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柳轻侯的故事 >

第582部分

柳轻侯的故事-第582部分

小说: 柳轻侯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貌似开玩笑、实为幸灾乐祸的言语落入耳中,我也不知应表示欢喜还是忧心,最后面无表情地权充耳旁风了。
    卫旌听到我跟他的顶头上司早有约会,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道:“啊,原来如此,请恕下官不知之罪!那就看王爷什么时候有空,请来皇家骑士团驻地一聚吧,好多人都很仰慕您呢!”
    我尚未有机会答话,“当!”金钟响起,司礼太监唱喏道:“太后驾到!”
    卫旌的笑容立时收了起来,躬身退到平台左边盘龙柱后的侧门内,隐没不见。
    下一刻,十六名虎背熊腰的风云卫手扶剑柄,步履整齐地由正门进入殿内,排列两旁。接着八名红袍内侍肃容步出,后面是四名年轻貌美的彩衣宫娥,他们亦学着风云卫,伫立两侧。
    这时,文武大臣全部跪伏在地,准备迎接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大驾光临。
    我也未能免俗,违心地折膝拜倒,两眼却偷偷望向正门。
    相隔片晌,环佩叮咚,走进两个女人。
    左侧老妪上身穿熠熠闪光的金缕衣,下身配刺绣花鸟图案的触地长裙,加上高髻珠冠非常抢眼,走起路来威风八面。右侧少*妇罗衣轻裾,体态绰约,长得极美,最引人是她若迎风摆柳的纤腰丰臀和妩媚入骨的动人风情,不禁教人眼前一亮。
    我心想:“嗯,这老婊子就是梁太后吧!那少*妇姿色不俗。莫非是苏……啊,不对!”我本以为她是苏皇后,等看清楚时,才知错了,此妹竟是曾有数面之缘的懿贵妃。念及当日彼此的交往和约定,我担心与她视线相触时露出破绽,连忙低下头去。
    不过我脑海里仍思绪纷呈,琢磨着她跟梁太后一起出席这次会议背后隐藏的深义。难道说为保全地位,她虚与委蛇地加入了独孤氏阵营,好借势跟苏皇后分庭抗礼吗?现在看梁太后跟她联袂出现的景象,显是对其颇为爱宠,这种推测有九成把握是事实。
    正寻思间,这对婆媳已分别来到宝座和一旁的锦墩上落座,期间懿贵妃目不斜视,一眼也不望我。
    我心中赞许,不愧是宫闱斗争中的老手,即使没有特别嘱咐,神态也与平常无异。否则说不定会惹起大善勿血、秦五或其他有心人的怀疑。
    我刚收回偷窥的目光,耳内就传来一把低沉沙哑的女声道:“众卿平身!”
    众人齐呼道:“多谢太后!”
    我随众人站了起来,抬头一看。刚好与梁太后投来的眼光直接交触,赶紧避开,但她的模样已深深印入脑海。
    这命硬无比的老妖婆,乍看根本不像一百二十五岁高龄,她身材高瘦挺直,皮肤细嫩紧滑,脸容红润健康,手指浑圆纤长,予人一种豪门大族世家子弟特有的高贵气质,最慑人是神光凛凛的凤目。有股非常慑人的神采,只可惜满头银丝白发平添了几分老迈,否则更是气概不凡。
    梁太后看到我远胜常人的体魄和气势,凤目亮了起来,唇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柔声道:“轻侯果非常人,否则也不能短短半年时间就征服恺撒,帝国有你这样的良将,哀家甚是欣慰!”
    我想不到她会直呼自己的名字。语气又如此亲切,连忙拜谢。
    梁太后目光落到秦明月身上,温和地道:“得夫如此,明月还有何求,相信轻侯异日定能更进一步,成为帝国栋梁大放异彩哩!”
    秦明月含羞带喜地跪倒谢恩,若非我早知她情系秦五,此刻定会被其瞒骗过去,以为美人真心垂青。
    一旁秦九立时狠狠瞪了梁石君一眼,表露出心中的强烈不满,显是怪对方没能做到什么预先约定之事,后者却不动声色,淡然处之。只此一点便让我轻视三分,这秦九喜怒形之于色,气量狭窄,哪里是秦五对手,反是那梁石君城府深沉厉害之极,要小心防范。
    梁太后目光扫过众人,淡淡道:“东南王安返帝都,于恺撒战场立下的赫赫战功也是时候嘉奖了,众卿有何建议?”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表情各异,苏系和独孤系的人脸色都不太自在,已暗中跟我接洽过的中立派却由衷高兴。
    梁太后的目光落到大善勿血处,以她那低沉沙哑的独特声音道:“国老,你的意见呢?”
    这一问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不但可直接挑起双方战火,还能把我这个局外人拉入场内,让人不由为她高超的政治手腕赞叹,深感此老在秦颐死后成功把持朝政非靠侥幸。
    大善勿血闻言起立,朗声道:“老臣觉得当为东南王加官晋爵,否则赏罚不明,哪位将领还愿给帝国卖命呢?至于具体官职爵位嘛,苏相是吏部主事,当然要听他的方案。”
    梁太后目光落到苏晚灯身上,从容自若道:“那就请苏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秦五和秦明月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秦九和梁石君亦露出注意的神色,看他有什么话说。
    苏晚灯微笑道:“微臣放胆直言,舒陈己见,太后莫怪!老夫觉得应该加封柳轻侯为恺撒总督,同时兼管南疆军政,另从一等东南王晋升特等恺撒亲王。“众人齐感愕然。
    秦九冷笑道:“苏相不嫌给东南王的封地太大了点吗?要知恺撒的面积跟风云相若,人口数以亿计,南征时我方倾全国之兵才艰难平定,如今若给南疆一府的半数人马镇守,岂能周全永固?我觉得还是分割成几份,各派猛将领军驻扎方为上策,东南王可封邑其一!”
    秦五哈哈一笑道:“九弟此言差矣,轻侯岂是常人,怎可用常理推之?再有南疆军乃虎狼之师,接手你数月来久攻不克的东海二十八郡防线后,不到半年便势如破竹地拿下了恺撒首都笑花城,威震大陆南方,其战力之强,又何庸置疑?何况以现在的形势论,恺撒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只需南疆军半数驻扎便绰绰有余了,九弟莫要因南征不利而意气用事。要知帝国自太祖以来便有明令,统军将领打下的敌国城池领地,均可作为封地赐予,你如今想分薄功臣的奖赏,岂非教天下人耻笑和齿寒吗?我完全同意苏相的方案。”
    两人针锋相对的谈话,再次显出政治谋略的高下,表明秦九远非秦五的对手,因前者连眼下局势都没看明白。谁都晓得恺撒是块大肥肉,恨不能即刻扑上去一口吞掉,但是他们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只缘那里盘踞着帝国最强大的诸侯——我。我是不可能被立时消灭的,认清此点后,苏晚灯和秦五毅然决然地暂时抛弃了贪婪的念头,转而借机向我示好,顺便打击秦九一伙,实现一箭双雕、引虎驱狼的连环妙计,真是老谋深算啊!
    梁太后先是对苏晚灯之言露出不愉之色,待听完秦九和秦五的话旋又深思起来。
    独孤阔海双目则亮了起来,显是体会到秦五说词中的隐藏含意,从容不迫地环顾众人,虎目精芒闪闪地道:“老夫也同意苏相的方案,东南王兼领南疆、恺撒两地的确受之无愧!”接着话锋一转道:“不过,听说卡尔·麦哲伦公爵已重归故里,高唐府是否应该还政给他呢?”
    话音才落,梁太后和苏系、独孤系的人均精神大振,立知独孤阔海是想趁势将高唐府从南疆控制中分割出去,同时离间我和卡尔·麦哲伦的关系,并向后者示好。
    我给他这招一石三鸟之计搞得有点心寒,立时谨慎起来,淡然一笑道:“独孤相所言甚是,轻侯在平叛后暂代高唐总督之举,本就是临时权宜之计,如今既然卡尔·麦哲伦公爵回来了,自然没有再兼管高唐府军政的道理,我很乐得放下担子,一身轻松哩!”接着沉声道:“稍后回府,轻侯便修书一封,一来祝他大难不死,二来马上移交军政大权。”
    独孤阔海万万没想到我这么好说话,呆了半晌,叹道:“东南王好器量,真不愧为一代人杰!”
    我禁不住对他恶感大减,因为此老至少能坦然赞美敌人,光凭这份豁达的胸襟就足以担当独孤阀阀主,难怪独孤飞鹰武功略胜半筹,却要俯首听命了。
    梁太后一阵轻笑,凤目扫视众人道:“难得东南王如此识大体,哀家甚感欣慰。嗯,加封柳爱卿为恺撒总督,晋升特等恺撒亲王一事,就这么定下来吧,苏相可代哀家拟此圣旨!噢,别忘了还有高唐总督更迭的命令也要同时宣布。”  5
第四章 失火

        
    苏晚灯恭声道:“臣遵旨!”
    秦九气得脸色阵红阵白,与梁石君交换了个眼色,一时说不出话来。
    大善勿血老眼微眯,向梁太后道:“官爵既定,恺撒亲王跟九公主的婚礼是否也应尽快举行啊!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又云‘英雄配美人’,他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早该成亲哩!”
    这么一说,我和秦明月都尴尬起来,后者望着我,露出爱慕和依恋的神色,但鬼知道是真是假。
    梁太后先望了大善勿血一眼,油然道:“不错,国老言之有理,哀家也做此想,就把婚期定在正月十五好吗?轻侯的意见呢?”
    此言一出,苏系人马均紧张起来,尤其是秦五和秦明月,假设我在此项上表示不同意见,那他们刚占得的一点优势,便会尽付东流了。
    我陈辞道:“轻侯无父无母,孑然一身,终身大事全凭太后作主便了,莫不遵从!”
    秦九忽然插入道:“这方面的事,帝国从没有疏忽过,三姐、五姐和八姐哪个不嫁得风风光光,为何唯独亏待九妹呢?”
    秦五奇道:“九弟何出此言啊?”
    秦九嘿然道:“五哥,你瞅瞅眼下的京师,四大总督仅有一人到场,还是或缺不得的新郎倌,这叫别人看了怎么想呢?岂非有辱国体?”
    秦五登时语塞,因为事实如此,他找不出任何理由搪塞,首次在交谈中落入下风。
    我本愈来愈看不起这准皇储,这时陡见他异军突起,拿三大总督未到场做文章,不禁刮目相看,可惜立时发现梁石君眼中闪过得意光芒,因而推知是此老献计,于是对秦九更鄙视三分了。
    梁太后面色一沉。寒声道:“礼部相?”
    东方惜羽应声站起,跪伏在地,恭敬地道:“臣在!”
    我觅音望去,只见此君年在六十许间,相貌清瞿,一对老眼闪动着睿智的光芒,身量颇高,手足奇长。透出冷静稳健的气质,显是文武兼资的厉害角色,使人印象特别深刻。
    梁太后拍案怒喝道:“往赞布和北疆的信使,是你们礼部派出的,现在有何话说?”
    我暗忖:“按说这东方世家乃七小世家之首,老妖婆怎都要给贵为家长且份属同伙的东方惜羽留几分薄面,如此当众责问是何道理呢?”
    东方惜羽不慌不忙道:“臣抱病半月,部内大小事务均是吴侍郎代办,个中细节知之不详!”
    梁太后面色稍微缓和了一点,摆手叫他退下后。续道:“吴疆没来。暂且不去责难他,倒想问问诸位,怎会无一人向哀家禀告此事呢?难道新皇登基和公主大婚都是儿戏。做臣子的参不参加都无所谓吗?真是岂有此理!”
    众人均默然无语,只偷眼望向杜功乐和刘稷,他俩一个是军机处总统领,另一个是内务相,各府总督的动向一贯最清楚不过,为何没来的原因,问别人绝无问他俩知道得详细,梁太后正是在敦促二人出面解释。
    众望所归下,杜功乐率先扛不住十余双利如斧钺的目光,站起来道:“请太后恕罪。其实臣早就想向您禀报了,奈何一来事发突然,尚需大量调查取证,不敢妄下结论,二来为迎接恺撒亲王驾临京师,亦分身乏术,所以才耽搁至今。”
    梁太后不耐烦地截断他的话头,劈头盖脸地道:“哀家不想听废话,说重点!”
    一旁的难兄难弟刘稷,连忙接口道:“是这样的,本来铁在烧和夏侯一贯都同意来京朝贺的,但途中各发生了一点意外,所以才终止行程,原路返回。”
    梁太后轻蹙蛾眉道:“哦?”
    杜功乐解释道:“他们在天赐西路和北路分别遇到了不明身份的刺客狙击,那帮家伙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甚至动用了大量泰坦战车参战,因此两路人马均损失惨重,为测安全不得不退回赞布和北疆境内。”
    梁太后叹道:“如此说来,铁在烧和夏侯一贯也是有情可缘喽?可他们为何不向当地驻军求助呢?”只凭这一句话,便知梁太后聪明有限,没有洞悉世情的智慧,否则这句话应是“当地驻军因何视而不见,是否也有份参与?”
    刘稷肃容道:“因为刺客团规模极大,出击时动静不小,只要稍微留心,绝不难发现蛛丝马迹,可当地驻军却对此一无所知,所以两位总督怀疑他们也很可能有份参与,起码是玩忽职守,故此才不声不响未惊动任何人撤走的。”
    众人同时愕然。
    梁太后深吸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