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86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86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议,宋卫军直截了当的把锅甩给亲妈,“你要不信就回去问我妈!”
    “还有臭蛋呢!把臭蛋的户口也迁出来,把他写到我家里。”强子坚定的看着赵建设,“臭蛋是我弟弟,不信你回去问我奶。是吧,毛头和喜宝都能作证。”
    毛头嫌弃归嫌弃,可他还是表示了赞同,说实话,他觉得自家亲哥和臭蛋特别配,蠢得如出一辙。喜宝本来是懵的,可看到强子哥一个劲儿的给她使眼色,毛头也点了头,她干脆有样学样。
    赵建设更晕了。
    里头的公社干部已经在催了:“赵建设你干啥呢?大清早的堵我门口,要办事就进来,堵那儿干啥?”
    得了,一个个都是祖宗!
    晕晕乎乎的赵建设进了公社办公处,自个儿去档案架上找出了第七生产队的一堆户口存档,又翻出了老宋家的,然后用连他自个儿都迷糊的说辞,愣是把这事儿给办完了。
    不止赵建设没弄明白,公社干部也不懂,你说过继吧,在乡下地头很常见,就说他们第一生产队,就有好几户人家光生闺女不生儿子,哪怕是新社会了,没个儿子顶门户还是不成,所以过继一个是必然的。还有那种一个孩子都没有的,就更会抱一个来养,最好就是从近亲那头抱的,怎么着也是自家人。可他从未听说过,这年头还有人过继个闺女的,要不是来办事的是交情不错的赵建设赵大队长,他一准以为人家在胡闹。
    等办完了,人家干部还多问了一句:“你确定没搞错?宋卫国不是有俩亲儿子吗?还过继一个?这宋卫军是没孩子,可人还年轻呢,过继个闺女?”这不乱来吗?
    “对对,就是这样,没错。”赵建设也越琢磨越迷糊,可他记得宋卫军威胁他的话,找他姑核实情况啥的,太渗人。再说了,从没人规定不能过继闺女啊!
    终于办妥了,证明也开出来了,赵建设在公社干部看傻子的目光下,晃晃悠悠走了出来,把东西一股脑的全塞给了宋卫军:“你瞅瞅,还缺啥?”
    “应该没啥问题了,要真缺点儿啥,等我回部队以后给你写信,你帮我办好了再寄过去呗。”宋卫军草草的看了两眼,就把几张纸折叠好了揣到了兜里,“行了,你自个儿回队上吧,我带这帮小孩崽子去县里逛逛。”
    赵建设一个愣神,宋卫军就已经牵着喜宝的手走远了,至于小孩崽子们都不用人催,一个接着一个窜得比兔子都快。
    眨眼间,这边就只剩了赵建设一个。
    “你个过河拆桥的臭小子!!”
    ……
    宋卫军才不在乎他大表哥咋说他呢,领着一群小萝卜头,沿着坎坷不平的小道儿,他直接往县里去了。
    说起来,当初宋卫军和宋菊花上的是县里的一中,所以对于这条路格外得熟悉。可家里的这帮孩子们,因为前几年公社建了初中,他们都没去过县里。
    头一次进县城,就是大人也难免好奇,更别提一群小孩子了。
    喜宝拉着亲爸的手,虽然是昨天才认的爸,不过因为是打小听着四叔的故事长大的,现在四叔变成了爸,加上昨晚她奶还在她耳边说了不少话,只隔了一晚,她就对亲爸亲近了许多。
    宋卫军也早就盘算好了,趁着难得的假期,跟小闺女好好培养下感情。这先前,他虽然完全没想过过继的事儿,可即便现在喜宝成了他闺女,他当然要学着当一个好父亲。
    “喜宝你喜欢啥?等到了县里,咱们先去百货大楼那头,你喜欢啥,爸给你买。”宋卫军进入状态特别的快,一点儿尴尬的感觉都没有。
    正好,喜宝也配合,不过她真没啥要买的,她只是对从未去过的县城感到好奇:“我啥都有,奶说了不要乱花钱。爸,县里是啥样子的?你给咱们说说呗。”
    不单喜宝好奇,其他几个孩子也一样好奇得很,尤其是毛头,一听这话就凑了上来,眯着眼睛认真的望着宋卫军。
    宋卫军随口答着:“县城啊,其实也就那样,就是街道多了几条,房子好看了点儿,再就是人多了些。”顿了顿,他忽的想起来了,“你们几个都没打算上高中?公社里有初中不假,可我估摸着,十年内都不大可能造高中了,你们要是能考上高中,想咋逛都行。”
    “爸,我要考大学!”喜宝时刻牢记着她奶对她的殷切希望,毕竟从小到大的洗脑真的非常管用,反正一提起上学,她就想到大学。
    被新闺女噎了一下,不过宋卫军跟队上那些人不同,他去过外面,走得远了见得自然也多了,尤其执行任务的时候,碰到的人更是形形色色咋样的都有,因此有些事情底下的老百姓不知道,他却是猜到了几分。
    “考大学吧……也不是不可能。可喜宝啊,你得先考上高中才行。如果搁在以前,还得考初中,不过现在好了,我看咱们那位赵大队长在公社里头还是说得上话的,上个初中简单,上高中就看你成绩咋样了。”
    喜宝重重的点头:“我要考第一名,这样就能上高中了。”
    毛头不服气:“我也能考第一,双百分!”
    “那咱们就考并列第一呗。”喜宝想到了臭蛋,“那臭蛋咋办呢?把他一个人丢在家里吗?”
    “叫建设叔开后门呗!你看大哥那时候不是门门功课都不及格吗?他也一样上了初中,怕啥?”毛头绝口不提高中问题,想来他也知道以赵建设的能耐不足以插手升高中的事儿。
    当然,他也没机会说了,因为强子突然发难,拿胳膊箍着毛头的脖子,还大声的唤大伟帮忙:“我今天一定要收拾你!”
    眼瞅着那头打闹开了,宋卫军也没阻止,最多也就催促一声看着点儿路,毕竟乡下男孩子们本来就是打打闹闹长大的。
    不久之后,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县城里。
    第一次进城啊,哪怕先前得了宋卫军的描述,一群孩子们还是看傻眼了。
    这哪里是多了几条街道?根本就是纵横交错无数条街道,而且这地特别硬实,虽然不至于完全平坦,可比起村道那是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还有街道两边的房子,乍一眼看过,全是青砖瓦房,还有好些个二层小楼,这让看惯了泥墙茅草屋的村娃们,连声惊呼。
    宋卫军这会儿倒是不催他们了,笑着看他们惊讶得合不拢嘴的模样。这一幕,叫他想起了自己头一次来县城时,仿佛也是类似的样子,还有菊花,当时被吓得连道儿都不会走了。
    等了些许时候,宋卫军说:“这还是个小县城,要是你们有机会往大城市去,还有十几层高的楼房呢。”
    “十几层?”喜宝惊呆了,下意识的指着不远处那个二层小楼问,“比那个还高?”
    “那是二层,我见过最高的楼,有十五层那么高。”宋卫军故意逗她,“等喜宝长大了,爸领着你去大城市玩,好不好?”
    “带上奶不?”喜宝是接受了这个新爸,不过据目前看来,这个爸想要取代奶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当然,你奶是我妈。”宋卫军对这个新闺女又添了几分好感,他就觉得,全世界就他妈是最好的,谁都不能跟他妈比。这个闺女不错,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好,那咱们以后带上奶一起去看高高的楼房。”喜宝一脸的期待,她想象不出来,十五层的楼房到底是咋样的。
    宋卫军到底有些年头没回来了,这些年间,县城里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最起码他上一次来县城时,这边还有啥百货大楼,那时候全县只有一个供销社,而现在,几乎每个公社里都会有个供销社,县城里各种五花八门的商店更是多了不少,光是粮站他们这一路走来,就已经看到了三个。
    都在变啊!
    不过,再怎么变化,中心地段还是那个,跟人稍稍打听了一下,宋卫军很快就找到了百货大楼。不过,他没直接领着人去百货大楼,而是又绕回了刚才路过的粮站,从内兜里掏出了军用粮票和钱,买了三十斤粮食。
    按说,城里领粮食不单需要粮票,还要粮本,而是无论哪个都不能跨区域使用。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像宋卫军这类特殊作战部队的,一年里头起码有半年是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的。你能指望他们随身带着一堆粮食?于是,就有了比全国粮票更高一档次的军用粮票,不单可以直接购买粮食,还能去各个国营饭店吃饭,而且还有优先权。
    粮站那头,估计是头一次看到这玩意儿,很是懵了一会儿。不过,瞅着宋卫军一身的军装,再看他那副典型的军人气质,干脆边让人支会领导,边先给他称粮食了。
    等领导过来了,头一眼就瞅到了宋卫军的肩章,哪里还敢怠慢,不单给了粮食,而且还白送了一个米袋子。
    宋卫军也是恍惚了,他以前没咋跟粮站打过交道,还真忘了买粮食是要自备袋子的。当下,跟人道了谢,他单手拎起粮食,招呼上孩子们就往百货大楼走去。
    百货大楼是一栋二层小楼,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外头旧扑扑的,里头倒是很干净,无数个柜台摆放在小楼里,而柜台里更是放满了各种商品,且较之前几年又添了不少新品种。别的不说,一楼这边的文具柜台里,就摆着好些纸笔本子,还有铅笔盒书包一类的。不过,兴许是冬天的缘故,也有可能这会儿还早,百货大楼里头的人并不多,而且即便有那么几个人,也是看的多买的少。
    “我记得菊花是在二楼?”宋卫军回忆了一下,他对于他妈的指令倒是记得很清楚,“二楼靠西面的卖布柜台,走!”
    因为宋卫军那身特殊的打扮,加上他一手牵着白白嫩嫩的小闺女,一手拎着个米袋子,身后还跟了一群小萝卜头,以至于一进门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甭管是卖货的,还是买东西的,都不由自主的看过来,目送他们这一行人往二楼去。
    二楼反而要比一楼热闹一些,这会儿离过年也不算太远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除了想置办点儿好吃的,估计也就只剩下买身好衣裳了。
    这不,二楼这边的顾客,有一多半是聚集在卖布柜台的。比起前些年,从去年开始,卖布柜台就多了两个,卖货的人除了宋菊花外,还有另外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这会儿,俩人都挺忙活,收票据收钱,裁布包好,还有些人则干脆是买成衣的,也有人买鞋,这就还需要报尺码等等。虽然不至于手忙脚乱,不过临近年关这段时间,的确要比平时忙碌一些。
    宋卫军没立刻上前打扰妹子,而是低头跟一帮孩子叮嘱:“你们可以在二楼随便逛逛看看,不准跑到楼下去。等下我叫你们了,立刻过来,知道了吗?”
    孩子们欢呼一声,立刻一哄而散。喜宝本来还有些舍不得新爸,却到底还是被毛头哥哥拉走了。
    “喜宝,我们去那头看,你说那个是啥?”毛头拽着喜宝就往钟表柜台去了,他早在楼梯那头就发现这边亮晶晶的,也不知道卖的是啥。
    的确,比起其他地方,钟表柜台看着就特别显眼。柜台里摆着一溜儿的各个品牌手表,虽然不能跟那些大城市比,不过也有二三十种。而后头的售货架上也搁了各种漂亮的座钟,恰好到了整点,座钟发出“轰轰”的钟鸣声,先是把喜宝和毛头吓了一跳,随后他们就乐翻天了。
    “这个好棒啊,是钟,可以看时间的。”正好今年课本里有一课提到了时间和钟表,虽然书本上画的插图没那么好看,可细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了相似的。喜宝两眼晶晶亮的望着柜台上的商品,一旁的毛头也看呆了。
    俩小只算是扎根在这边了,而强子和大伟却是一溜烟儿的跑到了卖自行车的地方。自行车没有柜台,只有一个类似于展示区的地方,放着五六辆崭新的自行车,而且仅有唯一的一个牌子,红旗牌。
    赵建设就有一辆大红旗,他那个是红旗牌重型自行车,能带人也能载货,骑着特别稳当,缺点是笨重得很。而眼下的这几辆红旗牌自行车里头,也有一辆大红旗,不过其他几辆看着就轻巧多了。
    男孩子都想要一辆车,强子和大伟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已经长大了,很清楚自行车这玩意儿吧,不单是价格非常贵,还需要自行车票才能买到手。很可惜,他俩既没钱也没票,只能干看着过过眼瘾,连伸手摸一摸都没敢,生怕碰坏了被人讹钱。
    至于春丽姐妹仨,一早就奔向了卖布柜台,她们盯的是柜台上的成衣。这边的布料多半都是深色系的,不是黑的就是灰的,再不然就是深蓝色的,如果能买到一块军绿色的布,都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可成衣的颜色就多了几种,除了常见的颜色外,还有一种鹅黄色的,以及大红色的。她们姐妹仨都到了爱美的年纪,眼睛一直盯着看,不过也乖乖的没吭声,毕竟成衣的价格比布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