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小相公 >

第411部分

农家小相公-第411部分

小说: 农家小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凉州开春之后,在春枝和梁王妃的合力主持下,他们可算是将大半过来学四季养蚕法的人都给教会了。

    正好现在天气开始转暖,百姓们也都喜滋滋的回家去准备养今年的春蚕了。

    去年九月,更大的交易院就开始修建,但因为年底天气太过寒冷而停工了三个月。不过现在天气刚刚暖和起来,梁王和春风就已经开始着手催促着人加快脚步,尽量赶在外地客商过来之前将地方给修好。

    就在这个时候,京城里飞来了一封信,是淑妃特地写给梁王的。

    梁王看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半天都没有出来。

    春枝听说后过来探望,就见梁王妃也在唉声叹气。

    “你说,我们来了凉州这五六年,母妃从没有关心过我们一句。上次王爷回去京城接姑姑你过来,被母妃知道后,她生怕王爷连累了她,竟是把王爷一顿好打,然后提到皇上跟前去认错。也亏得是当时太后认了姑姑你做义女,宫中出了这个大喜事,皇上才没有对王爷多追究。可是母妃呢?她打过人之后,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又对王爷不闻不问。”

    “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们也认了。但是现在,我们好容易在这边做出点成绩了,之前是可以掩着,可是如今因为动用了太多人力,事情一度闹得轰轰烈烈的,自然被有心人给看到,然后告到了父皇跟前。然后,母妃就赶紧来了一封信,竟然是要求我们把赚到的银钱都交给父皇去!”

    “平时对我们不理不睬的,让我们在这里自生自灭。结果现在一看可以有好处捞了,她就来信了,而且措辞还这么不客气,一副颐指气使的姿态,当谁欠她的呢?”

    对于淑妃这个婆婆,梁王妃也有一肚子的气。只是因为双方现在隔得远,梁王妃也并不插手他们夫妻俩的事情,梁王对她也不错,所以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年也就三节两寿的时候叫人往京城送点礼物,权当做是对淑妃的孝敬了。

    结果谁曾想,他们的安稳日子也就过了这几年,现在淑妃就又找上门来了!

    而且,她还一来信就狮子大开口,竟是要他们乖乖的把这些年捞到手里的好处都给送出去!

    “四年前,外族宣战,我朝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那一年间消耗的粮草银钱不在少数。这四年,朝廷为了安抚外族百姓,更是对他们实施了一系列的安顿措施,这些也都是需要大笔大笔的钱往里头填的。再加上三年前北边一场雪灾,百姓几乎颗粒无收,朝廷又要赈灾济民。这么一通折腾下来,国库空虚,皇上肯定心里也一直在发愁。所以,现在知道咱们在凉州赚到钱了,淑妃肯定是想趁机让咱们拿出一笔钱来给皇上解燃眉之急,也好讨皇上的欢心。”春枝慢声说着。

    梁王妃又冷笑两声。“到底是让我们讨父皇的欢心,还是她自己用来讨父皇的欢心?她这一手借花献佛使得还真是利索!”

    春枝抿唇。“就算知道她的真实意图,那难道你们敢不答应吗?”

    梁王妃一顿,但还是不情不愿的低下头。“不敢。”

    于情于理,梁王妃是婆婆。婆婆提出的要求,她哪敢不应?不然,那就成了不孝了。更何况,梁王妃此举,说起来也是为了他们好。毕竟他们远在西北,又把日子给过得这么红火,那他们赚了这么多钱是想干什么?凉州再往北去,那就是边防重镇。他们现在是怀璧其罪,必须赶紧澄清。不然,谁知道旁人又会说些什么东西出来?

    “可是,我们明明是打算拿这些钱来教化百姓、建设凉州的!”梁王妃低叫,她依然满脸的不甘愿。

    淑妃远在京城,只看到了他们的光鲜,却不知道他们之前三四年蛰伏得有多辛苦。而且现在,其实他们也才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已,接下来他们还有更宏大的蓝图需要去实现呢!

    实现蓝图就要花钱。更何况,现在他们为了引导百姓们多种棉花和桑树,又想把四季养蚕法推广出去,本身就已经倒贴出去不少钱了。他们从百姓手中意思意思收取的那点辛苦费,根本还不够塞牙缝的!

    现在和楚旭做生意,赚到的钱也就大概够个花销,结果现在淑妃居然还让他们把钱给送出去?

    这简直比割了他们的肉更让他们心疼好吗?

    “哎!”

    春枝低叹口气,她现在只能低声劝她。“淑妃既然已经盯上咱们了,那咱们还是顺着她点吧!她如今是仗着皇上的宠爱,有恃无恐。要是顺着她,她好歹还能平和点。要是不顺着,谁知道她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咱们大不了就是让这边的发展速度慢点。横竖都已经等了五六年了,现在再多熬上几年也无所谓。反正现在咱们别的不多,不就是时间最多吗?”

    梁王妃咬唇。“诚然,我和王爷是已经打算把这辈子都放在凉州了。可是这也不是母妃她就这样理所当然的对我们予取予求的原因所在!”

    她话音刚落,就听砰地一声,梁王终于从房间里出来了。

    “王爷!”梁王妃赶紧迎上去。

    梁王大步走过来。春枝细看一下,发现他脸上还带着几分落寞。

    他对梁王妃点点头,又对春枝行个礼。“姑姑您来了。”

    春枝颔首。“你好点了没有?”

    “好不好,又有什么差别呢?”梁王苦笑两声,就看向梁王妃,“既然母妃都已经提出要求了,那咱们也只能答应了。就是……这样的话,以后又要更辛苦你们了。”

    梁王妃眼圈一红,立马转身就走。

    虽然早知道结果会是如此,可她现在终究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梁王见状,他也只能长叹一声,又颓然坐到椅子上。

    春枝见状,她赶紧过去把梁王妃给拉回来。

    “好了,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咱们生闷气又有什么用?当务之急,还是想想眼下这件事怎么处理吧!”她说。

    “还能怎么处理?”梁王现在脸色也阴沉沉的,“他们不就是要钱吗?我们给钱不就行了?”

    “那可不行。”春枝摇头,“钱虽然是必须给出去,但既然给了钱,咱们就必须拿回来一定的好处——皇上随手赏的好处可不行,必须是咱们想要什么,那就让他给什么。”

    梁王梁王妃听了,两个人顿时打起精神。

    “姑姑您这话什么意思?”梁王忙问。

    “当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春枝勾勾嘴角,“别人做生意,还讲究一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呢!皇上是这天下的主人,他收了咱们的钱,那就断没有直接拿走、然后胡乱应付咱们一下就了事的事。就算他和你是亲父子,那也不行!”

    梁王妃灰败的眼神也立马转为闪闪亮亮的。

    “那,我们该怎么做?姑姑您说!”

    “很简单,让梁王亲笔给皇上写一封信。”春枝立马就说。

 农女不可欺 第626章 天下第一绸

    淑妃的信件送达凉州的三个月后,远在凉州的梁王就命人拉了满满四车的白银回去。在这些白银之后,还跟着两辆装满了凉州棉布和绸布的马车。

    押送这些东西回京的戴良手里还捏着厚厚一封梁王写给皇帝的信。

    这些年,国库空虚,皇帝一直心急如焚。如今梁王命人送回来十万两银子,虽然数目不算多,但好歹也能填补一下某地的窟窿。

    因此,皇帝笑纳了,也夸了几句梁王懂事听话,体贴父亲。

    至于梁王命人送来的棉布和绸布,他当然立刻就命御秀坊的绣娘们给裁剪出来,给宫里的妃嫔皇子公主们都裁了一身衣裳。

    除此之外,皇帝看了梁王写的信,他还在朝堂之上大大赞扬了梁王一通。

    原来,在这一封厚厚的信里头,梁王是把这些年他和梁王妃如何经营凉州的过程都给仔仔细细的写明白了。就连每年交易的明细,还有交易所的人流往来情况、每天的盈利情况、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也都一五一十的写了上去,让皇帝一眼就能看得清楚明白。

    呵呵,淑妃不是让他们表忠心、不让皇帝以为梁王是打算在凉州拥兵自重吗?那好,他们就把自己的老底全都摊给皇帝看,这下皇帝总可以彻底放心了吧?

    想必淑妃看到这封信,她的脸色更是好看得很。

    但不管深宫之中的淑妃心里是如何感想,反正皇帝是很开心的。

    因此,他不仅在大朝会上狠狠表扬了梁王一番,甚至在御书房内接见臣子的时候,都不忘穿上用梁王送回来的布料做的衣服。

    一国之君带头了,后宫的妃嫔们自然也都纷纷跟从。

    于是,从皇宫开始,然后蔓延到整个京城,所有人都以能穿上凉州那边的布匹做的衣服为荣。

    一时间,凉州的棉布和绸缎大热,价钱一涨再涨。

    更多的客商得知了这个消息,自然都纷纷往凉州赶去。

    而在客商们赶到之前,皇帝的赏赐就已经到了。除了各种贵重物品的赏赐外,皇帝还封了除梁王世子外的小公子小小姐为郡王和郡主。

    在梁王的信上,他自然也大书特书了春枝的功劳。所以才刚刚三岁的晨丫头和曦小子也都各自捞了一个县主和侯爷的爵位。

    除此之外,皇帝还手书了两块牌匾。其中一块上写着‘天下第一棉’,另一块上则写着‘天下第一绸’,这就是官方给凉州的棉布和绸布都定性了。

    不过,凉州的棉布虽好,但绸布的质量着实算不上拔尖。但是,如今这个称号是皇帝给的,谁又能反驳?

    因此,经过这件事后,这两个名号一下传扬了开去,凉州城乃至梁王还有北国公主的名号也迅速朝全国各地传播开去。

    梁王得了这两块牌匾,他脸上的青色才终于褪去了。

    “我决定了!把天下第一棉的牌匾就挂在老交易院大门口,以后的棉布交易就放在这里。至于天下第一绸的,就挂在新交易院,那边以后就专做凉绸生意了。”他意气风发的向春枝和梁王妃宣告,“有了这两样东西,我看他们谁还敢瞧不起咱们!”

    梁王妃脸上也扬起了一抹浅笑。

    “十万两白银,就换来这么两块牌匾……也罢,考虑到长远发展,我认了。不过,接下来我一定要把这两块牌匾往死里用,一定要把花出去的钱都给赚回来才行!”

    春枝也颔首。“至少这一波操作下来,咱们也不算亏。尤其凉州的百姓们,大家看到这两块牌匾,他们可都是高兴得很呢!万金换来百姓的拥戴,这也算是不错了。”

    梁王梁王妃纷纷点头。

    不过,就算得了皇帝的牌匾,他们也没打算涨价。毕竟他们的生意也才刚刚起步呢,现在要的就是薄利多销。

    所以,新交易所在挂上天下第一绸的牌匾之后,就在一大串鞭炮的噼里啪啦声中重新开张。

    也是从那一刻起,入驻这里的百姓们越来越多,过来进货的客商也是数不胜数。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凉州城内的人流量攀上了更高峰。到得年底,梁王送回京城去的银钱更是翻了一倍不止。

    只是,他们都已经这么积极主动了,没想到淑妃还不满足。

    就在年前,淑妃又给梁王来了一封信。

    梁王看到后,直接就把房间都给砸了!

    当时春枝正好也在梁王府内,她在和梁王妃还有春芽商讨修缮凉州城的一应事宜。

    毕竟现在,百姓们的家中一年四季都有绸缎产出。买了绸缎就能换钱,那么相应的手头就阔绰了不少。有钱之后,相应的各方面的需求自然就会跟着增长。但在吃喝玩乐方面,凉州城内还是欠缺太多了。

    还有,如今过来进货的客商越来越多。有些人来得晚了,刚到凉州就进入了严冬,他们干脆就不走了,留在凉州过年。这样一来,这住宿吃饭的问题就又成了头等大事。

    不是春枝说,凉州这边的客栈还有饭食什么的都太粗犷了,多少外来人都吃不惯。

    更别说因为人们越来越富足、又经常有怀揣着大量现银的客商往来,而引发的各种偷窃抢劫事宜。这更是急需立刻解决的。

    所以,从去年底一直到今年底,他们几乎是一刻都没有休息过。天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恨不能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淑妃居然还来捣乱!

    眼看着梁王拆了信,看完之后就面色阴沉的走进内室。然后,里头就传来了噼里啪啦打砸东西的声音,春枝几个人都开始心惊肉跳。

    “王爷他是怎么了?”春芽脸色泛白,她连忙小声问。

    梁王妃早将梁王扔到桌上的信纸捡起来看了眼,然后她也沉下脸。

    “母妃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