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422部分

篡唐-第422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庆一怔,向长孙无忌看去。
        长孙无忌正色道:“辛文礼将军还好说,幽州毕竟是重镇。
        陛下既然命他为幽州总管。断然不会轻易动他”但克明、世绩还有老姚他们几个”你还要小心安抚才是。克明驻守蓟州。乃苦寒之地。你要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人!而有才学的人,往往心高气傲。你此去岭南,若时间久了,只怕会淡了交情。”
        “那你认为,”
        “如果不能令他调出蓟州。一定要设法赋予他更大的权力。”
        此时,裴翠云拉着无垢朵朵还有小念。抱着女儿悄然离开竹楼。因为她们知道,从这一刻开始,李言庆和长孙无忌所商议的事情,定然非常重要,不适合她们继续留下。
        “什么意思?”
        李言庆凝目直视长孙无忌。
        “大家当年是因为你,才聚在了一起。
        又因为你,而归附了关中”而今,他们因你,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而你自己,又要远赴岭南。养真,恕我直言,交情交情,要常常交往才行。三五载光景,足以令沧海桑田变化。你就一定能够保证,克明不会改变主意,世绩会不会心怀不满?”
        李言庆倒吸一口凉气,缓缓坐下。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但似乎没有长孙无忌想的这么周全。
        或者说,他过于相信友情,却忘记了,有的时候,友情更需要经营”
        “那你说怎么办?”
        “给他们一个希望!”
        长孙无忌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希望?”
        “对,就是希望!”
        言庆闭上眼睛,沉思不语。
        长孙无忌又道:“养真,我知你心中有顾虑。
        其实,舍陛下之外,李氏宗亲之中,何人能比你更加适合?当年,你年纪不够,所以空有声名,却难以自立。三五载以后。谁还敢说,你的年纪资历不够呢?”
        说完这些话,长孙无忌似乎轻松了许多。
        “克明曾与我言,如若你愿插旗。他可为你外援。
        蓟州苦寒不假,却是精兵锐士辈出之地。只要你能给他希望。他就能安心等待。
        还有老徐,亦是如此。
        论交情。你和老徐的交情,比我还早,你可知,老徐视你为不二之选,天底下能令他服气的人,再也没有。但若你不给他一个希望。他又如何能为你效命?”
        说实在话。言庆有点懵了!
        长孙无忌这些话,分明是逼他挑明态度。
        其实,李言庆的心思,长孙无忌不是不清楚。但有些事情,他也好。杜如晦也罢,还有徐世绩、罗士信、王伏宝、刘黑阁、姚懿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态度。
        含含糊糊,终究会令人产生误会。
        这些人或是才华出众,或是野心勃勃。
        他们愿意臣服李言庆,是因为他们相信。李言庆会给他们一个光明未来;可如果言庆就这样一直含糊下去。迟早会令这个团队分崩离析。就好像李世民。抢战功也好。争夺权力也罢,正是因为他的目标明确,才使得天策府,犹如铁板一块。
        现在,长孙无忌需要李言庆。表明他的态度。
        真的要表明吗?
        李言庆长出一口气,睁开眼睛,凝视着长孙无忌。
        “无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多五载,我一定杀回长安。”
        这句话一出口。长孙无忌顿时笑逐颜开。
        他连连点头,拉住李言庆的手臂。“如此,我们就等你五载    养真。休要令我等失望。”
        心头骤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李言庆迈步走出大厅,站在竹楼的门廊上,仰望苍穹。
        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
        我,真的可以成功吗?
第廿章 启程
        刀果单从宰面的意思来理解的药”赤疑比“药    四出许多个等级。
        可事实上,李言庆根本没听说过李端这个人。
        即便是在大业年间,李言庆也没有听过李端这个名字。按道理说。左武卫大将军。应该赫赫有名。可偏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人却默默无闻,不免让人奇怪。
        长孙无忌轻声道:“李叔父是隐太子的人。”
        李言庆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李端是追随杨勇一系,怪不得夫业年间,默默无闻。
        其实呢,并非仅止这样。
        当众人坐下后,李言庆从长孙无忌的介绍中,听出了端倪。开皇二十年,隋文帝罢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李端虽是杨勇的人。却并未受到太大冲击。
        因为李端的背后,还站着一个杨素。
        故而杨勇虽然倒了,李端并没有被波及。甚至在仁寿年间,李端还配合过汉王杨谅,征讨突厥,并立下过赫赫功勋。然则此后,李端重病缠身,不得不回家休养。而隋文帝在这个时候过世,汉王杨谅占居太原,试图邀请李端出面协飒
        杨谅兵败,李端受到了连累。
        但又是杨素出面保举,使得李端免受牢狱之灾。
        可即便如此,杨广也没有再启用他。李端也很聪明,继续养病家中。绝不谈及复出之事。至杨素病故。杨广更不会起用李端。于是李端干脆告老致仕,杨广也顺势应承。
        所以说,李端兄弟受杨素牵累颇大。
        李端在四十出头,就被迫致仕。而李靖宦海沉浮二十余载,也仅仅是个马邑郡承。
        隋焰帝三征高句丽之后,时局动荡。
        李端带着家人,躲入山中避难。
        直到李渊太原起兵,李端才返回家园。
        而后,李言庆发动河北之战。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决了窦建德。
        徐世绩驻守河间,正逢王娟经过,于是热情接待。王娼卸去了麒麟台的职务以后,专心撰写《大业缺失录》。年初时,他总算结束了这本著作,准备返乡回家。
        在河间,徐世绩偶然间提起了李靖。
        因为言庆曾在书信中告诉他:若论朝廷善战者,非亲王,非李言庆。更非他徐世绩。
        真正称得上善战,且为兵法第一人者,非李药师莫属。
        徐世绩自然不太服气,于是和王黄提起了李靖。王黄倒是知道李靖,同时对李端也极为熟悉。
        他对徐世绩说:“言兵法第一人,王上并非虚言。        李药师之谋,绝不输于当世任何一个兵法大家。然则李药师这个人。生平最怕一人,即他的兄长,李端李药王。若以才干,十个李端。比不得一个李靖。然则李靖所谋。从未出李端之预料。如果河南王欲谋李靖,无药王之助,绝无可能,”
        这就是卤水点  豆腐,一物降一物的道理。
        王娟和李端认识,并且颇有交情。
        于是他返回太原之后,就说服李端,先在徐世绩麾下效力。待合适机会,再行推荐。
        李靖选择了李世民,却不代表着李端也会选择李世民。
        根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世族生存法则。李端毫不犹豫选择了李言庆。不是他不想去归附李建成,而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李建成绝不会重视。
        而李言庆,声名在外,倒也不会委屈了李端。
        听闻李言庆将前往岭南,徐世绩和李端一商议,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李端就来到了长安。
        “李公小王此去岭南小吉凶未卜。
        且岭南妾潭。环境非常恶劣,您其实”可以留在长安,王府之中同样需要有人坐镇。”
        李言庆不清楚李端到底有什么本事。
        不过,能在一斯三间做到大将军的人,想来也差不到哪几              要知道,开皇、仁寿年间的时候。即便是郑大士那等人物,也不过是军府中的车骑将军,用大业年间的官职来解释,就是鹰击郎将。由此可见,这李端也非彼等闲。
        而且,李言庆也不是嫌弃。
        李端看上去五十出头小六十的年纪。
        留在长安还好,若是到了岭南那等条件恶劣的蛮荒之地,万一集了意外,李言庆又如何能够心安。
        李端笑道:“王上好意,老夫心领。
        不过未立寸功,实无颜留居长安”若河南王以为老朽老迈,不堪重用的话,老朽索性回家就是。”
        “李公言重,言重了!
        李言庆没想到,李端是个如此决绝的人。
        不由得愣了一下,而后笑道:“既然李公愿随行小王求之不得!”
        李端是个好强的人!
        这也是李言庆最初的感受。
        如果说李靖是一个儒帅,智帅的话,那李端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军人,并有着极其强烈的荣誉感。
        “李靖求学时,也正是韩擒虎韩老柱国最为荣耀的时期。
        所以,李靖从未在军旅中生活过,并且在韩老柱国的支持下,拜名师。游历天下,眼界极为宽广。后来又被杨素看重,少年时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只是长大以后,因杨素之事而被牵连,一直得不到重用,也算是在宦海中历练了一番
        当晚,李言庆和长孙无忌在竹楼中闲聊。        别看言庆的声望比长孙无忌高,却毕竟比不得长孙无忌这种生长在官宦家庭的人。对朝中秘辛了如指掌,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以至于李言庆觉得,无忌在谈论八卦的时候,格外兴奋。
        “李端叔父的情况,和李靖不同。
        他比李靖大了将近十岁,故而少年时不似李靖那般的优越。十四岁从军,由一个队长做起,而后一步步升迁。
        李端真正起家,是在弗擒虎故去以后,得史万岁推荐,成为一军统帅。先后随杨素、史万岁、高颖、贺若弼等人,最后做到了大将军的位子。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药王不似李靖那般眼界宽广,谋略也不甚出众。
        然则此人胜在细微处,当年勿论他主帅更迭,却从未出过岔子。但凡是安排下来的事情,绝对会完成的非常出色。王先生言他能制住李靖,想来也就出于此吧。”
        细节决定胜负!
        李言庆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同时,他此次前往岭南,有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跟随,也能避免许多麻烦。
        最重要的是,这李端和冯家也颇有交情。
        冯盎最早至中原为官的时候,就是在李端帐下效力。
        换句话说,这李端是冯盎的老上司。冯盎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目前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有李端在,李言庆又平添了几分把握。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得药王。此行必当旗开得胜”。
        长孙无忌知道,李言庆并非单指李端。特别是早先的几句话,更多是赞叹王预。
        若非王娟,恐怕李端也不会轻易来投。
        李渊在委任了李言庆之后,很快又发出一道敕令,命李世民节制天下兵马,总督平南之战。
        九耳末,李世民率部启程,前往瘦州。
        一时间,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而就在李世民离开长安的第三天,一队人马,簇拥着一行马车。踏踩着黎明时的晨光,自延兴门,悄然南下    ,
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余韵
        武德二年末的时候,尧君素兵临钱塘县,沈法兴举城献降。
        沈法兴的投降。也预示着江东的统一。萧太后下令移驾钱塘县,置西子宫,终于稳定住了萧隋的局面。沈法兴在武德三年初时病卒,也代表着江东混战落下帷幕。
        萧锐定都江陵,与萧太后形成持角之势。
        在不经意间,二萧李唐变成了三足鼎立之局面,隐隐重现东汉末年三国之势态。
        甚至有好事者,把李唐比作曹魏,萧隋比作孙吴。
        如此一来,萧锐自然就成了蜀汉的代表。只是比起三国时期的蜀汉。萧锐的势力明显不如。特别是在瘦州失守之后,萧锐失去了巴蜀的支点。而在此前,巴蜀虽然已表示归附李唐,却由于种种原因,仅止眠蜀地区听从长安的调派,巴蜀却有些不太安静。如今,瘦州失守  萧锐只能退居江陵,其实力自然随之削弱。
        这也是萧锐为何拼命想要和萧太后结盟的重要原因。        毕竟同为兰陵萧氏族人,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萧铣自信,只要他保住荆襄,再加上萧太后的合作。足以站稳脚跟。想当初,他不过是一个县承,而今,已经成为了帝王。从一开始归附李唐,到后来的起兵独立,萧锐似乎已没有了其他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