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379部分

篡唐-第379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膛目薛三郎,是薛万彻的绰号。
    听闻李言庆如此称呼。薛万彻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上前和言庆用力的拥抱了一下,并狠狠地捶了李言庆几下。
    “你这家伙,当初在武邑不告而别。一晃可是六七载了!”
    “嘿,我一直都在巩县,分明是你这夯货不来看我”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几年我可是闭门幽居。”
    薛万彻大笑,再次和李言庆拥抱了一下。
    “你休要胡说八道,我前些年在涿郡,根本抽不出身来。倒是你这家伙谁不知道你要是想离开。没人能够阻拦。不过你这家伙藏的可真够深肌  ,若非这次前来,我还真不知道,你竟然是”
    “咳咳!”
    就在薛万彻兴奋不已时突然一阵轻轻的咳嗽声,打断了他的话语。
    李言庆循声看去,见在薛万彻和窦奉节身后,还站立一名壮年男子。他身高大约在八尺上下,一派儒雅气概。不过,眸光闪烁中,似有阴鸷光芒。嘴唇略有些单薄,使的他清秀的外貌,平添几分不和谐之色。壮年人负手而立,神情显的很倨傲,眉头紧蹙一起,凝视李言庆。
    “养真。我来介绍,这位是”
    “我是李孝恭,奉唐皇之命。有要事告之。”
    李孝恭?
    李言庆一惊,不由得上下打量此人。
    这位可了不得,历史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此人位列第二。由此可以看出,这李孝恭是坚定了李二拥吏。不过论功劳、论出身。论品性,唐史中对他的评价。甚至于超过了长孙无忌。
    论辈分,李孝恭是李言庆的堂兄,比李言庆大七岁,刚到而立之年。
    论出身,李言庆的父亲李孝基。受其父李障的牵连,一辈子颠簸流离,四处逃亡,莫说功名,恐怕连真名实现都不敢向外透露。而李孝恭的父亲李安,则是隋开皇年间的左领军大将军。
    其祖父李蔚,是李虎的嫡出第七个儿子。
    而论及品性,史书上对此人评价是宽容让人。
    不过李言庆对李孝恭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不仅仅是因为他目光中那一抹不易被人觉察的阴鸷,还因为他的性命。按道理说。李孝恭和李孝基差了一辈儿,名字里却同有一个“孝,字。
    如果不解释清楚的话,外人还以为这李孝恭,是李孝基的兄弟。
    似李阀家族,虽然是马上求取的出身和功名,却也并非不懂得伦理。李孝恭的老爹给自己的儿子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似隐隐包含着羞辱之意。李孝基和李安是同辈。可你看。你和我儿子同字,这在古代。绝对是羞辱别人的意思。如果李安和李孝基关系良好,李安断然不会给儿子去这么一个,孝,字为名。
    由此可以看出,李孝基和李安,或者说和李孝恭之间,并不和睦。
    言庆脑子转的飞快,从这简简单单的名字中,却觉察到了许多内容。
    不过表面上,他却没有透出任何不快之色,而是微微一拱手,“李郎君登门,有失远迎,望请恕罪。”
    李孝恭的父亲李安,如今拜西安王。
    从品秩上,比李孝基低一头。
    ,知%,  王
    大家同为世子。你老子比不得我老子,哪怕你比我年纪大,我也不需要对你太过于客气了!
    再者说了。李孝基还是宗正卿呢
    李孝恭眼中闪过一抹不快之色,但旋即消失。
    微微一笑。和李言庆拱手见礼。然后就不再开口。
    李言庆把众人领到后湖竹楼大堂上。分宾主落座。箕奉节颇有感慨的环视这竹楼里的摆设,轻声道:“和竹国一样。”
    “你不说我还真没有觉察到。养真。莫不是你把竹园给搬过来了?”
    薛万彻也好,窦奉节也罢,都曾在洛阳龙门山下的竹园里生活过。特别是冀奉节,在竹园生活的日子更久。眼见这竹楼里的摆设,和当年并无二致。只是把当年的席榻,变成桌椅。
    言庆笑了笑,“那里是洛阳竹园?
    这是我来这里定居后,仿照竹园重新营建。龙门山下的竹林,如今都没了,竹园也成了废墟。”
    “那实在是可惜了!”
    窦奉节不无感慨的道了一句,幽幽一声长叹。
    “奉节啊,你怎么学的跟娘
    薛万彻闻听,顿时抚掌大笑。“养真这话说的没错,奉节这家伙的性子太弱,在长安大家都唤他窦娘子呢。”
    窦奉节脸顿时通红,恶狠狠的看了薛万彻一眼。
    ,  正
    “膛目三郎,你给我闭嘴!”
    说罢,他笑道:“养真,你不知道,这厮蠢笨的紧。当初成亲后。丹阳公主还说他太过粗鲁。”
    “三哥成亲了?”
    薛万彻咧嘴点头,“前年我父投奔太原,陛下赐婚与我和十五娘子。
    本来我想派人告之你,可担心不方便,最后也没有通知。若早知道你的身份,说什么也要你奉几首诗词不可。”
    “十五娘子?”
    “就是如今丹阳公主。”
    李言庆倒是依稀记得,薛万彻好像是娶了一个公主。
    只是对于那位公主的来头,他实在是印象不深。事实上,言庆对于唐时的公主,基本上没太多好感。包括囊奉节的那位李永嘉,如今被封为房陵公主,据说也是个骄横跋扈的主儿。
    这是李孝基来巩县时,和言庆拉家常说的事情。
    在那时候,李孝基就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把李阀中的情况告诉李言庆。为言庆日后做打算。
    李渊如今共十五个女儿。
    长女长沙公主,嫁给了冯少师,夫妻倒也和睦;次女襄阳公主嫁给了窦诞。也就是寰抚的儿子;三女平阳昭公主,自不用赘言;四女高密公主嫁给了长孙顺德的儿子,长孙孝政。不过听说,这夫妻二人并不甚和睦,整日里吵闹个没完没了;五女挂阳公主、六女长沙公主”
    总之,李渊这十五个女儿中,丹阳的年纪最可是成亲却遭遇其他姐姐。
    李言庆不好对此作出评述。所以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李孝恭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发表意见,好像这大堂里,没有这个人
    。
    不过,言庆知道,李孝恭在偷偷的观察自己,就如同他也在一直偷偷的观察李孝恭一样。
    寒暄过后。言庆问道:“你们两位驸马不好好呆在长安,跑荣阳作甚?”
    李孝恭这时候咳嗽了一声,沉声道:“我们此次前来,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临来之前,陛下让我们带一句话给你。”
    “哦?”
    “陛下说,养真,你准备好了吗?”
    只这一句话,让李言庆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这句话里隐藏的意义很深,若不仔细品味,还真不一定明白李渊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李言庆却知道,李渊是在问他。是否准备好。归宗认祖了?
    既然李渊问出这一句话来,那就说明,李渊已下定决心,对河洛用兵,并准备收复洛阳了!
    薛收的话,犹在耳边。
    李唐好用奇兵…
    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唐今年已无力再战的时候,李渊却突然决意。兵出函谷。李言庆不知道,这是否真的是李渊的主意,如果是,那史书中对李渊的评价,未免也太差了一些吧。
    一摆手,沈光悄然退出大堂。
    李言庆沉声道:“陛下准备何时出兵?”
    李孝恭不由得也是一惊,骇然看着李言庆,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他,竟然知道皇上准备出兵洛阳?
    坐在最下首的武士暖;脸色有些潮红,呼吸也显得急促几分。终于要开始了!他抬起头,凝视李孝恭,等待他的回答。
    “本来,父皇是不准备在今年出兵的。”
    窦奉节开口道:“不过秦王劝谏。说所有人都以为关中今年不会再有战事,包括王世充也这么认为。
    当所有人都认为不会开战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开战时机。王世充现在毫无防备,若此时出兵关中。可一举攻克…“父皇考虑了很久,最终认同了秦王的主意,决意出兵。”
    李言庆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
    可当这一天真的要到来时,他反而没有那么激动,显得很平静。
    神色轻松的端起茶桌上的茶脱,抿了一口之后,问道:“那陛下又准备要我,做些什么呢?”
    “陛下要你牵制住王世充的兵力,同时无比要租窦建德兵马。于黄河以北。
    洛阳之战结束之前,箕建德不可跨过河水半步。必要时,可放弃汲郡与河内,全力守卫豪阳。”
    牵制住王世充的兵马,还要阻挡住箕建德救援!
    这岂不是要我腹背受敌吗?
    李言庆眉头一蹙,陷入沉思之中。
    “必要时,可调集河东兵马相助。不过河东战事刚刚结束,如今尚未恢复,恐怕也无法给予太多帮助。陛下还说,一俟河洛开战,养真你务必坚守至十一月,秦王会调集关中兵马,兵临洛阳。在此期间。我与奉节都行你调遣”陛下还说。何时开战,全都由你一人做主。”
    李言庆摸着下巴,沉吟不语。
    “怎么,李郎君不留在蒙阳?”
    他突然开口询问。
    不等李孝恭回答,窦奉节开口解释道:“李大哥如今拜荆襄道行军总管,明日一早就前往鲁郡。”
    荆襄道行军总管吗?
    李言庆抬起头,向李孝恭看去。
    而李孝恭,也正凝视着李言庆两人的目光在不经意间相触,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邺城之战
    武德二年九月,荣阳发生了件大事!
    自领河南道大行台,大名鼎鼎的李言庆在巩县宣布易帜,归附关中李唐。一时间,天下哗然,无数目光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凝聚于河洛地区。李言庆归附关中。将会影响天下大局。
    在此之前,李言庆坐镇豪阳。虽俨然已成一方诸侯,却终究还在迎奉隋室。
    加之他手中不过;郡之地,虽说人口众多,钱粮丰沛,但终究处于四战之地,故难以持久。
    所以,大家虽然关注李言庆。却未把他放在心上。
    除非,李言庆能从这四战之地中杀出重围。可想要从重围中杀出。又谈何容易?东有李唐。西有王世充,北有窦建德,南有荆襄萧铣。即便李言庆真的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其实力也必然大损。另起炉灶?若早几年,说不得李言庆还有机会,可是现在,他已没有那个时间。
    可现在,当李言庆宣布归附李唐之后,人们意外的发现,李唐的领地。一下子扩张了数倍。并且将原先七零八落,互不相连的势力范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李唐原先坐拥关中,得并幽苦寒之地。占居河东。
    而李神通在齐鲁虽则站稳了脚跟,却无法和李唐形成有效的呼应。毕竟在齐鲁和李唐之间,相隔这四大势力。李言庆自不用说,王世充、窦建德和宇文化及,将卓唐的势力死死压制。
    但如今,由于李言庆的归附。关中和齐鲁顿时连为一体。
    通过河东河内荣阳三郡,形成了一条非常诡异的纽带。李言庆原先占居的领地,如同一把利剑一样,切断了窦、王、破野头三家的联系。如此一来。李唐兵马可以通过河内萦阳这个中转站,东进簧建德。西攻王世充。而李神通所部,则在黄河南岸,对宇文化及形成有效
    。
    原先是塞、王阻隔关中。现在是关中包围实、王”
    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形成?
    谁也说不丰楚!
    总之,李言庆宣布易帜后,洛阳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王世充犹自想不明白,这好端端的。李言庆怎么就突然归顺了李渊呢?毕竟在此之前,李言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归附关中的迹象。非但没有这个苗头,甚至他出兵河内。在极大程度上,鼓舞了河东的尧君素。原本在去年就应该结束的战斗。竟然一下子拖延了半年之久。
    含嘉殿里,王世充语无伦次,喋喋不休。
    张镇周则脸色铁青,跪在丹陛之下,不敢再赘言半句。
    “联早就说过,那李言庆诡计多端。可你却非要和他结盟,无端端几乎将半个国子监送给那厮。
    现在可好,那鸟厮得了好处,立刻翻脸不认账。
    亏联还准备调停他和王德仁之间的事情”调停个屁!依联看来,此乃李言庆为讨好关中故意为之。”
    要说起来,王世充也是世族子弟。并且曾得徐文远教授,也算是师出名门。
    可在这朝堂上,口出不雅之言,不免令许多人面露不快之色。而王世充却恍若未觉,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说来说去,始终没有说明白,他究竟打算怎样破解现在的尴尬局面。
    还是杨公卿忍不住,站出来道:“陛下,当务之急,不是追究镇周公的过错。
    镇周公当初也是为陛下着想。只是没有想到,关中竟抢先一步。事已至此,当思对应之策。李贼既然归附关中。其治下豪阳郡,已成陛下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还是速取荣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