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成凤计 >

第115部分

成凤计-第115部分

小说: 成凤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是嫌弃妾笨手笨脚吗?”
    美人撒娇的威力是难以估量的,三千兵士可卸甲,得道高僧生凡心。
    她没想,这么快就需要出手了。
    午间的时候,沈牡丹和陈可人忽然跑到她这里来做客。
    这俩人可是稀客。妙懿平日不怎么出门,除非去看望已被封为慧嫔的王嬛君,旁人她都没什么来往。从前她就跟沈牡丹等京中一众贵女没什么来往,毕竟不是一路人,见面也没什么可说的,没话找话双方都很累的好不好?
    因此今日忽见这两个人出现,妙懿就知道定然有事。
    茶过两盏,能寒暄的话题全部说了一遍之后,陈可人便急急开口道:“二皇嫂可知大皇嫂已有了身孕?是今早由御医诊出来的。”
    妙懿略微吃了一惊,问:“可是韩姐姐?”
    “正是。”
    妙懿见过她和大皇子相处,确实是很和睦的样子,大皇子近来连看人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这是好事,不如我们结伴去恭喜大皇嫂吧。”
    沈牡丹淡淡一笑,说道:“她怀孕确实是好事,但对咱们可不太好。”
    妙懿奇道:“因何?”
    “在这之后,可该有人盯着咱们的肚子瞧了。”沈牡丹拈了一颗莲子慢慢拨弄着,“若是再过三月,咱们的肚子还没动静,那可就不好了。若是一年内没动静,你猜会如何?”
    妙懿平静的道:“哦,弟妹说得有理,只是这子嗣之事终究不可强求。我听闻相国寺的延寿大师灵验非常,不如咱们去一同去求了送子灵符供奉起来,也许能有些用处。”
    陈可人忙问:“什么大师?我这就派人回府告诉我娘,让她帮我求一个来。”
    “延寿大师平日很少露面,上次我母亲为父亲求平安符就排了一年的队……”
    “真的?还要等一年呀!”
    二人你言我语聊起了求符大业,沈牡丹听了半天,面上笑容渐渐冷淡起来。她端详了一会妙懿画着淡妆的脸,忽然说道:“想要子嗣也不难,不单是要夫妻二人多相处,这身体也都得好。只要一方不好,就算求一百个灵符也是不可能怀上的。”
    妙懿看着她意味深长的笑容,想起田氏曾问过她的话,笑了笑,说:“弟妹说得在理。”
    闲话半日,将二人打发走后,妙懿自言自语道:“莫非这件事连她都已经知晓了?”也许是沈贵妃告诉她的也未可知。她们姑侄沆瀣一气,为了御座而不懈努力,自然也对其他皇子的状况十分关注。她至今未与二皇子圆房,难免有人猜测二皇子不行。毕竟当年他曾受过重伤,旁人往这方面怀疑也不算奇怪。
    “在想什么?”华珣问。
    “没事,殿下再饮几杯。”
    妙懿递上美酒,温言相劝,语声仿佛乳燕呢喃,十分醉人。
    眼见她这般媚态,就算是神仙怕也动了凡心。
    妙懿命侍宴人等退下,关了门,干脆坐在了华珣怀中,想了想,亲自饮了一口酒,缓缓渡进他口中,香舌缠绕,暧昧旖旎。
    她能清晰的感受到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于是愈发卖力的引诱起来,身体也不安分的在他怀里蹭来蹭去。华珣只觉得自己快要爆开了,一把拉下她肩头的衣服,吻了上去。
    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了。
    正在这时,只听门外传来叩门之声,“殿下,陛下那边过来人传话给殿下,此刻正在书房里候着呢。”
    华珣猛的清醒过来,喘息了片刻,帮妙懿拉好了衣裳,轻轻将她放下地。“我可能要去很久,妙儿先安寝吧。”
    妙懿只得恭送他出门。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妙懿脑中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她看见浮翠欲跟着二皇子离开,便朝她招了招手,笑着说道:“浮翠,你过来,我这里有一件事要你明日去办。”
    ……
    书房内除了华珣主仆外,并无旁人。
    良辰跪地不起,华珣亦是沉默。
    “殿下,老奴劝殿下莫要为了片刻愉悦而坏了大事。”
    华珣淡淡道:“本宫明白。”
    “贵妃一党一直严密监视着殿下,殿下连他们安插在咱们这里的细作都能容忍这么多年,切莫不可因为这些小事而损失这些年的努力。”
    “本宫知晓。”
    “您的腿伤提前痊愈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醒,若是不装做如此,他们又怎会容忍殿下至今,却没有任何行动呢?”
    “唉。”华珣深深地叹了口气,只是有些事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
    “如今大皇兄的正妃已有了身孕,相应的分走了一部分注意力。若她诞下了皇子,那么这便是我们兄弟这一辈的第一个孩子,父皇定然会看重些,旁人见了也会眼红,这对我们是好事。”
    良辰也笑了,可这笑在灯烛下看去却无端的带些诡异。“没想到大殿下还能有今日,当年大皇子妃死得那么难看,几乎是皇室丑闻,大殿下的性子也是在那时候变的。人人都以为大殿下已经毁了,可瞧今日的光景,还早得很呢。”
    华珣面色微沉,陷入了沉思之中。
    “浮翠回来了没有?”妙懿第三次问道。
    “还没呢。”
    怀珠将茶斟满,拿着托盘立在桌旁,不解的问:“小姐为什么早起让浮翠去给田姨娘送信?这里多少可用的人,为什么偏指派了她去?”
    妙懿笑了笑,“我自有我的道理。”
    “说曹操曹操就到。”
    抱玉一打帘栊,紧接着浮翠便走了进来。
    见了礼,浮翠将田氏的回信呈了上来。“姨娘问了些娘娘的近况,小的不敢乱说,只因宫里有规矩,宫人不可向外吐露主子们的情况。”
    “你做得很好。”
    妙懿和颜悦色的将她打发了出去,屏退众人后,这才将信拿出来看。只见诺大的信纸上只写了一个字:“同。”
    妙懿至此已全部明白了。她从前所有的猜测都是错的,什么怜惜、施恩、情情爱爱的,原来都不过是蛰伏隐忍多年的手段罢了。腿伤虽然好了,但一个连子嗣都不可能拥有的皇子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好隐忍,好算计!
    连她都不得不佩服这样的忍耐力。
    浮翠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他却连碰都没碰过。她让浮翠去见田氏,便是要弄明白其中的关窍,没想到她和自己竟然是相同的情形,仍旧是女儿身未破。
    如此看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仍旧不会碰她。这样也好。只是她不能被排除在这个计划之外,否则将来她生不出孩子,旁人再将罪状全都推给她承受,他再纳侧纳小,不光给她带来麻烦,连他自己也麻烦。身处其中的人越多,这个秘密就越难保住。想来他也是不肯的。
    想到此处,她已拿定了主意,吩咐众人道:“去备一份礼来,我要去看看大皇嫂,回来时顺便到慧嫔处瞧瞧。”
    既然他不肯自己解释清楚,那就别怪她使些手段,逼他说出来。
    毕竟他们是夫妻,不是吗?

☆、第124章

“当真如此?”
    慧嫔诧异不已,随即想到了什么,绯红了脸儿。
    她是一月前才被接入宫中的,因为皇帝政务繁忙,国家又连年征战,暂且顾不上她。她现在是比妙懿还新的新人,且正是得宠的时节,一切都十分顺利,以为妙懿等人也该过得比她更好才是。
    “你方才说二殿下一直没碰过你,莫非是因为当年受伤之事?”
    妙懿擦了擦泪,委屈的道:“也许吧。嬛君姐姐,如今大皇嫂已有了喜信,大皇兄之后便是我们二殿下,现在我出门总觉得人都盯着我的肚子瞧,可我又有苦说不出,这样的事情怎么说得出口呢?”
    慧嫔叹气,看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
    “你先别急。宫中人才济济,御医既然能医好二殿下的腿疾,旁的病恐怕也不在话下。”
    “但愿如此吧。”
    妙懿本没想提早告辞,但宫人来传慧嫔今夜侍寝,需得提前准备一番,妙懿望着王嬛君面上可疑的红晕,识相的先走了。临行前再三再四的请慧嫔务必保密,不可对旁人吐露半字。
    “若被人知道了此事,我可没脸再活在这世上了。连殿下的清誉也会受损。”
    “妹妹放心吧。”
    妙懿离了慧嫔处后,并未回宫,而是又去了沈牡丹和陈可人处。她就这样四处串门,除了慧嫔处外,她也不过是说些闲话,坐坐就走而已。果然如她所料,所到之处常有人盯着她不盈一握的纤腰看,沈牡丹更是对她笑得意味深长。
    妙懿隐隐觉得这宫里果然难有秘密,即便她不和慧嫔诉苦,察觉这件事的人恐怕也绝不在少数。
    反而是她,需得更加谨慎一些才好。
    渐渐的,气氛开始有了一丝不同。先是太后宫里常送些滋补品到各宫,只是给文安殿的份量是其他殿的一倍。妙懿不动声色。
    之后是不常召见儿子的皇帝对华珣进行了多次关怀,偶尔会将他叫去亲切慰问。
    妙懿每次见他回来后的表情都不太好,却只是装做不知,每日只是按时将太后送来的汤药煎了送到二皇子的书房。至于他喝还是没喝——她倒是见他无缘无故的流了两次鼻血,其余与从前未有不同。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去了,妙懿仍旧没有等到他的坦白。但在此时,却又传来了一个消息。
    “大殿下那里可真是风水好,一正一侧二妃都有了身子。其他人可要抓紧了。”
    这下不单韩慈苑有了身孕,连穆娆也大了肚子。从前冷清的修寰殿一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皇子从未这般风光过。
    “这都是太后的福气。”
    众人纷纷恭喜太后,很快就要喜得曾孙了。
    太后想抱孙子的心愿格外强烈,即便皇帝因战事忙得焦头烂额,仍旧得抽出时间来听她老人家唠叨。其余皇子、后宫妃嫔等更加不能幸免,将“论太后当年是如何育儿”的长篇大论听了无数回,听得脑仁疼也不敢抱怨。
    “咱们陛下小时候格外调皮,好动得很,十几个太监跟着都能把人跟丢,最爱与人捉迷藏,有一次竟然躲了一天一夜,阖宫都寻疯了。你们猜怎么着?陛下竟是躲到了金銮殿的屋顶上睡着了。他人小,缩在角落里竟然没被人发现,你们说可是淘气不是?”
    众人都掩唇而笑,皇帝听母亲说起儿时囧事,也有些尴尬。
    “这些微末小事难得母后还记得。”
    “记得,怎会不记得呢?天下哪个做母亲的能忘了儿子身上发生过的事?还有呢。你成年后又爱上了骑射,成日和你那个伴读望郊外跑,也不知那里有什么勾着你。无非是些飞禽走兽罢了,难道还有成精的千年狐狸不成?”
    皇帝无奈的笑了笑,发现女人无论从十八到八十,就没有一个不记仇的。连自己的母后都是如此,他这些妃嫔更是如此。一句话,难伺候。
    他看见在一众高级嫔妃中,尚属年轻的慧嫔正用她那清寒如水,皂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他。许多年前,也曾有过一个人这样凝视过他。
    年轻真好。
    然而他的思绪很快就被打断了,夏公公又来催促,说有紧急公文请求处置,大臣们都等着陛下发落呢。
    太后无法,只得放儿子去了。皇帝走后,从太后到各宫妃嫔都有些意兴阑珊。整个后宫都是围着皇帝转的,他不在,自然没了可争风吃醋的对象。
    太后的儿子虽不在,但四妃的儿子可都没走,有一个还在贤妃的肚子里揣着呢。
    太后看了一眼贤妃的大肚子,稍微一摆手,“贤妃,你快回去歇着吧,哀家这里不用你站班。”
    贤妃扶着肚子,笑道:“妾听御医说,有身孕的人亦不可多坐,免得产时无力。再说妾也想在这里沾沾老佛爷的光,您可别赶妾走。”
    淑妃用扇子掩唇一笑,头上珠钗随着她的动作泠泠响动,“贤妃妹妹这是想沾老佛爷的光,也想像您一样,生一个同咱们陛下一般无二的皇子。”
    ——最后一生下来就一样做了皇帝才好呢!
    这算盘可真美。
    淑妃暗自冷笑。
    太后看了一眼沈贵妃,后者心领神会,道:“天热暑重,妹妹们也都累了,不要再吵着太后休息。”
    众人都跪地恭送太后,然后各自慢慢回宫去了。
    妙懿等皇子妃都要将四妃送上轿撵才能离开,沈贵妃临上撵前,嘱咐几人说道:“皇室还在等着你们开枝散叶,子嗣之事一定要上心。嫡出自然最好,但若不能,也不可强求。”
    她有意无意的扫了站在角落的侄女一眼,上撵去了。
    “我们也回去吧。”
    身为大妇的东芳公主彻底丢开了本国服侍,只着汉衫,广袖长裙,飘飘欲仙,甚至连品味都好了些,不再只捡金光闪闪的衣服穿了。
    沈牡丹淡淡看了她一眼,见自己的轿撵已到了跟前,便提裙而上,乘撵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