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198部分

明末传奇-第198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剿张献忠的大网刚刚布下,偏偏这个时候,文震孟去世了。

皇上已经下旨,将文震孟的灵柩运回到苏州府安葬。

文震孟的葬礼,郑勋睿必须要参加,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可是剿灭张献忠的战斗,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一切都是郑勋睿运筹的,一旦他离开了四川,赶赴苏州,来回耽误的时间,至少在半个月左右,他是文震孟的孙女婿,到了苏州之后,不可能马上离开的,更何况文曼珊肯定会回到苏州去参加葬礼的。

文震孟的病逝,对于郑勋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郑勋睿早就明白了,其实文震孟在朝中一直在暗暗的支持他,有些时候虽然没有表态。但暗地里是进行了运作的,特别是在东林党人弹劾的时候,文震孟关键时候是站出来的。

文震孟的去世,意味着郑勋睿在朝中的依靠大为削弱,这对于他今后的发展,是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的。这之前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中间有文震孟缓冲,可文震孟去世之后,他和东林党人之间的博弈,恐怕就要公开化了,正在努力发展的过程之中,还要应对来自于朝廷的攻击,这是很伤脑筋的事情。

实话实说,郑勋睿和文震孟之间。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两人之间的接触毕竟太少了,郑勋睿与徐光启之间的感情反而深厚一些,但孙婿这个特殊的身份,让郑勋睿和文震孟之间有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让郑勋睿陷入到沉思之中,他必须要离开四川,赶赴苏州参加文震孟的葬礼。

一方面牵挂剿灭张献忠事宜,一方面又必须要赶赴苏州参加文震孟的葬礼。在这种矛盾交织的煎熬下,郑勋睿感冒了。脸色发白,浑身出冷汗。

郑勋睿身体的变故,吓坏了郑锦宏。

郑锦宏寸步不离的守着郑勋睿,生怕郑勋睿出现什么意外。

好在郑勋睿年轻,感冒这种事情,能够扛过去。仅仅两天时间过去,就基本恢复了,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西安方面的来信也到了,文曼珊已经在郑家军的护卫之下出发,前往苏州。

六月初九。徐望华、郑锦宏、杨贺、刘泽清、秦良玉、马祥麟等人,悉数集中在万县。

郑勋睿面容依旧苍白,但说话是非常有力的。

“太爷突然病逝,我必须赶赴苏州去参加葬礼,接下来的战斗,就拜托诸位了,相关的战斗部署,都很清楚了,我不想再次的强调,可是有一点诸位要切记,那就是不要着急,剿灭流寇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等待最好的时机,前面无数的战斗都证明了这一点,郑家军、白杆兵和四川卫所的军士,不要深入到大山之中主动进攻,等待张献忠冒头,张献忠进入大山已经有好些天的时间,他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了,按照我的预计,半个月之后,他必须要离开大山,否则他的粮草就无法供给了。”

“播州的战斗进行的不错,李自成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从播州来的情报,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人数不足百人了,这是秦夫人的功劳,白杆兵不能够泄气,必须要坚持到底,只是越往后面,剿灭的难度越大,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不多了,移动的速度更快,也更好筹集粮草,所以说白杆兵必须时时刻刻盯住李自成的行踪,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剿灭流寇的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可惜我必须要离开一段时间,此去苏州,最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洪欣瑜跟随我到苏州去,其余人都留下来,下一步作战指挥的事宜,徐先生和郑锦宏共同负责,郑锦宏负责军队方面的调动,徐先生负责做出战役的相关部署,你们好好配合,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彻底剿灭流寇。”

“张献忠和李自成进入到四川,如今肯定特别的后悔,他们没有想到,四川复杂险峻的地形,对他们也是巨大的阻碍,想在大山之中躲避是很简单的,可是要想着从大山之中走出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郑家军基本适应了山地作战,但绝不能够掉以轻心,今后的每一场战斗,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这里的地形太复杂了,任何一次的战机都是宝贵的,都不能够轻易的放走。”

“好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在我回来之前,取得重大的胜利,我等着你们的捷报。”

说完之后,郑勋睿扭头看着秦良玉。

“秦夫人还有什么需要说的吗。”

秦良玉摇了摇头。

“老身没有什么需要强调的,一定服从大人和徐先生、郑将军的指挥,争取彻底剿灭流寇,老身就是担心大人的身体,大人一定要节哀。”

夜深了,郑勋睿没有睡意,他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总是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这种预感来自于什么地方,他说不清楚。

秦良玉来拜访的时候,郑勋睿有些吃惊。

跟随在秦良玉身后的马祥麟,手里托着一个木盘子,上面用绸布遮着。

“老身深夜来拜访大人,打扰大人歇息了。”

“我还没有歇息,秦夫人和马将军这么晚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白天本来想说的,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大人在安排诸多的事宜,屋里人很多,只好夜里来了。”

郑勋睿点点头,他的确和徐望华等人商议了很长的时间,剿灭流寇的战斗进入到关键时刻,他必须要事必躬亲,安排部署好每一个细节,马祥麟在万县阻击张献忠那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够再次出现。

“文大人去世,老身很是悲痛,老身早就听闻过文大人的耿直和忠贞,可惜一直都没有机会见面,此次本来也想着到苏州去拜祭的,可惜抽不开身,这是老身和小儿的一片心意,还请大人帮忙带到苏州去,也就算是老身拜祭了文大人。”

马祥麟拿下了木盘上面的绸布,十锭黄金和一颗夜明珠安静的躺在盘子里。

郑勋睿脸上露出了吃惊的神情,黄金不算什么,关键是那颗夜明珠,非常值钱,这是一颗祖母绿的夜明珠,郑勋睿在京城的内阁曾经见过,夜明珠来自于海外,皇宫里面存有一些,除非是立下大功劳,否则皇上轻易不会赏赐的,要是郑勋睿没有猜错,这颗祖母绿的夜明珠,是皇上赏赐给秦良玉的,应该是崇祯三年的时候,秦良玉率兵进京勤王,取得不俗的战功。

“秦夫人,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够接受,这些黄金我收下了,这颗祖母绿的夜明珠,还请秦夫人收回。”

郑勋睿说完之后,秦良玉跟着开口了。

“老身正要解释的,这十锭黄金,是老身和孩儿拜祭文大人的,至于说这颗祖母绿的夜明珠,是老身专门献给大人的,大人一定要收下。”

郑勋睿看着秦良玉,再看看马祥麟,很快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马祥麟在万县之战的时候,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不过这个失误被郑勋睿掩饰过去了,写给兵部的奏折之中,还专门称述了马祥麟的勇猛,以及白杆兵的惨重损失,兵部的敕书专门表扬了马祥麟,这里面是郑勋睿的功劳,秦良玉自然是明白的。

郑家军的骁勇,秦良玉见识到了,秦良玉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的风雨,一旦其病故,马祥麟就要继任石柱宣抚司职位,一辈子都拴在石柱这个地方了。

郑勋睿几次和秦良玉交谈,秦良玉都说到了马祥麟的事情,希望马祥麟能够跟着出去见世面,可惜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秦良玉说到这些话语的时候,郑勋睿是明白的,秦良玉希望他能够带走马祥麟,让马祥麟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去,有着更大的出息。

思索片刻之后,郑勋睿开口了。

“秦夫人的意思,我明白,这颗夜明珠,乃是皇上赏赐给夫人的,我不能够接受,至于说马将军的事情,我会考虑的,一旦剿灭流寇,我会向朝廷举荐的,马将军骁勇善战,总是留在四川也不行,最好是能够出去多见识一番,若是有可能,我会让马将军进入到郑家军之中,我从不轻易许诺,既然说出来这些话,就一定要做到的。”

秦良玉点点头,没有勉强,扭头对着马祥麟开口了。

“祥麟,给大人跪下,若是能够跟随在大人的身边,你一定要效忠大人,明白吗。”

第二百八十八章身份不一样

崇祯四年离开南直隶,郑勋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八年初曾经进入凤阳,那一次是因为剿灭流寇,来去匆匆,不过见到了弟弟郑凯华。

这一次经过南京的时候,郑勋睿没有回家,而是径直赶往苏州府城。

进入苏州府城,已经是六月十三的夜里,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

管家看见郑勋睿之后,大为吃惊,险些没有把持住,他大概没有想到郑勋睿会回到苏州来,他没有听到皇上下旨,郑勋睿居然回来了。

进入堂屋,戚氏、文震亨、蒋氏和文曼珊等人都在这里,这让郑勋睿有些吃惊。

看见郑勋睿,文曼珊忍不住走上前来,拉着郑勋睿的衣袖落泪了。

所有人眼睛都是红的,看来都是非常悲伤的。

文震孟的灵柩尚未运抵苏州,按照时间计算,还需要两天的时间,文谦康早就赶赴京城,跟随文震孟的灵柩一起回家。

堂屋早就布置好了,四面都挂上了白沙。

首先开口说话的是文震亨。

“清扬,想不到你这么快就赶到了,刚才我还在说,你在四川剿灭流寇,责任重大,不知道是不是能够赶回来,大哥的事情发的太突然了,没有谁想到,这家里都来不及布置啊。。。”

文震亨有些说不下去了。

郑勋睿没有开口,这个时候,他不好说什么。

好一会,文震亨才平复了情绪。

“先前我一直想着,谁来主持大哥的葬礼,你回来就好了。”

郑勋睿点点头,这是他的责任,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他都应该主持文震孟的葬礼,他是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五省总督,朝廷三品的高官,以这样的身份来主持葬礼,也让文震孟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三太爷不用多说了。我知道自身的责任,此次回来,太奶奶、三太爷和岳母大人有什么安排,我都照办。”

郑勋睿说出来这些话之后,戚氏首先就忍不住了,开始落泪,其余人也跟着落泪,还是文震亨明白事理,劝说戚氏、蒋氏和文曼珊到后院去歇息。他和郑勋睿两人商议该如何筹办葬礼,这是大事情,文震孟的灵柩马上就要到苏州了,一切的事情都需要定下来了。

文震亨带着郑勋睿来到了书房。

不过他没有首先说到葬礼的事情。

“清扬,大哥去世太突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回来的途中,我一直都在想着朝廷之中的事情。大哥去世了,你我在朝中失去了依靠。不知道今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我很是担心,那些东林党人,怕是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发动进攻的。”

文震亨已经是陕西布政使司的左参议,按照郑勋睿的安排。很快就要就任陕西巡抚,如此关键的时刻,文震孟去世了,让这一切的安排,都变得扑朔迷离了。

“三太爷。不用过于担心,无非是要直接面对东林党人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还没有将那些东林党人看在眼里,只是太爷去世太过突然,我的确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其实我离开四川,也是关键时刻,张献忠和李自成都陷入到绝境之中,最多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郑家军就可以彻底剿灭流寇了,想不到这个时候,太爷突然去世了。”

文震亨也叹了一口气,他也是六十岁的人了,知道什么事情最为关键,逝者已逝,现在需要考虑生者的问题了,他和郑勋睿都算是朝廷的高官了,而且身份特殊,郑勋睿是殿试状元,年纪轻轻就成为三品大员,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嫉妒,他文震亨不是进士出身,却成为了陕西布政使司的左参议,这也是非常少见的,同样会受到诸多的关注。

更为关键的是,郑勋睿与东林党人格格不入,这已经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实,东林党人想方设法的攻击郑勋睿,以前有文震孟从中调和或者是抵挡,今后这样的氛围不存在了。

郑勋睿的前途,与文家息息相关,这一点文震亨是清楚的,他甚至知道,文震孟能够成为内阁次辅,与郑勋睿都是有着一定关系的。

“清扬,我知道你的能力不一般,说实话,能够治理好陕西这个地方的,除开你还没有其他人能够做到,我在陕西这些年,真正了解了陕西的情况,如此穷山恶水之处,想要稳定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想想陕西出现的那么多流寇,这些流寇要么回到家乡安安心心的种地,要么就不敢回到陕西去了,也只有你才能够做到的。”

说到这里,文震亨轻轻叹了一口气。

“三太爷,这些事情都过去了,朝廷里面的那些大人,可不会看到这一点,特别是那些东林党人,我对东林党人,本无很大的意见,可他们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