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荣华 >

第7部分

步步荣华-第7部分

小说: 步步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儿。”少女左顾右盼,不见人影,很快有奴仆进来,对着她耳边低声私语,她吐了吐舌头,才道:“玉哥哥,我得回去了,下回记得来看我!”
    恋恋不舍,终还是走了。
    “你瞧瞧,这好些金饰都摔坏了,回炉重做可得不少功夫啊……”掌柜在一旁看戏半晌,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便开始哭丧起来,否则白白损失了。
    逮了机会,苏菀终是幸灾乐祸,“谁弄坏的你找谁去。”
    “掌柜的把损失清算好,到时去宁和郡王府结算。”
    谢玉的声音传出,苏菀和苏靖荷同时看向他,不同的是,苏菀脸色铁青。
    却听外头嬉笑的声音传来:“菀儿可是又赖着你表哥给你买东西了?”
    谢韵琴说笑着进来,旁边跟着的妇人一身雍容,很有仪态。
    “这……怎么回事?”二人看了眼前的场景都是愣住,谢韵琴紧张问着女儿:“可有受伤了?”
    苏菀嘟着嘴,声音很是委屈:“舅母,娘亲,姐姐把柜子撞到,差些砸着菀儿。”
    郡王妃抬眼看向苏靖荷,带了些打量,眉头微蹙,不大愉悦。
    “里头乱得很,孩儿陪母亲出去说话。”谢玉挽过郡王妃手臂,很是亲昵。
    收回视线,郡王妃终是什么话都没说,只由着谢玉搀扶着出去,都说郡王夫妇最疼宠这个小儿子,看来不假。
    “呀,我的姑奶奶哟,我这才走开一会儿,怎么闹成这样了?”秦姨娘这时候风风火火进来,苏靖荷瞧着她身后丫头们手里捧着布匹,到底是真去看布料了,还是瞧着谢玉和苏菀过来,刻意避开?
    “手这是受伤了?”秦姨娘正要掀开帕子,苏靖荷却是将手一缩,躲过了秦姨娘的触碰。
    秦姨娘尴尬笑笑,而后吩咐了沉香:“赶紧扶了你家姑娘上轿,今儿可是我带了姑娘出来,如今受了伤回去,可得挨老祖宗训斥了,哎。”
    被秦姨娘点到老祖宗,苏菀很快回神,恍悟地拽着母亲道:“咱们赶紧回府,今儿的事情我要找老祖宗评理去!”
    出静轩斋时,郡王妃已经上轿。
    “少爷,郡王妃催着,该回府了。”
    谢玉点头,高头大马上,他回身朝苏靖荷浅浅一笑,才是离去。
    …
    慈心园里,苏菀跪坐在老祖宗腿边,一把鼻涕一把泪,把苏靖荷说得就是个黑了心肝的姐姐。
    苏靖荷一直低着头,原以为老祖宗会好好训斥她一番,却不想老祖宗静静看了眼她的手指,心疼问了问伤势,最后便让她好生回去休息。
    将苏菀气得够呛。
    回去的路上,沉香忍不住笑出声:“姑娘可瞧见刚才三太太和五姑娘的模样?看来,老祖宗还是更心疼小姐的。”
    苏靖荷却是蹙眉深思,她自然不信老祖宗疼惜她胜过苏菀,这么一闹,她隐隐明白了老祖宗为何接她回京——国公府想和郡王府结亲。
    苏家五位小姐,四妹不在了,大姐和五妹出自三房,二姐和她则是大房。大姐几年前嫁进太子府,如今已是太子侧妃,二姐又是庶出之女,身份毕竟差一截,能婚配的只有她和五妹。
    偏偏,五妹与大姐是嫡亲姐妹,而郡王府与成王交好,父亲想靠拢成王,苏家便只有她一个女儿可用。
    这对她而言也是件好事,只要谢家挑中她,出嫁之前,这安国公府上下谁都不敢得罪了她,就像今日,她如此出格,老祖宗也一句没说,只因为谢玉待她的态度。
    只是,郡王妃怕是并不喜欢她……
    …
    有些懊恼与郡王妃初见竟是这般场景,不知不觉,已到了孙姨娘的院子。
    孙姨娘原是老祖宗身边婢女,因长得好被父亲看中,老祖宗便将人给了父亲做通房丫头,哪知道孙姨娘肚皮争气,没多久就怀上了,还生了儿子,如今的苏家大爷,苏阳。
    尤其母亲膝下一直无子,孙姨娘的儿子便成了府上的宝贝疙瘩,这些年老祖宗想着法儿让母亲把大爷过继到名下,好日后承袭爵位,母亲性子虽软,在这事上却一直不肯松口,待苏阳成家立室了,还没有获封世子之位。
    因为这事,孙姨娘与何氏一直有嫌隙。
    “你走开,我们院子不欢迎你!”八岁的孩子手握柳枝,不住地往苏靖荷身上抽去,沉香带着丫头几个上前替苏靖荷挡开,柳园的丫头们也赶紧劝着,却都是不痛不痒哄着小少爷,哪有人真的去拦开,难怪宠得无法无天。
    苏靖荷拨开跟前的丫头,结实挨了苏正柳枝的抽打,那一下,把苏正都是吓住,咽了咽口水,不敢上前。
    一把遏住苏正的两只小手举过头顶,夺过他手中柳枝,挨近他脸颊晃了晃:“敢打嫡姐,可知要受什么惩罚?”
    苏正被苏靖荷唬住,先哆嗦了会儿,而后哇哇地哭了起来:“荣华院的都是坏人,坏坏坏!”
    苏靖荷冷笑,母亲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父亲又一直待母亲不好,早些年孙姨娘没少给荣华院找麻烦,不过因为小曼长大,性子强,才让孙姨娘总讨不得好,吃了些亏。
    到头来,错的还是她们?
    “孩子还小,三姑娘别和他一般见识。”孙姨娘匆匆过来,见小儿子被苏靖荷拽住,心疼得不行,语气却没有多少客气。
    苏靖荷压根没有理会孙姨娘,只拧了苏正的小手:“八岁的孩子不小了,也上学堂念了书,该有的规矩却都没学到,看来得换个师傅教,或是,身边人教坏了?”
    “痛,你放开我!”苏正挣扎着。这一声痛让孙姨娘心中一疼,态度软了下去,想着怎样先讨好三姑娘才是。
    “你知道疼,三姐就不会疼,我也抽你试一试?”
    “不要,娘亲救命!”
    这一叫让大家都是惊住,孙姨娘更是扑通一声跪下,“三姑娘,孩子吓坏了,竟说了胡话。”
    苏靖荷笑笑:“是么,我倒觉得是心里话呢。”说完冲着苏正道:“你和三姐说说,娘亲是谁?”
    看到孙姨娘跪下了,苏正也是明白过来,“我刚刚叫错了,是姨娘。”
    苏靖荷看着孙姨娘,“打嫡姐,叫姨娘娘亲,其中任意一项,就是不禀了老祖宗,我都能直接打罚。”
    “三…三姑娘大人大量,别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是姨娘没有教导好,三姑娘罚姨娘便是。”
    倒是个心疼儿子的,当年何等嚣张的孙姨娘,如今秦姨娘入府,她倒是低眉顺目了许多。
    见孙姨娘已经矮了姿态,低眉顺服,苏靖荷才是松开苏正,“行了,你们带着小少爷进屋洗把脸,看这哭相!”
    吩咐了丫头,才是让沉香扶起了姨娘,倒让孙姨娘战战兢兢,不知三姑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随我进屋去说话。”
    苏靖荷坐在正堂的宽椅上,苏姨娘站在下方小心察言观色,这三姑娘才回府,也不知是个什么秉性,就刚儿来看,并不是个好相与的,怕是比四姑娘还厉害些。
    喝过茶,苏靖荷才道:“我若真要和姨娘过不去,刚刚正儿便少不得我一顿打了,姨娘先坐吧。”
    待孙姨娘坐好,苏靖荷才是继续开口:“我离开时日太久,许多事情记不得了,却还晓得孙姨娘是跟了父亲最久的,又为父亲生了两个儿子,这府里若论功劳第一,还是得孙姨娘。”
    “不敢。”被苏靖荷这么一奉承,又有些飘飘然,神情也开始有些自得。
    “本以为这次回来会是姨娘掌中馈,却不想……呵,秦姨娘这才入府几年,老祖宗这番做法真是叫人寒心。”
    这话可是说到孙姨娘心坎上,她伺候了老爷二十来年,为老爷生了俩个儿子,那个秦姨娘不过年轻貌美些,入府三年,一个蛋都没下,却掌了府里中馈,让她气恼了许久,至今还是愤愤不平。
    拿捏不准三姑娘心思,孙姨娘也只得呐呐说着:“老祖宗自然有她的考量,哪是我们想得明白的。”
    苏靖荷只轻轻笑了笑,“我今儿去了静轩斋,好歹是做了姑母的人,便给祖儿挑了个平安锁,姨娘看可喜欢?”
    孙姨娘震惊接过平安锁,静轩斋的东西,手工上乘,精致的很,只是,荣华院的人不是向来不喜欢她们母子?
    “因为挑选这个平安锁,还差些和五妹闹起来,秦姨娘挑唆的本领实在是高。”
    孙姨娘虽不在场,可也听下人说了,三姑娘和五姑娘刚刚在老祖宗那里闹了起来,还想着这对姐妹刚回来怎么就水火不容,原又是秦姨娘这人!秦姨娘那张嘴巴她也是领教了,偏偏老祖宗和老爷却又喜欢得紧。
    “我还拿了母亲的宝石头面去改,听静轩斋的掌柜说,赵姨娘这儿还有一对母亲送的宝石耳坠?”
    孙姨娘赶紧点头:“是有一对。”
    “姨娘可以拿给我瞧瞧么,我也想叫师傅做一对荷花金镶的耳坠子。”
    孙姨娘面有难色,不好意思的说着:“不巧,耳坠子早前丢了。”
    “是么?丢了啊。”苏靖荷缓缓说着,手中茶盏微微一晃,而后看着孙姨娘继续道:“可是不巧了,既然丢了,便罢。今儿过来是给祖儿送平安锁的,既然东西给了,我也先走了。”
    “三姑娘慢走。”孙姨娘送了苏靖荷到外边,却见苏靖荷顿了脚步,问着:“听说父亲在给大哥张罗世子的事情?”
    孙姨娘面上一僵,当初便是因为何氏不肯,才一直没有办成,如今好不容易何氏死了,老爷也松口,说让阳儿给何氏守孝一年,尽了儿子心意,日后再把儿子名字加到何氏名下,上奏申请时,何家也不好有意见,可如今三姑娘回来,可别搅黄了事情,毕竟如今靖国公可是皇上身边大红人!
    “早前我就劝过,母亲没有儿子,学二婶子过继个儿子在膝下也没什么不好,如今二哥哥不是很孝顺婶娘么。偏母亲不听,想是舅舅们不肯答应吧,赶明儿我去见两位舅舅,也劝劝劝他们。”
    大喜过望,孙姨娘赶紧磕头谢了苏靖荷,这几下却是真心实意为了儿子磕的。

☆、第十章 送礼

“奴婢刚把话传给绿萝了,这丫头机灵,知道怎么做。”
    沉香一边说着,一边将桌上铺开的宣纸收起。今儿老爷休沐,说好上午来教小姐作画,可衙门里临时有事,又把老爷匆匆叫走。
    倒是老爷让人送来两方上好端砚,算是赔礼。
    “行了,别收拾了,闲着无聊,正好写写字。”
    “可是用老爷新送的砚?”
    苏靖荷顿了顿,“不了,用老砚,这两方端砚是好东西,分别给大爷和二爷那送去。”
    沉香却是抿了唇,有些犹疑,倒不是舍不得主子的砚台,只是送的两个人……
    “大爷与咱素来不亲厚,甚至……”沉香没往下说,但府里上下都知道大太太和四小姐在世时,最讨厌便是孙姨娘和大爷,如今小姐却刻意去和那边亲近,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苏靖荷只浅浅笑着:“就是不亲厚,才要多往来。”
    “那,小姐与二爷亲厚,就别送了,不如给三爷?”
    回京这一路,苏靖荷与苏牧走得亲近,却让沉香颇为担心。二老爷死得早,二爷是从宗亲处过继来的,在苏家自然矮人一截,又偏生是个浪荡性子,即便二太太替他张罗了个府衙差事,怕也成不得大气候。当年四姑娘就是和二爷亲近,才总被二爷带出府去厮混,让老祖宗很不高兴。
    “行了,我自有心思,你只管按吩咐去做。”
    不敢再有异议,沉香嘱咐了人给两位爷送去砚台,回屋,苏靖荷已经写了一行字,瘦劲清峻,神韵超逸,不像一般姑娘家的字体。
    都说府里四姑娘有才情,其实学问最好的该是足不出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三姑娘。
    “对了,让你去打听的魏婆子和林婆子,可有消息?”苏靖荷问道,这两个婆子以前都是荣华院伺候何氏的下人,嫁了人何氏便给她们在外间安排了好差事,如今靖荷在这大宅院里,外头许多事情还得找人帮着张罗。
    “魏婆子的儿子中了秀才,老祖宗开恩,让魏婆子回家享福去了,至于林婆子还是负责府里林木,没有变动。”
    苏靖荷笔下一顿,没有变动?府里林木、包括花草,每日都要修剪,时不时换新,可是一个油水差事,当初母亲掌中馈,交代了林婆子打理,如今换了秦姨娘,人却不曾变动,倒叫她不敢放心让林婆子办差了。
    “你再找周嬷嬷打听可有信得过的婆子,嘴风必须得严实,还有,别拖太久。”
    苏靖荷刚交代完,就听见外头传来响动,是明月兴奋的声音:“三姑娘,宁和郡王府送来东西,老祖宗叫您过去一趟。”
    …
    慈心园的院子里,苏靖荷第一眼就瞧见了谢玉身边的小厮,昨儿才在静轩斋外头见过。
    说是宁和郡王府送东西来,怕只是谢玉的意思。
    “听说老太太和府里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