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奸投喂指南 >

第39部分

权奸投喂指南-第39部分

小说: 权奸投喂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王气不过,自己走不开身,便命亲信押了沈惟钦,追到扬州来,去见陶家人。
      谢思言忽然觉得,沈惟钦好像比他惨多了。虽然他眼下暂不能跟心爱的姑娘成婚,但小姑娘与他越走越近,他如今又住在陆家斜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既然沈惟钦来了扬州,那他就更不急了。他眼下得了他父亲的宽限,正可跟小姑娘多处处。
      交十月后,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尤其扬州近水,湿气大,比北方的干冷更难熬。
      天气渐冷后,陆听溪就越发不愿出门了,但谢少爷近来余暇颇多,似乎在家里多待片刻就会长毛一样,不是来她家喝茶就是撺掇她出去喝茶,于是她几乎每回出门都能偶遇谢少爷。
      这天,她跟几个相熟的姑娘去附近的酒楼宴集,上楼时,竟看到谢少爷正立在楼下看她。
      谢少爷生得身形高拔,丰姿绝伦,一袭形制寻常的鸦青色净面阔袖直身,竟硬生生被他穿出金丝缕玉仙人羽衣的模样。
      他往大堂一杵,即刻引来瞩目无数。
      陆听溪打小就觉得他那张脸骗死人不偿命,生得人模狗样的,其实嘴巴坏得很,还总干欺负小姑娘的事。
      那日在坑底,她总算重温了谢少爷昔日的风采。背着她时那一声冷笑,像极了小时候欺负她之前的征兆。
      她不便跟谢少爷单独说话,只朝他遥遥行了礼,便上了楼。
      然则菜肴还没动筷,跟她一道来的姑娘们便一个两个都被家里人叫走,末了竟剩了她一个。她对着满桌菜沉默片刻,决定先吃饱了再说,吃不完的带走。
      吃了七八分饱,她叫伙计进来将剩下的装入食盒里。戴上帷帽,她出了雅间。
      领着一众仆妇下了楼,迎头就碰上了谢少爷,她与之寒暄一阵,将出酒楼时,忽然想起自己的金贯珠镯落在了雅间屏风后的小几上,本想叫丫鬟回去取,但想了想还是自己跑一趟的好。那镯子是祖父去岁新年时送她的,她极是爱重。
      将镯子重新套到腕子上,她正要转出,却听酒保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几位这边请,这处雅间里的客人刚走。”
      一阵纷杂的脚步声传来。
      陆听溪略觉尴尬,正了正帷帽,微低着头,快步从屏风后转出。
      她一路趋步前行,又是微垂首的,行至门口时,帷帽边沿与对方的一位女眷轻碰了一下,她自觉失礼,正要致歉,却听那姑娘道:“你是哪家丫鬟,竟这般冒失?”
      陆听溪一听就知对方是故意这样说的,仅观她衣饰也知她不是丫鬟。亦且,她认出了这声音,正是那日在密林里与齐正斌谈话的陶依秋。
      她扭头望去:“姑娘这般好修养,想来家教极好。”
      陶依秋自是听出了她话里的讥诮之意,心下不快。
      她觉着眼前这个大约是哪家土财主的女儿,被她说了句,居然还口。
      正要命身边丫鬟将陆听溪带下去,陶依秋忽然瞥见一旁母亲使的眼色,即刻回头看去,果见楚王府的人到了。
      她当即回嗔作喜,整了衣裙,上前施礼。
      陆听溪还是头一回瞧见变脸这么快的。
      见沈惟钦朝那个戴帷帽的女子背影看去,陶依秋笑吟吟道:“那位姑娘方才不当心碰了我一下,我都说了无妨,她却吓得不轻,非要跟我赔礼,我正想着如何给这位姑娘压惊,世孙便到了。”
      陆听溪懒得与这帮人缠磨,回身径往楼梯口去,路过沈惟钦时,却听他低声道:“姑娘,没事吧?”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刹那间, 陆听溪觉得莫名诡异。
      沈惟钦这语气这神态,她怎么觉着似曾相识, 透着一股熟悉感。
      沈惟钦见她不答话, 也不以为忤,又问:“方才之事可确如陶家小姐所言?”
      陶依秋脸色有些僵,她瞧这架势,怎生觉得沈惟钦跟那女子是认识的?
      但她当下也顾不得想那么多,只趁着沈惟钦转头吩咐小厮时,使劲给陆听溪使眼色。她紧张得要把自己的掌心抓出血,暗暗祈祷陆听溪能识时务,也能聪明一些——陆听溪若当真认得沈惟钦,就该知道他是楚王世孙。也应该能大致猜到她的身份。她可是楚王看中的孙媳妇,将来的楚王妃。
      陆听溪瞥了眼陶依秋。她若说不是,怕还有得磨,而她不想在此多留,遂道:“确如那位姑娘所言。”
      沈惟钦转眸盯了陆听溪一眼, 须臾, 看向对面:“既是如此, 那不知陶小姐打算如何给这位姑娘压惊?”
      陶依秋满以为此事已过了, 却不想对面的王世孙来了这么一句。她本就是临时编的瞎话,哪里想过当真给陆听溪压惊, 无措之下, 再度看向母亲辛氏。
      辛氏心中暗怪女儿惹事, 出面打圆场:“不如就给那姑娘封一百两银子, 权作压惊。”一百两,不少了。出趟门还要因着女儿的不省事白白赔人家一百两银子,她还没处说理去呢。
      陶依秋连道正是。
      沈惟钦却道:“我倒觉得不妥,我观那姑娘确实被陶小姐吓得不轻,一百两太少,一千两差不多。”
      辛氏险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一千两?皇帝讹人都不敢讹这么多!她们这回出远门统共也就带了三千两,还是将定亲过礼的花销与往返盘费都算进去的。因着先前在武昌时没见着沈惟钦的人,这才省下了大头。
      若当真给了陆听溪一千两,她们回头筹备过礼等诸般事宜,就还要另从旁处挪银子来。
      辛氏心中这般想,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只赔着笑:“世孙明鉴,小女方才……”
      “我瞧着陶小姐方才确是大度得很,非但不责怪这位姑娘撞了她,还一心想要安抚。既是如此,应当也不会在意多赔些银子给这位姑娘压惊,辛夫人说呢?”
      辛氏一时语塞。
      陶依秋恨不能咬断自己的舌头。她方才言之凿凿,又将大度明理的架势摆了出去,若是此时反口,不肯掏银子,那就是打自己的脸。
      她丢不起那个人。
      咬了咬牙,她强笑道:“世孙说的在理,一千两实则也……也不算多,我这便着人去取……”
      “其实我也觉着不算多,那不如再加一千两。”沈惟钦即刻道。
      辛氏又急又恨,踹死女儿的心都有,简直死要面子活受罪。
      她忙出来周旋,又差人回去取了一千两来,亲手交给陆听溪,又拉着女儿客客气气安抚了陆听溪一番。
      陆听溪觉得做梦一样。
      她就出了趟门,就白得了一千两银子。她父亲三年的俸禄再加其余各项收入绑在一起都没这么多。
      沈惟钦正要再跟陆听溪说什么,谢思言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
      谢思言上前来径唤陆听溪“表妹”,又对她道:“表妹此番受惊不小,不如先归家去。”
      语气与神态均颇为自然,仿佛陆听溪当真是他素日多有照拂的表妹一般。
      沈惟钦一直立在原地,没有挪步。
      等陆听溪拿了银子离开,谢思言回头对沈惟钦道:“世孙远道而来,有失远迎,不若由我做东,明日请世孙出来吃酒,不知世孙意下如何?”
      “何必等到明日,现下便可。”
      陶家人听见沈惟钦这话,神色各异。
      谢思言笑道:“那可不好,我瞧着,世孙今日许是有要紧事要办,我不能误了世孙。”
      沈惟钦突然近前两步,在谢思言耳畔低声道:“世子从来无利不起早,今番寻我,必是有要紧事的,我今日在此,明日可未必在此,世子想好了。”
      “世孙竟诓到我跟前来了,”谢思言也语声一低,“真当我不知?世孙哪里是迫于楚王淫威才来的扬州,若世孙当真不肯来,多的是法子逃遁,楚王哪里抓得住世孙。世孙之所以如今出现在扬州,不过是本就想来。所谓被迫来扬州与陶家女相看,不过是顺势借的由头罢了。”
      “至于世孙为何想来扬州,世孙自己清楚。楚王是否知晓世孙的心思,我是不知。横竖我是瞧得一清二楚。既如此,世孙又怎会轻易离开扬州呢?”
      少顷,沈惟钦道:“世子既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那不如再猜猜,我眼下欲如何?”
      谢思言声音倏而复高:“世孙眼下自是想好生招待陶家的客人。那我便不打搅世孙了,我还有事,回见。”言罢,飘然而去。
      沈惟钦神色阴郁。
      谢思言走前那个眼神,满是挑衅的意味。
      仿佛是在说,你慢慢相看,我去跟听溪喝茶去了。
      说是相看,实则陶依秋也只能跟沈惟钦打个照面,不可能同桌用膳,入了雅间后,就转去了屏风后头。这酒楼的雅间极大,硕大的锦屏将之一分为二,她身侧虽围了一众仆妇,但独坐大桌前,仍显得空荡。
      她的心思也并不在这边,只一心留意着外间的动静。
      锦屏外,沈惟钦不住让小厮添茶。
      他有些心浮气躁。
      陶家这个麻烦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至少一时半刻还甩不开。
      原本他也想好了应对之策,但方才见了陆听溪一面,他的心里又乱了起来。此间他是一刻钟也不想多待,但理智又提醒他,不能意气用事,必须照着自己的计划走。
      辛氏经了方才一事,对眼前这个王世孙颇多忌惮,借着寒暄的由头兜了几个圈子后,这才道:“听闻世孙近来崇佛,正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庙宇颇多,扬州府也有几处久负盛名的佛寺,老身此前曾滞留扬州府,倒也能做个向导,不知世孙可有雅兴到往听禅?”
      她说着话,心里不免嘀咕,先前她们到武昌后,听闻沈惟钦竟去庙里做居士去了,好生诧异,好端端一个王孙贵胄,跑去庙里吃斋去,莫非要效法梁武帝舍身出家?若回头她女儿嫁过去,他却出家去了,可怎生是好?
      后头楚王解释说世孙只是近来笃信佛理,并非当真要做那方外之人,她才勉强放下心来。
      而今她思来想去,还是应当从沈惟钦崇佛入手,让女儿尽可能多地与沈惟钦见面。
      沈惟钦呷了最后一口茶,淡淡道:“近几日怕都不得空闲,我与魏国公世子有约。辛夫人若想让我腾出工夫来,不如去跟魏国公世子商议一二。”
      陆听溪听闻谢思言明日要去见沈惟钦的目的,不可思议道:“他会答应帮你?”
      “自然会帮,”他倏然抬手指了指头顶缓慢卷舒的流云,“你看那天上的云彩。”
      陆听溪仰头看了半晌,不知谢少爷打的什么哑谜,茫然问云彩怎么了。
      “你看那云彩像不像你欠着我的八张肖像?”
      陆听溪觉得这天聊不下去了。
      如今外头冷得很,她寻了由头出来,又溜过来跟他见面,已是下了很大的决定,若再让她露出手给他画肖像,那她觉得她可以跑了。
      谢思言想想今日在酒楼里瞧见的情形就沉了脸。
      如今的沈惟钦在他眼里已与沈安无异。而沈安对陆听溪的执念与渴慕究竟有多深,他最是清楚。
      从前的沈安面上正常,但背地里不知有过多少疯狂的念头。
      沈安一心想要霸占陆听溪,之前囿于出身,眼界狭隘,想法也单纯,以为科举能改变一切,以为足够努力就能得偿所愿。
      显是穷酸书生考了状元抱得宰相千金这种杂剧话本看多了。
      于是沈安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念书。兼且他本身确实是块料子,自然很快崭露头角,也引得了陆家众人的注意。
      但沈安后来年纪渐长后,逐渐明了了官场与勋贵圈子里门当户对那一套,发现即便自己在科举中登顶,也不可能娶到陆听溪。
      他纵拿了状元,也还是个寒门出身,在京中那些根深叶茂的官宦世家、昌盛百年的公侯之家面前,他渺小得简直不值一提。
      陆听溪是陆文瑞夫妇的心头肉,陆文瑞夫妇根本不会考虑在世家与勋门之外的宗族里择婿,遑论沈安这等无根无蒂之人。况且,谁能保证沈安入了官场后就一定能平步青云?他无宗族帮持,若一辈子都不上不下地熬着,如何能给妻儿优渥的生活?陆文瑞夫妇不会冒这个险。
      再则,权贵圈子里讲究的就是个同气连枝、互相帮持,那些世家的锦簇花团,也是一代代积攒下来的,沈安若想真正跻身这个圈子,至少须再奋斗三代,这还得保证他的子孙跟他一样争气才成。
      沈安看清这些之后,心性就彻底变了。
      他后来出京求学去了,所以沈安死前那一两年里,他并没见过他,不甚清楚他做过什么。不过,他当年离京之前,跟沈安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