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193部分

篡唐-第193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南北朝以来,厉朝历代都压制武将的品级。隋朝的武将当中,就没有一品的品秩。正三品。已经极高。再往上,就是十二卫大将军衔。柱国将军,已经变成虚职,没有任何实权。
    辛世雄,堂堂屯卫将军,又能求他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武散官,什么事情?
    辛世雄说:“我一生成马,膝下无子无女。
    只有一个侄儿,如今为虹霓关守将,名叫辛文礼。他也是我辛家如今仅剩的男丁”贤侄若能活着回去,请代转告我那侄儿,我存在祖宅中的白牛玉带和一套唐枕宝铠,由他继承。我祖宅书房中,还有一册我这些年撰写的行军纪要。一并送与他。你告诉他,我辛家只剩他一人,还望他光耀门稍。遇事还需三思,不可太过狠弗”得饶人处,且饶人,切记,切记!”
    郑言庆吃惊不
    “将军,您这是 小侄定当竭尽全力,护送将军返回辽东。”
    辛世雄咳嗽两声,“我自家事情,自家清楚。我这身子骨,能否撑到辽东,我心里很明白。
    即便是回辽东,又能如何?
    高句丽大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我就算活着回去,也难有好结果。我若死在高句丽,辛文礼或许还能封官拜爵。我如果回去。那他就要受到牵连。贤侄,这其中种种,你日后自知。”
    郑言庆顿时哑然。本站斩地址已夏改为:脚联凹鹏 嵌请登陆圆读
    辛世雄说的没错。别看他这会儿精神抖擞,可实际上”
    如果能直接穿过狼林山。返回辽东,那他还有可能撑住;可现在的情况,明显还要在高句丽逗留一段时间,没有药品,又没有良医。只靠一个军医。想要撑到辽东,恐怕非常困难。
    而且,他说的也没错。
    他若是死在高句丽。或许比活着回到国内,更好!
    郑言庆深深吸一口气。“将军小侄定当把你的这番话,传达给辛文礼将军。”
    慢着,辛文礼?
    这名字,为何听着如此耳熟!
    说唐里面,似乎有一位大刀将,是叫新文礼?莫非此辛文礼,就是彼新文礼吗?既然如今有了紫面天王雄阔海,那隋唐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似乎出现也很正常。郑言庆可是记得,裴元庆,可就是被新文礼设计杀死。新文礼,辛文礼”这是否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呢?
    郑言庆正暗自琢磨这两者的关系,不想山洞外,郑宏毅急匆匆跑来。
    “言庆,大事不好了!”
    郑言庆抬起头,诧异问道:“宏毅,何故如此惊慌?”
    “梁诚,梁诚,他说动了六位旅帅,要带着人,离开这里。”
    “什么!”
    郑言庆闻听,不由得大惊失色。
    梁诚,也就是那个先前和他发生争执的梁旅帅。郑言庆心知,此人会惹出麻烦,但却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拉杆子造反。如今隋军仅有四五百人,共十三名旅帅。梁诚若是拉走六名旅帅的话,那等同于带走了一多半人。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他闹出这种事情。那些留下来的隋军,也难保不生出异志。
    在这种状况之下,他居然敢如此作为,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
    想来,这也与辛世雄苏醒后,招郑言庆说话有关。作为军中军职最高的人,辛世雄很可能会支持郑言庆。如果辛世雄一旦发话。那么对隋军将士,将产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别着他是败军之将,可左屯卫将军的军职,依旧能让所有隋军将士,无比敬重,甚至会言听计从。
    所以,他要立刻行动,,
    郑言庆站起身来,大步向山洞外走去。
    “贤侄!”
    辛世雄突然叫住了郑言庆,“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自古恩威并施,才能让他人臣服
    郑言庆点点头,“将军放心小侄明白,该如何处置。
    麦子仲雄阔海,沈光。你三人随我前去拦住阁棱。谢科郑宏毅阁棱,你三人前去稳住其他人,特别是骑军。切不可使其产生波动。如若有人敢在军中闹事,就地格杀,不可手软。”
    谢科三人连忙答着。匆匆离去。
    郑言庆则带着麦子仲三人。敢去阻拦梁诚。
第五七章 汉家儿郎
    谷口外。梁诚和六名旅帅,带着二百多名隋军。被郑儿叭”口住。
    正如言庆所猜想的那样,梁诚不想留下来。一方面是他不愿意在郑言庆麾下做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郑言庆没有任何信心。救命之恩算个什么?这种时候,顾住自己的性命才是头等大事。事实上,抱有梁诚这种想法的人不少,所以他能在短短时间内,联络到这么多人,和他一起行动。粱诚很清楚,一旦辛世雄出面平息,他再想拉出队伍来。绝无可能。
    所以,趁着郑言庆去探望辛世雄的时候,梁诚果断行动。
    手里有兵,就有底气。
    大不了当土匪,狼林山脉这么大,高句丽人难不成还想把整座大山翻过来吗?只要撑过寒冬,春暖花开时杀出狼林山。四处袭掠一样能逍遥快活。又何苦,看一个半大孩子的脸色?
    哪知道,郑言庆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竟然只带了两个人过来,试图阻止他的离去。
    梁诚阴沉着脸。手捧大横刀,“郑校尉,有道是好聚好散。你救命之恩,梁某记在心里,可是你要我们跟着你去送死,却是万万不能。识相的。让开一条路,大路朝天,咱们各走半边。”
    郑言庆说:“梁旅帅,你要造反吗?”
    “造反?”
    梁诚大笑道:“你以为你是谁,乳臭未干的黄口孺子,又有何德何能,让我听从你的命令?这里的人,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做主?
    造反,老子今天就是要造反了,你奈我何?莫说是你,就算是辛将军来,也休想把我拦住。”
    郑言庆这时候。却笑了。
    “我若是不让路呢?”
    “谁敢挡老子的路,老子就要了谁的命!”
    郑言庆说:“既然如此,那我到要好好领教一下梁旅帅的手段,看你如何取我性命。”
    说完,他直接无视梁诚几人,目光转向了梁诚身后的那些隋军。
    “你们,也要随梁贼造反吗?”
    一句话,直接把梁诚从旅帅变成了梁贼,令梁诚等人,脸色微微一变。
    “半年前。我初临平壤,遭逢惨败。麾下兵不过百人,将不过三四人而已。可我照样。能从平壤杀到木横镇,从木横镇杀到平壤,再从平壤杀到秋逾城”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放弃,想当过逃兵。
    原以为,在秋逾城里与大家汇合一处,能并肩作战,返回辽东。
    可我没想到。一场小小的失败,竟然让你们这些人,临阵退缩,想要做逃兵”我开始后悔了。那些战死在秋逾城里。那些拼死在风口为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袍泽们,死得实在冤枉。他们的血。算是白流了 因为他们拼死而战,甚至付出性命,救出来的只是一群胆鬼。一群没种的家伙。早知如此,我宁可和他们一起战死,也不想现在,与你们为伍。”
    隋军,有些骚动了。
    粱诚一见情况不妙,连忙大声喊道:“儿郎们休要听他胡言乱语,他只是想让我等送死”郑言庆,你再不让开,休怪我刀下无情。”
    郑言庆没有理睬梁诚,目光灼灼,凝视他们身后的隋军。
    “高句丽人可怕吗?
    他们算个狗屎”老子杀了他们的王子,杀了乙支文德一家,杀了元山军主,杀了车里汉。
    可是我现在还活着!
    如今即便是高句丽人重重围堵,我一样无所畏惧,我一样要杀出一条血路,,哪怕战死,亦不负汉家男儿之名。”
    “杀死他!”
    粱诚感觉气氛有些不妙了!
    他挥舞横刀。纵身扑向郑言庆,“儿郎们,他在骗你们,休要听他胡言乱语,“郑言庆,拿命来。
    郑言庆理都不理,麦子仲拔刀迎上。
    长刀挂着一股锐风,错的和梁诚手中横刀撞击一处。只见麦子仲跨步错身,横刀一堆,刀光霍霍,立刻将梁诚拦住。和梁诚一起的六名旅帅见梁诚已经动手,立玄摆兵器冲过来,想要和梁诚一起,将郑言庆等人折杀。不等郑言庆动手,雄阔海已勃然大怒,迈步上前,发出如雷巨吼。
    “尔等恩将仇报,也敢冒犯我家哥哥!”
    说着话。两柄手斧刷刷掷出,两声惨叫响起。手斧正中两名旅帅要害。雄阔海把专轮大斧舞动起来,呼呼作响,将四名旅帅拦住。那斧头重有百斤,抡起好像一扇门板。旅帅虽有人数上的优势,可奈何雄阔海力大无穷,兼之修习混元球以来,进境一日千里,双斧早已使得出神入化。他这对斧头,经过鱼俱罗月余点拨,寻常人等。又怎可能是他手下一合之敌。
    只听叮叮当当声响不断,四名旅帅手中的兵器,被他双斧震开,虎口鲜血淋漓。
    雄阔海势如猛虎下山,须发贲张。
    郑言庆在一旁全然不顾,厉声喝道:“尔等,敢称汉家郎否?”
    隋军士卒。鸦雀无声。
    “昔日我汉家儿郎,征讨大漠,抗击匈奴。
    有霍膘骑横扫三千里,有陈汤留下“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之豪言壮语。那时候的高句丽。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只能与我汉家俯首称臣。而今,汉家血性何在?区区一场小败,竟让尔等闻风丧胆。若我汉家祖先有灵。定然会为尔等今日所为,羞煞”
    我虽无甚才能
    摸摸你们的裆里,是男人的。就随我杀出一条,归家血路!”
    话音未落,惨叫声响丸
    一名旅帅被雄阔海一斧劈成两半,旋即双斧脱手。将两名旅帅砍翻
    地。
    另一边,梁诚见势不妙,虚晃一招,转身就走。但麦子仲却不肯就此放过他,紧走两步,垫步腾空跃起,一刀把梁诚砍到。剩下一名旅帅,把手中兵器一丢,扑通跪地,大声道:“郑校尉。我投降,我投
    郑言庆冷冷道:“某家麾下,不留投降之人。”
    说着话,手起鞭落,银鞭狠狠砸在那旅帅头上。好大一颗六阳魁;首,顿时变成稀烂,鲜血混着脑浆,流淌一地。
    “尔等,可愿随我一战!”
    “我为汉家郎,愿随校尉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隋军将士,呼啦啦跪倒一地,齐声呼喊。
    这时候,谢科等人也稳住了其他兵马,急匆匆赶来。看到如此场面,亦不禁为之惊愕”,
    郑言庆说:“即愿血战,还不立刻归队。
    隋军站起身来。有条不紊的靠拢过去。
    郑言庆怀抱血淋淋的银鞭,静静一旁观看。雄阔海麦子仲两人,则站在郑言庆的身后。眼看着兵马汇合一处,郑言庆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笑容。
    一场动荡,还没等出现,就消失无踪。
    粱诚等七名旅帅被杀以后,并没有对隋军产生太大的影响。尸体被弃之荒野,无人再去理睬。郑言庆把剩下的六名旅帅召集起来。并迅速的委派了任务。麦子卑被任命为骑军旅帅,谢科为副将,掌管麾下一百六十八名骑军。
    之所以让麦子仲为旅帅,而谢科为辅,自然有其原因。
    论出身,论兵法谋略,谢科的确比麦子仲强。但论其行军打仗。麦子仲却比谢科胜出一筹。
    他比谢科有冲劲,对骑军战法也颇为熟悉。
    而谢科的缜密和细腻,在一定程度上,有可以给麦子仲足够的帮
    剩下的多为步军。则由六名旅帅接手。每个旅帅麾下,有三十余人。冯智玳和郑宏毅则带领八十人为插重兵,此外郑言庆手中尚有四十名元从虎卫,再加上雄阔海沈光阁棱,也足矣独当一面。
    粮草已经告蔡,郑言庆知道,必须要加快行动了。
    可是他完没有想到,就在他准备出发的前一夜,辛世雄突然病故。
    对于辛世雄故去。郑言庆毫无半点准备。在日间时,辛世雄尚诣诣不绝的和他谈论行军打仗的往事。哪知道,只一夜的功夫,辛世雄就死了 ,对于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事迹的开皇名将,郑言庆始终怀有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是长孙晨的袍泽,更重要的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候,他为郑言庆指出了一条生路。不论盖马高原是否可以通行,对言庆而言。辛世雄给他带来了希望。
    清晨,郑言庆把辛世雄埋葬在狼林山的山谷中。并留下记号。
    “辛将军,请暂且在此休息。
    郑言庆对天发誓。总有一日,会再来狼林山,迎将军骸骨,回
    !”
    在他身后,五百一十三名隋军将士,沉静肃立”
    郑言庆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甲,翻身跨坐在白龙马上。他手挽,缰绳,从雄阔海手中接过了马槊。
    高举过头顶。郑言庆大声道:“儿郎们,咱们回家!”
    声音,在空旷的山野中回荡。
    郑言庆一马当先。元从虎卫紧随其后,冲出峪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