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奸投喂指南 >

第118部分

权奸投喂指南-第118部分

小说: 权奸投喂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
  取了内中信函,展开看了字迹,是从前沈安惯用的柳体,瘦硬挺秀,骨力遒劲,最是难学。
  信首并非世子夫人芳鉴、陆夫人淑鉴之流,而是直呼“姑娘”。
  信很长,她根本没看究竟写的甚,只找天兴帝相关,很快便在信末寻见了他透露的藏匿天兴帝的地方。
  将信折起,陆听溪跟淳寂道了谢便要离去,却听淳寂在后头道:“当真不看楚王遗书中都写了甚?女施主可是不信楚王已殁?”
  “大师信吗?我确是不信,”陆听溪回身,“大师与楚王相识多年,想来对楚王的手段禀性也有所了解,大师认为楚王会就这样殒命?地方是他选的,宁王之事的猫腻也是他做下的,大师认为楚王会毫无准备?再者,他若非要图谋什么,为何冒险救下宁王?”
  “总而言之,此事疑点甚多,我实是难以相信楚王会当真葬身唳鹤峰。”
  淳寂闻言,面上神色莫名,半晌,诵了声佛号:“作孽。”
  陆听溪道:“大师当初为楚王办事时,可知楚王让大师帮他保下之人便是宁王?”一顿,淳寂虽是方外之人,但也是时常出入西苑的,不大可能不认得宁王。冒险为之,大抵也是因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淳寂仿佛勘破了她的心思:“虽说形势比人强,但老衲为楚王做事,倒并非因着这个缘由。”
  “不瞒女施主说,楚王殿下是老衲平生最敬佩的人。老衲从未见过如楚王殿下这般通透灵慧之人。老衲早年也曾游历四方,甚至远赴海外探求佛法真谛,然则辗转几十载,眼界学识却仍是及不上楚王殿下一半。殿下根器亦是上上……”
  陆听溪不由打断他的话:“冒昧插言,大师确定大师要说的当真是根器?”
  根器指的是先天接受佛法之可能,与素常所言“慧根”义近。
  莫说如今,纵是从前,她也不觉着沈安会是个有慧根的人。沈安天生反骨,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是一匹难驯的野马。当年她将他带回来,主因是赌一口气,证明沈安的说法是错的。只是后头沈安未再行不轨之事,她见他确有几分可怜,就将他留了下来。
  但若说当年很可能以死为她设局、落后又剁了陆修川手指的沈安根器上上,她是不信的。
  这人从头到脚都与佛性无关。
  淳寂道:“女施主何故对殿下偏见如此深重?殿下出身位处风口浪尖上的楚王府,但纵观其一生,多半为宗室嫡系纷争所累,自家并无野心,最重的一次杀伐还是为平宁王之乱。老衲帮殿下保下宁王,也是因着老衲坚信殿下并无作乱之心,偷天换日必是另有苦衷。”
  “殿下性子有时确乎阴沉,但前有其祖的诸般逼迫,后有魏国公世子的咄咄相逼,殿下要夹缝求存也着实不易,禀性实难平和。再则,老衲不甚明白女施主为何对殿下心生恶感,纵然两厢立场不同,殿下也并未真正为难过女施主,女施主这般,又是何必。”
  “殿下如若果真要不择手段将女施主据为己有,那日早已嗣位,登临帝位,行事岂非更便利?殿下明知魏国公世子对他杀心不减,却仍中止登基前的筹备仪程,单枪匹马来了石景山,女施主可想过殿下这是为的什么?”
  淳寂话里有话,这是在暗指沈惟钦来石景山赴约,是为了给这段恩怨来个了结,而非惧怕谢思言揭露他偷天换日之事。否则沈惟钦也不会刻意将陆听溪引过来。
  陆听溪即刻反问,沈惟钦保宁王、匿皇帝又是为哪般,淳寂道:“仲晁能策反御林军统领,足以表明其势力已渗入宫内。在魏国公世子突然失踪、太皇太后避祸大兴等诸般情势下,女施主以为皇帝如何在仲晁与一众只等看戏的亲王围困下活命?楚王殿下将皇帝暗藏起来,是在保皇帝周全。至于宁王之事,老衲也不清楚,但殿下确未利用宁王行奸宄之举,女施主说是也不是?遑论如今宁王还在魏国公世子手里。”
  陆听溪对着般若湖对面的一株繁茂桂树远眺,缄默少顷,慢慢将信重纳入书筒:“不论如何,时移世易,当初的敦睦终归是不复得了。”
  言罢,一径离去。
  ……
  谢思言立于唳鹤峰峰顶之上,俯瞰群山。
  金风摇荡,云海湍转,万物皆在脚下。
  内中兴许也包括沈惟钦的尸骨。但他并不能笃定沈惟钦已死。
  唳鹤峰下头是深渊,并无河潭之类。纵是有水,从百丈高的地方摔下,冲至水面,也与撞在冷硬地面上分别不大。
  不管如何分析,沈惟钦都绝无生还的可能。
  但他仍命人辗转绕去崖底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必须确认沈惟钦已死才能安心。否则总有功亏一篑之感。
  良久,杨顺前来回话。
  “世子,小人已带着一众人等仔仔细细将下头搜寻了一通,并未寻见楚王的尸首。不过,山石间有些许血迹与拖拽的痕迹。小人揣度着,约莫是楚王跌落到此后,被虎狼熊豹之类的野兽衔了去。”
  杨顺见世子容色寡淡,揣摩不透其心思,一时胁肩累足,噤若寒蝉。
  他这回竟被个十几岁的姑娘给诓了,虽说他后头一直安慰自己,这回栽了不过是有心算无心,但在世子爷面前终归是抬不起头来。
  自打昨日沈惟钦坠崖之后,他就主动请缨前去搜寻,本是存着戴罪立功的心的,但没想到迟迟寻不见沈惟钦的尸首。而今眼看着日薄西山,他们已找了一天一夜了,一个两个都是满目血丝。但世子爷不喊停,他们就得继续。
  谢思言又往深渊扫了眼,淡淡道:“加派人手,扩大搜寻范畴,再去找一干犬只来,协助搜寻。”
  杨顺躬身应诺。
  ……
  陆听溪终于被谢思言接回了国公府。
  她将藏匿天兴帝的地方告诉了谢思言,不出一日,天兴帝被迎回朝。
  这场旷日持久的荒唐闹剧也在天兴帝亲为谢思言平反后,消停大半。
  天兴帝甚至特特颁了诏书,为谢思言昭雪。
  其一,现已查明,所谓先帝起死复生,不过仲晁散布的谣言。天兴帝已亲自查看过,并请了几个做寿材的积年一同验看了,确认先帝棺榇未曾开启过。
  其二,漕帮与谢思言一丝干系也无。
  其三,所谓的谢思言那处位于保定的、规制多有僭越的别居,实乃仲晁的产业。
  其四,谢思言当初请求致仕之后,那几个蹦出来借土默特犯边,胁迫说要法办了郭旭等一众弹劾谢思言的言官的武将,实则已被仲晁收买,此举不过趁势构陷谢思言、为其再造一桩罪而已。至于土默特为何这样巧地在此时犯边,大抵只有仲晁最清楚。
  诏书一下,天下震动。
  皇帝这不光是为谢思言澄清,更是令仲晁成为了众矢之的。一时文人口诛笔伐,百姓唾骂不止,定要以极刑惩之,以谢天下。
  仲晁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因着此番动荡,牵连者众,人人自危。不过,当初没敢鞫审谢思言的几个堂官,而今却是无比庆幸。
  除却那几个堂官而外,更有人长出了口气——董佩的父亲董锐。
  此前谢思言那事闹出那么大动静,那列出的罪名,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杀头的大罪,董锐唯恐连累了董家,如今拨云见日,总算能安枕了。
  但思及一事,董锐又难免懊丧。
  谢思言经此一事,非但没倒,反而晋为内阁魁首,又以卓著功勋,加正一品太师衔,往后真正是位列百官之首,万万人之上。
  谢思言方及冠不几年,便已是荣光无两,莫说本朝,纵是放眼前史,也无有可与之争锋者。
  可这样的乘龙快婿,终究不是他的。当初谢思言愣是没瞧上他女儿。
  尚未从怅惘之中缓过来,董锐紧跟着又被一桩事堵得不上不下。
  董佩生产了,诞下了个男婴,母子平安。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愁人之处在于,董佩这一胎是早产,怀胎七月便因着不当心跌了一跤,提早娩出了胎儿。
  纵是足月的婴儿,也需加意照料,何况是体弱的早产儿。董锐自打知晓女儿早产,四处找寻老道的保母与乳母,唯望这个瘦弱得鸡崽一样的小外孙能安然活下来。只是他也不过尽一份绵薄之力,纵竭他之力寻来的,国公府也未必看得上眼。
  这日,谢宗临为庆贺儿子进官,摆了家宴。既只是不欲张扬的家宴,便只是阖府聚饮,姻亲一个没请。但董锐因着近来走动勤快,得了消息,当日便携礼登门,前来拜贺。
  本是存着探望外孙顺带与谢思言攀交的心思的,然而谢思言并不睬他,谢宗临也是爱答不理的架势,他讨个没趣,只好转去跟二房三房打双陆去。
  谢老太太对这些只作不见。
  郭妈妈在旁看得明白,董锐今日说什么不过凑巧撞上的谢家家宴,这说辞哪个会信。董锐不过是见自家女儿生了个哥儿,觉着自家腰杆儿直了,这才敢在未得邀约之下,贸贸然上门,来凑这个热闹。
  老太太心里门儿清,只是懒得戳穿而已。
  董家人如今就开始翘尾巴了,日后若是董佩生的这个儿子安安稳稳长大,再有几分出息,董家人还不晓得会如何。
  谢思平也不过是庶房所出,说到底,董佩生的这个儿子并不如何金贵。但谁让谢家曾孙辈里,如今只董佩生的这么一根独苗呢,董家人自是难免得意。
  郭妈妈这般想着,禁不住看向才回府不几日的世子夫人。
  如若世子夫人有了身孕,即刻就能将董佩给比下去。可这事也急不来。
  郭妈妈叹息。
  陆听溪对郭妈妈这些心思全然不知。她正坐在丽瞩园临着水次的一处小亭内抛食喂鱼。她身畔石桌上搁着几碟子果脯,她一面喂鱼一面拿签子签了果脯往嘴里送。
  她本是在跟谢思言对弈,但也不知是谢思言这几日嘴巴格外毒,还是她近来脾性分外暴躁,不多时,她就跟他拌起嘴来,后头索性丢下棋局,跑来喂鱼。
  得了清净,倒甚是悠哉。
  她捻着签子,正预备再签一颗乌梅干,董佩领着一众仆妇浩浩荡荡径入了亭子。
  叙礼寒暄之后,董佩笑道:“嫂子怎一人在此?倒让我好找。”
  陆听溪撩起眼皮搭她一眼,问找她何事,董佩踟蹰下,道:“哥儿如今还没个官名儿,老祖宗说拟名的事就交于哥儿的父祖了,她老人家不掺和。”她口中的“哥儿”,自是指的她那个才落地的儿子。
  言至此,董佩顿了顿。
  国公府男丁众多,也没见老太太给哪个亲自拟名的。就连当初给谢思言拟名时,老太太也没参与,只说让谢宗临慎重起个便是。于是轮到给她儿子取名,他们也不过去老太太那里问上一问,算是走个过场。老太太的态度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老祖宗说了,”董佩继续道,“等选定几个可意的字,就拿去给她老人家看看,她看着给拣定一个,将哥儿的官名早日定下。”
  实则后头两句并非出自老太太之口,这只是董佩自己的揣度。
  董佩忖着,老太太既说要让他们将候选的名字拿去给她过目,那自然就是帮着定名的意思了。
  虽说她心里隐隐觉着,老太太是看在她那才落地不久的孩子是早产儿的份上,但这已足以令她畅快了。
  从待字闺中到嫁做人妇,她始终被陆听溪压得死死的,现下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她已然得了个哥儿,陆听溪却还没身孕。
  真解气。
  适才她远远望来,怎么看怎么觉着陆听溪独坐水畔的侧影透着几许落寞意味。她私心里觉着,陆听溪这是自觉在人前待不住,跑到这犄角旮旯躲着来了。
  毕竟在一众慈长跟前待久了,总归是难以避开孕珠一事的。被问来问去的,陆听溪自己想来也觉着没脸。
  董佩正自暗笑,却不防陆听溪倏地扭头:“既是如此,弟妹来找我做甚?”
  董佩一怔,嘴角不自觉勾起:“话是这般说,但公爹说,若是咱们这些小辈里有谁能想个得宜的名儿,也可一并呈给老祖宗过目,说不准哪个就用上了呢。”
  “嫂子在闺中时,便才名远播,京中哪个不知嫂子便是立地书橱。我思来想去,这便厚着脸皮,来请嫂子帮忙给哥儿拟几个名儿。”董佩嘴上说得客气,眼角眉梢的得意之色几要溢出。
  陆听溪道:“弟妹谬赞,实不敢当。我不敢班门弄斧,弟妹有来找我这工夫,还不如去翻翻《说文解字》。”
  董佩明知她二人不怎么对付,却来让她帮她儿子拟名,不过是来炫耀她新得的儿子罢了。董佩尚在月子里,竟就戴着昭君套、兜了个大风帽出来找她,可见是在屋里待得实在憋得慌了。
  董佩见陆听溪只管吃果脯喂池鱼,越发觉着她是因着怀孕之事郁郁,不肯多与她言语,连个照面都不愿跟她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