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雀登枝 >

第75部分

雀登枝-第75部分

小说: 雀登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溪顾不得抹去脸上滴落在汗水,颤声回禀:“有商人从那边返航,说半个月前有一艘广州的货船在双尾屿附近遇到大风浪触到礁石出了事,船当时就沉了,百来名船上的人包括船老大、水手、杂役和客商统统都没了。有当地的渔船一起下海搜寻,也只是找到一些沉船上的桅杆和些许货物,沉船上的人是一个都没有找到。“
    荔枝和莲雾立时发出一声惊呼,却见面色煞白的傅百善朝前迈了一步沉声问道:“消息准确吗?是我爹坐的那艘船吗?你说的这个商人在什么地方,带我过去,我要亲自问他话!”
    陈溪忙躬身应命,准备前头带路。傅百善走了几步,却猛地回过头来盯着两个丫头厉声道:“传我的话下去,今日之事不许外传,谁要是不小心透露给太太知晓,耽误了太太养病,日后就不用在傅家待着了!“
    莲雾紧紧抓着荔枝的胳膊,头点得像拨浪鼓。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傅百善,面色苍白黯淡,黑黝黝的眼睛里却像有团火焰,尖锐得像一把刚出鞘的利剑,这样直直看人的时候竟然隐含一种莫名的威迫。
    晚上,一直昏睡的宋知春从挂了回字纹浅青色纱帐里醒过来的时候,屋角只点了一盏细白瓷太平有象的蜡烛台,女儿正靠在一副皂色迎枕上看书。听见动静,她抬起头望过来,一双杏仁大眼立刻眯成了一弯好看的月牙。
    “娘,你这一觉睡得可真是久,不过大夫临走时也说了,开的药里有一点安眠的成分。人睡得沉稳了,身上的病痛才会消除得快一些!”
    宋知春皱着眉头喝了一碗浓浓的汤药道:“难怪你爹老说他是专门给我辟邪的,你看他走了多久我就病了多久,不过是一场风寒就缠绵病榻这么些时日,看来真的是老了,年轻那会儿跟着你爹东奔西跑的,哪里有这么娇气。对了,你爹那里还没有音讯吗?”
    傅百善正在收拾汤碗的手就顿了一下,立即若无其事地笑道:“放心吧!大夫都说了,这是因为你平日劳累忧心过度,这场风寒又正好赶在体质最虚弱的时候,所以才会一病就病这么久。古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如今慢慢调养就是了!”
    宋知春适意地靠在枕上笑了,灯下的脸色更显蜡黄,“还要你跟我讲大道理,这些我都懂。娘这一生吃过苦也享过福,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强,万事不肯弱与人。那些年你爹一年有十个月都在外头跑,家里这一摊子事我就全顶了下来,铺子里、码头上、家里的事都要操心。”
    想是嗓子眼不舒服,宋知春捂着嘴狠咳了一气,才气喘吁吁地道:“……其实我心里明白,这病根大概就是那时落下的。前两年也是这样大病一场,把你爹吓得再不敢出远门了。你说这病也不早点来,要是早来两个月,你爹现在指定在家老实猫着呢!”
    傅百善只觉眼角酸涩,这世上哪里有这样诅咒自己生病的,怕是只有相濡以沫一辈子的爱侣才会如此甘愿吧!转身打开桌上放置的食盒,从里头取出一碗熬得乳白的汤水劝慰道:“知道这些就行,那就快点好起来吧,要不然等我爹回来看见你这副模样,怕是要给我两巴掌。”
    将汤盏端至母亲面前,傅百善提高音色故作欢快道:“大夫说你怕冷是因为风寒过后引起阳虚,故而手脚冰冷腰酸冷痛,需要温补肾阳。我特意叫陈三娘炖了羊肉汤,里面放了上好的红枣、当归、生姜。等会先喝碗羊肉汤,有精神了再扶你到外面走几步消消食。”
    宋知春就定定地望过来一眼,女儿是自己养的,哪里看不出她的异常。微微垂首掩住疲倦叹道:“我刚跟你说了,女人不要太好强,有什么事都要说出来,才会有人帮你分担。你还是个孩子,即便是能够顶事,当娘的看了也还是痛在心里的。说吧,是不是你爹那里有消息了?”
    温热的羊肉汤没端稳,一下子泼了一半在地面上,傅百善再也绷不住了。
    眼泪从脸上簌簌滚落,年轻女孩儿伏在母亲怀里哽咽道:“都是我不好,让你跟着操心。昨日陈溪来报,说码头上有客商从倭国过来,还说在双尾屿沉了一条广州过去的货船。我亲自去见过他了,那人也不敢断定是广州何处的船只,自然也不知道我爹到底在何处。我只是心里憋得难受害怕得紧,毕竟爹爹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么久!”
    宋知春慈爱地拂着女儿柔顺的长发,神情却奇异地安详,“自从你爹要讨海上这口饭吃时,我就知道了余生势必要担惊受怕。可是我拦不住他,男人不管老少都有一颗流浪的心,总想着当一个拯救尘世的盖世英雄。所以我留了下来,给他打理一家老小,帮他解决后顾之忧。我想,你爹即便当真在海上没了,这也是他的夙愿,咱们娘几个还是要好好地活着!”
    傅百善没想到连日来的辛苦和忧心竟然从自己的嘴里说了出来,更难得的是母亲竟然如此的豁达,这份泰山崩于眼前的沉稳是自己一辈子难以企及的巅峰。她软了身子静静地伏在母亲的身边,“也不见得是我爹坐的那条船,他临走时还交代于我定会小心为上,不管事情成与不成都会捎信回来,我觉得这其中必定有什么不可预料之事发生了。”
    宋知春点点头,“这次跟你爹出海的是咱家用了多年的邬老大,生性小心谨慎,行船三十年都没有出过大的纰漏。他的水性极好,听说能赤膊在海里泡个三天三夜。加上这条与倭国的海路从前是他闭着眼走得惯熟的,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全船覆没。你爹一直没有音信传回来,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一整船的人都因为某种缘故被滞留在某地,所以至今为止我们才一点消息全无!”
    对着亲娘病中还能如此条理清楚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傅百善心里感到由衷的佩服,心想这才是历事者才具有的泰然风度。
    拭去眼角的泪水,傅百善定定神才低声道:“我也是如此作想,爹爹此去的目的就是想断掉那些倭匪的后路。一路上人多嘴杂事情泄密了也未有可知,这样以来肯定会招一些人的忌恨,给我爹他们使些绊子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不知道是哪边的人,也许是那边倭国朝廷的人,也许就是那些盘踞在海边的倭匪。”
    宋知春攥紧了女儿的手欣慰道:“你没有自乱阵脚就是最好的,放心吧,你爹早就说过要把你亲手送上花轿看你成亲,没有这么快就去见阎王爷的。就按照你爹临走时的安排,慢慢收拾起来,我们娘俩加上小五小六在青州等他回来!”

103。第一零三章 茈碧

  
    虽然已经定下今后要常居青州; 但是毕竟在广州呆了十余年,哪里是说走就走的。又因恐宋知春刚好的病情反复; 傅百善没有急于上路。她首先给登州的小五和小六去了信,尽量用平淡的语气叙述了父亲失踪的事实。想来两兄弟接到书信势必会心急如焚; 可是焦急又有何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发出的第二封信是给青州左卫裴青的。
    因为父亲没有按时履新; 虽然情况特殊是因为公干才造成的; 但是认真追究起来也要获罪; 这样势必会牵扯些官场之事。裴青与那位指挥使大人魏勉有师徒之谊,有他在中间转寰说和,无论将来事情如何变故; 总算有个说得上话的人。
    第三封信是给傅家老宅大伯之处,听说他的假期是一延再延,至今还滞留在青州老宅。有人说是上峰体恤于他; 又有人说是大伯为人不知变通加上性情孤介很是得罪了周围的一些人,只得暂时赋闲在家。现在纠结这些没有任何用处,想起老宅里那对永远心存恶意的母女,傅百善写这封信的目的也只是起个告知的作用。
    第四封信则是发往京城齐云斋大掌柜处; 广州这边的铺子随着父亲的失踪势必会大受影响。本来可以将陈溪留下; 以他的才能大可暂时独挡一面。因为铺子上的人手都是惯用的,支撑个一年半载应该没有问题。可现在重中之重是寻人,傅百善的身边实在离不得他; 其它的事情都只有先搁下了。
    傅百善将手中书信一一捎出去后; 站在院中那棵木棉树下仰望。苍翠的枝叶遮天敝日; 笔直的枝杆上还清晰地刻有几道划痕,那是小五小六历年的身高印记,有好几道都是爹爹拿了錾刀亲手刻画的。
    院角的水池里,有颀长的锦鲤在碧翠的水草间慢调斯理地游来游去,遇着人影就会群涌而上,裸露着或红或白的背脊。绘有仙人指路的青色大石缸一字排开,里面尺高的睡莲长得郁葱可人,这还是老爹从南洋辛苦带回来的品种。
    也许是适应了这方的水土,也许是不想辜负傅家人的精心呵护,这细弱的种子竟然成片开放。虽然算不上什么盛景,可也颇得人近前赏玩。因此每年时节一到,爹爹就呼朋唤友到家中浅酌小聚,顺便观赏一下他的得意之作。
    擎了一朵睡莲在手,那叶柄圆柱细长,叶片椭圆浮生于水面之上,莲叶表面浓绿背面却是暗紫。这睡莲的品种名叫茈碧,花瓣通常为八片或十二片,花大形美,或浮于或高出水面,白天开花夜间闭合。花瓣白蓝黄粉排序成轮,密密匝匝蔚为壮观。
    想起去年此时家中高朋满座时的热闹,此刻家中的冷清,傅百善一时心如刀绞。自爹爹出海失踪后,巡检司衙门送了一百两银子过来后就再无下文。铺子里的生意也开始受到排挤,昔日稳定的客源也接连让人半路截走。
    已渐长成人的傅百善初次尝到了世态炎凉与人情淡薄,可是她已没有时间计较这些。当务之急是找到父亲的下落,用那日娘亲的话来说,就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在没有确凿事实之前,所有的猜测就只能是猜测。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天空碧蓝近墨,一轮硕大圆月高挂。宋知春母女俩静静坐在散发馥郁香气的蔷薇花藤蔓下品酒赏月。石桌上摆满了各类瓜果吃食,粉彩牡丹纹高足盘里盛的是陈娘子亲手烤制的月饼,莲蓉的、果仁的、百花香的,色泽金黄诱人。
    宋知春甩开仕女团扇,随手掰开一块月饼,分给女儿一块后自己拿了剩下的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夜风顺着墙根吹进来,带来丝丝沁脾的清冽幽香,长长的花藤枝条也跟着一起一伏。
    她忽然悠悠叹道:“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爹碰到风浪后在海外一处不知名的仙山上落了脚,结果那里的仙女没见过男人,把你爹当成了宝,穿的是波光闪闪的绫罗,喝的是醇香的琼浆玉液,住的是金银宝石堆就的宫殿。你爹风流快活得不得了,左拥右抱的。我气得不行,抡了根棍子就冲上去了。”
    傅百善眨了眨眼睛,咽下一团月饼后好奇问道:“后来呢?”
    宋知春品了一小口水晶杯里暗红似血的葡萄酒,扬了头漫不经心地道:“后来——,后来我就醒了。屋子里头就我一个人,可是我明明就听见耳朵边有丝竹乐器环绕,还有女人吃吃的笑声。好孩子,娘真的没有骗你,你爹现在指不定在哪里乐不思蜀呢!”
    面对亲娘的神仙逻辑,傅百善知道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安慰。老爹是四月初八出的海,至今已有四月余,可说是音讯全无。周围的人都渐渐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现实,可要是让傅家上下相信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没了,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各地的回信都陆续收到了,京中齐云斋大掌柜张琪贵派了他亲侄子过来,先帮着支撑一段时日,只求将溃散的局面暂时稳住,起码要保住京中的货源不断。好在傅满仓做事例来稳当,临走前几个经常往来的老商家处都去了信,又早早将广州几间铺子的库房都填满了,那些西洋的鎏金银镜、做工精细的钟表之类的物件好歹还能将就一二。
    青州裴青那里的回信写了整整三篇,告诉她毋须担心父亲没有按时履新之事,他已经在指挥史魏勉那里说清了缘由。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将父亲的画像交给了几个心腹手下,让各人在海上巡逻时务必要仔细搜寻,看能否寻找到些许消息。
    信中还告知了一件事,前次众人集结在羊角泮击杀倭人一事,朝庭已经下了嘉奖诏书和封赏,青州左卫参予战事的十余位将士品阶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正好军中有位千户迁任直隶,于是他就受命暂代了这位千户的职位,想来不久之后,职位前面这个代字也可以消去了。
    至于同去的两位女子,虽然立下任是何人都不敢埋没的赫赫战功,但是呈上去的请功折子却被皇帝压下了。
    因为朝堂上对于如何封赏这两位女子议论不一,有人说要是重赏,那岂不是为那些应该老实呆在闺阁中的女子树立了榜样,日后世间的风气定然不古。又有人说国家有难,岂可再固守男女之别,既然立下战功,当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