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89部分

跃马西凉-第189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军规,既让河东兵难以接受,又觉得西凉兵实在命太好了。

给这样的主公卖命,就算死也值了。

在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诸侯眼里,军队只不过是手里的工具罢了。

就算再仁善的诸侯,能让士兵们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罗征能如此善待麾下的士兵,是徐晃下定决心彻底投靠罗征的主要原因。

徐晃出身贫寒,当兵十余年,深知战争的惨酷和士兵的难处。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其他的出路,谁愿意提着脑袋当兵搏命,而往往大多数时候,就算出来当兵,也要经常饿肚子吃不饱饭,想养活一家老小都难。

罗征虽然凶名赫赫,或许双手沾满了血腥,但至少对自己的部部还是很能体恤的。

仅这一点,对于徐晃来说就足够了。

也只有罗征这种能善待大汉百姓,真正对部属好的诸侯,才值得他徐晃卖命,杀人太多不是问题,只要不是大汉百姓就行;名声太臭也没问题,只要祸害的不是百姓就行。

徐晃草根出身,对士族门阀素无好感,更不会在乎罗征的名声。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一介降将,连罗征的面都没见,就能镇守弘农数月。

只此一点,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徐晃将心比心,都觉得若是换了其他人,别说让自己一个连面都没见的降将率领八千降军镇守弘农这样的门户重地,只怕第一时就就会解了自己的兵权。

罗征能如此大量,徐晃没有理由不心怀感激。

尽管还是被调来了长安,但这已经无关紧要。

想想麾下的八千河东将士这几个月来滋润的生活,徐晃就觉得罗征占据河东,对河东将士和百姓来说,非但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至少麾下的八千将士不用再饿肚子了,而且还能和西凉军一样,都能吃到肉。

每月还能按时领到军饷,虽然全都折成了粮食发放,但这年头,粮比金子贵,而且量还不少,没有人会嫌弃,每月二石粮,养活家小是绰绰有余了。

而且徐晃还听说了,罗征是不允许治下百姓饿肚子的。

各地官府若不能妥善安置好百姓,若无特殊原因是要被重罚的。

大汉自立国以来,早就已经形成了士族利益高于百姓利益的不成文规则。

虽然官僚士大夫从来都不会承认,但却事实存在。

罗征这种百姓利意高于一切的施政方针和理念无疑会得罪士族,但却得到了所有出身贫寒的和下的拥护,徐晃自也是其中之一,知道的越多,投靠的也就越发彻底。

八千河东兵没有进城,就在城外暂时扎下营寨休整。

罗征带着一众文武回到官邸,当即设宴为徐晃接风。

长安现在只有万余兵马,除了驻扎在城外大营的一万骑,城中只有五千步卒。

两万屯田兵在河东,剩下的兵马也分守各处,在关中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之前,罗征麾下的数万大军是动也不能动的,否则流匪一起,许多地方又要大乱。

只有等百姓安居,官府恢复秩序,军队才能离开。

长安城中的数万降卒已经整编完成,暂时却派不上什么用场。

罗征不想让这些降卒闲着,想吃饱饭可以,但要用劳动去换。

数万降卒被派去修桥铺路,挖掘水渠,开垦荒地,反正就是不能让这些精力旺盛的青壮汉子闲着,不然时间长了会出问题,罗征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等到席宴结事,荀彧、成英等人先后散去。

罗征只留下贾诩和徐晃,来到了偏厅。

徐晃心下诧异,不知道罗征还有何事,但也不好多问。

虽然是毫无味道的低度酒,但喝的多了,还是有些微熏。

罗征揉了一阵眉心,才问徐晃,“本将军虽平定了关中,但函谷关却为李傕所占,关中就有若不设防的羊圈,随时都要面临李傕麾下西凉乱军的劫掠和袭扰。本将军又不想和李傕全面开战,和文和商议过后,决定在函谷关内再起一座雄关,以为关中东部门户,公明久在河东,又镇守弘农数月,想必对弘农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可知何地置关为上?”

徐晃沉吟了下,道:“若另起关城,当属华阴为上!”

“华阴?”

罗征脸色一动,就起身来到了屏风前的大幅军事地形图前。

徐晃也起身跟了过来,指着军事地形图上的华**:“主公请看,华阴北依河水,南面又是华山,从华阴往东士里有一段山道,宽约数里,北边就是河水,南边则是山崖,若于此起一座雄关,则可为四镇咽喉,无论是从河东南下关中,还是从司隶前出关中,此处都是必经之地,完全可以代替函谷关成为关中的东大门!”(未完待续。。)

第278章最大的敌人

罗征想了想,对那段路多少也有些印象。

贾诩只看了一眼,便击节道:“此处地势虽然平坦,然若用来筑城,则十分险要,北边是折道东向的河水,南边是山崖,只要将新城与山崖连成一片,只需数千兵马,便可挡住数万大军。而且关城位于河水上流,只要掘开河堤,纵有百万大军也能淹个干净。”

罗征眼神一凝,随即断然道:“善,就照公明说的办!”

顿了顿,又道:“筑城之事就交给公明负责,八千河东兵要入长安大营整编,本将军把三万收编的降卒给你,务必要尽快将关城筑起,以为关中东部门户!”

徐晃铿然道:“末将遵命!”

等徐晃离开,罗征又命人将成英叫了过来。

“说说中原的情况吧!”

罗征回到案后坐下,轻轻敲了敲桌案。

成英道:“眼下曹操与袁术还在淮水对恃,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袁术无法将曹操击败,曹操新得豫州,也无力渡淮水南下与袁术决战!”

罗征问道:“徐州呢,有什么情况?”

成英答道:“徐州自陶谦死后,就一直为徐州士族门阀把持,各自为政,曹操和袁术都在极力拉拢徐州士族门阀,不过徐州士族尚在观望,都不愿掺合袁曹之争。”

罗征喟然道:“这些士族门阀没一个傻的,都是些聪明人啊!”

贾诩和成英皆默然不语,这话可就有些贬士族了。

罗征随即正了正脸色。问贾诩道:“文和以为曹操此人如何?”

贾诩略一沉吟,便道:“观此人所为。实乃枭雄手段也!中原四战之泥淖,此人竟还能赶走袁术。占据兖、豫二州。若不出意外,此人十有**全成为主公最大的敌人。”

罗征深以为然道:“文和所言极是,曹操这厮确乃不世枭雄也!昔日本将军奉命率军征伐关东,曾夷灭曹氏宗族,多次欲寻机会斩了此人以除后患,却都未能尽功。俗话说是金子不论放到哪里都会发光,曹阿瞒这厮的确没让本将军失望,刘岱一死,这厮就立马坐享了兖州。现在又将袁术赶走,占据了豫州,换了本将军,也不会比他做的好。”

成英忙道:“主公雄才大略,岂是曹阿瞒之流可比,何必自谦!”

罗征摆摆手,笑呵呵地道:“公英追随本将军已久,这种话就别说了,本将军虽然自认不比曹阿瞒差。但也绝不会妄自尊大,更不会小看曹阿瞒那厮。甚至在某些方面,本将军也确实不及曹操,此人实乃不世出的枭雄。非袁术、袁绍之流可比!”

成英尴尬的笑笑,没有说话。

罗征又道:“正因如此,本将军才一直将战略重心放在中原。若只是中原。曹阿瞒尚不足为虑,但若让其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原和北方。届时本将军就尽起大军出司隶,也未必是现操的对手。所以本将军绝对不允许曹阿瞒进一步坐大。”

贾诩有不同的想法,但这老狐狸却没有急着说出来。

成英难以置信道:“主公如此何以肯定,曹操会击败袁绍。需知袁绍亦为雄才,如今又击败了公孙瓒,极有可能一统河北四州。届时若驱河北之众南下中原,曹操能不能挡得住都是问题,又如何能击败袁绍,一统北方和中原!”

罗征沉声道:“公英万不可小觑曹操此人,袁绍绝非此人对手!”

这就是身为穿越者的好处了,不管历史的车轮再怎么偏,但曹操和袁绍的战间,胜负主要还是取决于袁绍和曹操本身,所以最终的结果多半不会有错的。

当然,就眼下来说,根本就没有人会相信袁绍不是曹操的对手。

就连贾诩这等智士,也无法尽信,若袁绍统一河北四州,届时举河北之师南下,会被曹操击败,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成英实在不敢相信,只好沉吟不语。

罗征把手一挥,道:“所以,就算关中初定,我军暂时无力再动刀兵,就算函谷关被李傕给占了,本将军也要想方设法拖拖曹阿瞒的后腿,不能再让这厮取了徐州!”

贾诩虽然保留了意见,但既然罗征以曹操为最大的敌人,身为军师,他自然要尽自己所能的为罗征出谋划策,当即起身走到军事地形图前,指着河东道:“主公请看,函谷关虽然李傕把持,我军难以从司隶前出中原,但河东却有一条官道直通上党高都,从高都南下翻越太行山,便可直抵虎牢关。从虎牢关南下颍川不过百余里,骑兵轻装疾行,只需一日便可杀到许昌城下,唯一的问题是,途中要经过李傕、张扬、曹操等人的地盘,就算骑兵能绕过各处地城,但粮秣辎重却无法运送,若不解决粮草问题,我军很难对曹操造成威胁。”

罗征也早想过这条路,只是粮草的确是个问题,遂沉吟不语。

成英道:“曹操移治许昌,各处关隘必有重兵驻守,我军焉能杀到许昌?”

贾诩微笑道:“我军又不是想击破许昌,只要时不时的袭扰一下曹操,或者等曹操对外出兵时,谴一支骑兵去许昌遛遛马,让曹操不敢轻举妄动,主公的目的就达到了。”

罗征连连点头道:“不错,本将军的目的很简单,只要让曹阿瞒无法安心治下打下的兖豫二州,不敢起兵去攻打徐州就行。不过粮草运送的确是个问题,继续以战养战的法子也不可取。若是连粮草都运不过去,袭击颍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贾诩略一沉吟,道:“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还需问过甘宁将军才知道是否可行。”

“甘宁?”

罗征看了看地图,目光沿着河水,从关中一直移到河内,眼睛就是一亮,道:“甘宁招幕了一批青壮,躲在富平训练水军,一年过去,也不知训练的如何了,文和是打算让甘宁的水军从河水将粮秣辎重运到虎牢关吧?”

贾诩点头道:“主公明见,唯有走水路,才能将粮草运到虎牢关!”

罗征略一思忖,便道:“速谴人前往富平召甘宁前来!”

“遵命!”

成英答应一声,立刻出去安排。(未完待续。。)

第279章贾毒士的绝户计

平狄将军府,偏厅。

所有人都离开后,只剩下了两人。

罗征这才问贾诩,“文何有何妙策,可破鲜卑人?”

贾诩沉吟了下,道:“在下确实有个想法,只是此计委实有干天和。”

罗征从容道:“无妨,只要不是对付我大汉百姓,就算再阴损狠毒的手段,只要能为大汉百姓解除边患,用在那些异族身上也不为过,文和但说无妨!”

贾诩道:“主公可知,牲畜死后,若长时间曝晒,尸体就会产生一种瘟毒?”

罗征眼神一凝,瘟疫他如何能不知道。

身为穿越者,这个年代没有人比他更加深刻的知道瘟疫的来源和厉害。

“这个本将军知道!”

罗征点了点头,道:“不但是牲畜,哪怕是人死之后,若不及时掩埋,尸体一长也就会腐烂,从而产生一种病毒。这种病毒甚至还会传染,危害极大。”

贾诩讶道:“不想主公对瘟毒也如此了解!”

罗征沉声道:“文和可是想用瘟疫来对付漠北的鲜卑人?”

贾诩点了点头,道:“此法虽有干天和,但杀伤力确实十分之大。”

罗征蹙眉道:“瘟疫虽然危害极大,但世人皆坚持死者入土为安,纵然是牲畜,若是病死也会掩埋,不会曝尸荒野,想要引发瘟疫,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吧?”

贾诩奸笑道:“想要直接在大草原上引发瘟毒自然不可能,但主公可以命人深入漠北探查河道,摸清鲜卑各部的水源。再搜集腐烂的牲畜尸体埋于河道上游,自然可将瘟毒散播到大草原上。除非鲜卑人掘井取水。否则必不会幸免。”

罗征顿时神色一凝,只觉心里直冒凉气。

这法子的确有些阴损了。难怪贾诩这家伙方才不肯说出来。

这要是其他诸侯也对自己来这一招,那结果想想就令人不寒而粟。

不过,用这毒计来对付异族,的确十分有效。

罗征杀伐决断,当即就狠狠击节道:“善,就依文和之计,这事宜早不宜迟,可速速安排人去办,最好能在本将军平定河套后。让漠北的鲜卑人元气大伤,甚至陷入内乱,如此一来,日后本将军扫平漠北,亦可不费吹灰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