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贵女难当 >

第11部分

贵女难当-第11部分

小说: 贵女难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姐儿知道赵五心里已经起疑,却还是强装着一副憨傻模样懵懂地“啊?”了一声。
  赵五笑了笑,也不再说什么,和侍卫从另一个方向走了。
  安姐儿瘫坐在地上,这才发觉自己一身冷汗。
  赵家……
  定州……
  又是这个时候路过祁州……
  安姐儿心里隐隐有了猜测,如果是真的,那确实很快就能见到。
  赵五并没有走远,隔着河岸远远看见安姐儿扑进齐光宗怀里,众人围着安姐儿仔细察看是否受伤,然后齐光宗背着安姐儿朝着农户家的方向走去。
  “要不要属下……”一个侍卫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赵五摇了摇头:“不用,不过是个有几分小聪明的小丫头而已。派人盯着他们一家就行。”
  “是。”
  ……
  安姐儿回到农家后,没有提到赵五,只说一进屋就晕了过去,等醒来时已经在河边的林子旁了。
  为了找安姐儿,大嫂请了村里的里正,家家户户都忙着找了,里正猜测,可能是贼人本想掳走安姐儿,但是被众人的动静吓着了才作罢,虽然其中疑点重重,但是总归孩子是安然无恙地回来,众人也放了心,便要各回各家。
  齐家夫妻千恩万谢,又当众给了里正一块银角子,里正掂了掂,得有二两呢!
  “我们夫妻明日就要带着孩子走了,深夜劳动大家无以为谢,这银子请里正帮忙张罗一桌席面,替我酬谢各位乡亲。”
  里正本要推辞,但是见齐光宗言辞恳切,便请众人做了见证,才暂时收了银子。
  折腾了半夜,齐家夫妻和这家的大哥大嫂也不敢再睡,众人睁着眼等到天亮。
  第二日一早,齐家告别了大哥大嫂,继续上路了。


第16章 
  “你是说昨晚劫持你的贼人就是那日救了你的少年人?”
  “阿姐你已经问了好几遍了,确实是他。”
  齐娘子面色沉重:“这少年肯定不一般,寻常人家哪里能惹来这样的杀身之祸,可怜你了,生生被他连累了。”
  安姐儿点头附和道:“阿姐说得不错,那人自称赵五,家住定州,阿姐想想,这个时候路过祁州,家在定州,又姓赵,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齐娘子不解,安姐儿细细掰扯道:“姐夫曾打听过,那个假冒的姑娘死在定州,定州可是赵郡王的地盘,虽然不是当今御赐的封地,但是田地商业赋税,甚至是地方军备都被赵王府牢牢把持,长公主和镇国公的女儿死在了定州,无论是不是赵郡王做的,他都难逃罪责,赵郡王为了平息当今和镇国公的怒气,双手献上定州,自请去御前谢罪,算算时间,十多天前正是他路过祁州的时间,”
  齐娘子大惊:“你是说那个少年就是赵郡王?”
  安姐儿点点头:“想必是这十多天里遇到了埋伏,这一耽搁正好和我们又撞上了。”
  齐娘子狠狠拍了下车门:“错不了!赵王和他的几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了,只留下一个幺子,当今仁德,没有降罪于他,还封了他郡王的爵位,那赵郡王不就是行五,也差不多十四五岁,这都对上了!”
  齐娘子咬牙骂道:“这贼子!亏我那日还对他千恩百谢,若不是他怀恨在心意图杀害你,你早就该和家主夫人团聚了!昨夜又差点害了你。呸!这该挨千刀的贼子!”
  “阿姐,你小点声,别吵醒远哥儿了。他昨天因为我哭了一夜,又受了惊吓,好不容易才睡着。”安姐儿一只手抱着齐娘子的胳膊一只手轻拍着齐娘子的后背:“这都是我的猜测,那赵五也未必就真的是赵郡王,再说了,就算是赵郡王又能怎么样?且不说意图杀我的人未必是他,就算是他,除了咱们一家,谁还能知道我就是长公主的女儿?”
  齐娘子恨道:“除了他还能有谁?”又搂着安姐儿百般安抚。
  安姐儿拍了拍挂在胸口的玉麒麟,昨夜回来后她立马翻了自己的小包袱,包着玉麒麟的帕子果然被打开了。
  希望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快马加鞭了一天,因为在农户家里带足了补给,齐光宗干脆连祁城都没有停留,沿着管道疾驰了整整一天,只在中午时歇息了片刻。
  到了太阳落山时,一家才到了下一个城镇,因为出了安姐儿在眼皮子底下被劫走的事,齐家夫妻觉得借宿农户家里不安全,宁愿花高价在找城中最好的客栈。
  等两个孩子都睡下后,齐娘子把白天安姐儿说的原原本本告诉了齐光宗。
  齐光宗吃惊不已:“这都是安姐儿一个人想出来的?”
  “那是自然,我还能骗你不成?”
  齐光宗知道安姐儿聪明,庄夫子每次见到他都要夸赞安姐儿书念得好,但他也只是以为安姐儿比同龄的孩子机灵些罢了,在读书上天赋高些,没想到安姐儿一个八岁的幼童仅凭赵五的只言片语就能猜到赵五的身份。
  齐光宗搂着媳妇叹道:“咱们安姐儿是个有成算的,若是男儿身日后肯定大有前途。”
  齐娘子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女儿身怎么了?我家夫人,也就是安姐儿的母亲,对内能打理家事,抚育儿女,对外能出谋划策,襄助夫君,堪称女中诸葛!对蜀州百姓将士都十分体恤,谁提到夫人不说一声好?安儿是夫人生的,自然也是顶顶聪慧的。”
  提到萧夫人,也就是现在的长公主,齐娘子眼睛都放光,她是真心钦佩夫人,能在夫人身边伺候几年是她的福气,学到的东西这辈子都受用不尽。
  齐光宗忙哄着媳妇,夫妻夜话不必再提。
  却说齐家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又赶了近一个月的路,终于快要到京城了。
  安姐儿手里拿着一张陈旧的地图,仔细辨认着地图上的路线,又和眼前的岔路再三比对了,胸有成竹指着最右边的管道说:“走这边,再走上三五天也就能到了。”
  风尘仆仆赶了快一个月的路,安姐儿养病那十多天养出来白胖再不复见,脸也不在是从前那般圆润,瘦下来的安姐儿颇有几分窈窕,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也能窥见日后的美貌。这段时日投宿客栈时,时常引起路人惊叹,齐娘子虽然免不了得意,但是也怕引来祸事,便给安姐儿做了个帷帽遮一遮。
  虽然从前安姐儿也很漂亮,但更偏向幼童的乖巧白胖,如今瘦下来后,齐娘子才发觉安姐儿肖似长公主。
  长公主在闺中时就以相貌闻名天下,自前朝起民风开放,女子以貌美为世人所知是件值得夸耀的事,还有那好事的文人撰了一本美人录,记录世间容貌出色,品行端正的未嫁女子,成为风靡前朝的雅事,一时间洛阳纸贵,因为榜上的女子不单容貌妍丽,品行也是百里挑一的好,家中女儿如果上了榜,便是合族荣耀,于婚嫁上也极有益处,长公主未嫁前在美人录上居首位,据说长公主出嫁时,不知多少世家公子扼腕叹息,彼时还只是沈家二郎的镇国公走在街上都怕被人套了麻袋,身边护卫足足多加了一倍!
  齐娘子面有傲色:“我看再过几年,安儿的长相必定比长公主还要出色!”
  齐光宗打了个哈欠,啃了口手里的肉干,对安姐儿日后会不会比长公主好看丝毫不关心,反正在他看来,谁都没有自己媳妇好看。
  草草啃了些饼子和肉干,齐光宗让娘仨上车坐好,自己前前后后检查了一遍马车轱辘,一切正常后便继续赶路。
  这一走就是半日功夫,这路却越走越荒凉,丝毫没有临近京城的繁华之像,官道两旁的草都有三尺高了,明显是长久不用了。
  安姐儿拿着地图比对,没错啊,地图上写着这里该有驿站,可是驿站呢?
  安姐儿看着眼前满是灰尘的废旧屋子,屋子门口还横躺着一块牌子,勉强能看出个“驿”字。
  “姐夫,这块地图是多久以前的?”
  “十年前吧,我记不清了。”
  ……
  安姐儿气得哽了一声,都十年了,还是乱世里,驿站变成破屋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看来今晚只能在这个破屋子里过夜了……
  齐娘子喋喋数落着丈夫的失误,安姐儿和远哥儿权当没有听见,围在火堆旁烤火,齐光宗心虚,频频向媳妇赔笑脸。
  等到后半夜齐娘子和两个孩子都在火堆旁睡了,齐光宗守夜顺便看着火堆,远远却传来马蹄声,而且听起来人还不少。
  齐光宗顿时警觉,忙叫醒娘仨,安姐儿迷迷糊糊被齐娘子摇醒还在犯蒙,马蹄声已经到了跟前,放眼望去足足有一百多号人,都穿着军服,应该是一支军队。
  安姐儿松了口气,只要不是贼匪一切都好说。
  那一百号人声势浩大,疾驰之下队形却丝毫不乱,可见都是训练有素的兵将。
  从队伍里走出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见破屋里已经有了人顿时眉头一皱,下马三两步走到屋前高声呵斥:“里头是什么人?快些出来,军爷有话要问。”
  齐光宗自知拖家带口的不能硬杠,那络腮胡子初见道齐光宗眼中精光一闪,悄悄握紧了胯间的刀。
  络腮胡子高声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深夜在此?”
  齐光宗不卑不亢地揖首回道:“小民是固州谷阳县人氏,和荆妇带着孩子去京城探亲,因为不熟悉路,误走到此,只能再此暂歇。”
  络腮胡子往屋里看了一眼,果然看见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屋里,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齐娘子低着头搂着安姐儿侧过身子避开那大汉的打量,如果齐娘子转头朝外看一眼,就会发现屋外的大汉是个熟人。
  络腮胡子又问:“可有籍贯路引?”
  “有有有!”齐光宗从怀里掏出贴身藏着的籍贯册子和路引,大尧新规,凡是离乡,不管是走商还是探亲,都要有随身携带籍贯路引,以证身份。
  络腮胡子接过册子路引,借着手里火把仔细查看,见无误后便还给了齐光宗。
  然后回到队伍里,朝着领头的四人回话,没一会一个银袍军爷下马走到齐光宗面前抱拳道:“我是京郊大营的校尉,深夜打搅,实在过意不去,你们且自便,我们只在外面扎营,明日一早就走。”
  竟然是个少年人,探着脑袋偷偷朝外头瞧的安姐儿感慨不已,这也是个绝对能让许多闺女牵挂的少年人,果然还是外头的花花世界精彩,这才出来两个月就看到了两位俊俏少年了,虽然前头那个一肚子坏水,可是不影响安姐儿欣赏他的相貌。
  那个银袍小将似乎察觉到了安姐儿的视线,朝着安姐儿笑了笑,安姐儿“嗖”地把脑袋埋在齐娘子怀里,心里觉得有些奇怪,这人笑起来好眼熟,在哪里见过呢?
  那支军队果然没有再来打扰,只用了半刻钟就在外头扎好了帐篷,而且一百多号人竟然没有一丝喧闹,齐光宗感叹不已,如果大尧的军队都是如此,那当今能坐上龙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第二天天未亮,外头的军队已经收了营帐生火做饭了,昨晚的银袍小将再也没有露面,但是那个络腮胡子却来了,送来了满满一罐的热粥,再次表达了歉意后表明了来意。
  “这条路虽然能通往京城,但是长久不用早就荒了,我们校尉见你们夫妻是外地人,又带着两个孩子,我看你们也有马车,为了安全起见不如跟在我们队伍后面,也好有个照应。”
  齐光宗求之不得,再三感谢后应了。
  不得不说跟着军队就是方便,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贼匪的问题了,到了吃饭时候还能跟着混口热饭吃。
  等三日后快到京郊大营时,安姐儿已经和军爷们混的很熟了,这些军爷都是好汉,见安姐儿乖巧漂亮,心里欢喜不已。
  有好几个军爷还把给家中女儿姐妹的小玩意儿塞了些给安姐儿,安姐儿推辞不过,在请教过齐娘子意见后,连夜赶制了几个络子送给军爷们,请他们转赠给家中女儿姐妹,那几位军爷更是把安姐儿当成妹子了。
  尤其络腮胡子,他家中没有姐妹自然没有备女儿家喜欢的东西,又眼馋安姐儿做的络子,便一连几顿把自己的肉食分给安姐儿。
  安姐儿也极喜欢这些保家卫国的好汉,又赶了好几日,多做了十多个络子,送给了相熟的军爷。
  到了分开时,那些军爷还颇有些不舍这个乖巧的小姑娘。
  齐娘子对齐光宗感慨道:“真是虎父无犬女,家主爱兵如子是远近闻名的,他的女儿和这些好汉们自然也亲近。”
  齐光宗斜着眼睛不满道:“他们是好汉,那我呢?”
  齐娘子红了脸啐了一口,这个老不修的!
  安姐儿掀开车窗看着城门口排着队的行人车马,心里竟然有些紧张害怕。
  终于到京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安姐儿终于要到京城啦!下章就要见到母亲了


第17章 
  临城是前朝武肃帝所建,武肃帝当政时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