的消遣。王婆留拿着一条大石斑掂斤播两的时候,心中不免暗想:“我眼下被官兵通缉追捕,要不要找个隐蔽的海岛过这种与世无争的神仙生活?”看看身边的穗花明日香以及跟随他身后的宋师道,王婆留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责任他必须扛起,有些事情他无法回避。

到达大陈岛十多天时间,王婆留忙着在上、下大陈岛布防,建炮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