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简妃传 >

第195部分

简妃传-第195部分

小说: 简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跟我讲人情。”子女的安全问题上书雪历来是独断专行的,“穆尼和永焕是戎伤,我心疼不后悔,就十二爷的性情,万一教人钻了空子,我十来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你真打算让弘昊去军前?他可小了些。”雅尔江阿知道妻子影射的是十二皇子府后院,张张嘴没再坚持下去,转而提起换子临阵的事儿。
  孩子们渐渐成人,需要操心的家务事随之变多,书雪要派弘昊劳军,顺便把永叙替回来,不能说没有苦衷:“一来防着侧福晋有个三长两短让孩子遗憾,再则父母为子女当计其长远,弘昊是恩荫的多罗郡王,他能靠着额娘是玄女福晋这种光环荣耀一辈子?”
  永焕趁机请求:“额娘,儿子本来就没有大碍,正好陪着七弟一块儿回去。”
  “你的婚期定在八月,先把媳妇娶进门再论别的!”书雪心道:十二福晋不大妨碍,万一侧福晋撑不住了可是麻烦,即使不必为庶母守孝,毕竟要照顾到永叙的感情,搞不好就得拖一年。
  永焕无法:“是。”
  书雪虽然号称是旗人中第一才女,完颜氏却是实实在在的军功世家,万吉哈对未来孙女婿比先前还满意,永振一咬牙,推了女儿出来给他们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
  男女七岁不同席,永焕和关晓是表兄妹,打小没少见面,如今名分已定,两人都有些局促。
  毕竟是书雪的侄女儿,永振的千金,关晓扯着帕子打破僵局:“表哥,听阿玛说你还想回军前?”
  永焕忙解释:“没,我就是担心七弟——”
  关晓宛然一笑:“我并不怪你的。”
  永焕松了口气:“额娘说,咱们八月完婚。”
  关晓红了脸。
  永焕察觉到失言,急着拿话描补:“我是说你喜欢怎么布置院子,我跟额娘讲——”
  这就是越描越黑了,永焕正为难,关晓嘴角微弯:“住那儿都一样,姑姑的眼光比我高多了。”
  说着话已经到了花园门口,关晓站住脚,仰头正视永焕:“表哥,我想嫁的不是身上带着脂粉气的绣花枕头,你是男子汉!我信你能护得我周全。”
  永焕连着三天没睡踏实觉,憋着激情全发泄到了练武场的靶子上。
  万寿节后,回京禀报军情的胤祯带走弘昊,书雪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几个不是亲生的儿子身上。
  穆尼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孩子,瓜尔佳氏能照应过来就不错了,侧福晋自己都病着,那木都鲁氏需看顾儿子,永瑾姑奶奶是完全指望不上,歆蕊倒是能抽空过来打下手,书雪也舍不得让她两下忙,王府恢复了主母直管的状态。
  康熙体谅书雪兼管军政,出去玩儿的美差便着落在永瑾和弘昁身上,那和驱了饿虎进鹿场已经不差什么了。
  康熙比着书雪的待遇关照姐弟:“进上的猎物先给简王府阿哥格格挑拣。”
  说这话要付出代价的,简王府格格如龙卷风一般,所过之处可谓连根拔起,偶尔错过的还有弘昍捡漏,老爷子脸都白了:“这俩是简王府的孩子?怎么一副缺衣少食的模样?”
  永瑾很委屈:“这些都是给弟弟的,额娘说了,他们是男子汉,将来不能靠父母顶门立户,现在就得攒着持身的本钱。”
  康熙捻须微笑:“你额娘是能教出好孩子的。”
  从此以后,姊妹俩刮地皮的行动就更不会有人管了。
  八月初六,永焕大婚,规制是郡王的,热闹程度不压于皇子。
  喝媳妇茶时,书雪笑的合不拢嘴:“以后可算是松快了!”
  雅尔江阿原本还以为是自己昨晚服务周到,闻说后咳嗽一声:“你就想着躲懒。”
  永焕撒娇:“额娘,儿子刚成婚,您得给媳妇空出功夫生孙子不是?”
  满厅笑声,关晓脸红的像苹果一般,飞目含嗔看了丈夫一眼。
  书雪按下起哄的永瑾姊妹,因笑道:“你倒知道护着媳妇,我这个恶婆婆必要当的,王府早晚是你们当家,早上手不是坏事儿。”
  互相见过礼,书雪吩咐永叙:“领着哥嫂见你额娘去。”
  侧福晋尚算能熬,许是因为见到永焕的好事儿盼着儿子大婚,卧床年余也没新添病症。
  书雪是说到做到,趁着中秋大集管事,把简王府内外事务交给关晓打理,与先前垂拱而治不同,书雪宣布:“五福晋为宗妇,她定的事儿不必回我!”
  因为与雅尔江阿抬杠,书雪名下的奴才都与简王府做了切割,关晓要做的只是磨合陪房与旧有王府势力的关系而已。
  比起自家姑姑,关晓幸且不幸。首先,书雪是继福晋,既没关晓现在有底气也没亲姑姑做照应,其次,书雪管家时王府的关系并不如现在复杂,关晓的情商有待考验。
  推辞不过,关晓只得请了上房的嬷嬷做助力,书雪自然明白侄女儿的意思,极爽快的答应:“你是主子,叫她们参议是好事儿,大主意必得自己个儿拿。”
  关晓应着:“姑姑,我还小,您可别撒了手,万一出了乱子有伤王府体面。”
  “谁能生下来会说话?”书雪笑道,“侧福晋身体不好,我打算就着年节把老六的事儿办了,你还有教导妯娌的责任!”
  关晓脸色一正:这是派任务了。
  永叙的终身是满汉联姻的产物,张家为书香门第,书雪即命关晓以汉礼预备聘娶仪程。
  张廷玉也怕女婿守孝耽误了女儿终身,再者并不敢与王府论长短,基本上按着书雪的章程进行。
  本想甩手的未来婆婆还得操心,正旦朝贺上,关晓正和太太说话,突然对着看起来就没胃口的御筵有了反应,太太大喜:“这是有了吧?”
  太医很快确诊:以小夫妻的腻歪劲儿,关晓怀孕再正常不过了。
  正牌婆婆兼姑妈还在与康熙商讨家事儿中的国事儿:“明年是您的七旬万寿,那时节藏边定局,做个千叟大宴岂不更热闹?”
  康熙摇摇头:“朕是预庆,彼时情景尚未可知。”
  书雪大觉不吉:“汗阿玛怎么说这话。”
  康熙笑了笑:“朕践祚六十余年,如你所言称得上千古一帝,何必有此忌讳!”
  书雪还要再谏,永瑾跑来报告嫂子有孕的喜讯,康熙笑道:“你去罢!”
  孙女是隔辈亲,女儿却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搁别人一定巴不得女婿、孙女婿从一而终,太太就得掂量:“关晓怀了身孕,五阿哥跟前并没侍妾通房,小孩家偷腥是免不了的,万一有个什么,你别约束的太严。”
  “知道。”太太最头疼的就是书雪说这两个字,拿定主意的事儿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关晓还不像当初的瓜尔佳氏那样因为不给丈夫安排通房有心理负担,永振夫妻本身就是贵族中的模范,加上更激进的姑妈tiaojiao出了三叔,内心里没有半点儿替丈夫脐下三寸做打算的意思。
  书雪是压根没空干涉小夫妻的事儿,穆尼旧伤反复,永谦房里的大格格还病了,料理婚事外她需天天往北院跑,直到张氏进了门才有了闲暇。
  喝了媳妇茶,侧福晋终于安安心心闭了眼,本就心力交瘁的简王福晋愈发难受:康熙没复书雪的爵位,却下了一道足以让儿子们难受的圣旨,“八旗绿营俱归简王福晋提调。”
  康熙反复申明书雪超然于群臣的地位,皇子们大约已经理解老爷子用二圣临朝分散风险的意图。即使那个皇子想做隋炀帝,宫外还有个女圣人戳着,得到双方认证才能合法登基,谁担得起这份风险?
  十四皇子党弹冠相庆,即使胤祯远在藏边,归途有年羹尧这层障碍,可简王福晋是能同时节制年羹尧与他的主子雍亲王的更上层人物:恪郡王还在军前效力呢!
  书雪心力交瘁,恨不得自己也病一病。
  

☆、二六七、三代佑圣两世恩

  二六七、三代佑圣两世恩
  所谓君心难测,康熙很重视皇长孙弘皙,把他封进镶蓝旗即为明证;也在培养诚王世子弘晟,谒陵祭祀的事儿没少安排;胤禩失宠并不妨碍当爹的做慈祥祖父,还指导着弘旺编辑文选;胤祯府里的两个嫡子都是宫中常客。让书雪大翻白眼的是:逛了一趟雍王府花园,竟然把差点死在襁褓的弘历打包拎了回去。
  弘历非嫡非长,事实上还有一定污点,母系血缘上翻可以追溯到太宗皇帝,偏有吴三桂掺杂其中,虽然因为不避嫌疑为书雪祝寿得了皇祖青目赚了钮祜禄氏这等满族大姓为外家,想出头并不容易。、
  被书雪看做韬光养晦的雍亲王邀请康熙下驾圆明园,老爷子喜欢什么实在是被他摸到了九成九,那拉氏用丈夫亲自耕种的粮食做点心呈上来,且见着重情重义、允文允武的孙子,享受天伦之乐的千古一帝真是顺了毛的舒服。
  弘历是头一遭与皇祖照面,虽然紧张,考校的表现可圈可点,康熙对这个孙子存着愧意,愈发觉得顺眼,因向胤禛赞叹:“你们教的很好,朕看弘历有朕年幼时的风采!”
  雍王绝对不是傻的,谦虚着回道:“弘历有几分小聪明,早先淘气的紧,幸得简王府九阿哥督促,不然是耐不得性子下苦功的!”
  康熙一怔:“弘昍?他比弘历略大两个月?”
  “是。”弘历主动说,“孙儿与九哥玩的来,有幸听到伯母教诲!”
  如果书雪在场一定觉得冤枉,弘昍都没多余精力管教,还能教诲弘历?弘昍学了她不少话给底下的娃娃兵倒不是假的。
  康熙忽道:“你伯母曾道朕能当五十年太平太子是悟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个中真昧,你说说朕悟出了什么道理。”
  弘历犹豫了一下:“百姓不能大富,饱暖思□□,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如杨坚、李渊、赵匡胤之流;百姓不能过贫,穷则求变通,变当为民乱,必将倾覆社稷,似陈胜、朱元璋、李自成之辈。”
  康熙异常惊诧,半晌功夫才朗声大笑:“说的好!说的好!”
  与书雪的原话相比,弘历的回答更显委婉,康熙高兴之余召见了现为钮祜禄格格的钱氏,当众说她是有福之人,又表现出把弘历带回宫教养的意向,实在是胤禛的意外之喜。
  得了意外之喜就得做好预备意外发生的心理准备。
  六月间夏苗,康熙点了书雪的名,书雪难得出门透气,刚换好戎装,下人忽然来回:“主子,金贝不好了。”
  书雪心里咯噔一下:“去看看。”
  按藏獒的年龄算,金贝绝对过了孔孟之寿,穆尼永焕到弘昍几个都难受的紧,它还驮过弘昊、歆蕊、永瑾、弘昍、弘晏姊妹,眼看着金贝咽气,弘晏大声哭了出来。
  书雪心中酸涩难当,外面还催:“福晋,王爷催着您和阿哥格格启程。”
  永焕兄妹没一个挪动。
  “好好安葬金贝。”说到家,书雪再难受也不能因为一条狗放了康熙的鸽子,“不去就不去吧,你们留在家里送金贝最后一程,打发人跟歆蕊说一声。”
  十三福晋夭折了幼子后在四月初临盆,幼弟刚满月,歆蕊现在常住皇子府。
  到了猎场,书雪半点儿兴致没有,康熙在前面分配任务,她自己于后帐躲闲。
  正在想金贝的事儿,忆画进来传话:“主子,外面有位公公求见您。”
  “嗯?”书雪,“有请。”
  过不片刻,进来一位二十岁开外的蓝衣太监:“奴才给福晋请安!”
  书雪打量了对方一眼:“公公免礼,不知你在哪个宫里当差?我看着眼生。”
  蓝衣太监起身后复打一千:“福晋慈善,像奴才这般受过恩惠的下人极多,您不记着奴才也是有的。”
  不等书雪细问,蓝衣太监赔笑:“福晋,奴才早年因旧友染恙,悖逆宫规于内廷熬药,被师傅拿住后亏得福晋说话,不然奴才已经无命在此。”
  书雪恍然大悟:“我记得你姓吴?”
  “福晋好记性!”蓝衣太监没想到书雪还记得自己的姓氏,很快说,“奴才本名吴睿,现在和主子跟前当差,主子赐名吴书来。”
  “嗯!”书雪点点头,“你来见我不会是和妃母有吩咐吧。”
  “福晋英明!”吴书来左右看看,“奴才有下情回禀。”
  “直说无妨。”书雪笑道,“还没人敢听我的墙角。”心里还要补一句:康熙除外。
  “是。”吴书来是知道眼前这位的本事的,“奴才方才寻地方便,听到八爷和九爷说——”
  听完吴书来的话,书雪沉吟道:“前面动上手了?”
  忆画出去询问后折身回来:“刚散开,皇上还差人来问主子怎么不过去呢。”
  “在外面半个字儿不许漏,有了风声只在你身上!”书雪站起身,“去瞧瞧”
  吴书来松了一口气:“谢福晋。”
  问明众人的狩猎路线,书雪很快赶了上来,胤禟笑道:“刚才没见你,巧的到了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