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71部分

篡唐-第71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少人指责。窦家信奉道学,讲究无为而治,从不参与权利的争斗。
    也许,这就是窦家始终屹立的原因。
    言庆虽有名气,而且已归宗郑氏,但并没有缩减这种差距。
    官与民,有着天壤之别。你名气再大,不为官,始终难以进入这个时代的核心。
    郑言庆来到窦府门外,请门子通报窦奉节。
    自家事自家清,哪怕窦威再看重他,他也不能冒昧求见窦威。这是就是规矩!
    前世仕途中混了那么久,言庆对这规矩非常了解。
    他不能直接求见窦威,但并不妨碍他通过窦奉节,与窦威对话。
    门子很快通报进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窦奉节急匆匆的从府中跑出来,见到郑言庆,他喜出望外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一种惊奇,“言庆,你怎么跑来了?”
    “难道我不能来嘛?”
    “来得来得,怎么来不得呢?嘻嘻,我正说明天要去找你,没想到你今天就来了。
    我爹爹回来了!”
    “啊?”
    窦奉节的父亲名叫窦轨,其父窦恭是窦威的兄长。此前,窦轨一直在巴蜀为官,所以言庆和窦奉节交往这么久,也只是听说过窦轨的名字,却没见过窦轨本人。
    不过他却从其他渠道得知,这窦轨性情刚直,武艺不俗。
    郑言庆把马缰绳丢给了门子,和窦奉节一起走进窦家府门。一边走一边问:“奉节,你爹爹不是在巴蜀为官,这次回来,是不是不再去了?”
    窦奉节脸上,露出黯然之色。
    “还要去!”他轻声道:“听叔祖说,爹爹这一次因政绩卓著,加之又平定了一场巴民之乱,所以从资阳县尉而升为资阳郡西曹掾。以后回来怕是更加难了……”
    “那你……”
    “我想和爹爹一起去,可爹爹说,要我留在洛阳,好好读书习武,不肯带我去。”
    那话语中,带着很重的委屈。
    想来窦轨属于那种工作狂,害怕带着窦奉节去,会耽误了工作吧。
    伸手轻轻搂了一下窦奉节,虽说窦奉节比言庆大一岁,可是这个头,却比言庆矮了些。
    “对了,言庆你今天来,是找我吗?”
    郑言庆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我见你午后没有去竹园,以为你生病了,所以来看看你。”
    窦奉节属于那种很敏感,很脆弱的孩子。
    他此刻正处于一种很失落的阶段,言庆也不得不斟酌用词。仔细想来,窦奉节对郑言庆的确是死心塌地,视若兄长一样。而言庆呢,却很少去关注他的内心世界。
    想到这里,郑言庆不由得有些内疚。
    窦奉节立刻高兴起来,“正好,我爹爹在家里,我带你去引介一下。你不知道,爹爹听说我时常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也非常高兴。他还说,有机会要见见你呢。”
    见我?
    郑言庆挠挠头,心中暗自叫苦。
    原本是想要通过窦奉节找窦威,现在倒好,却找到了窦轨……
    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跟着窦奉节往后院走。窦家的老宅,面积可是比郑府大了数倍。也难怪,郑府不过是一家居住而已,窦家的老宅里,却是数家混居。
    各有各的住处,面积自然要大许多。
    东一窜,西一拐,窦奉节领着郑言庆,来到了自家的住所。一个宅中宅,三进庭院,环境倒是非常雅致。言庆走进院子,就见那中堂之上,端坐一个中年男子。
    一部及胸美髯,浓眉大眼,相貌威武。
    “爹爹,他就是言庆。”
    窦奉节上前,欢笑着跑到了中堂上。
    言庆则迈步走上台阶,向窦轨深施一礼,“小侄郑言庆,见过窦家伯父。”
    窦轨虎目一瞪,窦奉节脸上的笑容立刻减少了许多。他放慢脚步,怯生生的说:“父亲,这是孩儿的好友,郑言庆。”
    窦轨这才点点头,哼了一声。
    窦奉节好像小老鼠一样,刷的就溜到了窦轨身后。郑言庆看在眼中,心中轻轻一叹。他大致上明白了窦奉节为什么会是这种性情……原因无他,窦轨想要做严父,以至于窦奉节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会挑出一大堆的毛病,令窦奉节无所适从。
    对孩子严格,并不是错!
    错的是方法和方式……这和后世的父母很相似,往往喜欢走极端:要么是溺爱,不管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说好,一味的惯着孩子;另一种就是像窦轨这种情况。
    也许窦轨很爱窦奉节,但是他不会表达,又要展示出父亲的威严。
    于是乎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表面上这样做是对窦奉节高要求,可实际上呢?
    从窦奉节往日的言语中,言庆知道,他非常爱他的父亲,甚至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但是他不敢亲近,哪怕是有什么话,也都会隐藏在心里面,不敢和窦轨表达。
    这一对父子啊……
    窦轨冲着言庆露出笑脸,“久闻半缘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英雄。窦轨是一介武夫,不知如何说话。不过还要多谢你对我家奉节的照顾……我远在蜀中,无法好好照应奉节。他性子柔弱,也没什么朋友。能与半缘君结交,实为幸事。”
    言庆连声说客气,偷偷的朝窦奉节看了一眼,见奉节垂着头,好像很黯然。
    窦轨是个武夫,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眼色,不会思考。
    其实,他也知道郑言庆很少来窦府,今日突然登门,恐怕是有事情。窦府中,其余众人大都不在,只有自己和窦威住在这边。言庆断不可能是来找自己的,那么最有可能的事情,就是找窦威。所以,窦轨扯了两句话之后,就把话题往窦威身上拉扯。
    “叔父也时常夸赞你,呵呵,晚饭时还说,你不登门,他不高兴呢。”
    “那是老大人抬爱。”
    “恩,既然你今天来了,若是叔父知道你没去见他,恐怕会不高兴。这样吧,我带你去见叔父。你们都是文采出众的人,比之我这个武夫,想必更有话题吧。”
    ——————————————————————————
    那啥,明天就要上架!
    从二月二十四号到目前为止,老新实打实的更新了二十九万字。也许除了《中国道士》外,这是老新更的最多的一次。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资料充字数,就是实打实的正文。
    要说呢,老新不是第一次上架了,可如今却不免有写忐忑。
    为啥捏,收藏成绩不太好……上架后,可能很多不是vip的朋友就要离开。老新恳请你们留下,即逝无法订阅,也能投些推荐,给些点击做支持。因为老新知道,即使上了架,一样需要你们的支持,拜托大家!
    依旧是两更连发,后面还有一章。
第五章 父子情(下)求推荐
    窦奉节想要跟去,却被窦轨阻止,让他在家中读书。
    看着窦奉节那委屈的模样,郑言庆决定,要和窦轨好好谈一谈。他朝着窦奉节一笑,轻声道:“奉节,你且在家中读书,明天去住院找我吧,细腰和四眼可是长大了不少。”
    “恩恩!”
    窦奉节连连点头。
    言庆和窦轨走出宅院,朝着窦威的住处行去。
    “伯父,您难道不觉得,您对奉节太过残忍了吗?”
    郑言庆突然开口,令窦轨一怔,驻足向郑言庆看去,“半缘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您知不知道,奉节很想您,也很依赖您?”
    “这个,我当然知道。男儿大丈夫,整日里畏首畏尾,实在不成体统。他就是对我太依赖了,以至于成了现在的性子。不过这两年好了些,至少能把话说明白。”
    窦轨满口恨铁不成钢的口吻,令言庆有些反感。
    “伯父,奉节年纪不大,从小不在您身边,他依赖您什么了?他只是想和在一起,得到一些您的关怀。请恕小子无礼,我觉得您对奉节有些过分,他长这么大,您和他单独相处过多久?他希望爹爹能亲手教他武艺,手把手的教他认字……
    可是没有,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关怀。
    我不知道您是怎么和他相处的,但我能看得出,他想您,可是又害怕您。您知不知道,在学舍的时候,他甚至没有一个朋友,被人欺负的时候,也总想着,不给你招惹麻烦。奉节是一个很聪明的家伙,可是在您面前,他却活得很委屈。”
    窦轨愕然看着郑言庆,面颊剧烈的抽搐着。
    郑言庆说:“伯父,您知道刚才我来的时候,奉节和我说什么吗?他说他想和您一起去资阳,可是您不同意。您知不知道,他那时候是什么表情吗?失落,失望……伯父啊,您身为朝廷官员,一心为公这没错,可是您不该这么对待奉节。
    我听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家尚且不靖,又有什么资格,谈论治理国家?您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关心,凭什么让人去相信,你会关心天下人呢?”
    言庆这一席话,是句句诛心,只说得窦轨脸红一阵,白一阵。
    有心想要斥责郑言庆,但见言庆一脸庄重,白衣飘飘,似有无限威严生出,令窦轨到了嘴边的话,硬是不知道该如何出口。
    “我……”
    窦轨刚要开口,却见从假山后走出来一人。他轻轻抚掌,面带微笑,脸上白眉耸动。
    “半缘君三年不作一文,然则言语更见犀利,足以说明,这三年来,半缘君未曾落下功课啊!”
    “叔父!”
    “窦大人……”
    郑言庆和窦轨见来人,连忙躬身行礼。
    来人,正是窦威。
    窦威本在书房里看书,听身边老仆说,郑言庆来了。窦威当时就一怔,心里还奇怪:这孩子三年来连竹园都不常出,更别说来我窦府了。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就找上门了?
    窦轨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更别说窦威了……
    很快他就猜出了端倪:只怕这孩子是有事情找我。
    他得李基的嘱托,又有李渊暗中叮咛,对郑言庆的事情,还是非常的上心。又担心窦轨拉住郑言庆不放,于是就往窦轨的住处走来。不成想走到半路,就见言庆和窦轨在路边说话。窦威躲到了假山后,侧耳聆听片刻,也不禁为言庆话语所动容。
    同时心里很开心,为窦奉节能有这样一个朋友而开心!
    等言庆说完,窦威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方面言庆说的没错,另一方面则是担心窦轨恼羞成怒,所以就走出来,并且表示出对言庆言语的支持。
    “千眼,你可知你父亲为何为你取名千眼?”
    “啊,恕孩儿不知。”
    “因陀罗生就千眼,俯视苍生,体察人世间喜怒哀乐。你父亲知道你性情刚直,所以才给你起了这个名字,是希望你能多多体察周围的事情,多去感悟这世间情感。
    言庆小友说的不错,你连自己儿子心里是怎么想都不知道,凭什么去体察世情呢?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家,不仅仅是咱们这个宗族,还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奉节这孩子的性情,的确是有些懦懦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何会是这样的性情?每次我见你呵斥孩子,有心劝阻,却不知如何开口。今日小友既然起了头,我也就不客气了。
    回去仔细想想吧,你如果体悟不到‘齐家’的这个‘齐’字是什么意思,我看你就别去资阳为官了……好好想想,别因为自己的想法,而伤了孩子对你的情感。”
    窦轨低下了头,一脸羞愧之色。
    窦威走过去,拍了拍窦轨的肩膀,而后扭头对郑言庆说:“小友,你可是找我吗?”
    郑言庆神色一凝,颇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正好,我们边走边说吧。”
    窦威带着郑言庆走了,却留下窦轨站在原地,呆愣了许久。他回到了住处,下意识走到了窦奉节的房间外。只见烛光下,窦奉节正捧着一本书,呆呆的坐在那里发愣。
    稚嫩的小脸庞,似乎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令窦轨心中不由得一痛。
    难道,我过去所做的,都错了吗?
    父子两人,一个在屋内发呆,一个在屋外发愣,皎洁的月光,洒在了这深深庭院中……
    ————————————————————————————
    郑言庆把来意说明,窦威眉头微蹙。
    “倭奴国使者?”
    窦威自言自语。这倭人早在汉朝时,就有文字记录。说是公元前后,一个来自东方海域的岛国,因为仰慕大汉文明和繁华,于是来朝汉朝,被汉光武帝赐为奴国,所以命倭奴国。
    此后,倭奴国和中华的往来,就没有停止过。
    他们不断吸收着汉民族的文明,并逐渐成长……
    窦威轻声道:“我今天没有出门,倒还真不太清楚这件事的状况。恩,既然倭奴国想要通过我大隋律法,说明这个使者,倒是有些见识。这牵扯两国争纷,若是走开皇律,你那位朋友可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