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55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55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赵红英只能长叹一口气:“津贴多有啥用?我倒是能给在队上挑个好的,可也得他亲自瞧瞧吧?万一人家姑娘样样都好,偏跟他合不来,那咋办?对了,我这回特地叫建设帮我写上,让卫军在部队里找一个。”
    宋菊花有点儿懵:“啊?”
    “不是都说部队上有文艺兵吗?横竖卫军这样儿应该是不会回乡下种地了,我也不管他找咋样的媳妇儿,不会种地不会干活都不打紧,只要他喜欢就成。”赵红英深以为着自己这个想法很不错,这要是给他在乡下寻一个,俩口子长年累月的见不着面,那日子能过好?还不如干脆在部队找一个,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见赵红英已经打定了主意,宋菊花只默默的闭了嘴,其实宋家五兄妹里头,真正称得上聪明的只有宋卫军一人。宋菊花之所以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主要还是因为她牢记亲妈的每一句话,尤其是人蠢就要少说话多干活,她自问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俩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呢,那头忽然就闹腾起来了。
    回头一看,好家伙,刚才那对年轻男女居然被几个人给抓起来了。
    抓人的看起来年纪也不大,从十五六到十七八的都有,各个都是头戴绿军帽身穿绿军装,胳膊上别着红袖标,手里还都握着红宝书。
    赵红英微微一愣,还没明白发生啥事儿了,就有绿军装叫嚷着要带那对年轻男女去革委会,说他们乱搞男女关系,应该被批斗。还想看下去,宋菊花伸手拽了拽她,压低声音说:“妈,你别管这事儿,最近县里都这样,估计是刚才有人举报了。”
    “啥意思?”被气氛感染,赵红英也跟着低声说,“啥叫举报了?搞对象?”
    “嗯,最近特别严格,看那女的还梳着麻花辫,应该是没结婚的。前两天,俩口子都被人抓进去了,也说是作风问题。”俩口子亲热一下都不被允许,未婚的几乎是明晃晃的出来作死了。宋菊花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一段时间真没少看到,谁让那些搞对象的就是喜欢往百货大楼里钻呢?这下好了吧,成落难鸳鸯了。
    宋菊花还告诉赵红英,像前两天那俩口子还算好,只是被批斗了一场,一番严厉的训斥之后,还是放他们回家去了,眼下这对男女就不好说了,保不准得遭大难。这些事儿又不是才发生的,早在去年就有苗头了,今年秋收后这段时间,不知道抓了多少对了,连她现在吃过晚饭全家一道儿去遛弯时,也是她跟婆婆走在一起,叫她男人跟公公并排走,生怕叫人逮了去。
    她一个结婚多年的都那么小心了,结果小年轻们反而不拿这当回事儿,那怪得了谁呢?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宋菊花也说了,那些人只会在县里抓人,还得是有人去举报后,才会派人过来的,乡下地头该是安全的。不过,赵红英听了这话还是多了个心眼,想着回头就去找赵建设好好聊聊,他们生产队连着多年被评为先进,可不能叫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办完事儿,又买了一块处理布,赵红英就急急的出城去了。等一回到队上,她就杀去了老赵家,直截了当的把在县里发生的事儿尽数告诉了赵建设,叫他看着办!
    老宋家这边不用操心,倒是赵家那头,因为族人比较多,哪怕不是近亲,那也是没出五服的。旁的不说,单就是赵建跃那小子,先前不就跟个女知青好上了吗?说是要结婚,可人家曾庆华都已经摆过酒了,还有那许家闺女也都嫁了,他那头是半点儿动静都没有,也不知道在搞啥名堂。
    赵红英是不知道内情,不管怎么说,她都是嫁出去了的。可赵建设却是心知肚明,赵建跃根本搞不定那个女知青,简单地说,人家就算承认被他占了便宜,可就是不松口说办酒。
    说真的,赵建设也是大开眼界,见过男的占了便宜转身不认账的,就没见过还有女的会这么干。偏偏,对方死活不愿意,说啥都要等,又不说在等啥,他这个当大队长的又能咋样?拖着呗。
    这下倒好,这头还没出个结果,那头县里先乱起来了。
    身为第七生产队大队长,又是公社干部格外信任的,赵建设多多少少知晓一些内情。思来想去,他决定开个大会,好好整顿一下队上的风气,而在这之前,他得先把自家的事儿给收拾干净了。
    当下,他就去了赵建跃家,又让他媳妇儿去知青点把姚燕红叫来,开门见山的说了事儿,并直接给出了选择。
    可以不结婚,那去县里革委会,他不会包庇自家人,这事儿也不能说是一个人的错,那就两个人一起去,该批斗的批斗,该游街的游街,等事情都处理完了再回来。
    姚燕红一听这话,立刻改了口:“我也不是不愿意摆酒,而是……”她一个大城市来的姑娘,会不知道革委会的事儿?又不是像曾庆华那样在乡下待了三年多了,她才来了几个月,门儿清,就是没料到这么快就波及到了乡下地头。
    既然没回头路了,她索性提了自己的要求:“我不求新衣服婚房三转一响啥的,就一个要求,让我去当小学老师。”
    赵建设黑了脸,其实这事儿他早就知道,本来调个工种也没啥,像老宋家不就把张秀禾弄到猪场去了吗?亲戚之间,互相照应下没啥,可当小学老师……姚燕红的学历是够的,初中毕业,还念了两年高中,可她这人一看就不安分,哪敢叫她去教学生呢?赵建设的大儿子今年就上一年级了,这是坑谁啊!
    没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赵建设直接要求二选一,要么结婚,要么去革委会,三天之内决定好后通知他。
    等出了赵建跃家的大门,赵建设就让队上的干部们四下去通知,今天傍晚下工后,开大会。
    大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乱搞男女关系的,当着所有社员和知青的面,赵建设义正言辞的表示,偷偷耍在一起搞对象的,该摆酒的赶紧摆酒,最高领导人说过,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只要有人举报,一经查核就要拉出来批斗,还会在档案上记一笔,最终后果有多惨,现在还不好说。
    赵建设说得那叫一个铿锵有力,摆事实讲道理,只差别直接威胁了。他不是为了谁的利益,而是希望生产队能恢复到以前那种平静生活中,也并非想要反对自由恋爱,如果两人看对了眼,请人说合一下不就成事儿了?正好叫那些只想着占便宜的人收敛一下。
    上头说着,下头直接乱了。
    毛头是喜欢听壁角,可他就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咋可能知道队上发生的所有事儿呢?目前为止,被他察觉的也就那么几对,真正叫他说破的,更是只有赵建跃和姚燕红那一对。对了,许静也算是,不过毛头并没有对外提过许静,这事儿是赵红英看不过眼给捅破了。
    而事实上,队上看对眼的可不止那么几个人。
    很快,赵建设就收了到了一摞的举报信,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出自于同一个人的笔迹,甚至后头大概烦了,就写在了一块。非但有男女各自的名姓,还有曾经私下约会的时间、地点,甚至还明确的点明了某些定情信物。
    赵建设也是大开眼界,跟着就开始约谈了。
    知青们的心眼儿是不少,可心理素质却是一般。赵建设也没咋吓唬,只是把举报信上的一些内容透露了下,就轻轻松松的攻破了防线。等事后一统计,好家伙,居然有足足二十七对,里头有女社员跟男知青的,有男社员跟女知青的,更有双方都是知青的,倒是队上社员互相看对眼的,一对都没有。
    光这些也就够了。
    约谈之后,赵建设照例给出了选择的机会,也都给了他们三天的考虑时间,欢迎他们想通后随时来找他。
    先有开大会,后有举报信,再接着就是约谈了。一桩桩事儿凑在一起,第七生产队难得的热闹起来,这还不到过年呢,竟是比大过年的都闹腾。
    而就在这时,赵建跃和姚燕红结婚了。
    这年头结婚简单得很,叫上亲朋好友,摆上几桌酒,要是家里实在是困难的,就叫大家凑个热闹,不请客吃饭就完事了。当然,老赵家肯定不能这么干,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凑了点儿好东西,邀请了好些个亲眷,热热闹闹的庆祝了一回。
    自然,老宋家也在被邀请的人之列。
    难得有吃席面的机会,哪怕知道伙食未必有自家的好,赵红英还是带着一大家子欢欢喜喜的过去了。
    还好,赵建跃爹妈似乎是觉得自家先前丢了脸,在席面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居然还托人弄来了不少肉皮。这年头,吃个肉格外难得,哪怕是肉皮好了,起码也是带了油腥的,跟白菜烩在一起,也算是个大菜了。又恰逢瓜熟丰收之际,赵家很是下血本弄出了好些个菜,荤的素的加上馒头菜包凑足了八个盆,新娘子姚燕红见了,面上倒也露了笑。
    等回头吃饱喝足了,多半亲朋好友都是直接走人的,当然每家都留了一两个人帮着主家收拾碗筷送还桌椅啥的。撇开这些人不论,还有一帮人却是存了看好戏的心态,哪怕现在不提倡闹洞房,也有十来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伙子,早不早的等在人家窗子底下听壁脚。
    “你答应我的,只要结婚了就能给我弄到小学去,你得说话算数。明个儿就去找你哥说说,我都成了你的人了。”
    “对对,明个儿就去,咱们先睡吧。”
    “猴急个啥?我告诉你,你可别光嘴皮子上说说就完事了,反正我不要下地干活了,这也太糟蹋人了,你看我这一身晒的,都快成黑炭头了。长那么大,我就没吃过那么多苦头。建跃……”
    “行行,你说啥都行。”
    “那说定了,我要去当小学老师,你把那个李春玲弄下来,反正她也不是个好的,成日里跟人眉来眼去的,这下好了吧,我也举报她了,看她咋收场。”
    “咱们睡吧,睡吧。”
    “哎哟,你往哪里弄?你这是干啥呢?”
    “……”
    屋里一声声的,外头也没闲着。秋天的蚊子毒啊,尤其赵建跃他们家窗子底下长了半人高的草,一群人为了能听个真切,愣是挤成了一堆,耳朵紧紧的贴在窗台底下的土墙上。这等于是给蚊子送大餐去了,一会儿啪的一下,全在忙着打蚊子。
    不过,因为里头太热闹了,愣是没人愿意提前离开。尤其是赵建跃摸不着地儿时,就有人忍不住捏紧了拳头替他打气。
    ……
    等一切尘埃落地,里头彻底没了声音,这帮子人才意犹未尽的起身走了。
    黑灯瞎火的,得亏半空中的月亮还是明晃晃的挂着,勉强照亮了去路。又因为刚才听了好大一出戏,他们忍不住边走边叨逼着。这走着说着,冷不丁的有人就觉得不对劲儿了。
    “啊!!你……”
    边上居然还有个矮了半截的人,又因为那人通体乌黑,愣是走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发觉。等感觉到不对时,这帮人都傻眼了。
    毛头笑嘻嘻的看着他们,催促道:“走啊,咋不走了?赶紧回家去,晚了奶要骂人。”
    他奶会不会骂人他们并不知道,可他们这会儿就想骂人了:“你啥时候跟上来的?等等,刚才你也在外面?”
    老宋家的小炭人嘛,别说队上的社员们了,连知青那头都对他印象深刻,更别提今个儿来赵家喝酒的,本来就是沾亲带故的一些人家。等看到毛头重重点头,表示他听了个全场后,那些人……
    认命的把这小孩崽子给送回老宋家,那几人也没精力再叨逼啥了,赶紧回家歇着去,明个儿还得忙呢。这秋收结束了,不还有秋种吗?是没秋收那么折腾人,可也没给他们闲着的机会。
    万幸的是,毛头这回没出去瞎逼逼,他只是在家里闹腾了一场,被赵红英连哄带骗加威胁了一通,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很乖很乖的。
    可他是乖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二天,知青点那头就闹腾起来了。那些被约谈的知青们,越想越来气,思量了一天一夜后,到底有几个憋不住火气,追问起了到底是谁将事情捅开的。他们也不是没怀疑过毛头,毕竟分粮食那天毛头的当众表演叫人印象深刻到无法忘怀,可凭良心说,很多事儿毛头是不可能知道的,再一个,赵建设明确的表示,他是接到了举报信之后,才开始约谈的,毛头他懂个球!
    又有女知青表示,这绝对是出了内贼,只有人在知青点,跟他们同吃同住同睡的人,才有可能知道那么详尽的情况,甚至她已经有了怀疑对象。
    这个说是那个干的,那个说自己是清白的,还有人瞄向了已经跟队上社员结婚的几个知青,想着是不是他们自己落不到好处,索性把所有人都给拖下水。
    一时间,知青点闹腾不休,最终有人压抑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