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239部分

篡唐-第239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瓦岗毛开始将目标向荣阳转移。
    虽然还没有攻城略的。可是对荣阳所造成的危害,已显而易见。
    一旦这两者汇合在一处,又会给荣阳,带来怎样的灾难呢?
    一想到这些,李言庆心里就沉甸甸。
    柚把那写着密密麻麻名字的纸张,扔进火盆中。迈步走到窗前,用卓推开窗户。一股风。灌入茅庐里,令他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
    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他的面前。
    李言庆的危机感,越发沉重。看着窗外白皑皑的雪原,他轻声叹了口气,“这风雨,终究来了!”
    郁闷,提不起速度来!(未完待续)
第一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
    大业十年过去了。留下一地鸡毛!
    杨广三征辽东。征天下兵马,百道俱进,誓要一举平定高句丽。
    然则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经历两次征伐失败后,国力大损,士兵厌战,民力疲乏。
    杨玄感失败了,但却引发出剧烈动荡。
    各地反叛此起彼伏,声势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无心恋战,逃亡者相继不绝。即便杨广在涿郡祭祀黄帝,斩逃亡者,以血涂抹战鼓,亦不能制止士兵的溃逃。至七月杨广督战怀远镇时,各地兵马失期不至。好在高句丽经历两次征伐后,也呈现出疲态困惫。
    加之百济王义慈突然强硬,与新罗同时上表朝廷,表示愿意臣服杨广。
    高句丽王高元。在乙德文支和渊太祛的建议下,派遣使者请降。与此同时,杨广似乎也厌烦了战事,眼见大军将胜之际,却同意了高句丽的投降。八月时。隋炀帝下令,班师还朝。
    之所以说一地鸡毛,却是因为在那一东的十月,也就是高句丽人请降后的两个月,高元再次向杨广宣战。
    杨广闻之大怒,意欲再次征伐。
    可是连小孩子都能看出,隋室已无力再次征伐,于是连番劝谏,最终令杨广平息了这个念头。
    因杨广一时好大喜功,致使靺鞨人再次崛起,并与突厥达成联盟。
    不过高句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高元在第二年。也就是大业十一年病亡,留下幼子继承王位。然则这个时候,高句丽两大权臣,渊太祛和乙支文德又发生了冲突,致使高句丽出现分裂的态势
    同年延安人刘迦论勾结稽胡,自称皇王,起兵造反。
    隋炀帝命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发兵击之,于上郡大败叛军,斩刘迦论及其将辛,万余。
    然则,反叛虽然平息,刘迦论所带来的危害,却更为严重。
    突厥可汗咄吉。那鹰隼般的目光,已开始凝视中原。露出了狰狞的面容……
    大业十一年,王须拔造反,魏刀儿肆虐山西。
    隋炀帝在巡视雁门时,遭遇突厥人附近,被困雁门关。山西讨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渊前往救驾,也就是在这一年,年十六岁的李世民,第一次随父参战。并立下战功,赐千牛备身。
    李子通在江南造反,试图吞并险些被丹阳郡守房彦谦打残的杜伏威所部。
    不成想杜伏威与辅公佑奋起反抗,击溃李子通。后隋军大将来整,乘势追击,大败杜伏威。杜伏威只得退回历阳。厉兵秣马。丹阳郡郡守房彦谦则对李子通穷追猛打,将其赶回海陵。
    十月,有城父人朱粲起兵造反……
    十二月,李渊括降山西群盗,使河东地区,恢复安宁。
    大业十二年,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杨广自从在雁门关遭遇突厥人围困之后,精神一直萎靡不振。
    他想不明白,自登基以来,他可谓是兢兢业业,苦心筹谋。凭借父辈留下的基业,他开疆扩土,可谓是春风得意。怎么突然间风云变幻,江山就乱成一团麻?难道说,他开疆扩土,错了吗?难道说,他宣扬国威,错了吗?难道说,他想要令四方来朝”都做错了吗?
    杨广越想就越想不明白,越想,就越钻进了牛角尖。
    非我负天下人。实天下人负我!一日,当杨广看罢三园演义之后,突然仰天长叹,把那部由洛浦书馆刊印的《三国演义》,丢弃一旁。我欲为世人谋万世福泽,然则世人却视我为昏庸。既然如此,我做这许多事情,又有何用?
    杨广是个聪明人,但聪明人,往往会变得偏执。
    杨广就是这样的状况,一时间心灰意冷,再也无心朝政。
    同时,杨玄感之乱给他带来的打击,至今仍无法消除。他对朝中文武百官,更是万分猜忌,总觉得这所有人,都想要篡夺皇位。关中的关陇世族,关东的世胄门阀……历数之下,世上无一好人。勿论是洛阳还是长安,都无法给他带来安宁,反倒是早年间的江南烟雨,变得极具吸引力。
    在大业十一年时,杨广下令修造龙舟。
    如今龙舟已成。他再也不想留在这个让他感觉恐慌的地方U于是在大业十二年三月。下诏前往江都。
    “陛下欲往江都。可洛阳却不能没有安排。但不知,陛下予以何人留守?”
    “一如前例。越王留守洛阳,代王留守长安。”杨广破天荒,自从雁门回归后,主动早朝。
    他在朝堂上。下诏开设箕山,黑石两大鹰扬府,以增强对东都洛阳的拱卫。
    此前,荥阳郡治下,已开设有罗口、荥泽、牛渚口、圃田和大騩山,五座鹰扬府。其中荥泽、牛渚口与金堤关、虎牢关相互拱卫;罗口镇守黑石关,保护黑石关和邙岭通路;圃田位于荥阳最东面,也是最前线;大騩山则临近新郑,是荥阳东南面的一处屏障。本来,以此五府拱卫荥阳郡,已经绰绰有余。然则随着民妾日益增多,荥阳作为东都锁钥,更要严密保护。
    故而,杨广在金紫光禄大夫裴世矩等人的建议下,增设两座鹰扬府。
    不过在同时,也撤销了罗口鹰扬府,并入黑石府治下。
    原罗口鹰扬府鹰扬郎将徐世绩,因功升任鹿蹄山鹰扬郎将,秩比从五品,出镇伊阙关。其麾下兵马,归黑石府所治。也就是说,新开设的黑石府,不仅仅要担负起护佑虎牢关、荥阳至黑石关所有通路,同时还要担负起黑石关西南。黑石渡口的守备任务。
    其责任更显重大。
    故而,黑石关鹰扬郎将,秩比正五品,将凌驾于荥阳六大军府之上。
    这样一个官职,自然极其重要。
    以至于谁将接任黑石府鹰扬郎将,就成为文武百官,讨论的重
    箕山位于荥阳西南。与大騩山遥相呼应。而箕山,鹰扬郎将的人选,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就有了结果。
    杨广下诏,封张季珣为箕山鹰扬郎将,秩比从五品。
    对于这个任命;所有人都不会感觉奇怪,更无心反对。张季珣,吴县张氏族人,同时也是张仲坚的族叔。张季珣的父亲张祥,曾担任晋王府长史。杨广在太子之争胜出后,出镇地方。
    汉王杨谅起兵时,张祥誓死不降,与城同亡。
    说起来,张祥是荡一批从龙之士,对杨广忠心耿耿。所以当杨广点张季珣为箕山郎将的时候,谁油不敢反对。这可是杨广的心腹重臣,同时吴县张家,又与萧皇后关系密切。萧皇后未嫁时,就是在其舅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而萧皇后的舅父,也正是吴县张氏所出。朝臣们不是傻子,得罪了杨广,说不得在他那喜怒无常的脾气下,还有一线生机。若得罪萧皇后……
    所以,争论的重点,就集中在了黑石郎将的上面。该由谁来出镇黑石关?谁来担当黑石郎将?朝臣们你争我夺,相互争辩,只把这朝堂。乱成一锅粥。
    “裴卿,为何不说话?”
    杨广发现,虽然朝臣们争吵激烈,可是金紫光禄大夫裴世矩,却两眼微闭,一言不发。
    裴世矩说:“荥阳是东都锁钥,黑石关更是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此关系东都安危,臣不敢妄言。”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息声。
    杨广不禁笑了!
    “既然裴卿不愿开口,那就由朕代裴卿,推荐一人如何?”
    “陛下所推荐之人。定然合适,老臣绝无异议。”
    这君臣之间一番对话,其实也是杨广告诉满朝文武:黑石郎将的人选,朕已经有了主意。
    所谓代裴世矩推荐。说穿了,就是杨广自己的意思。
    如此费周析,不过是不想被说成独断朝纲而已。杨广说罢,环视满朝文武。
    他沉吟一下,“黑石关距离巩县,不足十里,属巩县所辖。既然是黑石郎将,何不由巩县男出镇?”
    巩县男,五等爵之中,品秩最低的男爵。
    若说全称,应该是巩县男爵,配享有二百户食邑。
    杨广笑眯眯的说出了心目中怕人选,一时间在朝堂上炸了锅。
    “陛下,黑石关乃东都最后一道屏障,关乎洛阳安危。巩县男年方十九,恐无法担此重任。”
    “是啊陛下,巩县男年幼,恐无法担此重任。”
    杨广脸色一沉。刚要开口。
    却听裴世矩说道:“诸公此言此言,巩县男虽尚未成丁,然则名动士林,功勋卓著。其文名且放在一旁,单论其十五岁征战高句丽,生擒高建武;十六岁率一县青壮,阻杨玄感十万大军近十余日,更有复夺汜水、荥阳、管城之功劳。只因其祖父病故,故而三载丁忧
    如今,三载已满。陛下论功行赏,区区黑石郎将,也是在常理之中。
    这巩县男,赫然是李言庆。
    说起来,李言庆三年前因郑世安亡故的缘故,丁忧三载。
    虽则无法出仕,可是却得了一个巩县男的爵位。在当时人看来,李言庆的功劳,出任这终身巩县男,似乎并无大碍。加之这只是个虚职,除了二百户食邑之外,李言庆并没有什么权力。
    想来,这是杨广为安抚功臣,向世人昭示恩德的手段。
    所以当诏书发出之后,许多人虽然吃惊,倒也没有站出来反对。
    可现在弄来,三年前的一纸诏书,所为的,确是如今的黑石郎将。也就是说,在荥阳开始黑石府的构想,在三年前就已经有了端倪。可惜,谁也没有觉察到杨广的这个想法,甚至包括裴世矩在内,同样感到意外。但既然杨广说了。是代他来推着,裴世矩当然会竭力维护。
    “元太府也说。黑石关是东都屏障,岂是等闲人可以出镇?
    李言庆文采出众。忠直刚正,兵法谋略,无不精通。况且其在荥阳善名卓绝,三载来,各地纷纷奏报库府不足,饥民众多。唯有荥阳,从未有过这等消息。此何也?全赖李言庆召集荥阳绪绅。捐粮献才,开始粥棚。据我所知,李言庆等人三载来,耗费钱粮近十万贯。当初,杨玄感肆虐河洛时,洛阳也有此等情况。却偏偏无一人肯站出来,行此等大善之事……
    元太府可能不知道,荥洛百姓,提起李言庆,莫不要尊一声:李大善人。
    有此等人物出镇黑石关,若有意外,其振臂一呼,可令河洛呼应,东都又何愁不得安宁乎?”
    元太府。名元文都,任太府卿,洛阳留守。
    他此前长住长安,虽知李言庆之名,但了解并不算多。
    闻听之下。向对面樊子盖看去。那樊子盖如今出任民部尚书,向元文都点头,表示裴世矩并没有说错。
    裴世矩说:“况乎李言庆为人至孝,品性端正。
    固有甘罗十二岁能为宰相,我等又何需以大小论英雄?似李言庆这等忠、义、仁、孝、勇皆备之人,依我说,出任一个黑石郎将,只怕还小了些。”
    裴世矩话音刚落,却见一人站出。
    “若说巩县男忠孝勇,我没有意见。
    可说他品性……我听人说,自他主编《奸妄注》以来,麒麟馆外,车马不绝。更有传言,他收受贿赂,凡送万贯钱帛者,即刻以提出要求。
    著书立说,自古为圣贤事。其人以圣贤事而大肆敛财,何来品行端正之说。”
    说话的人,正是杨广宠臣,秘书监虞世基。
    想当初。李言庆在巩县城头,骂死虞世基之子虞柔。虽说虞柔何当该死,就算李言庆不骂死他,杨广也会取其性命。可问题是,李言庆骂的太过狠毒。虞世基也感觉到颜面无光彩。
    三年前。他找不到由头,去为难李言庆。
    三年后。他怎么着,也要让李言庆难受一番。
    至于李言庆收受贿赂一说,则是源自于李言庆在大业十年中,编撰完春秋战国两篇奸妄注后,两汉第一篇,直指汉高祖刘邦。言其且黑又厚,抛妻弃子不说。又不忠不孝,故而被指为有汉以来。第一奸妄。
    他这篇文章一出,所引发起出的震荡,可以用天崩地裂来形容。
    汉高祖刘邦。一直以来都是以正面形象而出现在史册当中。李言庆饥讽其厚黑。令得无数人,莫不感到惶恐。可言庆所用事实,皆出自于《史记》。有些事情分开来看,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
    士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