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奸投喂指南 >

第51部分

权奸投喂指南-第51部分

小说: 权奸投喂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粉刷牙,就仿佛步入了新世界。
  京师别家胭脂铺子都是上中下三等货品掺着摆,毕竟出手阔绰、买得起极品货的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会选中等的买。而馥春斋的货源不知甩了别家几条街——馥春斋里最次的放到别家那就是上品,馥春斋里的极品货,别家绝难寻见。这大抵是因着馥春斋背后的东家不仅财力雄厚,而且人脉广、背景深。
  不过她觉着这位东家也太大胆了,开店之初怎就知道专卖上品这条路走得通,万一众人见店里的东西太贵都不肯买账呢?馥春斋门面那么大,内里陈设又样样豪奢,连一个端茶的伙计瞧着都像是特训出来的,本钱几何可想而知。若是亏本,得赔进去多少钱。
  随即她又想,会不会人家本来就是玩票的,根本不在意盈亏……
  巨富的世界太可怕了。
  反观她,拿着一千两都觉得烫手。
  她想一直光顾馥春斋也不是难事,跟母亲要钱就是,但一次两次还成,要的多了她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她想赚点外快,自己赚的钱怎么花怎么舒爽——
  她想给馥春斋构设用以流布宣传的单子和胭脂盒、面脂盒之类的器物,以此换些银子。
  谢少爷听闻她这个念头,盯了她好一会儿,随后掏出自己的荷包倒了个底朝天,将一堆银票与成色顶好的二七宝银推到她跟前,又要叫人取银子来,被她给阻了。
  谢少爷语重心长道:“手头银钱不够了就管我要,想买什么也跟我说。只要知会一声,要多少给多少,要什么买什么。你就是要香山满山的枫叶,我也着人薅光了装箱码到你跟前。还有馥春斋,我早说了,馥春斋里的东西你随意拣选,喜欢什么,直接吩咐伙计包好了拿走便是,给什么银子。你纵把这里搬空了,也没人敢说你半句。”
  “你若不想出门走那几步路,需要什么,命人来馥春斋知会一声,让掌柜将东西送到你府上挑拣。你若是还嫌麻烦,我就让他们每逢来新货,都送去给你过目,你瞧着哪样顺眼,就留下。你挑剩下的再让他们拿去摆了卖。”
  她当时懵了一下,也不知是被谢少爷的财大气粗震慑到了,还是心有触动。
  她把银钱推还给了他,并且表示往后她来馥春斋的待遇还照旧就成,不必那么夸张。真要那么干,人家不是要赔死。谢少爷仗势欺人也不带这样的。
  虽然她跟他的关系今非昔比,但毕竟也还没成婚,总还不至于让他供应她银钱。
  她跟谢少爷商议了半日,他也还是满面不快,说她何必为这么点小钱累着。她觉得他未免把她想得过于娇气了,左右她每日都要练画的,动动笔怎就累着了。
  磨了半日,谢少爷总算是松了口,不过出价格外高,胭脂盒之类的小物件图样一张二十两,用做铜版刻印的宣传单子底稿更是开到了二百两的天价,不给压价的余地,并且表示自己可以做这个主。
  她沉默半晌,问馥春斋的东家是不是其实是他的仇家。谢少爷不以为意:“你肯为这店作画,是这店的福分。你随便画画就成,不必劳神。小姑娘家,吃喝玩乐、攀比打扮才是正经。”
  她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瞬,她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被人娇纵宠溺的感觉。
  谢少爷后来兴致也颇好,还帮她选了几样面脂。她发现,谢少爷除却分不清胭脂跟口脂的颜色以外,拣选旁的妆品竟是眼光极好。据他自己说,他这是生来品味好、格调高。
  她不予置评。
  不过后来她临走时,提起要去给沈安扫墓的事,谢少爷那脸就立等拉得驴脸一样长,临别对她说的那句“回见”也硬邦邦的。她觉得如果不是鬼不能被打断腿,谢少爷一定把沈安加入断腿花名册里,然后想出一百种法子敲折沈安的腿。
  画了几张胭脂盒的草图,她又着人去预备明日扫墓要用到的香楮、供品之类。
  此前沈安周年祭时,她还在扬州,没能赶上。回京之后,她才去拜祭。母亲前日说,先前周年祭时没能好生办,如今将交中秋了,虽不是清明。中元之类的节,但也可借着去上香祭扫。
  翌日,陆听溪随叶氏与陆修业出城,去往沈安的坟茔。
  燃了冥钱等物,叶氏对身侧的女儿道:“所谓‘人情翻覆似波澜’,世人多‘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人贵重情尚义,不能忘恩。虽则是你施恩在前,沈安感恩相报,但没有什么比性命更紧要,陆家对他八年的收留与栽培,实则都抵不过他一条性命贵重。人死如灯灭,人死了,什么都没了,收留与栽培又有何用。”
  “沈安是个聪明人,不会不懂这笔账。但他依旧舍身相救,这是他本性恪纯、仗义行仁,我们永生不能忘的。浮生一世,人心凉薄,这等至情至性之人,委实不多。等三周年时,咱们再给他风光大办一场。”叶氏握住女儿的手道。
  她这女儿可是她的命根子,沈安救了她女儿,她觉着如何报偿都不为过。只是可惜沈安已死,寻亲之事也没个着落,只能在祭扫与丧仪上多尽些心。
  陆听溪点头。一般风俗是前三年例行祭拜,到了三周年时大办。
  “沈安名义上虽只是你哥哥的伴读,但我与你父亲都是将他当半个义子看的,”叶氏叹道,“盼他早日投生个好人家,不复此生飘零之憾。”
  陆听溪转头看向沈安的墓碑。
  她想起了谢少爷在馥春斋里说的一句酸话。
  谢少爷当时听说她转日要去给沈安祭扫,问她若是沈安活过来,重新站在她面前,她是不是就要琵琶别抱了。
  她反手就是一个爆栗敲到谢少爷脑门上。
  她翻他一眼:“你的教书先生若是知道你这么用词儿,非气得把你脑袋给你按到肚里不可!话说回来,他虽在陆家待了八年,但我又不喜欢他。我若对他有意,先前又怎会听凭我爹娘给我寻摸婚事?直接一哭二闹三上吊求着我爹娘为我们主婚不就是了?横竖我爹娘拿我没辙。”
  她这还是长大之后头一回在谢少爷面前这样凶——反正她自己觉着特凶的。谢少爷被她凶了一通,反而容色稍霁。只是到底因着她来给沈安扫墓之事,到她走时,那脸还是始终不渝地拉着。
  男人有时候真是幼稚。谢少爷负气说酸话的模样,让她觉得像极了总角小儿满面不忿地质问为何要跟与他不对付的隔壁那谁谁玩,而不独独与他一个人玩。
  她兀自出神时,听得身后有人唤她和母亲,转头看去,就瞧见舅舅、舅母领着一干从人迎了上来。
  她外祖父与舅舅这些年一直外放,尤其外祖父,镇日忙碌,一年到头也抽不出些许余暇,因此总不得见。也是因着这个缘由,此前祖父出事时,母亲才想带她去寻外祖父,以便顺道探望。
  舅舅平素来得也不多,往常多是年节时才得走动,今年中秋恰巧得闲,这便过来一聚。
  她先前跟谢思言说得倒也不错,她外祖这边的表兄确实都待她颇好,但多数都已经成婚,况且她跟男孩们也说不上什么话。她舅家倒是有个跟她年岁差不离的表妹,前些年还结伴调皮捣蛋,如今那表妹也将出落成大姑娘了。
  与舅舅一行人回府后,她暂领着那表妹回物华院休整。那表妹名唤叶怀桐,是她舅舅原配的女儿——她如今这个舅母是她舅舅的续弦。也因着是续弦,身份敏感,不太敢管束叶怀桐,导致叶怀桐比她还皮。
  叶怀桐才坐下喝了口茶,就兴致勃勃道:“待会儿拜见了太夫人,表姐可定要带我去馥春斋看看!”
  陆听溪奇道:“表妹有一年多没来京城,那馥春斋是今岁才开的,表妹怎知馥春斋的名头?”
  “表姐竟是不知?馥春斋的名号如今已是传遍了整个顺天府了。再过个一两年,怕是举国尽知,我纵是住在犄角旮旯里,也知晓京师有个馥春斋。”
  叶怀桐是个坐不住的性子,跟着爹娘拜会了老太太后,转头就跟慈长求来了出门的机会。叶氏本要叫她们多带几个仆妇去,叶怀桐却拽着陆听溪先溜了:“姑母不必担忧,那出门转个弯就到的地方,何必费那个事。带的人多了,人家说不得以为我们是去砸场子的。”
  叶氏哭笑不得,老太太等人笑成一片。
  鹭起居内,谢思言对着孙懿德的密信看了须臾,道:“明日中秋,正赶上休沐,我去孙家京郊的庄上见孙先生一趟。我大概晚间才能回,听溪那边……”
  杨顺忙道:“小的知道,您放心,老规矩。”横竖打好掩护,不在陆姑娘跟前暴露世子行踪就成。不过想来也没什么事,大中秋的,陆姑娘肯定跟家人一道团聚,不会来找世子。
  谢思言也想到了这一条,忽然有些怅然。
  将交中秋的时节,诸亲百眷走动且是多,陆家的亲戚又多,小姑娘这两日大约都没工夫来见他。
  小姑娘这会儿不定正拜见什么长辈,说不得旁侧还有个把居心叵测的表兄。连那帮表兄都能跟她一起过中秋,他却不能。
  等她成了他的人,那帮表兄一个都别想来串门!
  叶怀桐一早听闻馥春斋如今有几样东西降价售卖,一口气买了五十多两的东西。陆听溪想起这里的香片格外鲜灵醇厚,想带她去后堂喝会儿茶,却被伙计客客气气拦住。
  她奇道:“后堂那地儿不是给主顾休憩的吗?”她每回来,都被伙计请到后堂去,一面喝茶一面慢慢挑拣货品。她觉着这应当是老主顾的优待,叶怀桐虽是新客,但去后堂坐坐应当不成问题。
  伙计心里苦。那地儿是给主顾休憩的不假,却是独为陆姑娘一个主顾预备的,要去只能陆姑娘一人去,若是将闲杂人等放进去了,东家知道,不活剥了他们才怪。面上笑道:“多有不便,您请见谅。”
  陆听溪以为今日人多,后堂那边满了,便带着叶怀桐上了馥春斋三楼。一楼二楼是供主顾看货采买的地方,三楼多设雅座,供主顾喝茶议事。
  陆听溪惦记着这里的玫瑰香片和茉莉香片,点名跟伙计要这两样花茶,一众伙计面面相觑,磨蹭了下,去问了掌柜,才将花茶奉上。退到一旁时,掌柜跟几个伙计小声嘀咕半日,最后觉得将东家专为陆姑娘备的香片给旁人喝几口也不打紧,总不能上一好一次两份茶,陆姑娘怕也是不依的。
  香片如此,各色茶点自然也得如此。陆姑娘先前在此用的香茶、果子并各样精致糕点,全都是独一份,但如今也只好给叶怀桐也上一份。
  叶怀桐吃饱喝足,对馥春斋的茶点叹服不已:“这地方简直是一家被卖胭脂耽搁的茶楼,这茶汤,这点心,怕是要让京师那些老字号也自叹弗如,宫中的娘娘吃的怕都没这精细。怪道这地方卖的东西一样比一样贵,确是有道理的。”又问伙计能否再上一份茶点来,她想包起来带回去。
  掌柜本想一口回绝,但听得陆听溪在旁道了句“我也正想再吃些”,立马命伙计去预备。
  管不得那许多了,先把这小姑奶奶伺候好了再说。
  陆听溪等待期间,忽听得一群壮汉跑去一楼大堂滋事,隐隐闻得对方头领是什么公侯家的表亲,她正忖着这里的掌柜脾性那样好,镇日笑眯眯的,碰见这种硬茬儿可如何是好,谁知掌柜眉头都没动一下,众伙计也没事人一样。
  喝口茶的工夫,她循着窗口就瞧见那群壮汉被五花大绑扔了出去,几个孔武有力的小厮面无表情地将这伙人拖着一径去了。
  叶怀桐惊呼:“我见过那领头的大汉,他是不知京中哪个侯府的表亲,仗着自家的势,在保定和京畿都横得很,拥趸者众多,久惯收缴保护费,据说连顺天府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这人就……就这么被扔出去了?”
  她继母手里也捏着几家商铺,她倒是多少知道,开铺子最怕这些无赖,惹了他们,回头还会被报复,似这等衙门里有人的,更不好惹,那些被欺压的商户都是交钱保平安。
  这馥春斋的东家什么来头?
  陆听溪倒是不觉诧异。既是谢少爷熟人的铺子,那自然有谢少爷镇着。京中上下,谁能横得过谢少爷。
  从馥春斋出来,陆听溪又领着叶怀桐去附近的几家老字号转了转。从一家糕饼铺子出来时,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女童迎面跟陆听溪撞了个满怀。那女童惊慌失措,道了歉,又飞快跑开。陆听溪原也没当回事,但一旁的叶怀桐提醒说让她看看荷包还在否,这种小小年纪就出来做扒手的可不少。
  陆听溪翻找了一通,荷包还在,但荷包内侧却黏上了一封信。
  她顿了下,以阔袖遮掩,拆开信飞快扫了眼。
  但见上面只一行字——
  中秋节不要出门。
  又是那个人。
  陆听溪一哂,她偏要出门,她还要给谢少爷送月饼去。这人以为他是谁,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