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力荐河山 >

第113部分

力荐河山-第113部分

小说: 力荐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例?”贵妃森然冷笑着说,“他儿子还比不上几条律例重要!”


第141章 身份
  贵妃心中不平; 这不平要她对方拭非的怨恨更重了些。
  “你要替你外甥报仇呀!”贵妃抓着弟弟的手臂道; “那方拭非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你看看他一直做的事情; 处处坏我等计划。留下他是后患无穷!”
  “我知道了。”裴珏拍着她的手背,安抚说:“如今不便与陛下冲突; 以免落人口实。我会让禁军等在殿外; 只要方拭非出了陛下寝殿,就肯定不能活着走出宫门。我外甥在御史台那样的地方都能遇难身亡,至今还毫无证据,那他死; 也同样是罪有应得。纵然有人起疑,又能怎样?”
  贵妃手指拧着衣角,重重点头。
  二人这样打算,结果却并不如意。
  方拭非在顾登恒面前随侍汤药,不曾离开。最远只在寝宫前面的空地上逛一逛,再或是去面见御史公、尚书等人商谈政事,根本抓不到动手的时机。
  原先裴氏拉拢的一群官员群龙无首,只能静观其变。贵妃与裴珏心中暗急; 他们察觉到众人似要离心。
  天气越来越热,怕尸身再放下去,要开始发臭。贵妃只能挑好日子; 将顾泽列下葬。
  可这安葬完,心情更悲愤了。
  因陛下病重,顾泽列又是死于非命; 怕冲撞了天子的生气,丧事只能从简办理。礼部众人已经诚惶诚恐,极尽用心,无奈贵妃心有芥蒂,始终认为他们小觑,有些礼仪故意怠慢,闹得很不愉快。
  几次来向裴珏打听,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心情更是憋屈,这天便在裴珏府里爆发了。
  “他这是在偏袒方拭非!他是在防备我!他待亲生的儿子都没这般好!你说,你说我儿与他这里多年,他何曾将人放在心里?”贵妃大肆摔砸着桌上的茶具,发饰掉落,沉重的头发跟着披散下来:“为什么?那老东西糊涂了一辈子,到死脑子都这么不清醒吗?!”
  裴珏看她如今这疯狂的模样,也加重了语气:“他还有多少活命?你冷静一些!”
  “我哪里能冷静?烈儿死后,守灵、大殓、出殡、下葬!你说他哪一次到了?就守着一个方拭非处处提防我,他心中可还有这样一个儿子?连死都唤不起他半点的良知吗?”
  裴珏咋舌:“姐,你如今的想法分明是在无事生非,他纵使敢去,太医能让他踏出寝宫吗?你莫不是要他血溅汉王坟前以作偿还?”
  贵妃:“如何不可?”
  裴珏摆手:“我不想同这样的你说话。”
  他回到自己桌边,打开柜子,从暗格里取出一封信,丢给前面的女人。
  贵妃接在手里,正反看了一遍,是一封未有署名的信函。
  “这是什么?”
  裴珏:“你自己看!”
  贵妃依言拆开,快速扫过两行,惊道:“你去查了方拭非?”
  “汉王一直都在查他,可惜受人阻拦未有结果。他还派手下侍卫亲自去了水东县一趟,那侍卫如今不知所踪。”裴珏用手指用力叩着桌面,说道:“你不觉得这方拭非出现得太过古怪吗?他的行事作风,他的背景依靠。顾琰这病鬼明知自己命不久矣,怎会为太子的事殚精竭虑?他识时务了一辈子为何又忽然性情大变去犯糊涂?你不奇怪吗?”
  裴珏越说越激动:“方拭非不过一个外人一员小官,顾琰做什么临死前请他来见嘱托遗言?他一个江南长大商户庶子,怕连好的书都买不到几本,怎么就能力压京城一众官宦子弟惊才艳艳?再说他一江南普通书生,太子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出生怎么就对当年的凶手有如此执念?还有他身边的林行远,真当林霁那老贼不管儿子,只想退隐官场?这些,这些全部加起来,你说他是谁!他是谁!!”
  贵妃抬起头,信上并没有写得多详细,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可裴珏的话却让她吓出了一身冷汗。
  裴珏将信纸抽了回来,放到烛火上焚烧。
  “现在已经不是你痛快不痛快的问题了,现在是你、我,生死存亡之事。”裴珏说,“如今陛下将他时时带在身边,召见、询问、偏袒,每次还故意遣散宫人,你觉得是为了什么?”
  贵妃讷讷无法出声。
  裴珏握拳说:“你我不可坐以待毙!难保边关或别处的人,得到消息后会有动静。有些意外,万万不可发生。”
  顾登恒不停要喝药,胃口变得寡淡,根本不爱吃饭,膳食只能在粥或煮得烂熟的米饭之中选择。方拭非不好在他面前大快朵颐地吃东西,所以都是随意吃两口,再出门吃顿好的。
  她抱着个碗出来的时候,见顾泽长徘徊在门外。
  “殿下是在等我?”方拭非说,“吃了吗?”
  顾泽长点头。
  他坐到旁边,出声询问道:“父亲这些日子,都同你说了什么?”
  “不过闲聊。”方拭非扒了两口饭说,“凡是公事,都会与大臣商谈。”
  顾泽长神情犹豫不定,欲言又止。
  方拭非说:“您是想问,陛下是否有透露何时订立遗诏的口风?”
  顾泽长点头:“是。众臣也很困惑,毕竟如今……你告诉他了吗?”
  方拭非问:“告诉他又能怎样?谁能左右他的决定吗?”
  “我就是不明白。”顾泽长拍腿说,“父亲选谁都可以,二哥,或是四哥……他应当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为何迟迟不立储君?若他忽然离世,一国无君,可该怎么办?若他先前是芥蒂大哥去世的事,可如今呢?我几个在他眼中就……唉,真是挫败。”
  方拭非看着碗里摆着的鸡肉,感动道:“真是好吃。”
  顾泽长简直无奈。
  还想着吃?
  “众臣都要觐见。”顾泽长放低了声音,看向旁边的侍卫道:“北衙禁军正守在殿前,不许臣子随意入内,不知要做什么。已经好几天了,我等就怕他们是在等父亲过世,好自己施为。几十名老臣如今跪在外面请见,父亲却不知道。你说我该不该进去告诉他?”
  方拭非:“你觉得你说了会怎样?”
  “会叫他疑心我别有所图。”顾泽长倒是很明白,“可二哥跟四哥都呆在自己家中,不问世事,一副与他们无关的样子。几位大臣求到我这里来了,所言也有道理,你说我该怎办?”
  方拭非放下碗看着他。
  这问题可真是问错人了。自己同他立场一样尴尬。
  方拭非说:“你等着!”
  她把碗交给旁边的宫人,然后过去传达。
  “陛下,”方拭非说,“五殿下方才来过。”
  顾登恒不听她多说,挥手道:“再等等。”


第142章 圣旨
  顾登恒在等什么; 方拭非是能猜得到的。
  他在等林行远。
  只是真要与时间赛跑的时候; 才会发现时间过得如此缓慢。
  即便边关的人足够警觉; 等兵马来到京城; 也需要月余的路程。因为没有他的诏令许可,恐怕还会困难重重; 被拦在哪处城外。
  目前京城尚未收到任何消息; 谁都不知道究竟要等多久。
  同样也能理解顾登恒的疑虑与担忧。
  在这样的局面下,册立皇储后,天下就等于换了一个名字,众臣不必再等在他的殿外; 请几位大臣协商理事,他们可以直接去找太子决定,届时知会一声即可。
  顾登恒担心方拭非的安危,若是自己与顾琰都去了,再没人能保得住她,她该如何在京城里求存?方拭非素来的行事作风过于霸道,在京中又树敌颇多,若是不慎暴露了她的身份; 怕有人会不顾一切斩草除根。哪怕只有万一的可能,他都不愿意看见这样的场景。
  不知道方拭非身份前,在顾登恒的眼里; 这人是个极其狡诈,不会轻易受伤或遇害的人。放她出去,只有别人哭嚎的份。可现如今; 哪怕是一点磕绊,都叫他觉得胆战心惊。
  世事险恶,像我孙方拭非那样单纯善良正直坦荡的君子,怎么阴得过那些肮脏的老贼?
  他不是为安方拭非的心,是为自己。他决计不能再让方拭非遇到危险。这是他人生最后的期望。
  顾登恒不善表达自己澎湃的情感,说完后也只是冲方拭非点点头。
  午后,太医过来,给顾登恒看过病情,激烈商讨过后,在方子里换了两味药。
  留下两位在偏侧照顾,其余人先行回去。
  一名太医行走前犹豫地将方拭非叫出去。
  “方御史。”太医颔首说,“今日下官来时,在外面叫官员拦住了。”
  “哦。”方拭非问,“陛下的身体怎样?”
  “唉。坦诚讲,下官也不确定。”太医叹道,“慢了或许还能撑个月余,目前看来病情稳定,可快了就算是今晚也有可能。哦,老夫不过小小太医,只是想提醒一声方御史。”
  方拭非:“我知道了。”
  顾登恒辗转反侧。
  他睡了一会儿,醒过来,问道:“林将军的人马有消息没有?”
  一遍遍地重复念叨,内侍也一遍遍回道:“没有。”
  连风声都没有。
  “哦……”他失望点头,又昏睡过去。
  顾登恒以为自己忍得住,可半夜盗汗惊醒,里衣湿透,大喊来人。
  他睁着浑浊的双眼,透过雾蒙蒙的空气看向床顶,世界好似被黑暗笼罩。内侍在一旁唤了他好久,才得到他一个的回应。
  夜里闹一次,吓得整殿的人都不敢入睡。
  方拭非摸向他的脉搏,发现他的心跳极其快速,且弹跳用力。需要费劲地呼吸,才能叫身体平静下来。此时应该胸闷气短。
  她想起太医说的话,也不知道顾登恒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打击。他面上不说,心里还是难过,所以在睡梦里难免受惊受激,导致身体每况愈下。但又不能叫他不做梦,他也无法控制自己不伤心。
  臣子只是在殿外等候,都觉得惶恐非常,方拭非随侍身边,感受更甚。屡次以为对方要随鬼差走了,等太阳冉冉升起,才知道又多活了一天。
  厌食、呕吐、消瘦,离不开床。但是屋内密闭的空气与令人作恶的气味,就足以令人狂躁。离开帝王的尊严他在病榻只是一个会叫人可怜的老人。
  两三天后,方拭非实在不忍心了。
  她看不惯一个老人为自己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强行在生不如死的线上苦苦挣扎。最后还可能死不瞑目。
  他不怕死,也不贪生。他骄傲孤高了一世,应当体体面面潇潇洒洒地去。
  既然将死,就该放下。他现在的强求,不过是最后的自我折磨。
  待内侍收拾好屋子,将被褥换了床新的,方拭非才走进屋,示意内侍都退下。
  “怎么了?”顾登恒睁开眼皮问,“何事?”
  方拭非说:“刚刚得到消息,少将军带着精兵到京城城外了。”
  “当真?”他眼睛倏地一亮。
  方拭非:“是的。”
  顾登恒探究地看着她:“人在何处?”
  方拭非:“被拦在了城外,带的兵马不多。他出发时汉王去世的消息并未传出,想只是试探。等后来等消息过去,大将军会做出对策。”
  “嗯。多少都没关系,叫他们知道这态度就可以。”顾登恒点头,重重舒了口气:“我还没死,京中的兵马,也可以听我调令。只是打起来,总很麻烦,还是不要。生灵涂炭,有什么意思?”
  方拭非对上顾登恒的眼睛。那双眼睛在病情加剧后,也跟着急剧模糊,现在恐怕已经都看不清自己的表情了,也让他无法再通过自己锐利的洞察判断自己是否在说实话。
  她淡淡地“嗯”了一声。
  顾登恒起身更衣,移驾书房。要求召见大臣与另外两位皇子觐见。
  顾泽长来得比较快,毕竟一直守在周围。到的时候,看见顾登恒正与坐在旁边的方拭非低语交谈。
  他听了两句,听到两人在说江南的风土人情,还有价钱的比对。
  顾登恒没看见他,顾泽长以为是对方不搭理,等了会儿,犹豫道:“儿子先退下。”
  “嗯?你不用退下,反正我也要告诉你。”顾登恒扭过头说,“你到前面来。”
  顾泽长诧异抬头,走到桌边。
  顾登恒伸出手。
  顾泽长又靠近了些,不明所以地将手放上去。
  顾登恒抓着二人的手,沉声道:“他是你大哥的遗腹子。”
  顾泽长被猛雷一惊,木愣愣地看向方拭非。
  “你二人同岁,”顾登恒说,“方拭非是随太傅长大的,虽与朝堂官员比你陌生,可见闻却比你广博。你二人也曾在何山县合作过,你觉得他实力如何?”
  顾泽长看一眼方拭非,点头说:“是,好。”
  顾登恒顿了顿,又说道:“今日与方拭非聊起,才发现朕先前对你,的确过于冷漠疏离。朕在为人父上,一向失败。可朕要操心天下,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关怀子女。”
  顾泽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