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407部分

篡唐-第407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言庆点点,突然止步。
        在位于后宅的一处湖泊边上。有一个小亭子。
        长孙无忌正坐在亭子里,自斟自饮,看上去非常逍遥。
        “老实,你先下去吧,尽快把车仗安排妥当,今天我有些累了。如果有人登门,一概不见。”
        “喏!”
        梁老实躬身退下,李言庆则走进凉亭。
        “无忌,你到是逍遥啊。”        长孙无忌也不起身,笑着说:“快来快来,网让人买来的崇义坊烤全羊,味道真是不错
        “你这家伙,嘴巴可真是刁钻”才来多久,就知道崇义坊的烤全羊了?。
        “哈,这崇义坊的烤羊,是一等一的有名。
        当初我爹在世的时候,经常带我过去品尝”后来去了洛阳  虽然也有烤羊,却没有这崇义坊的滋味端正。来来来,你也别站着,今天进宫,恐怕肚子饿坏了吧。”
        “饿倒是不算饿,只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事情,正好想和你商量一下。”
        李言庆坐下,用小刀切下一块羊肉,放进口中。一边吃,他一边把事情说了一遍。
        而后道:“我听得出,陛下似乎不准备议和,而且已经下定决心,统一江南。
        其态度,极为坚决。
        只是我不明白,为何要我去接待老房呢?”
        长孙无忌静静听完了言庆的讲述,忍不住笑了。
        “养真。你说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当然是陛下的天下喽!”
        “那苏州,算不算是李唐江山?”
        “虽然尚未夺取,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焉能不算。”
        长孙无忌又问:“既然如此,老房代表何人?”
        “老房嘛        国书上说,是三南隋杨,当然是代表隋杨喽?”
        “那我问你,隋杨安在?。
        言庆不由得,愕然!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第五章王府门外的偶遇
        “秦圭丹需担心,陛下怕巳是下定了决承乾殿中,王通笑呵呵的宽慰李世民道:“陛下不让鸿驴寺出面。而紧急诏令河南王接待,其实已经表明了陛下的想法。与江南二萧一战,势在必行,绝无更改可能。哪怕萧隋派来使者。陛下也不会承认其地位,在陛下眼中,隋室早就已经覆灭,萧太后所把持的隋室。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故而陛下不称其隋国使者,而称之为苏州使者,其用意不难理解,苏州。不过是我大唐治下一地。”
        李世民豁然开朗,脸上随之露出笑容。
        “王先生这般解释,孤总算明白了父皇的心意。”
        “本来。陛下大可不必理睬苏州方面的要求,但是,以白牛思之。陛下诏河南王出面,恐怕是想要拖延时间。也许陛下还有未曾解决的事情,不得不谨慎而行。
        所以,殿下只管准备,臣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必会做出行动。到那时候,自然一切都明朗了。”
        “如此,我立玄派人,命孝恭做好准备。”
        李世民说罢,长出一口气。
        “只是不知道,父皇现在,究竟在犹豫什么?”
        “无非突厥耳!”
        李靖沉声道:“以臣猜测,陛下现在所犹豫的,无非是突厥人的威胁罢了。”
        “哦?”
        “突厥,始终是我中原心腹大患。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陛下恐怕是想考虑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对付突厥人。
        而就目前来说,最合适的人选,想必就是河南王千岁。
        呵呵。只是陛下又在担心,河南王的地位,如今已是无比显赫,贵为从一品郡王之爵,若再立下战功,那就只能是一字王爵可以担当。问题在于,河南王年纪才多大?这么年轻就担当了一字王,日后若再有功勋,该如何封赏?不封赏,则难以服众;封赏,呵呵,陛下很看重河南王啊,否则也不会如此的犹豫。”
        李世民笑而不语,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
        “所以,河南王的态度,将会是左右江南之战的关键。”
        李靖说的斩钉截铁,而王通亦是表示赞同。
        李世民沉吟片刻。突然对坐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玄霸道:“三郎,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与你。”
        “二哥,但说无妨。”
        “你也知道,因敬德一事,我与养真的关系有些尴尬。大哥对我同样是猜忌颇深,以至于我出面恐怕会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你和养真关系不错,所以我想拜托你去隆庆坊一趟,看看能否打探出养真的意图。再者说了。他初来长安,人生地不熟的。你作为地主。也应尽地主之仪,请他走一走,你可愿意前往?”
        李世民和李言庆的矛盾,如今在长安传的是风言风语。
        特别是尉迟敬德被李言庆杀害之后。尉迟恭的三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和尉迟宝怀对言庆是恨之入骨。曾在私下里几次三番叫嚣。要找李言庆报仇。
        为此,三人更是频频拜访秦王府。请求李世民主持公道。
        但李世民回京之后,处境并不算太好。
        太子对他极为猜忌,曾多次在朝堂上表明态度,希望能削去李世民的兵权。
        当然了,李建成的借口很充分,丝毫透不出针对的意思。
        李建成认为,李世民自武德元年之后,历经浅水原、拍壁之战和洛阳之战,已经非常劳累。
        出于对兄弟的关爱,希望李世民能多多休息,莫要在为兵事操劳。
        李唐名将有很多,也不必逢战就让李世民出征,别的不说,李玄霸就是一员大将。
        自李唐起兵以来,玄霸也参与了无数大战。
        特别是对梁师都之战,李玄霸不但夺皿了朔州,甚至在与突厥的几次冲突里,也未落下风。此外还有李言庆,更是有赫赫威名,何必总要劳顿李世民出战呢?
        李渊虽然没有标明态度,可看得出来,他有些动摇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需要拉拢更多的臂助。
        也许,他和言庆无法似当年一样,但也没有必要闹得太僵。只是他府中大将,多与李言庆有隙。如果在这个时候出面拉拢李言庆的话。势必令天策府四分五裂。
        这样的结果,绝非他愿意看到。
        不过,李玄霸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当年言庆对李玄霸有救命之恩。而且双方还是亲戚。李玄霸出面,天策府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再者说了,李玄霸虽然亲李世民更多一些。甚至是天策府核心成员。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玄霸又是一支独立的实力。他不听命于李世民。手中有自己的力量。玄霸本身又悍勇无比,一对大锤,堪称是无人能敌。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玄霸是目前最适合与李芊庆出面接触的人。
        李玄霸微微一笑,“我当是什么大事,呵呵,就算二哥不说,我也打算明天一早就去拜访李王兄。”
        王通和李靖相视一眼,轻轻点头。
        看天色已经不早,李玄霸起身告辞。
        他有个早睡的习惯,更不喜欢熬夜。李渊这些儿子中,李玄霸绝对算一个异类。不好玩,也没有什么坏毛病。
        可能是因为早年间多病的缘故,李玄霸的性子,很沉静。
        他喜欢看书,喜欢练武,,甚至李渊把万春殿赏赐给他以后,他也很少在宫城居住。
        更多时候,李玄霸是住在军营。
        回长安以后,他受命掌控北衙禁军,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对此,李渊也很头疼。
        这么一个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别说李
        “赵王的性子,太冷了!”
        李玄霸离开之后,李靖突然说道。
        李世民一怔,叹了口气说:“三郎从小多病,和母后最亲。
        可是自母后故去,三郎就变成了这样子,”
        “若有时间,殿下还是多照拂他些吧。
        李靖把“照拂。两字,咬得很重。李世民愕然,看着李靖,片刻后又看了看王通。
        王通低着头,似乎睡着了一样。
        李世民这心里不由得一动,而后道:“孤记下了!”
        夜深了!李靖和王通早已离开。
        李世民仍坐在书房中,翻看着手中的那本三国演义,可是心思,却早不知道飞向何处。
        一个宫装丽人,走进书房。
        李世民好像没有觉察到似地。仍在呆呆发愣。
        眼前光线突然一亮,他这才回过味儿来。抬头看去。只见那宫装丽人正点亮烛火。
        “秀秀,你还没睡?”
        这宫装丽人,正是李世民的妻子,温王妃。
        温王妃说:“妾身刚才路过这里,见还亮着灯,故而前来探望。”
        “哦。我刚才看书。有些入迷了,呵呵,养真这本三国演义,可是越看越有滋味。”
        温王妃也不说话,笑眯眯的看着李世民。
        她出身大儒之家,性子颇为柔顺,与李世民,更是相知多年。
        早在李渊出任楼烦太守的时候,温王妃就和李世民相识。那年李世民不过八岁。而温王妃则长他两岁。
        李世民说:“你看我干嘛?”
        “秦王,你把书拿到了,”
        “啊!”
        李世民一愣。低头看去,才发现他真的是把书拿反了。
        不由得苦笑一声,轻声道:“让秀秀笑话了呵呵,刚才想时期。显得入神了。”
        “与河南王有关吗?”
        “哦……是的”
        旋即,李世民又连连摇头到也说不上。其实我与养真,并无太大的矛盾。
        到今日这局面,说穿了也是阴差阳错。
        当初我收下尉迟,曾料到养真会不高兴。但我却未想到,他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这一来二去,变成了今日的摸样。我在想,当年我和他在巩县相识的事情,那时候养真网从高句丽返回,被责令幽居家中,闭门思过。在我印象里。养真的性子,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硬。可一眨眼几年过去了。他却好像变了一个人。”
        “那时候,你可曾想过会和养真反目?”
        “这个,”
        “他在变,你也在变啊!”温王妃在李世民身边坐下,轻声道:“如果是在几年前的你,会放过尉迟吗?”
        李世民,沉默了!
        少年时的他。何尝不是一个恩怨分明的性情?
        温王杞说:“殿下,你与河南王。都不再是当年的少年。勿论身份、地位都大不相同。妾身记得。你那时候与太子也很亲密,甚至有些仰慕”可现在呢?
        有些事情,发生了也就发生了,莫再去想。与其在这里苦思冥想过去,倒不如去想一想,以后的事情。”
        李世民点点头,忍不住伸手,将温王妃紧紧搂在怀中。
        “对了,今天李请言语中,暗的里提醒我,要多留意三郎。”
        “哦?”
        “药师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说三郎的心思有些阴沉。其实我倒大概知道些端倪。
        母后走后,他对父皇纳妾之事。一直心存不满”可父皇这习惯,我就在想,如何能让三郎开怀些。父皇对他好像也有些不太高兴。这样下去终非常事啊。”
        温王妃沉默了!
        她可以评论李言庆,可以批评李世民。
        但若是牵扯到李渊,可就不是她能够随便开口了。
        毕竟,李渊不禁是皇帝,还是她的公公。自幼饱读诗书,凡事都求礼的一个女人,最清楚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评论。
        温王妃想了想,“要不然,给三郎求一门亲事?”
        “哦?”
        “三郎也快要成丁年纪了,也是时候成亲了!
        妾身倒是认识一些女子,要不然和父皇商量一下,给三郎介绍一个?有了家室,终归是不一样的。至少不用天玉呆在军营里,这性子,说不定也能热起来呢。”
        李世民想了想,“若如此,你选几个好人家的女子,我向父宴说一说?”
        “如此。甚好!”
        夫妻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温王格告辞离去。
        她倒也没有催促李世民早点休息,可越是如此,李世民反而越是迷恋温王妃。
        在书房里又坐了一会儿,李世民起身离开。
        穿过曲折的回廊,李世民突然停下脚步,抬起头仰望璀璨星空,自言自语道:“三郎,你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一早,李玄霸就来到隆庆坊。
        他网下马,就见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