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204部分

篡唐-第204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儿的功夫。就听里面传来细碎脚步声。
    裴翠云一身白色道袍。秀发披肩,亭亭玉立在门内。
    “”
    “姑姑在吗?”
    郑言庆急急问道。
    在他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裴翠云曾被裴仁基逼着,险些当了尼姑。幸好裴淑英站出来说项,让裴翠云陪她在王屋山修行,裴仁基才算是作罢。郑言庆被诬陷的时候。裴淑英带着裴翠云,从王屋山赶到巩县。也幸亏她二人赶来。才使得郑世安一家大不至于无家可归。
    郑言庆回来之后,裴淑英本想离开,但是被郑言庆死活缠磨着,这才算留下来。
    姑侄两人,就住在这绿柳观中,倒也还算幽静。
    裴翠云一见郑言庆如此急切,立刻意识到出事了”
    “姑姑网做完早课,正在厢房点茶。”
    郑言庆点点头,“翠云。我有要事,求见姑姑。”
    裴翠云带着郑言庆走进道观。这绿柳观不大,正殿里供奉的是三清祖师。两旁有两间厢房。
    裴淑英正坐在门廊上。再炭火烧沸了泉水,点茶品茗。
    一晃,三载。
    裴淑英倒是不见老,一如当年离开氓蜀时,万种风情。不过在那风情之中,似有平添了几分清冷之气。淡淡的,却似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想要亲近,又不敢亲近。柳林中。雾蒙蒙。
    大殿里,香烟缭斑
    裴淑英如同一尊玉观音。令郑言庆不敢生出半点亵读之心。
    见言庆过来,她也只是一摆手,示意郑言庆落座,而后自顾自点茶。但见恰似凝脂白玉般皓腕轻翻,壶中沸水注入茶盏,犹若白龙直下。茶水翻腾,四溢浓香,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小妖,有什么事吗?”
    裴淑英的声音。依旧轻柔、悦耳。
    郑言庆一旁坐下,接过裴淑英递过来的茶盏,抿了一口。赞道:“姑姑的茶艺,越发出色了。”
    裴淑英淡淡一笑。“你这张小嘴,从高句丽回来,却是越来越油滑了。”
    一旁裴翠云噗嗤笑出声来,柔情似水的目光膘了郑言庆一眼,静静的坐在一旁,捧杯品茗。
    这丫头,却是学得,和裴淑英有些相似。
    “姑姑,刚才宏毅过来了。”
    “嗯?”
    “他告诉我说。郑家打算把我革出族谱。”
    “啊!”
    裴翠云轻呼一声,瞪大了妩媚双眸。出身于世家大族,她比郑言庆,更清楚被革出族谱的后果。
    反倒是裴淑英依旧不温不火,轻声道:“那你,又怎么看?”
    郑言庆放下茶盏。挠挠头。
    “我倒是不太在意,只是担心爷爷”
    “郑家作此反应,其实也在预料之中。世胄子弟最看重的是什么?除了家族长存之外,莫过于颜面二字。当初你拒不前往洛阳,迫的郑家不得不杀死郑醒。在外人看,你无甚过错,乃郑醒该死”可是郑家的颜面。却被你扫了个干净。如今。他们也要扫了你的颜面,让你难以立足。”
    被家族开革,在当时可算是极为严重的事情。
    轻则影响仕途,重则世代受辱。
    “言庆,可有挽回余地?。裴翠云问道。
    郑言庆,摇了摇头。
    裴淑英突然道:“其实,老太公大病一场,未必是坏事。
    你没有回来时,他曾私下里与我说过:郑家薄情,不足以依持。你和老太爷都非嫡传,即便是再出色,也难进入家族核心。老太爷哪怕当了族老,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族老,谁也真个尊重过他?你前脚出事。郑家后脚就开革了他族老之位。
    老太爷当时,对郑家可是冷了心。
    不过,如若郑家真的把你开革,你日后难保不受连晃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看你怎么看。是静等开革。亦或者是再打他一记耳光?”
    郑言庆一怔”“这耳光。怎么打?”
    “趁他们还没有开苹。你立刻去巩县府衙,请求自立门户,从郑家分离出去。
    一个是他们踢走,一个是你主动离开。两者看似无甚差别,但结果,你若主动分离出来,则郑家就要背上无容人之量的名声。结果一样。可是造成的影响,却对你更为有利。只是你这样做。就等于和郑家彻底撕破面皮,日后再无寰转余地。会是什么状况,我也把握不住。”
    主动,分离!
    就是说要自己,反出郑家?
    郑言庆想了想,到了这一步,他和郑家,有寰转余地吗?
    连田产都被夺走了,他郑家。何时对自己有过关怀?
    郑言庆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索性撕破面皮吧”反正已经撕破了,倒也不在乎,再撕一次。”
    “你自己考虑。”
    裴淑英漆然一句。而后目光,又凝注在了茶盏中的茶水上。
    郑言庆知道,这送客的意思。
    于是起身告辞,裴翠云把他送出道观。
    “言庆,姑姑说的虽有道理。但你还要多考虑一下。毕竟与郑家决裂,终归不是一件美事。”
    郑言庆点了点;头。
    有裴淑英在,裴翠云表现的很矜持,把郑言庆送出道观后,就立囊
    。
    郑家既然要报复,那他也不能太客气了。
    不过这件事,还需和郑世安商议一番。好在郑言庆已经知道了郑世安对郑家的态度,多多少少有些把握。
    大不了,此生不再归郑姓。
    反正他原本也不姓郑,,
    言妾可是清楚的记得。他网出生的时候,宁长真曾说过他姓“李。虽然还不清楚,这“李,是哪一个“李”郑言庆并不在意。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回复以前的姓氏。虽说桃李章会对他造成一些困扰,但大隋帝国,又能支持多久呢?
    想到这里。言庆也就放开了心神。
    不过,就在他准备去找郑世安商议的时候,沈光突然来报:“公子,有洛阳来人,求见公子。”
第六六章 蹊跷
    洛阳来人?郑言庆闻言,不禁倍菇。
    这时节,谁又会从洛阳来找他呢?自杨广诏令发出之后,他巩县的郑家大宅,就变得门可罗雀。
    对于杨广的想法,谁也撸不清楚。
    说杨广厌恶郑言庆?可他连郑言庆抗旨的罪名都可以赦免;说他喜欢郑言庆?那么大的功劳,一句功过相抵,就化为乌有。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皇上究竟是如何考虑?不免让很多人猜忌。对于郑言庆的未来,许多人也不看好……毕竟,郑言庆可是打了杨广的脸。
    所以,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或者说杨广态度还不明确的时候,与郑言庆接触。
    郑言庆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会是什么人前来拜访。
    若是熟愿的人,沈光肯定会报上名号。既然沈光没有报出名号,想必来人,也不会太熟患。
    “走,出去看看!郑言庆和沈光,从后院来到前厅。
    就见一个四旬左右的男子,一身华服,正负手于厅堂上。
    院子里停着许多车马,还有无数劲装武士跟随。郑言庆迈步走上厅堂)做一拱手:“在下郑言庆)不知阁下……”
    “哦,郑公子有礼。
    我奉家主人之命,前来探望公子。冒昧叨扰之处,还请公子见谅。
    郑言庆又是一怔“不知贵主人……
    “我家主人,就是当朝礼部尚书,杨柱国。”
    郑言庆轻呼一声,一脸震惊之色道:“少国公也知言庆?失礼失礼,刚才冒犯之处,还清先生莫要见怪。”
    礼部尚书,杨柱国,正是杨玄感。
    也许杨玄感这个名字会让人感觉有些陌生,那么他的老子,恐怕不会有人陌生:楚公,杨素!虽则杨素‘楚公之爵,并非世袭。
    但习惯性的,人们还是会称呼杨玄感为少国公。不过,杨素死后,杨玄感过的并不得意。盖因杨广对杨素颇有顾忌,所以连带着对杨玄感,也没有好感。好在杨广征伐辽东时,满朝文武反对之声颇多,可杨玄感却坚定不移的站在杨广一边,使得杨广对他,感官大为改变。
    也正因此,杨广从高句丽撤兵之后,任命杨玄感为礼部尚书。
    杨素活着时,门生故吏遍及朝野。
    杨玄感也常以此为傲,自以为高门大闷,座上尽是当今名士。不过,郑言庆和杨玄感没有任何交集。他在洛阳拜长孙晟为师的时候,正逢杨素故去,杨广对杨玄感颇为顾忌,故而将杨玄感,留在长安;等杨玄感来到洛阳的时候,郑言庆早已远离洛阳。所以,杨玄感也只是因其父而知郑言庆之名,但二者从未有过正式接触。
    杨玄感突然派人,又是什么意思?
    来人名叫杨慕,是杨玄感家臣。
    郑言庆与他见礼之后,两人分宾主落座。
    杨慕说:“楚公在世时,尝念及鹅公子之名,言鹅公子,乃当世大贤。家主人仰慕已久,但因公务繁忙,一直未能与鹅公子把酒言欢,故常以为憾事。”
    郑言庆连忙谦让“此少国公垂爱,言庆实不敢当。”
    杨慕笑道:“公子如今赋闲,家主人不免感觉可惜。以公子之才,屈居于这巩县弹丸之地,实于国家无益。故而家主人派小人前来,想请公子出山辅佐。原本家主人想要亲自登门,盖因陛下东征在即,诸事繁忙,一时无法脱身。所以就派下人前来,奉上厚礼,往公子笑纳。”
    “陛下,又要东征?”
    郑言庆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杨广曾三征高句丽,此前征伐辽东,才只是第一次啊!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件事情,令郑言庆心里,不由得为之一颢。
    二征高句丽的过程,郑言庆已经记不清楚。但有一件事他还有印象,杨广二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貌似就是杨玄感起兵造反,以至于二征高句丽不得不中途停止,落得个惨败名声。
    杨玄感……我想起来了!怪不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可杨玄感请我辅佐?
    难道他不知道,我现在被责令幽居吗?
    郑言庆心中疑惑,但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究竟。杨玄感既然能视杨广诏令为无物,那想来……
    在刹那间,郑言庆的思绪千回百转。
    若是要强行拒绝,恐怕不妥。弄不好,还会惹怒了杨玄感。以堂堂礼部尚书,柱国大将军的身份,杨玄感要弄死郑言庆,实在是易如翻掌。所以,不能答应,却要婉转拒绝。
    想到这里,郑言庆露出感激涕零之色。
    “少国公既知言庆之名,言庆焉能拒绝?
    只是……家祖如今卧病在床,我实不忍弃之不理。不知杨先生能否代为转告,一俟家祖身体康健,言庆定会登门造访。”
    “令祖,生病了?”
    “正是……”郑言庆叹了口气“此前言庆出征高句丽,家祖提心吊胆,终日不得寐。后来,杨先生想必也听说过,某无耻之徒构陷于我,致使家祖被千牛卫缉拿,担惊受怕,至今卧床不起。”
    这是一个极好的借口。
    你杨玄感就算再霸道,也不能阻止我尽孝道吧。
    杨慕不由得眉头微微一蹙,轻轻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男子。
    在他身后,垂手站立一员皂衣家人。身高七尺七寸,颔下黑须,生的齿白唇红,面似粉玉,气宇轩昂。虽一身家臣打扮,却难掩盖非凡气度。杨慕的动作并不大,可是郑言庆一直偷眼观察他的动作,清楚的看到了他这个举动。那身后的男子,一下子也进入郑言庆视线。
    这个人,是家臣?
    “此事,家主人当然知晓,但不知老大人身体……公子如若不弃,我随行之人中,有长于医术者。不若请他查探一番,说不得会有大好的结果?”
    “若真如此,言庆感激不尽。”
    随行居然还带着医生?郑言庆这心里,好生奇怪。
    他站起身,领着杨慕来到后院卧房。郑世安刚小睡一觉,精神倒也不差。正和毛小念说话时,杨慕带着人,随郑言庆进来。
    “爷爷,孩儿为你请来一位名医,为您诊治身体。”
    郑世安疑惑不解“言庆儿,我这身子骨好得很,只是此前受惊,才卧床不起。过些时日,自然可好,何需再请名医?“您身体好的快些,孙儿也能早日放心不是。”
    一名随行医生上前,为郑世安把脉。
    郑世安虽然觉得奇怪,但也不好拒绝言庆的一番心意。
    片刻之后,那医生探查完毕,又随着杨慕等人,一同走出房间。
    112112他在杨慕耳边,窃窃私语几句,杨慕轻轻点头,拉着郑言庆的手说:“公子,老大人的身子……只能说,可惜了!此事我当如实禀明家主人,待老大人安康以后,还望公子万勿推辞。
    郑言庆也没有询问,送杨慕一行人离开。
    不过,杨慕送来的那些礼物,他是照单全收。
    在回程的路上,那站在杨慕身后的家臣,突然问道:“杨慕,郑言庆的祖父,果真病重吗?”
    杨慕说:“回李先生的话,那老儿看似精神矍铄,实则元气尽失。
    据估计,怕是拖不过半载。郑言庆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