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步步荣华 >

第36部分

步步荣华-第36部分

小说: 步步荣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盒子打开,还带着泥土的清香,里头并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只两朵干花,当年鲜黄的槐花,如今不过干枯的一小点,她小心翼翼取出,将干花放进香囊,而后系在腰间,喃喃自语:“以后,你我同命。”
    突地,轻轻浅浅的笛声传来,苏靖荷站起身,朝墙角走近,入耳的依旧是那一首江南的小调,比起上一回听见,今日的曲调多了些欢快,与记忆中的曲子重叠。就在这个院子里,苏曼荷也最喜欢弹奏这首曲子,眼前慢慢浮现稚嫩的笑颜,她倚在墙面,不知不觉,竟将一曲听罢。
    此番宁静,终是被沉香打断:“姑娘,面条端进屋里去了,姑娘趁热吃。”
    苏靖荷点头,回身看了眼高墙外,正是雨停时,碧蓝的天空挂着一道浅浅的彩虹,只是彩虹的尽头没有那个站在船头的身影。
    苏靖荷大步走离,直到进了屋,沉香用帕子替她擦拭了脸上、衣袖的雨水,而后才是挨着桌子坐下,桌上两碗并排放置的冒着热气的长寿面,一碗有荷包蛋,一碗没有。
    沉香将有蛋的那碗面条端到苏靖荷面前:“一碗长寿面,姑娘今后长寿又如意。”
    苏靖荷笑了笑:“你去外头打听下暖心院里的事情,这么久了,秦姨娘的事情应该有个结果。”
    沉香点头,才转身走了几步,苏靖荷又把她叫住:“记着,不能说是我去问的。”
    “奴婢知道,只当是闲聊间无意问起的。”说完,便是转身出去。
    待房门重新关上,苏靖荷却是将桌上的两碗面条交换了位置,而后安静地吃着面条,只一口,就知道是绿萝的手艺,当年荣华院的丫头里,绿萝的手艺最好,尤其是面条,今儿她的生辰,还是有个丫头记着的。
    …
    从荣华院出来,一路听着沉香小声回禀着上午暖心院的一出好戏。
    “一大早孙姨娘带着个落魄的男人去暖心院找老祖宗,称是秦姨娘的兄弟,秦家即便不算大族,却也不至于让儿孙狼狈至斯,老祖宗本是不信,却在瞧见那男人拿出的首饰中看到了不少秦姨娘的物件,才细问了起来,那人果真是秦家少爷,却因为谋害秦家嫡子,被嫡母赶了出来,落魄下只好来京城投靠亲姐姐。”
    “据那人交代,秦姨娘这些年一直拿银钱补贴他,直到半年前才换了给首饰,孙姨娘帮着推算了时间,是从老祖宗夺了秦姨娘中馈后不久开始的,想来这些年秦姨娘没少动用府里的银子,可气坏了老祖宗。”
    沉香说了一大通,苏靖荷却只是问着:“怎么罚?”
    “减了秦姨娘每月的银钱,并让姨娘自个儿在院子里反省,不得老祖宗的令,不能出来。”
    苏靖荷笑笑,这处罚不轻不重,正好。
    一旁兰英却是插话:“听说孙姨娘离开是可得意了,孙姨娘和秦姨娘斗了许久,这是第一次占上风,说也奇怪,孙姨娘平日也不见出门,打哪儿找来这么个人?”
    苏靖荷与沉香对看了一眼,才道:“你也说了,孙姨娘一直和秦姨娘相斗,自然会多盯着秦姨娘一些,既是秦姨娘做了的事情,总有把柄落下。”
    兰英恍悟点点头,“不过,听老祖宗屋里的姚姐姐说,老祖宗也没给孙姨娘好脸色呢,最后头疼犯了,还是让二少奶奶扶着一起进屋的。”
    老祖宗是个明白人,秦姨娘“吃里扒外”的行径她恼怒,孙姨娘这般盯着人算计的做法,老祖宗也不见得喜欢,这样一来,倒是温和贤良的二嫂入得老祖宗的眼。
    主仆刚回暖心院,便碰见老祖宗跟前的蓉姐姐前来传话:“姑娘回来了,老祖宗正在屋子里等着姑娘呢。”
    …
    一进屋,就听着老祖宗不断的咳嗽声,苏靖荷几步上前,看着喜鹊正一手端着茶,替一手老祖宗拍抚着后背,老祖宗脸色不好,想来今儿真气得不轻。
    苏靖荷也跟着替老祖宗顺气,说着:“老祖宗身子不好,怎还不休息,唤孙女过来可有事情?”
    在喜鹊的搀扶下,老祖宗坐起身,喝了茶嗓子略好一些,才道:“今儿是阿靖生辰,你一声不响的,我也因为头疼,总记不住事了,更加上你几位姨娘闹事情。。。哎,要不是谢家那孩子有心送了礼来,我这老婆子可要糊涂了。”
    “老祖宗身子要紧,孙女的生辰每年都有,老祖宗福寿延年,明年再一起替孙女过生辰也一样。”
    “我这身子可是一年不如一年,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老祖宗叹息一声。
    “又说胡话了,老祖宗再这般说,三姑娘眼泪都要留下来了。”喜鹊在一旁打断着。
    看着苏靖荷略微泛红的眼眶,老祖宗笑了笑:“知你孝顺,来,到老祖宗身边坐。”
    苏靖荷听话上前,紧挨着老祖宗,老祖宗这才注意到苏靖荷的散发如今已用笄挽起,叹息:“若是你娘还在,这头发可是会亲自替你挽起。”
    抬手,老祖宗顺着苏靖荷的眉眼,一路往下,手略微抖着,眼泪却是簌簌落下,让苏靖荷猝不及防,只听老祖宗带着哽咽的声音说着:“想想,小曼今年也十五了,却连挽发都等不及……”
    苏靖荷握上老祖宗的手背,手背层层褶皱,握着并不舒服,不记得何时开始,老祖宗竟渐渐苍老,不管当初有多少凉薄,如今这眼泪却是热的,灼心。
    “你小姨也命人送来了你的及笄礼物。”老祖宗命喜鹊将东西拿来,才继续说着:“收不收,还看你自己。”
    当年何倩的事情闹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也算一桩“丑闻”。何家的三姑娘,虽是继室所出,却是何家最得老靖国公喜欢的,及笄后许了一门好亲事,十六岁就嫁去了江南第一氏族王家,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死了丈夫,本以为她这一生就守在江南夫家了,哪知道何倩性子恣意倔强,竟毅然离了王家回京,没多久,又不顾所有人的劝阻,甚至不惧和娘家断绝亲缘,毅然改嫁了当时不过小小参军的寒门李先,因为这事,何家与这个最小的妹妹再没有联系。
    苏靖荷看了眼礼盒,却是接过:“如今母亲不在了,凡是与母亲有牵扯的亲人,靖荷都不忍拒绝。”
    这话也是情理中,老祖宗点头:“罢了,你收着吧,你小姨也是有心,不容易。”
    老祖宗最重礼教,心中自然是看不起何倩的,只是当年的小小参军,如今已是驻守边关的一员大将,却也不好得罪了。
    …
    吃过晚饭,苏靖荷闲喂着兔子,孙姨娘却亲自送来了一份生辰大礼,都知道孙姨娘和三姑娘走得近,加上今儿秦姨娘被罚,孙姨娘正春风得意,便也没有人在意平日颇为吝啬的孙姨娘怎么突然大方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没几日,春风得意的孙姨娘,却是愁容满面,焦虑不安,比起秦姨娘处境更是糟糕。

☆、第43章 赏桃

春闱舞弊案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听说先是有考生举报考前试题泄露,之后大理寺彻查,案子牵连甚广,除去不少涉案考生,连带礼部和翰林院不少官员被查,作为此次主考的永王更是责无旁贷,免不得要惹祸上身。
    安国公府本和这次舞弊案没有牵扯,然而孙家却深陷其中,孙家脱了奴籍后,一直想借着苏阳的路子,买官入仕,偏偏上回被苏瑜发现,制止了,如今好不容易盼到家中老二参加春闱,就指着他金榜题名给孙家扬眉吐气,哪知道还没扬名,就因为舞弊案被关入大牢。
    苏阳几番奔走为了解救表弟,惹得安国公大怒,将苏阳斥责一顿,在府上禁足三日,没了法子,孙姨娘只得来求助苏靖荷。
    沉香给孙姨娘斟了茶,姨娘却没有心思喝,上前便是握住苏靖荷的手:“姨娘也是没法了,才来求姑娘,姑娘也知我大侄儿死得早,如今就这么一个小侄子,可不能出了事情,否则孙家也断了香火啊!”
    孙姨娘神情焦急,手中力道也重,苏靖荷的右手被她捏得发红,一旁沉香忍不住提醒着:“姨娘莫着急,且松了手慢慢说话。”
    孙姨娘这才注意到,赶紧缩了手,身子却更加凑近苏靖荷,带了乞求:“老爷最听姑娘的话,姑娘帮个忙,在老爷跟前求求情,让老爷救救阿成。”
    苏靖荷却是为难:“连大哥的话都不管用,我去说了也作用不大,毕竟案子牵扯太大,怕是父亲……也不好插手,一个不慎,整个安国公府也得赔进去。”
    “我知道是阿成不争气,我也不指望他日后怎么出息了,如今就希望抱住他一条小命,好给我孙家延续香火啊,看着哥嫂整天哭啼,我又于心何忍。”孙姨娘抹了把泪,说着。
    苏靖荷抿着唇,半晌才道:“如今父亲也少归家,即便靖荷有心帮忙,也无力啊。”
    这话却是实在,自打前日老爷发现苏阳暗中替孙成斡旋,便气得几日没有回府,孙姨娘也是着急,突地想起什么,仿若一根救命稻草被抓住一般,她急切道:“你与你二哥关系亲近,这次舞弊案听说他有帮着大理寺一起彻查,你去和你二哥说说,实在不行,再去找找谢家三爷,这次舞弊案是郡王府世子负责,谢三爷肯帮忙,定然能成。”
    苏靖荷蹙眉,这时候她怎么好去找谢玉,且不说她还未过门,就是真敲定了婚事,也不能拿这样的事情麻烦他,只得摇头道:“这个事情,怕是不能够了。”
    “怎么不能够!谢三爷对姑娘的心思,我们都看在眼里,前些日子姑娘生辰,谢三爷都不忘让人送来礼物,当初即便五姑娘这个亲表妹,也不曾有过,姑娘向谢三爷开口,没有不能允的。”
    孙姨娘说完,见苏靖荷还是面露难色,不得不跪地求情,头都磕了几个,更让苏靖荷左右为难,使劲儿将她扶起。
    突地房门被重重推开,老祖宗此时过来,见到跪地的孙姨娘就是一拐杖挥过去:“混账,孙家不成器,你倒还想让他们来祸害苏家!来人,给我把孙姨娘给拖回去,再让她失心疯出来胡闹,家法伺候!”
    说完,便有几个粗壮的婆子进来拉人,孙姨娘哪里肯,哭着喊着求老祖宗开恩,嘴里不忘不停地为孙成求助,却惹得老祖宗愈加不快,待哭喊声渐远,老祖宗才是叹息:“阳儿就是被孙姨娘给教养坏了,如今才这幅德行!”
    苏靖荷上前替老祖宗顺气,安慰着:“毕竟是娘家亲侄,孙姨娘难免失了分寸,待事情过去便好了。”
    “娘家?就她这个娘家,也不嫌丢人!传我的话下去,以后再不能让孙家人进国公府。”
    下人们领了命出去,老祖宗又交代了苏靖荷几句,让她切莫耳根子软,之后头疼得厉害,便被喜鹊搀扶着回了房。
    待大家都散去,苏靖荷才是收起脸上惯有的温和,一旁沉香好奇看向冷着脸的小姐,仿若事事都在她的计算之中,刚才孙姨娘一出现,姑娘就让明月去给老祖宗传话,明里是处处为姨娘难过,暗里却使了绊子。
    “姑娘不喜欢孙姨娘?”沉香带着疑惑问出,她贴身伺候苏靖荷,即便府上都说姑娘和孙姨娘亲近,她却是瞧得清楚。
    苏靖荷抬头,反问:“为什么要喜欢?”
    沉香低下头:“上次小姐和二爷的话……奴婢听见了。”
    苏靖荷却不讶异,沉香那日送茶水进来,她虽停住了话头,可难免经过门口时听了大概,也是苏靖荷默许的,毕竟以后还有许多事情要沉香去办,也该让她知道些事情,这次孙家被卷入舞弊案,得益于苏牧的引诱,不过,也怪那小子贪心。
    “姑娘怎么知道会牵出这一场舞弊案。”
    苏靖荷只笑了笑:“因为此次主考是永王。”
    太子被废后,永王日渐被陛下重用,朝堂上更想培植自己的势力,这让独大的成王如何忍得下去,一山不容二虎,是自古不变的道理。
    …
    孙姨娘被老祖宗惩罚后,安国公府难得的平静,没了两位姨娘碍眼,苏靖荷日子过得舒畅,平日里给老祖宗逗逗趣,闲暇时和二嫂二姐一起赏赏花喝喝茶。
    二月转眼过去,轰动一时的春闱舞弊案也尘埃落定,涉事官员和考生,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更有不少被前送回原籍,永不录用,而永王因为督导不力,被圣上斥责,日后怕再难被委以重任,朝堂上最大的赢家是成王,而安国公府里,却是苏靖荷如了意。
    三月初,秦姨娘终是得了老祖宗的允诺出了院子,不过因为之前的惩处,秦姨娘性子沉寂了许多,而同一天里,老祖宗将国公府的中馈交到了葛青青手中,秦姨娘和孙姨娘斗了这么些年,为的不过是府上中馈,如今可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二哥的婚事已经妥当,如今老祖宗也是将眼光放到苏莨身上,这些日子兰姑时常上门,那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这些年游走在京中贵家,常帮东家说媒,替西家下聘。听说兰姑替苏莨选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