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农门 >

第14部分

锦绣农门-第14部分

小说: 锦绣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叔?”秦蓁讶异的目光掠过纪昭她们,怎么把他给带来了。
  此人叫林渊,是杭蜀绣坊的二把手,绣坊没交到姜如巧手上时,是那的掌柜。姜如巧接手绣坊后,就培植了自己的心腹曹持,留下碍眼的林渊,不过是念及林渊对绣坊事情熟悉。秦蓁跟外男不打交道,跟此人只有几面之缘,对这次见面感到突兀。
  听到这个称呼,林渊略扯下了嘴角,“嗯。是我与纪姑娘她们商量后,决定一起来帮助小姐。”
  看秦蓁木愣愣的,纪昭走过去她身旁解释:“东家,你有所不知,林兄长他对从前夫人和如今小姐的忠心决不亚于我和云霜她们。只是小姐不与他相知,不了解林兄。我想,要是有一个能对杭蜀绣坊熟悉的人,于内部相帮我们,我们定能事半功倍。我们这些都是女子,好些事情,有林兄定然方便得多。东家以为呢?”
  林渊也及时表忠心道:“先夫人秀外慧中,好施善恩,我正是家道不济时,受了先夫人的恩惠,后誓死追随夫人。早得知小姐亦是聪明伶俐、待人宽厚之主,现在得知小姐要续貂绣坊,我特意前来投诚,一为报答先夫人之恩,二也是为自己寻求明主。还望小姐能够收留。”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厮既然已经得知她们的秘密,秦蓁纵心中有不适,也只能暂时接纳,留待日后观察。
  她礼貌的淡笑:“以后叫我东家便好。”
  这就是答应了,林渊左右膝先后跪下,双掌一额贴于地面,行稽首大礼:“拜见东家。”
  秦蓁等他老老实实行完礼了,才客套道:“林叔是长辈,哪用行此大礼,快起!”
  纪昭云霜宫如雪“……”小姐果然还是那个刁蛮的小姐,这是给林渊下马威呢。
  林渊起身,退到一旁,轻咳一声:“其实在下今年,三十整。”
  众人不大明白这话里意思,难道是回答东家那声长辈?不过东家才十六,小了他一圈,说是长辈也不为过。东家的父亲也才三十有二。
  至于秦蓁,直接略过了:“林叔可否跟我说说杭蜀绣坊的状况?”
  林渊“……”
  谈了又有一会,快到未时,秦蓁不得不要回家了。她掏出一眼可见的十个铜子,直接从绣坊这里换袋黄麦面回去。
  “现在绣坊拿米粮的地方,可还是原先给秦家我的小厨房供应米粮的木牌,梁老板家?”
  东家从闺阁之时就不爱过问这等小事的,宫如雪听到了一怔,继而回答:“是。东家是不是在婆家有困难?这钱不然你拿回去,以后直接来绣坊拿米即可。”
  秦蓁摆手,道:“我只需那梁老板每回算我便宜些,不多,五文钱可以买的上好黄麦面,他让一文钱即可。你记得去通告他一声,下回我去的时候,让他让让价,他应该认识我的。至于报酬么,我们整间绣坊的米粮生意,不是又交给他么,希望他不会跟我吝啬这一文钱。”
  几个姐妹怪异的相视一眼,宫如雪道:“东家倒不必算得那么仔细。梁老板是个好人,从前他送东西去秦家,没少被姜姨娘挑刺克扣银钱,也没少被东家你解围,他当然认得东家你的。云霜露面去买粮的时候,他尚且说拿米粮本价给我们,东家要是去,有我们这么大生意给他的惠利,就是白送给箫家一家子口粮,他也是愿意的。”
  “诶,吃穿住行乃是基本,哪能长久的让人家白送。你照我的话去跟他说便是。”
  得知那梁老板这么好说话,秦蓁就安心了。
  东家不要很大的便宜,却愣生生从中抠取一文钱毛利,这是何道理?众姐妹苦思无果。
  于是优惠从今日算起,秦蓁带回两斤上等的细黄麦面回家,没掺杂得半点谷壳和石灰,而且非常新鲜,重要的是,还有两文钱回到冯氏手中。
  就因为这种种好处,把冯氏乐得眉开眼笑,对秦蓁强去赶集的事情,也不恼怒了。
  又是劳碌一天清闲下来的夜晚。箫清羽没想到大小姐说到做到,他收拾好柴房回到卧房时,就见地面叠了两层厚厚棉被。连铺盖都给他准备好了……
  熄了灯,他认命的走到铺盖边,掀开被子躺下。其实床上也一样的硬,只不过没有旁边那团牵动人心的娇软东西。
  箫清羽单手支额,又是只能在地面,从下往上瞻仰大小姐擦香膏的动作。
  最初看,只觉得像猴儿挠痒,分外体会不出感觉。如今不知怎么,她的俯首仰颈,一举一动,皆像羽毛一样,在他心尖刮擦过痒痒的感觉。
  他亲眼看着那条纤细的黑影,走向床边,躺下。一直到她动也不动,他才收回视线。
  手掌交握枕在后脑勺,身旁感觉空空的,箫清羽闭目而不眠。
  虽只有两晚,一旦身旁有过温暖,便再难接受孤独。
  春季更深露重,长夜寂寥漫漫。

  第18章

  过了几天清闲日子,秦蓁从一开始怨恼大房的贪婪无厌,拿走了家中维持生计的银两,现在倒庆幸他们的离去,偷得耳边清静。纵然冯氏还是对她有不满之处,尚算一个安分的老人家,不会无故生端。
  春风猎猎,凛冽吹拂,不骤然刺骨,却让你汗毛栗栗,一点点侵蚀进皮囊中。即使在家中,有几块泥墙作挡,秦蓁还是用花头巾将头包裹住,减轻风的侵袭。
  她头戴花巾站在井口边,双手攀绞着粗绳,提拉木桶。得箫清羽指点后,她将大桶换成小桶,虽还是吃力,不至于被拉得倒退。
  就在这时,人未见声先至,欢欢喜喜的声音充斥了前方庭院,还有箫含玉一蹦一跳的动静。这些杂声汇聚起来,直叫秦蓁郁闷头疼。
  周氏像个斥候兵一样到处走动。
  “哎呀让我数数鸡鸭少了没,每天剩了多少鸡蛋我是不晓得了!只让人记着那鸡蛋都是留给家里考功名的人的……这肥猪脏死了也不洗洗,味儿忒埋汰人。那菜地我还得去检查检查,侍弄好没……”
  夹杂着箫弘光郎朗的颂念声:“常骑大宛马,多佩于阗玉。明珠博美姬,黄金酬丽曲……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这是显摆去城里见识了世面呢,秦蓁却想笑。多说学子出寒门,就算有富家子弟求学的,也不会邀他们这个层次的去攀谈,一堆渴盼学子出人头地的父母,颂点幻想诗句助兴也罢,箫弘光却是早已预见到了未来富贵满堂般,眼中皆是美姬妙曲、金殿传胪。
  这时一道人影风一般刮过来,一举拍掉她拉绳的手,扯掉她的头巾,动粗蛮横粗鲁。
  盛满水的桶倏然掉落,激起噗通水花,动静格外大,连在里屋的箫清羽,都闻声很快赶了出来。
  箫清羽只眼看到大小姐裙摆被水渍溅湿一片,忙走过去,屈膝半跪,挽袖擦拭,边透着责怪又很轻的口气:“怎么回事?那小桶还提不动,就莫要提了,我就在屋,叫我便是。”
  他一系列下意识的举动看呆了两个女人。
  秦蓁的身心,都仿佛在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摇摆,宛若踩入云端,有些茫然无措,又流连于安稳宁静的焕丽感觉。
  她尚未回神,也没来得及接着想下去,就听旁边响起一道冷讽声。
  “酸,酸死了!好个狐媚胚子,仗着夫君宠爱,居然敢在家里无法无天!”周氏有些膈应的别过头。
  于女人来说,看到这幅郎情妾意的景象,她无端心生火气。
  她在家中地位再高,也得端盆奉送盂侍奉那个老秀才,相反,她哪里得过丈夫服侍怜惜的待遇。
  秦蓁不明白高高兴兴回来的人,怎的突然来寻她麻烦,她蹙眉提醒:“多日不见,大娘又忘了我们一荣皆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倘若我是狐媚胚子,这家人又是什么。巡甲若知道书翎有一个狐媚嫂子,会给他仕途带来多大困扰。大娘要发脾气,还请指出我哪里做错了,就事论事,脏水是乱泼不得的。”
  招不在多,管用就行。一句有关箫书翎的仕途,就把周氏那股爆炸的怒火憋了回去。
  看她张着嘴不知从何说起,跟呛了辣椒一样的脸色,秦蓁忍俊不禁。
  周氏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去抓井边的绳,挥手甩动。
  “这是干嘛!你……你拉不动还浪费时间,你,那厨房水缸里有水,你真蠢!”
  说话变得诸多顾忌的周氏,磕磕巴巴许久才组织了这通不顺溜的语言。
  秦蓁挽下袖口,盖住了露在空气中冻得微红的手腕,方才道:“井水冬暖夏凉,我想洗衣不那么冻手,就打新鲜井水来洗。”
  “你倒是会保养自己!”
  周氏一句狐媚又要迸出嘴边,硬生生吞咽回去,尖利的眼神在对方柳条一样的身段上逡巡。
  箫清羽不欲多说,牵起秦蓁:“先回房把湿衣裳换了。”
  “等着,我还有很多话要问你们!”
  周氏怒气勃勃的去拦截。不知因为何事生气,眼睛瞪如铜铃大,像要吃人。
  箫清羽撇嘴俾睨她一眼,径自横抱起秦蓁,从矮小的周氏身边绕了过去。
  “喂。”秦蓁下意识打了他一拳。
  他们什么时候,是可以随便抱的关系啦?
  哦不是,事急从权,不拘小节,他是为了帮自己。
  秦蓁闭目不敢瞧人,这样自我劝解着。
  而她那一拳,犹如棉花击在石头上,棉花软了下去,石头都没起一丝痕迹。
  箫清羽压根没察觉到似的,快步将她抱入屋内,进去后独自出来,替她关上了门。
  他在门外说:“我看村里多嘴的李婶刚走,大娘可能知道我卖虎的事了。说法,还是原来那个说法。”
  半晌,他又补充道:“别怕,我在。”
  秦蓁思绪有些乱,说是周氏的无理取闹让她乱,却还不如,箫清羽刚刚简短几个动作几句话,让她心慌意乱……
  换好衣裳后,秦蓁同箫清羽一块去了堂屋。周氏大概已经将他们的‘恶事’传扬了遍,箫弘光和箫含玉都愤怒的盯着他们俩,冯氏在主位上畏畏缩缩不敢抬头。
  在周氏身旁的方几上,放着一袋被抖落出些许的白面和玉米面,是秦蓁两场赶集买回的。
  除了箫振受邀去了别家闲坐,人都到齐了。周氏捻着上好的白面,面色发冷:“我们离家之前,家中可无这上好的白面。我们去这半个月,你们在家里享了多少福,把你们阿奶手头的钱都用光了!”
  可见冯氏没经过三两下逼问,就将家里还剩的钱给周氏和盘托出了。
  其实留下的不到三十文钱,秦蓁只用去二十文,且全都换了米面粮食,绝无私藏。
  但在周氏看来,公中只是名义上挂在冯氏那,实际操控在自己手中。
  留下三十文,也是为了留来应急。至少在周氏眼里,他们合该吃仓库里剩下的粗粮,买粮并不在她的应急范畴里。
  箫清羽欲上前说话,秦蓁立于他身侧,伸手在背后扯住了他。
  她随即带着点不痛不痒的笑意应道:“父母真情比海深,自己不舍花分文,莫让孩儿差别人,恨把黄土变金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她顿了顿,说这话时眼神其实是看向箫弘光。
  随即,她转过视线看向周氏:“大娘如果听不懂,也肯定听过一句话,百行孝为先。在你们走后第二天,是爷爷的寿辰,你们取走家中倾数钱财,难道留下的三十文钱,连我买些白面为他老人家做顿好吃的,都要怪罪么。”
  谁该听得懂的话,都对他们说了。
  大房夫妻微微脸热,想起在城中少有的奢靡生活,又想起爹的寿辰,他们为人子女,不是畜生,都会有所触动。
  旁边的冯氏听了,忍不住扑哧哭出了声,委屈的啼哭。
  周氏越加的恼火,对父母的歉疚是一回事,但就看不过伶牙俐齿的秦蓁。
  她拍桌吵闹:“怎么着,还教训起我来了,那些米面你们没得跟着沾光吃了?我说了没给你爷奶吃了?我身为长房媳妇,问下钱的去处都不行了?”
  这就是胡搅蛮缠了,什么叫他们沾光跟着吃,只要不把他们当外人当畜生,吃什么都该是一家人享受。
  秦蓁不欲跟她多废话,懒懒吸了口气:“大娘要执意纠缠买米粮的事,传了出去,让你们落得个留下三十文钱给长辈过寿,自己带了二两银子去城里的不孝恶名,书翎他只管跟仕途无缘就是了!我们挨两句骂倒也不打紧。”唯唯诺诺低着头故作软态。
  搬出杀手锏,打蛇打七寸。
  “你——”
  周氏的脸迅速憋得通红,她现在一听到‘影响仕途’四个字就冒火。
  这死丫头怎么什么事儿都能扯到书翎的仕途!
  箫弘光冷眸眯起,眼神制止住妻子说话。
  本朝虽是沿用千年来的科举制选拔人才,但古时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仍然沿袭少许,不过现在不算一个制度,而是取其‘观相貌、论品德’的精髓,辅佐科举制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