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力荐河山 >

第102部分

力荐河山-第102部分

小说: 力荐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留下诸多证据。因果矛盾,不可取信!”
  “其二,即是如此重任,如何敢大意轻信?将一船兵器随意交予尚不熟悉,也不知品性的船手,还不肯明说解释。分明是在引诱别人拆箱检验。太子行事,何曾如此莽撞无知,没有头脑?”
  “其三,太子若真有歹心,带着三殿下做什么?好为自己谋逆带个人证吗?”
  方拭非沉声道:“是以,无论如何推算,也难以服众。”
  顾登恒走出书桌,到她面前,抓着衣领将她拎起来。
  “你究竟是想说谁!你说的这些早已有人在朕耳边说过千八百回,有本事你就说个名字出来!”
  方拭非不惧回视:“谁不应该出现在京城如今却出现在京城,就是谁!”
  “人!何!在!”顾登恒咬牙切齿道,“你拿出证据来!”
  “臣就说给您听!”方拭非说,“当初,太子妃谢氏长兄贪腐横行、鱼肉百姓,为太子所觉。太子与太傅共上过三道奏折,几位老臣应当还有印象。”
  几位老臣现在哪里还敢说话?
  闭口不言。
  “谢某被弹劾后仍不知收敛。太子刚正不阿,法不容情,与谢氏渐生嫌隙。谢氏以省亲为由,回家探视。试问,以当时形势,太子有何理由,要与谢氏谋逆?谢氏族人供词,又岂能取信?”
  方拭非道:“谢氏族人于江南起兵,太子却身在京城,哪有这样的道理?”
  顾登恒手指发白,掐着她的肩膀喝道:“朕问你证据何在!”
  方拭非:“当时几名掌船的船手身份名册皆被修改调换,而后潜入江南隐姓埋名。他们根本不什么亡命之徒,不过是普通的水上船手。凶手偏有这本事能瞒天过海,生生斩断所有证据。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凶手为人残暴,多年虽过,留下活口依旧心中难安。如今自己失势,正巧转至扬州,索性斩草除根,便将几名船手及其后人一一找出并灭口。”
  “胡老二,即胡尚之子,满门遇害,逃难至京,向臣求救。”方拭非指向刑部尚书道,“几宗灭门案卷皆在刑部!”
  众人齐齐调转视角看去。
  王声远更是瞪大眼睛,露出欣赏意味。
  胆子真大啊这位同僚!
  刑部尚书嘴唇微张,脸色冰寒。
  方拭非昨晚查出来了?
  这不可能。他只进过一次刑部,而昨夜翻出的卷宗里,根本没有所谓的灭门惨案。
  他或许根本不知道刑部有没有这样的卷宗。现在是在唬诈。
  他心中确信有,那只要陛下信了,再去翻查出来就是证据。
  然刑部尚书也不能确定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更怕方拭非如今置之度外,无所顾忌,将自己私下放他进刑部看卷宗的事给抖落出来,不敢直言反驳。
  眼见众人眼神已经带上了莫名的意味,分明将他与方拭非看做一伙,周刚正忙撇清道:“臣不知!”
  方拭非:“一查便知!胡老二自知死路难逃,已将事情原委尽数告知于我。”
  顾登恒:“他人何在?”
  “胡老二已死。为凶手派人所杀。死的人越多,证据也越多。”方拭非说,“臣有人证。”
  顾登恒背身挥手。
  内侍喊道:“传人证。”
  屋内箭拔弩张,夫妇二人被提进来,见到这形势,一时吓得站不稳腿,“噗通”一声,在门口就给跪下了。
  两名千牛卫上前,左右抓住他二人胳膊,直接将人提到中间,而后沉默退下。
  顾登恒哼着粗气,面向墙面背对着他们,看似没有开口审问的心情。只能御史公上前,代为询问。
  御史公在心中梳理了一遍案情,斟酌片刻,问道:“你二人可认识胡老二?”
  “不熟!”男人颤颤巍巍地快速抢答道,“实在是家父嘱托,所以才答应让他暂住两日而已!可他从何处”
  御史公说:“只管答我问的之事,无须添加细枝末节。”
  男人歉意地低下头。
  御史公继续问:“你二人可知胡老二是被何人杀害?”
  “没、没有,那就是我们猜的。”男人说,“我们压根儿没看见他被人杀了,只是他忽然消失,杳无踪迹。”
  御史公:“方御史?胡老二的尸身何在?”
  “没有尸身。”方拭非说,“死不见尸,已被对方处置。”
  御史公抿了下唇角,转身回话道:“陛下。即无尸首,便无证据。即便真如方御史所说,胡老二为人迫害匆忙来京,那也可能是为了保全性命,所以暂时躲藏。仅凭方御史一面之词,难以推出他方才所述结论。”
  顾登恒道:“继续说!”
  御史公点头。


第129章 
  “其次是关于刑部卷宗一事。”御史公说; “先不说刑部是否真有类似案件; 还需周尚书回去查证。可臣听方御史方才所言; 有几点奇怪之处。几名船手的名册皆被做过手脚; 做成了亡命之徒的来历。也就是说几人真名并不在族中记载,几家灭门惨案的刑部卷宗里; 也就不可能会出现几人的名字。那除却姓氏相同; 方御史如何能证明,死者就是几名船手的后人呢?”
  顾登恒从嘴里挤出几个字:“方拭非!你还有何话好说?”
  “臣对方才的证词的确没什么好说的。”方拭非说,“他二人怎么可能认得三殿下及其手下侠客?若是认得,才叫人奇怪。”
  顾登恒:“那你叫他二人前来是做什么?你是要戏耍朕吗?!”
  方拭非说:“我来问。”
  她站了起来; 侍卫按住武器,集体转身,将目光聚在她身上。
  方拭非走到男人面前,男人畏惧地不敢抬头,只求饶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真的不知道啊。小民之是普通百姓……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方拭非问:“大哥,请问你父亲是谁?”
  “我父亲?”男人抬起头; “孙焕?”
  方拭非:“你可认识孙尤为,或是听过这个名字?”
  男人平静了一点,说:“是我父亲的名字。”
  几人并未表态; 只是屏住呼吸,听他二人对峙。
  “你父亲的船厂叫什么?”
  “久安船厂。”
  “你父亲是因何去世?”
  “去南方行商,再也没有回来。”男人说; “他已经失踪好多年了。十几年也没回来。杳无音信,应当是死了吧?”
  方拭非继续问:“胡老二的父亲,与你父亲是什么关系?”
  “他曾是船厂的船手,而我父亲是管账的。”男人说,“他父亲以前在船厂掌船,每次平安到京城的时候,会带他来我家小住。”
  方拭非:“胡家满门被屠,而衙门渎职,是不是胡老二亲口跟你说的?”
  男人点头:“是。”
  方拭非抱掌道:“陛下,他父亲是久安船厂的帐房,也就是孙尤为。所以,胡老二的父亲,是胡尚无疑。照胡老二的证词,他父亲当年逃至扬州,隐姓埋名,最终依旧未能善终,连累一家老小尽数惨死。胡尚等人当年为太子做过何等证词,臣不知晓,可陛下应该记得。他为何要在事后四处逃窜,又为何时隔多年后再次遭人灭口,其中缘由,想必陛下心中也清楚。”
  方拭非说:“另外,臣查过孙尤为在县衙的名册,也查过他二人的名册,之间的确毫无关联。”
  顾登恒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转过身,一指颤抖地指向男人,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男人惶恐点头:“是、是啊?”
  顾登恒看着男人,却是在问方拭非:“那这又跟老三有何关系?你不过是将案情叙述一遍,证据呢?犯人呢?你凭何口口声声说是三殿下杀人嫁祸?!”
  “不,不!”男人插话,立马大声喊道:“我不知道与谁有关?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我家中……”
  他紧张得语无伦次,顾登恒一手按住额头,稳住开始眩晕的大脑,示意让他们安静。
  旁边侍卫便上前捂住两人的嘴,顺势将人带出书房。
  王声远站得久了,伸手掐了把开始抽筋的小腿,又快速站正,抹了把脸。
  “方拭非,朕还不是老糊涂。不至于被你带偏了路。”顾登恒说,“你毫无凭证,尽是猜测。今日究竟是谁让你来的?”
  方拭非昂首道:“是正义。是为天下苍生所忧虑的仁义。”
  “你放肆!你哪里来的资格,胆敢羞辱皇子?你算什么东西?”顾登恒似受了刺激,有些癫狂道:“哈哈,谁都来肖想朕的皇位,可朕还没死!”
  顾登恒忽得笑声一声,眼神尖利地刺向方拭非,探究道:“是谁让你来的?与你交好的,是老五?”
  “五殿下并不知情。”方拭非说,“太子罹难时,五殿下刚出生,谁会在他面前提这事?”
  顾登恒:“那是谁?!”
  他说着转头,已经是质疑起一同前来的御史公、王声远等人。
  王声远欲言又止,不敢出动开口推卸。
  刑部尚书心中将方拭非翻来覆去地骂了千百回。
  这次是真被害了,不慎还要被活活害死!
  方拭非打断他的思绪,大声道:“陛下何必追究是谁让我来,这重要吗?重要的难道不是臣方才所说的真相吗?”
  顾登恒吼得脸色涨红,快要喘不过气来。
  “重要!于朕家事指指点点,还唆使你来这里混淆视听颠倒是非陷害皇亲,其心可诛!”
  “是太傅。”方拭非义正言辞道,“不过太傅已经去世。他生前夙愿,便是替太子申冤,否则难以瞑目。”
  “连太傅的名号都给你搬弄出来了啊。”顾登恒指着她肆意笑道,“朕要是再信你一句,朕将这大秦江山送到你手上可好啊?”
  “陛下请三思。”方拭非说,“臣并非要以旧案谋害三殿下,只是顾侍郎被推下水一事,叫臣惊骇。谁能混入宫中,谁又要害他?此事证明,往事不只是往事,它始终未曾过去。胆大妄为的另有其人。数十年来,先是太子,再是被贪污残害之人,随后是太傅长子被逼投河,长孙弃文从武。后是胡尚等人灭门,如今又是安王落水,之后还会是谁?竟无人能将其伏法?我大秦子民只能任其鱼肉杀害?”
  众千牛卫额头汗如雨下。
  不能听,恨不得将耳朵堵上。
  割掉也行。
  “哦,是顾琰叫你来查的?是他?”顾登恒,“你打着他的名号在这里胡言乱语,不怕”
  方拭非说:“是臣自己要查的。顾侍郎对臣有知遇提携恩情。今受歹人所害,性命垂危,而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实难接受。”
  顾登恒:“这也是你的猜测?你打定主意,要将全部罪名,都盖到老三身上去是不是?”
  “这是我的推测。”方拭非纠正说,“户部追查太子一案数年,叶长史前去扬州细查,皆无实证。谁人能只手遮天?这遮天之权又是谁人纵容?”
  王声远抬头:“嗯??”
  我要救你性命,你却要拉我沉沦?
  方拭非说:“既然已知事事皆是诬陷,那凶犯是谁又有哪里难猜?三殿下年纪是小,可他身后有幕僚谋士,有一位负责押送战利品回京的舅舅。”
  “太子当日是受谁唬骗,陪谁前去找商船运货,谁一路陪同在他身侧最后还做出口供诬陷于他,是三殿下!”
  “谁能从别处搜罗这样一批兵器而不引人注目?是三殿下!”
  “又是谁最后受益,最有可能成大秦储君。是三殿下!”
  “谁明明被贬值扬州,得知陛下重病急忙赶回,又不敢为人知晓?是三殿下!”
  “谁急于要杀安王灭口,要灭船手满门以免暴露?是凶手!”
  “条条件件俱已明了,全部指向一人。事实已在眼前,陛下您还非要自闭耳目,自欺欺人?”
  顾登恒喝道:“你住嘴!”
  “他为何此时回来?完全可以,他怕什么?您不知道吗?”“他觊觎这皇位!他终日惶惶!”
  顾登恒:“你住嘴!!”
  “谁才是狼子野心!”方拭非喝道,“今日他是窃国之贼,明日他是什么!您这辛苦操持安定的天下,就为了送到一个残暴无能,只知享乐之人的手中吗?!”
  “陛下您一面为太子枉死而心痛,一面又纵容凶手继续作歹?陛下您当真能问心无愧吗?”
  “你可真有胆子!”顾登恒挥手将桌上东西扫落,脊背抖动,破音吼道:“拿下!”
  旁边的刀一把架上她的脖子,方拭非用手握住,坚定推开。刀刃上染上一片鲜红血渍。
  王声远伸出手唤道:“陛——下!”
  “咳——够了!”顾登恒对一旁三人定罪道,“御史公,你治下不严,让方拭非无法无天!王尚书周尚书,随意调取官署公文借外人过目,该当何罪?还随他一同前来造谣生事,是何居心?还敢求情?!”
  王声远愣了下,才说道:“没有要求情,只是想叫陛下别生气,伤了身体,不值得。”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