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277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277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她的手表,是当初考上大学前,大哥送给她的……
    心里头不是很想都换掉,可喜宝又不忍叫她奶失望,想来想去,决定来个折中的法子,轮着穿戴。可这个法子在她们祖孙二人到了宋菊花的服装店时,又再度遭遇了挫折。
    宋菊花开的服装店比起原本在小县城里,那是小了许多,却胜在服装样式极多,款式新颖颜色鲜艳。
    八六年的人们,早已挣脱了前些年束缚住自己的枷锁,尤其是年轻的小姑娘们,恨不得把所有好看的衣裳都穿到身上,瞧着这件束腰的大衣好看,另一件枚红色的毛线衣很是抢眼,那双小牛皮鞋更是既显得脚小,还有一种格外高雅的感觉。
    更叫这些年轻小姑娘高兴的是,这边的服装店跟百货商店不同,这边让试穿,还有两个一人多高的大玻璃镜,随便看随便挑,比起百货商店只准挑尺寸不准试穿好得太多了。
    再有就是,宋菊花曾经当做一段时间的裁缝,她的手艺挺好的,就是没啥创新精神,可这会儿衣裳全是从南边进过来的时兴货儿,她要做的最多也就是帮着缝下裤脚或者收个边儿,这种活儿一点儿也难不倒她。而且她也不怕自个儿吃亏,愣是定了个规矩,但凡在店里买衣裳的,免费给改。
    至于春梅和春芳,正是鲜花盛开的年纪,在有暖气的店里,脱掉了厚重的大衣,把自个儿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还兼职帮着顾客给点儿建议、帮着搭配。
    她俩有一点很好,从不故意推荐最贵的,而是瞅着对方原先的衣着,尽可能挑那些对方负担得起的衣裳,哪怕眼光并不是特别好,可十八无丑女,鲜亮的衣服穿上身,总是能轻易的叫人绽放光彩。
    赵红英和喜宝进来时,正好店里忙过了一段,宋菊花还在那头踩着缝纫机改裤脚,春梅和春芳忙着找钱包衣服,另外还有两个年轻女孩在整理刚才被弄乱的衣架。
    “奶!”春梅先做完了手头上的事儿,抬头就看到了她奶和她妹,立马欢欢喜喜的奔了过来,“奶你让姑给你瞧瞧,咱们店里也进了几件适合你这个年龄穿的衣裳。宝,你跟我来。”
    “你多给宝挑两身,省得她见天的穿着这旧衣裳。”赵红英叮嘱了一句后,就走到了闺女跟前,也不着急,只叫她先忙着,横竖她就是出来躲事儿的,万一回去早了,指不定又得逼着她看那辣眼睛的黑熊精了。
    春芳也送走了顾客,店里留下来的也就是等着拿改好裤子的两个顾客了。她赶紧往春梅和喜宝这边凑:“知晓你俩是亲姐妹,可也不能把我丢开呀!”
    喜宝和春梅赶紧笑嘻嘻的拉过她,趁着这会儿不算忙,立马开小差给自个儿配起了衣服裤子。
    “宝你是该换一换了,今年、去年、前年……每次过年你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我知道你爱干净,收拾得妥妥帖帖的,可也不能总这么一件吧?”
    “梅子你又知道了?前年咱们可没来。”
    “我问毛头的呀!他也一样,四叔给的军大衣宝贝得不得了,还说拍戏时候,同剧组的人还抢他的衣裳,就因为最暖和。”
    “可别提毛头了,他穿啥都差不多。对了,他回了吗?”
    喜宝听着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一直没找到插嘴的机会,听了这话才接口道:“回了,午饭前回的,刚咽下午饭就逼着爷他们坐在电视机前头,等着看下午的重播。奶不乐意看,就拉我出来逛街买衣裳。”
    重播……
    都不用细问,春梅和春芳也猜到了是什么重播,忍不住面面相觑,半晌都没吭声。
    西游记对于别人来说,兴许是经典,可对于老宋家的人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噩梦。等以后,每年寒暑假重播时,他们是能躲就躲,实在是躲不了就装晕装睡装死,反正不想看,一看就做噩梦。
    “那个……算了,不提毛头那浑小子了。喜宝啊,先前家里人多,你又跟着奶,我都没机会跟你谈事儿。”春梅瞄了眼赵红英那头,见那边也正聊得火热呢,赶紧压低声音,快速的跟喜宝说道,“我偷偷报了个美术班,想今年六月去参加下考试,最好能考上美术学院,学一学服装设计,你说咋样?”
    “好啊,多读书肯定是好事,奶还让我劝扁头多读书,回头高考报名京大。”
    春梅忍不住抬头望向天花板,她只是想考个很一般的美术学院,结果三叔三婶家的蠢弟弟居然打算考京大?迟疑了一会儿,她又改口:“那我也再努力一把,试试看更好的学校,总不能比扁头还差吧?”
    一旁的春芳捂着嘴偷笑,她倒是没想继续考学,比起学美术学设计,她更喜欢做生意:“喜宝,咱俩已经约好了,回头叫她学成了开创个自个儿的品牌,就像那些外国大牌子一样。我给她当经理,把她的衣服卖到全国各地,最好是能卖到国外去。凭啥只有咱们穿外国货?也要叫他们穿穿咱们的。”
    喜宝刚要说什么,就听后头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吼声:“你们仨小破丫头还有完没完啊?有话不能回家说?赶紧试衣服去!”
    当下,姐仨迅速作鸟兽散。
    
    第144章
    
    添新衣置新鞋; 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尤其当兜里不差钱的时候。
    随着宋卫军的步步高升; 加上这两年物价又上涨了不少; 现在的他每个月光是工资收入就有将近四百块钱,要是再算上各类津贴、福利; 还有年终分的年货等等; 那就更多了。他还是跟往年一样,每个月的工资都上缴给赵红英; 再由赵红英负责采买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给老宋头买点儿烟酒; 并喜宝的零花钱。
    而事实上; 赵红英手头不止这点儿钱; 远在老家乡下的三房且不论,毕竟他们家能把自个儿照顾妥当了,就已经很叫人欣慰了。而另外两房; 宋卫国和宋卫党两兄弟也是拿工资的,每个月都给爹妈生活费; 再有就是强子和大伟,隔三差五的送些市面上难买的电器,逢年过节也给老俩口包个大红包。
    因此; 赵红英兜里是满满当当的,唯一叫她发愁的是,就算兜里有钱,怕是也很难花出去。
    宋菊花她不收啊!
    “妈您可省省吧; 这大过节的,当闺女的也没给您买啥东西,还叫您给我钱,这不是戳我脊梁骨吗?”宋菊花坚决不收钱,春梅和春芳笑嘻嘻的拉着喜宝,不叫她上前帮奶,还哄她说,这叫两不相帮。
    喜宝瞅瞅她奶和她姑,又看了眼拽着自己不放的两个姐姐,索性也不管了,反正她是家里最笨的一个,由着她们去呗。
    见喜宝撂下了偏帮的心,春梅又道:“宝啊,姐有个事儿叫你帮忙,我这不是想继续念书吗?这专业课还成,文化课的底子太差了,你帮我想想,该看哪些书补底子?最好帮我列个书单,前头刚开了家新的书店,说是啥书都有,回头我去买了来。”
    听春梅说到前面一半时,喜宝还只是点了点头,她刚被俩姐姐当作模特鼓捣了好半天,虽然成功的搭配好了两三身衣裳,不过也确实把她给折腾得不轻。然而,一听到后头,刚才的那些疲惫瞬间就不翼而飞了,喜宝只高兴的问道:“新开的书店?啥时候的事儿呀?我早先来这儿还没听说过呢,大吗?书多吗?”
    这头,赵红英刚收拾完亲闺女,抬脚过来想叫上喜宝走人,就听到了这话,顿时把她给气得鼻子都歪了。
    想她好不容易哄得喜宝一个寒假都没咋看书,还拽着人出来买衣裳买鞋子,结果才这么一晃神的工夫,她的宝哟,又叫人哄了去。
    “你俩干啥呢?要看书要做学问,不能找癞毛头那混账小子吗?他快把你俩爹妈都逼死了,拘着人就是不让人出门,非得待在堂屋里看他演的那个破电视剧。当孩子的要孝顺!叫你们姑放你俩半天假,回家救救你们爹妈吧!”
    春梅、春芳狂摇头,不不不,她们还是别孝顺了,毛头不一定能把长辈逼死,但是就他那性子,一定能把亲姐、堂姐都逼死。
    “小破丫头!”赵红英见不得怂货,当下就嫌弃起来了。
    不曾想,喜宝却趁机挽上了她的胳膊,笑着说:“奶,我跟姐姐们去一趟书店那头,好不好?就一会儿,马上就回来。奶——”
    赵红英还能怎样?很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从兜里掏出了几张纸币,直接往喜宝手里塞:“去吧去吧,真是的,人家小姑娘家家的,都是看到漂亮衣裳走不动道,偏偏你就……赶紧去,早去早回。”
    姐仨欢呼一声,赶紧穿上外头的大衣,手挽着手出了门。
    喜宝是真喜欢书店、图书馆这种地方,相对而言,春梅和春芳感觉就一般般了,说白了,她俩对读书都兴趣缺缺,就连想继续考学的春梅,那也是因为必须把底子补上,不然专业课成绩再好,文化课跟不上有啥用?不过,大过年的,哪里都是新年新气象,尤其这刚开业不久的书店,处处都透着朝气,姐仨逛起来倒也是十分的开心。
    这年头的书店,还没有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周边用品,只卖书,而且多以各类工具书、考试书籍为主,偶尔也有小说,不过却是以武侠小说居多,倒是听春梅说,有些小巷子里开了租书店,里头好多宝岛的言情小说。
    “看这里,这几排都是美术类的吧?好贵哟。”
    “带图片的,还是彩色的,不贵才怪了。”
    “也是……”
    她们几个分开来找书,虽说书店蛮大的,书架也是不少,不过因为分类细致,倒是没多费什么劲儿。还真别说,这个新开的书店各类书都挺齐全的,就连一般小书店里难得一见的美术类书籍,这边都有足足大半个书架,好几排都是,仔细一翻,里头还有不少是带彩页的,再一看,居然好些都是去年刚出版的。
    喜宝若有所思,她依稀记得年前还没放假那会儿,好像听宿舍里的人说过,学校里不少老师都出了书,还提了一句,可能这两年学校里的课本变化也会挺大的。
    这对于喜宝来说倒是挺好的,这些年来,她早就已经习惯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像这种精神食粮,绝对是越多越好,哪怕不是她所在的专业,多看看其他类型的书,起码也能扩充知识面。
    就是不知道赵红英在得知了这个噩耗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了。
    在美术专业方面,喜宝完全无法提供任何帮助,哪怕她的审美观原先是正常的,在那么多年面对毛头后,也已经崩得差不多了。当下,她只挑了几本成人高考的辅导教材,让春梅先看着,回头要是有合适的书,也会帮着留意一下,倒是她自个儿,临出门前买了两本画册,打算拿这个当日常消遣。
    春梅还好,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重拾课本考上美术学院,倒是春芳一脸的不忍直视,她就不明白了,咋就有人那么自觉的去看书呢?还拿看书当消遣,太吓人了。
    幸好,她俩都没把这事儿告诉赵红英,不过,就喜宝这种啥都瞒不住的性子,迟早得曝光。
    在外头转悠了一圈,直到下午四点多,赵红英和喜宝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家。
    彼时,家里已经人去楼空,反正一个人影都没瞧见,等祖孙二人在厨房里忙活开了,饭菜就快上桌前,老宋头才拎着他那杆从不轻易离身的旱烟杆子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赵红英隔着厨房的玻璃窗户,冲着外头喊:“干啥去了?其他人呢?”
    “跑了,都跑了,毛头这孩子是被我轰走的,其他人老早就跑了。”老宋头停下了脚步,站在厨房门口,“今晚就咱们仨了,少弄几个菜。”
    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赵红英瞅着饭菜就快好了,也干脆不问了,等之后没多久,饭菜都上了桌,她才边吃边跟老宋头叨叨着。
    老宋头这人一贯就是个锯嘴葫芦,没人问就不开口,哪怕再三追问,他也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好在,下午发生的事情也不难解释,无非就是毛头强压着家里人看他演的电视剧,看完了还得说观后感,宋卫党和王萍先忍不住闪人了,宋卫国和张秀禾作为毛头的亲爹妈,一开始还忍着他,结果在听说明个儿还要继续后,当下也丢盔弃甲的逃跑了。
    于是,家里就只剩下毛头和老宋头大眼瞪小眼,直到老宋头没了法子,把这倒霉孩子轰了出去。
    “全家所有孩子加一道儿,都没毛头那么熊!”老宋头在话题结束的最后,又忍不住加了一句。
    赵红英横了他一眼:“我看你是想扁头了吧?”
    还真别说,挺想念的。
    家里的孩子是一茬茬的,眼下瞧着,也都挺好的,可因为这些孩子打小就上学的上学,外出的外出,哪怕放假待在身边,那也是跟赵红英比较亲近,骂都骂不走的那种。至于老宋头,因为一贯都是少言寡语的,还真没啥人亲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