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奸投喂指南 >

第121部分

权奸投喂指南-第121部分

小说: 权奸投喂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随着月份渐大,陆听溪开始出现各种不适,譬如反酸,腰背酸痛、小腿抽筋、浮肿。她算了算日子,临蓐之期应是七月左右,一心祈祷着届时能早交秋凉,不然光是坐月子就够她难受的。
  正旦时,她怀胎已满了三月,但谢思言为着稳妥起见,依旧帮她推了一应酬酢,让她安心在府上养胎。上元这晚,她想出去逛灯市,谢思言不肯,担心灯市上人潮汹汹,冲撞了她。
  她便想法子变通,说她只坐在马车上四处看看,不下车乱跑。
  软磨硬泡半日,谢思言终于应允。
  元夕之月,最是圆亮,月华如银,长空一碧。
  陆听溪靠在柔软的云锦靠背上,见外间花灯如海、焰火如霞,又见人烟辐辏,老少男女,熙来攘往,禁不住道:“真是升平盛景。”
  “这便觉着是盛世了?”谢思言将一颗剥好的龙眼递到她嘴畔。
  陆听溪乖巧张口,由着他喂,问他咸宁帝给仲晁的什么密旨究竟是怎么回事。
  谢思言又喂了她一颗,才道:“这还要多谢阿古达木。”
  当初阿古达木跟他说什么咸宁帝的梓宫内是空的,他就留了心。他是不信什么假死、起死回生之说的。
  他暗中查探此事时,正巧在保安州德王府上暂住期间,陆听溪发现了安素郡主那个胭脂盒的猫腻,由此牵出了漕帮这条线索。他顺藤摸瓜,那些隐匿暗处的丝丝缕缕浮出水面,也终于串成了一条线。
  咸宁帝当年的所谓中风,确实是装出来的。他不过是受了他那幅万里河山图的启发,心里有了筹谋,遂想先晦迹韬光,再突然发难,将宁、楚二王一网打尽。
  只是咸宁帝后来逐渐觉出他这把刀越发不听话了。咸宁帝拔擢他,本就是为制衡,脱了掌控的刀可就不称手了。于是咸宁帝留了一手,给仲晁暗下了一道密旨。
  大意是说,若他忽然驾崩,就务必除掉魏国公世子。
  咸宁帝为仲晁定了个计策。大致便是,在修筑景陵时,在地宫大门与玄堂之间留个暗道。随后,寻个恰当时机,放出消息,就说先帝未崩,尚存人间,并揭露了逆臣谢思言诸般不为人知的罪状,让天兴帝将之诛杀。
  谢思言心下冷笑。
  咸宁帝当时大约隐隐预见到他会殒命于他之手,想让他在他驾崩之后,以为他未死,逼迫他露出凶相,如此方便将他剪除。为策万全,咸宁帝还手书了一分罪状给仲晁,这便是仲晁后来拿出来示众的所谓先帝宸翰。
  咸宁帝之所以将这差事交于仲晁来做,是因着无论从立场还是官位来看,仲晁都是唯一能牵制他的人。而且最紧要的是,仲晁不会愚蠢到去试图谋国篡位。
  但咸宁帝没想到的是,仲晁后来被楚王算计了。
  阿古达木的手下巴根与漕帮中人打过交道,因而偶然间得知了这件事,于是阿古达木转头就告诉了他。
  为的不过是由此挑起国朝内乱。
  阿古达木也根本不是为着宝音郡主的婚事才后延归期的,他滞留京师的目的就是寻机来将这个消息透给他。故那次密谈后不久,阿古达木就回了北狄。
  至于宝音郡主究竟能否嫁给楚王,阿古达木并不关心。确切说,阿古达木应是一早就预料到自己女儿根本做不了楚王妃,起初跟天兴帝请求赐婚,不过是要为将咸宁帝那个消息透给他挑个引子。
  楚王很可能也早就看透了阿古达木的心思,倒是宝音郡主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对自己父王对自己的利用一无所知。
  思绪转至此,他们的车马就跟宝音郡主的随行从人碰见了。
  宝音郡主乍见陆听溪,怔了下才认出她来,连连嗟叹,说她生得越发娇美娆丽了,陆听溪也与之寒暄,两人竟是越说越起兴。陆听溪下车不得,就请宝音郡主上来,让谢思言先下车,暂且回避。
  谢思言暗睨了宝音郡主一眼,眸光凛如寒川。
  ……
  杨顺正跟宝升低声闲谈,忽见世子爷裹了一件狸子皮大氅从马车上下来,宝音郡主在婢女的搀扶下上了车。
  世子爷立在涌动人潮间,对着已经落下的毡帘看了须臾,背过身去,面色很有些难看。
  杨顺跟宝升对视一眼。
  世子爷竟在上元夜被自家媳妇赶下了马车?
  谢思言对他们的注目似有所感,回头飞来一记眼刀。
  杨顺与宝升赶忙低头垂手。
  谢思言立了不多时,保国公的车驾正巧路过。
  保国公得知首辅大人在此,赶忙下得车来见礼,存候之间,小心翼翼提起了他前些时日与他说的那件事。
  谢思言心绪欠佳,冷声道:“保国公有这工夫,不如去好生琢磨琢磨如何教子诲孙。”
  上回他去保国公府上赴宴,保国公之所以单独给他跟陆听溪设宴,是为方便跟他求人情。
  保国公想为自家儿孙谋差事。提起此事,他倒不得不说他父亲在拣选亲家上真没甚眼光,当初竟还想跟保国公家结亲。如今保国公家子孙没几个出息的,徐云那夫家也因接连遇着几桩麻烦,益发不济,保国公素爱面子,却仍是豁出老脸来求他,表明却是没奈何了。
  可保国公有没有奈何,干他何事。
  保国公被谢思言说得耳红面赤,却也只能赔笑,心里恨恨,直想将自己那不争气的女儿抽死。
  当初偏说人家魏国公世子在外头养有外室,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死要活让他绝了跟魏国公家做亲的念头。如今可好。
  别说他觉着魏国公世子养外室之事子虚乌有,纵真有外室又如何?依着这位世子爷的卓然地位,养个把外室也是常事。
  若非那个逆女,他就是当朝首辅的老丈人了,在京中能横着走,府中那帮儿孙的前程还用发愁?
  谢思言忽然道:“保国公瞧那边是否有个熟面孔?”
  保国公正要引颈细看,却忽听身后一阵异响,一惊回头,便见谢思言飞快起身蜷手,地上的手炉侧翻,盖钮已开,应是在捡起手炉时,不当心被烫着了。
  大好的献殷勤的机会,保国公焉能放过,即刻大呼阁老烫伤了,命人速去左近医馆请个大夫来。
  跟宝音郡主相谈正欢的陆听溪被保国公这气吞牛斗的一嗓子惊住,忙探出脑袋去看。然则谢思言身周围了一层人墙,她看不真切,当下跟宝音郡主作别。
  宝音郡主离去后,她也要下车,却被谢思言及时阻住。
  “小伤而已,不打紧,你莫下来。”
  陆听溪看他一直以袖掩手,急道:“胡说!我听保国公说那手炉的盖钮松了,里头的炭火怕都撒出来了,怎会是小伤?还是先寻医包扎下稳妥。”伸手拉他,要查看他的伤势。
  “保国公大惊小怪而已,”谢思言将手背到身后,“没事。倒是打搅你跟宝音郡主说话了。”回头让保国公不要兴师动众。
  “我跟宝音不过闲扯,没你的事要紧,”陆听溪蹙眉,“若非保国公喊出来,你是不是都不打算告诉我?你若因不肯及时医治落下疤来,往后休想挽我。”端起脸来。
  在陆听溪的再三软语拉拽下,谢思言终于上了马车。
  “不能挽你,那是不是能抱你?”谢思言侧首凝睇她。
  陆听溪嗔道:“这时节还耍嘴皮子。”当下吩咐车夫往医馆去。
  ……
  二人回府时,尚未及子时。
  陆听溪靠坐在绣榻上等了片时,谢思言便回了。
  她带他去包扎时,他不让她跟随,她也不知他伤势如何,思及被炭火灼伤何其疼痛就一阵心疼,想揽下每日为他换药的活计,被他拒了。他说她而今正是辛苦的时候,他这点小事不必劳动她。
  陆听溪轻抚他手上厚厚缠绕的几层纱布,环了他脖颈,伏在他怀里软软道:“往后遇事不要自己扛,还有我呢。”
  她甫一凑近,便有温甜幽香氤氲开来。娇香玉软盈满怀,谢思言低眸看去,轻应一声,牢牢回拥,又想起她有孕在身,怕拘着她,力道放柔,在她发顶轻轻一吻。
  ……
  今年逢秋早凉,才入孟秋,暑热就去了大半。
  陆听溪产期在即,这几日总是惶惶。关于生产之事,嬷嬷们跟她说得越多,她越是忐忑。
  初十这日,晨起才盥洗罢,她就觉出异样。
  先是腰疼,跟着是腹部发紧、变硬,继而开始腹痛。由于她近十来日也出现过这种状况,换个坐姿亦或歇息片刻就能缓解,她起初也不确定这回是否还跟往日一样,等了一回,阵痛益重,且愈加频繁,她心知这回不比寻常,有些慌神,忙唤了嬷嬷过来。
  嬷嬷检视一番,又发现她已见红,连道这是临产之兆,急急召稳婆过来,怕陆听溪一会儿脱力,忙命丫头作速端早膳来,又着甘松去知会老太太。
  老太太闻讯之际,正在佛堂念经。
  她细问一番,得知早先备下的三个稳婆已悉数赶去了,捻着佛珠道:“思言还在衙署里办差?”
  甘松道:“回老祖宗,世子爷今儿天不亮就入宫了。皇上跟前的崔公公亲自来请的,说有急事,内阁临时集议。”
  甘松想起鹭起居内如今的一团乱象,想问问是否要差人去宫里通禀一声,但转念一想,哪家产子也没有入宫特特禀告的道理,何况眼下还没生出来。
  她正这样忖着,老太太已起了身。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我过去看看; ”老太太望了眼门外天光,“头胎生得不易。才见红,离生怕还要好一阵。”
  甘松忙扶住老太太,出了佛堂。
  谢思言今日出门后就总觉惴惴。
  他极少生出这等心绪。他自来沉稳; 先前纵历经再大的风浪; 也不曾如眼下这般; 似有巨鼓重擂于心,片刻难安。
  陆听溪产期在即; 他前几日就跟皇帝提了告假的事,但恰逢各地灾异频仍,灾民、流民亟待安置; 兼遇兀良哈三卫打散收编之事; 莫说内阁,就是六部堂官; 这阵子也都是忙得席不暇暖,千头万绪; 他今日不来不成。
  郑忠用自落座之后,就一直留意着首辅大人的动静。
  首辅面上没甚异样,仍如素常冷肃; 但手指牢捏文牍纸页边沿,指甲泛白,显然极是用力。
  趁着几个堂官就兵制争持不休; 郑忠用小声对身侧的邢明辉道:“邢大人可知首辅有何心事?”
  上峰私事自是不该刺探的; 但想要在内阁立住脚; 趋奉讨好是捷径。
  都是喜好钻营的,邢明辉也留意到了谢思言的异常,闻言皱眉:“郑大人又不是不知,谢阁老自来跟咱们鲜打交道,谢阁老有甚心事,我怎知晓?”
  邢明辉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也极力揣摩着谢思言的心思。
  他如今无比庆幸自己一早投靠了谢思言,可惜他跟谢思言谈不上什么交情,一直想深交,奈何不得门径。
  被召来后就滔滔不绝、侃侃不绝的新任吏部尚书谭学真忽而发觉周遭众人似有些异样,掠视一圈,最终将目光定在首辅大人身上:“阁老,对于九边改制之事,不知您有何高见?”
  ……
  陆听溪眼下宫口只开了三指,收生婆与嬷嬷们让她莫急莫躁,放松着些。老太太接连进来瞧过她两回了,约莫是觉着自己留在此也是干着急,宽慰她几句,就出去候着了。
  这般情境之下,胃口不佳,陆听溪早膳并没吃多少。
  一阵强似一阵的疼痛令她坐卧不安。倒也不全是疼得,实在是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未知险关的恐慌几同于本能,她止不住地惶遽。
  等开了五指,陆听溪已浑身浴汗。
  时值申初,陆听溪又断断续续用了些蛋羹、参汤之类,好歹恢复了些体力。幸而开了五指之后,宫口打开就快了许多。一个时辰后,宫口开到八指。老太太又着人去将她库房里那株根须齐整的百年野山参取来。
  “切成片,让少奶奶含着,防她脱力。一株若不够,就继续取,这种百年山参,我那里还有好几株,管够。”老太太手上绕着那串整一百零八颗的老山檀佛珠手串,眉目沉凝。
  郭妈妈失笑,太夫人这是急糊涂了,人参大补,哪能当饭吃。不过也是世子夫人嫁到锦绣堆里来了,寻常家户的产妇能得一层五十年的参片就已是万幸,搁世子夫人这里,二三百年的野山参也是可着挑的。
  谢老太太恨不能将自己手里那几株上百年的山参都塞进孙媳妇嘴里,好让她积聚气力,一鼓作气将孩子产下,少受些折腾。可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深知内中艰辛。
  女人生产,非但艰辛,还要提防着不测。
  老太太坐下后半柱香的工夫,就见在产房内帮着打下手的一个嬷嬷急急跑来禀道:“少奶奶境况不大好,胎位略偏,胎儿似……似还脐带绕颈……”
  老太太手里的檀香佛珠串险些脱手堕下。
  产子本就是在鬼门关打转的事,一旦处置不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