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爷撩宠侯门毒妻 >

第479部分

权爷撩宠侯门毒妻-第479部分

小说: 权爷撩宠侯门毒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就因为战事头疼欲裂的赫连缙不仅要对付北燕敌军,还要应付这帮突然钻出来的人,长此以往,分身乏术,甚至还因为精力透支严重而昏倒过两次。

    各州府调来的精锐部队,或许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点本事,但是临时把这些军队聚在一起,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合团结起来,因此东北边关的战事非常吃紧,赫连缙能拖到现在还没输,连苏晏都对他有几分刮目相看。

    赫连缙不止一次地传军报回京,请求调遣南境大军北上,然而得到的消息却是贤王逼宫,永隆帝遇刺,朝局动荡,现如今群龙无首,莫说下旨调援军,就连个能率领南境大军的主帅都没有。

    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赫连缙只能咬牙硬撑着。

    而这个时候,苏晏却突然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的意思很明显,只要永隆帝主动把兵符给他,他就能调军北上,并且还能保证南境不被周边小国所侵袭。

    赫连缙动摇了,八百里加急让人送信回京。

    永隆帝看到以后,险些直接就气死了,他这个孽障儿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种时候若是把兵权给了苏晏,过不了多久,南凉的江山就得改姓苏了,还打个屁的仗!

    永隆帝直接表明了,不给!

    赫连缙很无奈。

    而苏晏则表示无所谓,他本来就是想试探一下赫连家对于他的信任程度而已,既然得到了答案,那就没他什么事了。

    对于永隆帝的固执,赫连缙很头疼,万般无奈之下,做了个相当大胆的决定,向敌军投了休战书,休战时限三天。

    休战以后,他换了信使的着装偷出军营,第一时间骑上马飞奔往京城,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路上跑死了四匹马才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京城。

    总而言之,见到永隆帝的时候,赫连缙险些就没撑住倒了下去,但还是留下最后一口气,等吃了顿饭补充体力以后才跟他老子谈判。

    永隆帝说什么也不同意。

    赫连缙狗急了跳墙,直接用偷的,把兵符偷了出来,再以太子名义下旨让苏晏调兵北伐。

    他不想这么做,可是凭他的本事,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把那么多不同地方的军队组织起来去对付北燕来势汹汹的铁骑。

    唯一的赌注,只能押在苏晏身上。

    苏晏很满意赫连缙的信任,拿到兵符的第一时间就换上戎装前往南境。

    他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那次去北燕救易白的时候,他便趁机查了一下北燕军队,发现北燕这批号称“战场之狼”的铁骑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在训练方式以及对地形的掌控利用上有着很大的缺陷和漏洞。

    所以苏晏敢挑起两国战争,不过这其中的目的太多了。

    其一:当然是要让忘恩负义不识好歹的永隆帝尝尝厉害。

    其二:他要借此机会推翻永隆帝,彻底逼他交出皇位,让赫连缙坐上去,唯有这样,他才能夺回自己的兵权。

    其三:向北燕示威,新帝登基需要借势,最大的势,莫过于将敌国打到主动投降并求和。

    最后一点,是出于男人的尊严,以及一个领兵多年的大将的尊严,他要向所有人证明,权利和女人,都是他的必得之物。

    苏晏动作奇快,粮草先行以后,十万大军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抵达东北边境。

    接下来,赫连缙就安心退场了,尽管永隆帝怒到直接把刀架到他脖子上要杀了他,他都没动摇过,坚持说自己相信苏晏。

    前世的经历让他了解了苏晏,再加上这一世自己以及皇族亏欠了苏晏太多,现如今能回报的只有信任,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倘若连这点信任都没有,那他将来坐上皇位还能成什么事?

    赫连缙已经想好了,哪怕到最后他父皇要废了他,他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这场战争能打赢,这次关于人性和信任的抉择,他也能赢。

    苏晏的出现,是北燕铁骑万万没想到的,崇明帝其实是打听清楚了苏晏正在热孝期不会领兵作战才会把主力都调到东北来,哪曾想,热孝期的人竟然出现在了战场上,一到的当天,让人买了几百只羊埋锅煮肉犒劳援军,吃饱了来精神了,当夜就来个夜袭,直接把北燕铁骑打蒙了,再不敢懈怠,全力以赴。

    北燕军队团队素质比之前赫连缙带的那帮子散军强太多,投入状态也快,只可惜他们遇到的人是苏晏,不管是策略还是兵阵,全都是擦着“团灭”边缘铤而走险的,相当大胆,但凡是个会打仗的都不会那么安排,然而每一次到了最后,他都能出奇制胜。

    在对方眼里,他这种打仗的方式就一个字:狂。

    狂得毫无章法,让人无迹可寻。

    可是他有资本狂。

    所以这一仗,苏晏赢了,前后加一起两个月的时间,赢得相当漂亮,不仅仅是把北燕铁骑败退,还让崇明帝割了十三座城池来求和,南凉版图再拓宽。

    大胜归来,当论功行赏,然而永隆帝却起了杀念,对赫连缙道:“苏晏此人,留不得。”

    一旦留下,赫连家的江山就得完蛋。

    赫连缙问,“父皇想如何?”

    永隆帝:“杀!”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结局篇(3)

    赫连缙笑笑,“苏晏可是这次北伐的大功臣,不仅击退了北燕铁骑,还为南凉开疆拓土,如此丰功伟绩,父皇给的赏赐竟然是个‘死’字,这么做,不会失了民心吗?”

    永隆帝大怒,“北燕为什么会发兵,难道不是他苏晏作出来的?”

    赫连缙:“父皇以为,北燕为何会在得知叶筠死讯的第一时间发兵?还不是因为崇明帝比宣宗帝和朱太后更具野心,说明北燕想吞并南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叶筠,不过就是个契机罢了,不管她死不死,早晚有一天,北燕都会出兵攻打南凉,或许我们该庆幸,北燕出兵的时候战神苏晏还在,由他率军败退北燕,将会给北燕带来很大的阴影,至少苏晏还没死的一天,北燕是万万不敢再犯的。至于父皇说此次战争是苏晏挑起来的,您找到证据了?”

    永隆帝噎住,但铁青的脸色昭示着他狂怒的内心,“老三,你偷兵符的事,朕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就敢帮苏晏说话?”

    赫连缙莞尔,“只要赫连钰败了,那么太子之位谁来当都可以,父皇不中意儿臣,你让大皇兄来做太子好了,至于儿臣,你是要废了太子贬为庶人也好,赐死也罢,我绝无怨言。”

    “你!”

    看着赫连缙那一脸视死如归的样子,永隆帝胸腹内气血翻涌。

    “父皇,苏晏是你心爱女人的救命恩人,如果连这种恩都能忘,那么儿臣只能说,您不愧为孤家寡人。”

    永隆帝相当生气,可是仅限于脸色难看,因为无话可说。

    毕竟赫连缙说得没错,北燕之所以退兵,是被苏晏打怕了,只要苏晏在的一天,北燕就不敢来犯。

    而另一个事实,苏晏的确是骆家的大恩人。

    可他是帝王,这么个功高震主的臣子,留在身边无异于养虎为患,万一将来……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赫连缙看穿了永隆帝的心思,“作为帝王,防范之心必不可少,可有的时候,父皇也该学会信任,就算是苏晏挑起的两国战争,那么最后灭了敌人为南凉开疆拓土的也是他,父皇为何不退一步,说不准给他全部的信任,他回报给你的是家族世世代代的忠诚呢?”

    “老三,你这是以江山为赌注与一个随时可能反了你家族的臣子博弈。”永隆帝冷脸提醒。

    赫连缙道:“儿臣敢赌,那是因为儿臣敢把全部的信任给他,父皇不敢赌,是因为你多疑,或者说,你把握不住臣子的心思,苏晏若要反,上次给他兵符的时候,他大可以带领数十万南境大军直接杀到京城来趁机窃国改朝换代,可是他没有,不仅没有,还在这一仗立下大功,父皇凭什么怀疑他?就凭他功高震主?如果这也算罪过的话,那么将来便没有谁敢全心全意地为你效力,为江山效力,所有兵将都可以休养生息,等下次敌国来犯的时候便不存在什么战神,更不存在逆袭之战,败也败得理直气壮,因为没有能功高震主的大将,或者说,没有敢功高震主的大将,你也可以彻彻底底的放心了,不是么?”

    永隆帝指着他,满脸怒意化为扭曲,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赫连缙没有要走的意思,继续刺激他,“南境那边的三军和大将全都进行了封赏,唯独带孝出证的苏晏还没有,儿臣希望明天早上能听到结果,若是父皇真要因为功高震主的莫须有罪名赐死他,那么,算上儿臣一份吧,毕竟盗取兵符,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少了一个苏晏,少了一个赫连缙,您便少了一个功高震主的臣子和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子,从此后万寿无疆,高枕无忧。儿臣恐怕还得提前说声恭喜,恭喜父皇,成功除掉了帝国一大战神,给自己的多疑和私心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子孙必定对你这样英明神武的帝王树碑立传,歌功颂德,感激你为他们赐死了一个为帝国立下无数战功的忠臣,为生母不断在逆境中挣扎的孝子,为百姓默默付出的仁将,为至交肝脑涂地的义友。如此忠孝仁义四全的人,他将会死于自身太过优秀完美。很好,儿臣再一次的重新认识了父皇,也认识了九龙第王座的性质,孤家寡人果然不是说着玩的。”

    盛怒过后,永隆帝反而慢慢平静下来,就那么安静地坐着,一声不吭,似乎是陷入了沉思,连赫连缙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翌日升朝,百官例行奏本之后,永隆帝让张公公当众宣读了一份圣旨,虽然苏晏并没来上朝,不过赫连缙看得出来,永隆帝是打算让百官都感受到他的诚意,想来是一夜之间想通了,圣旨上说,苏晏此战功不可没,恢复兵权与参政权,赐封地,赏万金,另赐丹书铁劵一份,宣国公之爵位,世袭罔替。

    不用想,这里面肯定多多少少都有骆岚的意思。

    赫连缙下意识看了一眼帝王座上的永隆帝,并没从对方脸上看出多大情绪来。

    当初偷兵符的事,只有永隆帝一人晓得,百官们都是不知情的,还以为太子是代替永隆帝传达的旨意,虽然有部分人对于永隆帝“夺情”颇有微词,不过情势所逼,国难当头,再大的规矩都得摆在一边,苏晏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没权利质疑,那几人也只是私下里议论两句就消停了。

    永隆帝显然并不打算再计较赫连缙盗取兵符的事,半个字没提,倒是要散朝的时候说了一句话,震惊百官。

    他说:“春日宴过后,朕便于金殿举行退位,太子登基。”

    按说,贤王入狱,魏王和梁王都是不成气候的,南凉储君再无争议,赫连缙继位是早晚的事,可是谁也没能料到,永隆帝会突然提出来。

    就连赫连缙都觉得难以置信,虽然他老子对于皇位的执着并没有北燕先帝以及朱太后那么丧心病狂,但身为帝王,说厌倦了龙椅,那都是口头上的调侃之言,谁会真的舍得在无病无忧的时候撒手让权?

    不过让他大跌眼球的是,他老子真的说到做到,春日宴一过就在金殿升朝举行退位,同时也是赫连缙的登基大典。

    以赢得北燕十三座城池为背景的登基大典,其隆重程度自是不必多说,康景帝赫连缙在登基当天便直接宣告将会以皇族的名义为宣国公苏晏修建陵墓。

    之前的各种赏赐就已经荣光无限,如今再得新帝如此承诺,苏晏可谓是受尽帝宠,至于多少人羡慕多少人嫉妒,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永隆帝这时候退位自居太上皇,给赫连缙留了个烂摊子——赫连钰。

    这位当初因为内忧外患一起,所以没来得及处置,现如今太上皇不管事了,所有的问题都得赫连缙亲自过手。

    甚至于,他有些怀疑这是不是他老子给他挖的坑,毕竟赫连钰犯的是逼宫谋反之罪,要处置他简单,难的是他那位侧妃陆幼萱。

    按律,赫连钰罪行过大,当问斩,可这罪名必然要扯上“连坐”二字,一旦连坐,陆幼萱背后的陆家就得玩完。

    倘若陆家是普通人家,那么摊上了这么一位姑爷,连坐再正常不过,可偏偏陆家是南凉首富,掌控着南凉大半的经济命脉,陆家一旦出现波动,南凉的商业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陷入瘫痪,由此可见陆家在商界有着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这种担忧的,并不止赫连缙一个,还有满朝文武,于是大家似乎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动贤王不动陆家。

    而当赫连缙把这种担忧说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