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628部分

权柄大明-第628部分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下谨遵王爷命令。”妥欢帖木儿没有犹豫,死就死吧,死在扩廓的手里,也算是一个归宿了。

    看着妥欢帖木儿像是要上断头台的样子,陈风知道,这两人都是误会了,既然已经投降了自己,又怎么会让他们再去送死?

    “再向两位通知一件事,昨日,我军大败扩廓骑兵,杀敌三万余人。”陈风说道。

    听到这话,妥欢帖木儿和也速两人,顿时楞了一下。

    陈风说得轻描淡写,但是,从陈风嘴里说出来的话,绝对不假。

    大元朝,真的要就这样完了吗?本来,虽然妥欢帖木儿投降了陈风,但是,想起扩廓,还是有些期待的,期待扩廓,能够重整旗鼓,承担起反抗明军的重任来。

    但是,没有想到,扩廓居然也这么不经打,三万余人,扩廓的主力有多少?这一战,该不会把扩廓的主力都打掉了吧?

    也速心中一喜,他投降了明朝,最怕的就是元朝的将领再来找他算账,他害怕的,就是扩廓的骑兵。

    现在,扩廓的骑兵,居然如此轻易地,就被陈风给收拾了?看来,天下被大明夺走,乃是天意啊,是人力不可违背的。

    “扩廓小儿,不知我朝天威浩荡,就该有此劫数,给扩廓的旨意,已经草拟好了,希望扩廓能够顺应天意,回归我朝。”也速说道。

    陈风笑了笑,扭转头,走了出去。

    “你们两人收拾一下,一会儿,跟着常遇春的骑兵,一同去大同。”说完这句话,陈风走了出去。

    话语越少,越显得高深莫测。

    听到这话,也速更是完全放心下来,陈王爷不是让自己去送死,否则,只要让自己带几名随从,一起去大同,那么,留在那里送死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是跟着常遇春的骑兵一同去,自己还能有什么危险?

    谁不知道,常遇春是陈风手下的第一大将?有常遇春,大同的鞑子兵,谁敢异动?再加上扩廓大败,说不定,只要在城头一喊,还真能招降了大同,这样,自己算是又立了一功!

    想起这些,也速就美滋滋的。

    人,一旦只为了活命,就可以做出各种无耻的事情来,现在,这个也速,还真是无耻啊,陈风一边出去,一边想到。

    刚刚说消灭了扩廓三万骑兵,其实,跟陈风没什么关系,歼灭了鞑子的浩达斯所部,就一万多人,再加上汤和消灭的,没有三万,也差不了太多,而且,陈风也只是含混地说过去,这样,更能够让也速和妥欢帖木儿信服。

    派他俩去大同,也是陈风的临时起意,当然,这样做,是有目的的。

    派鞑子皇帝去大同城招降,这该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传出去之后,肯定会举国上下,欢呼雀跃的。鞑子欺负汉人一百多年,现在,汉人终于算是挺起了腰杆做人了。

    同时,如果这样能成功,将大同招降了,那么,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军队在攻城时的伤亡,虽然靠着碗口铳,可以将攻城的消耗降到很低,但是,只要打仗,那肯定就是要死人的。

    陈风每次作战,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保证作战目标达到的前提下,避免士兵的伤亡,他知道士兵的生命是宝贵的。所以,陈风也完全赢得了军队的拥护。

    这次,又是陈风的一次尝试,当然,即使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坏处,只要派人看好了鞑子皇帝和也速,防止他们逃跑,就已经足够了。

第858章 战报频来

    布置好了一切,陈风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了,等着大军出征大同的消息,等着捷报传出,等着上都的百姓帮忙,将尸体搬运出去,将上都恢复秩序,同时,写了封奏折,将最近的战况,汇报给了应天的那位。

    陈风过得自然,哪怕就是有十万鞑子兵臭烘烘地杀来,他也不害怕,但是,应天那位,这些天来,却是坐立不安。

    为了这次北伐,朝廷出动了十二万的军队,而且,还提前赊下了钱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所以,这次北伐,就一定要达到预先计划好的目的:拿下上都,将鞑子的伪朝彻底地消灭掉!而且,还要拿下大同,消灭扩廓所部。这样,将鞑子的主要力量,彻底地消灭干净,让北方,从此变得太平!

    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朱元璋也是谋划了好久,而且,在陈风的行动计划上,又进行了一番修改。

    这个计划能否成功,朱元璋本来很肯定,但是,随着大军开进,他却有些犹豫了。

    有陈风指挥,应该没有问题,陈风从未打过败仗,但是,这次自己修改了陈风的计策,会不会,有些不妥?

    朱元璋在应天,一边处理国家大事,一边在关注着北方。

    从大都来的驿卒,一路狂奔,两日就可以赶到应天,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朱元璋得到了军队开始出征的消息之后,就在心中有了莫名的烦躁,这在以往,都没有出现过。

    很快,第一个消息就传了过来,徐达的军队,在集宁北成功伏击了鞑子的军队,杀敌过万!

    杀敌过万,这个战报,顿时让朱元璋欣喜,他们杀的,不是杂牌的鞑子,而是扩廓手下的精锐铁骑,一次杀掉过万的鞑子精锐骑兵,这是个巨大的战功!

    陈风的计划,果然完美,本来,朱元璋要做两手准备,要是大同的鞑子不出动,得对应地想好策略。

    而现在,扩廓果然如陈风所预料那样,出了大同,到上都去支援,在中途设伏,痛击了鞑子,真是痛快!

    朱元璋的兴奋,没有两天,就被又一个战报给打击了。

    徐达消灭的,不是扩廓的主力骑兵,他被扩廓的骑兵给欺骗了。他消灭的那一万多骑兵,只是一个诱饵。

    扩廓的军队,直奔上都而去,徐达为了赶去截住扩廓的骑兵,派骑兵先行,步兵随后,结果,被扩廓逮到了战机。扩廓的大队骑兵,包围了徐达的三万步兵,伤亡一万多人,连冯国胜都阵亡了。

    徐达率领残余的两万人马,退到了山里,然后,派人向朱元璋汇报,请求处罚。

    看到这个战报的时候,朱元璋眼前几乎就是一黑,一万多人啊!

    杀了鞑子一万多人,朱元璋自然是大喜,谁知道,两天工夫不到,自己的人,就被杀了一万多!

    仅仅是这一万多人的抚恤,就绝对够朝廷的财政恶化了,而且,这件事的影响,会非常恶劣,朱元璋看到这战报,手几乎都在发抖。

    鞑子居然用一万多骑兵去做诱饵,反过来,又消灭了自己的一万多人,接着,鞑子会干什么?

    扩廓的手下,有近十万的军队,这支军队,到了上都,那么,陈风就会面临内外夹击的问题了。

    本来,陈风在那里,是当诱饵的作用,引诱扩廓前去进攻,然后在路上设伏,消灭扩廓的军队。

    结果,现在,陈风要以三万军队,面对十几万的鞑子军队了,结局,似乎是能够想象的。

    怎么办?现在,自己还有六万军队,是毫无作为的,本来,是为了预防鞑子向西面逃跑,现在已经证实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将那六万军队,调去上都!朱元璋立刻就做出了新的决定,在上都城外,与鞑子决战!希望陈风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

    至于徐达要求将他的领军之职撤去,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毕竟,徐达算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老将了,除了徐达,朱元璋在身边,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他的命令,派人传给了徐达,同时,在应天,朱元璋对着那幅地图,一直在沉思着。

    如果当时自己不分兵,徐达也不会有这次败绩啊,当时自己只是要预防鞑子溜掉,而现在已经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多余的。

    陈风,才是真正的打仗的天才啊,自己还差得很远,朱元璋虽然不想承认这一点,事实却证明了这一切。

    嫉妒?说到底,朱元璋还真有些嫉妒,但是,嫉妒之外,还是庆幸,有陈风这样的人辅佐自己,大明朝,才能如此迅速地建立起来,鞑子才能被赶走,自己能坐上这位置,陈风的功劳最大啊。

    此时的朱元璋,还没有屠戮功臣的打算,毕竟,江山还未稳,他还需要这些老将们。而且,朱元璋还很年轻。

    “皇上,您已经几日没有休息了,臣妾给您熬了一碗汤,您趁热喝了吧。”就在朱元璋沉思的时候,一个声音到了耳边。

    抬起头来,是那个自己最宠爱的妃子,碽妃。

    碽妃脸上带着微笑,端着那碗汤,正在冒着热气。

    “碽妃,你不在后宫里呆着,跑到朕这里来干什么?”朱元璋问道,他的问话,只是好奇而已,并不具有问责的意思。

    “皇上,你都几日没有去后宫了,臣妾不是担心你嘛!”碽妃将嘴一厥,说出的话来,要多幽怨有多幽怨,顿时,朱元璋的心就化了。

    “现在,前线战事紧张,朕是夜不能寐啊。”朱元璋说道。

    碽妃将汤在自己的嘴边吹了吹,然后,尝了尝烫不烫,就递到了朱元璋的嘴边:“皇上,前线战事不管如何,您的龙体,才是我大明最重要的啊,不能因为关心前线战事,就连饭都不吃啊。”

    朱元璋仿佛是个小孩子一样,顺从地将汤喝到了嘴里,而碽妃也配合的很默契,这一碗,几乎是一喝到底。

    喝完了,朱元璋咂了咂嘴:“好喝啊,朕还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汤。”

    嘴里嚼着汤里面的一条肉丝,入口即化,一点都不柴,但是,究竟是什么肉,却说不上来。

    “皇上,这是臣妾家乡的一种汤,泡菜狗肉汤,臣妾可是做了两个时辰,才将这汤做好,你爱吃,那臣妾以后就多做给你吃。”碽妃说道。

    谁知,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碽妃,这汤,以后不能再做了。”

    这么一说,顿时,碽妃就撅起了嘴来:“皇上,这是为何,你嫌弃碽妃的汤不好喝么?”

    “当然不是,正是因为它好喝,朕才不能再喝,否则,每次要喝,都得宰杀一条狗,朕虽然贵为天子,但是,朝廷现在还不宽裕,不能如此浪费,以后,等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你再给朕做这道汤吧,平日里,给朕熬小米粥就好了。碽妃,你不知道,当初朕小的时候,能够喝到小米粥,就已经是最好的饭了。”

    朱元璋这么一说,似乎又回忆起了以前的生活,现在,能够吃饱肚子,就已经是他最大的幸运了,他又怎么会再奢求更多的东西?狗肉汤好喝,他要是喝上瘾,天天宰杀一条狗,那也不行啊。

    “皇上圣明,臣妾知道了。”碽妃知道朱元璋的个性,刚刚只是适度的撒娇而已,把握朱元璋的心理,已经是她最拿手的事情了。

    碽妃永远都是这么体贴,朱元璋心中感动。

    “皇上,前线有何战事,让皇上这番牵挂?”碽妃有意无意地问道。

    其实,她对前线战事,根本就什么都不懂,只是听说,陈王爷这次率领十几万大军,在进攻鞑子,因此,就不由得多问了一句。

    “战局不利,我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陈王爷也面临着被鞑子包围的危险。”朱元璋说道。

    听到朱元璋这么一说,顿时,碽妃就心中一紧张,陈王爷,被鞑子包围?那么,陈王爷会不会有事?听说,陈王爷只带了三万军队,就去围攻上都了啊。

    那个坚定的,嘴角总是带着微笑的男人的影子,又在碽妃的眼前浮现,陈王爷,会遇到危险吗?

    “皇上,前线的战局,有陈王爷在那里主持,一定不会有事,现在,我们在后方,除了做好后勤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给他们信心,坚定地相信,陈王爷一定会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的。”稍后,碽妃就如此坚定地说道。

    陈王爷会打败仗?不可能!陈王爷一向都是创造奇迹的人,否则,怎么会对他一见倾心?陈王爷不会有事的,棣儿还在等着他呢!

    想起这些,碽妃就又充满了信心。

    碽妃的话,鼓舞着朱元璋,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是朕多虑了,爱妃说得很对,有陈王爷在,朕的大明江山,就稳如泰山,是朕太不自信了。”

    “皇上,棣儿已经有数日没有见到皇上了,这几日来,臣妾一直教他说父皇,他已经说得有模有样了,天色这么晚了,可否到长春宫里去歇息一晚,明日,说不定,前线的捷报就传来了。”

    朱棣,已经会叫父皇了?朱元璋一听更喜:“好,朕去看看。”

第859章 蓝玉

    碽妃是很有心计的人,她知道,现在皇上还没有立太子,而且,皇上对大皇子,因为李淑妃的事,已经非常不满,所以,她要慢慢地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